摘要:HRBP不会被考核?想太多了,没有考核就是耍流氓。其实HRBP不是纯粹的HR,你可以理解这是个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的业务成员,他们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发力,来促成业务实现增长。咱们HR之父 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人家当年就是凭一己之力创造了HR神话,带来的价值远超业务部门。而其中的精髓就在于设立了考核目标,使得派驻到业务部门的BP们,有明确的方向指引,继而有的放矢。
来看看戴维的老东家,美国GE公司对HRBP的考核包括哪些方面:
1)HR专业能力
他们需具备出色的HR专业能力,包括对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规、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和把握。
2)团队管理
他们也负责团队管理,而管理效果也是考核的关键之一。考核指标包括团队整体绩效、员工绩效管理、人员流失率等。
3)战略思维
他们并非普通的执行岗,需要具备较强的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包括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等。其目的是为了补足一般业务岗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专业短板,实现最小人力创造最大价值。
ps:关于美国GE公司,1892年成立,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是一家全球性的多元化科技与制造企业,是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世界500强的公司之一。戴维·尤里奇(Dave Ulrich)90年代在此担任HRD。GE公司在航空、能源、医疗、工业、照明等领域都有广泛的业务,是一家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和深厚技术实力的跨国企业。
由于GE公司业务线众多,不同业务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各个业务部门都有着各自的北极星指标。而派驻到这些部门的HRBP们,背负的考核指标也是与其所服务的部门有着强关联关系,以GE公司医疗领域为例,看看人家是怎么考核这个相关部门的HRBP:
1)团队整体绩效达成率
虽然BP不直接参与业务事务,但团队的整体绩效成绩,也是与BP互锁的,团队绩效差了,BP的个人收益也会随之降低。业务部门能力差,凭什么咱HR也要跟着遭殃?虽然看起来不大公平,但底层的逻辑是,业务部门成员的能力差,也跟招人育人过程有关系,团队整体能力低,与HR在招聘、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结果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整体绩效差,HRBP跟着一起承担后果,并不冤。
2)员工升阶率
如何在员工有效的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发掘最大的工作价值。这个课题不止是部门主管要去研究,HRBP也要参与其中,他们结合团队的发展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评估方法、晋升机制,以及对应的薪酬体系,只有综合发挥的效果最优化,才有可能保证加入团队的员工们,能得以良性的升阶,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3)人员流失率
即员工离开公司的比例,通常以一定时间内离职员工数量与公司总员工数的比率为考核指标,人才流失会增加招聘和培训成本,同时会干扰业务线的稳定输出,综合之下,会对整体业务形成负面影响。有句经典的话:“人才自离,通常要么是钱没给到位,要么是受委屈了”。因此,如何保障人才的满意度和留任率,是HRBP需要长期钻研并不断提升的考核项。
4)用人成本指数
用人成本指数的计算公式,不同业务部门或存在差异性,并无统一标准,通常,HRBP会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薪酬、福利、培训等成本数据,以及人员流失率、招聘难度等数据,设计一个可量化的指数,通过观察指数曲线来判断用人成本是否存在异常。它可以反映业务部门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业务的整体经营效益和长期发展,因此也会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当发现异常时,HRBP可以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优化用人策略和管理流程,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5)人力资源项目实施进度与效果
针对业务部门所存在的待优化项,HRBP会输出专业的应对方案来解决或优化,做好方案仅是第一步,而能否按期完成落地,及落地后所起到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这些也是会纳入对HRBP的考核项中。不过一般采取项目制,根据不同阶段,采取对应的目标考核。通常以项目完成时间、质量、成本等为考核指标,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衡量项目实施的效果
以上是摘取其中相对通用的指标项,当然GE公司还有许多业务部门存在其它个性化的指标,但其存在的共同特征是,都是以达成业务部门核心指标为主轴。对HRBP设立考核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业务部门负责,通过考核来绑定,二是对HRBP自己负责,通过考核成绩可以有效评估BP的工作成果,也能助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继而能够及时改进,促进个人职业价值提升。原创不易,希望以上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意义和启发,欢迎点赞收藏哦~
赞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