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事事反馈,件件找我,作为管理者,我应该如何引导?

壹哥职场说 2024-05-25 14:43 763 阅读

作者:壹哥YG

来源:壹哥职场说(ID:yiyue163)


我已经很放权了,基本不怎么管。


并且她们做的不好的时候也不会打压,基本以鼓励为主,还会给她们善后。


但我发现一定是哪里有问题,她们反馈的问题越来越多,非常依赖我拍板才开始行动。

很明显的情况,下属对领导的依赖性过高。而造成这种依赖的原因,就是取自于领导身上。

01

员工为什么会依赖?
一般来说,造成这种局面,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就是初入职场的新人,没什么职场经验,所以在解决工作问题方面会显得很稚嫩,以致于是束手无策的那种。
心里会比较忐忑,害怕出错,更担心出错后被罚。所以他们做事的原则就是事事反馈,听领导的吩咐后再去做事。至少不会出错,毕竟领导会给指令,只需要照着做就行。
长期圈养了下属的思维,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依赖性,因为遇到问题,领导会告诉解决思路,所以他们也不需要再另外动脑筋。
另一种是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更善于看领导的要求做事儿。
题主自己也提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平时做的好与不好不会打压,会以鼓励为主,还会给下属善后。
除非是真的发现工作上哪里有问题,才会去指出来。然后下属反馈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偏要依赖你拍板才开始行动。
造成这局面的原因也特简单。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下属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但是后来发现,经过你验收后还是要重新返工去做,所以他们就会认为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最后的结果就是,还是得返工重新做。
因为他们自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领导就是觉得有问题。哪怕下属没问题,领导的有问题,那就是有问题的。
那员工能怎么办呢?
只能自己买单,领导不对,也得员工来买单。
最好的办法就是听领导的,然后就是工作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小心翼翼的去请示、去汇报,等领导裁决后再去执行。
这样既不用返工,也不会耽误时间,而且还能让领导满意,这是他们所理解的最好的工作方式。
但在领导看来,下属是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总是事事反馈件件找你。倒也不是你觉得下属能力不行,而是你觉得他们的活,好像都交给你来做了。
如果一两个人找你裁定,那基本上没大问题的。但是下属们都跑来找你,而且芝麻大点的事情都来找你裁定,这里面的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02

管理者该怎么引导?
光是嘴上放权啊,鼓励啊是没什么用的。职场不是个该讲情分的地方,如果是社招进来的,你安排事情,盯结果就成。
结果能达成预期,作为领导该给下属奖励就得给。如果结果没有达成预期,一次两次的可以给点儿宽容,该给思路就给思路。
但不能让下属依赖你,而是让他自己先干给你框架和思路,你在过程中给予点拨,让他更好的完成结果。
记住,当领导的除了安排做事外,也要适当点拨下属,尤其对能力不那么出众的下属,偶尔给一两次思路是帮他成长。
如果一次次点拨都没办法做好,一次次给机会都不能完成目标,那还是重新换个下属吧。
还有就是引导员工这个事,其实领导是最不需要去引导员工的,而是团队作战跟单兵作战的影响。
要么就是事必躬亲,亲自下场做几个项目,让下属跟后面学着干。再要么就是团队一起,然后搞人员分工带着新人干。
是员工,都是要自己学会成长的。他们也想在职场上站住脚,做事方面得走一次性走完“望闻问切”的步骤。
然后就是拍板这个事,千万别让员工返工做事。
可以适当放权,自己不想盯着,就在团队里搭建人才梯队。自你之下,设定经理也好,主管也罢,让他们帮你去跟员工做有效沟通,以此达成最终的目标收尾。
所以说,管理还是个艺术活,也不是光嘴上说说的事,得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决定。

✎ 写在最后:
作为管理者,没必要什么都事必躬亲,也没必要什么都跟员工解释的面面俱到。
既要学会给激励,也要学会搭梯队,要让人才合理分配,这样管理才会做的特别累。


(本文来源壹哥职场说(公众号ID:yiyue163),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考勤/绩效/工资/社保(680个带公式的Excel模板),一次性拿走!
讲真,很多职场人用了那么多年的Excel,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表格绘制和公式运用上。可能有小伙伴会说,“Excel很简单啊,不就是输入数字,然后加减乘除嘛,这是计算器都能完成的工作啊。”这么想就错了!Excel里真正...
2024-06-12 14:30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员工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事事反馈,件件找我,作为管理者,我应该如何引导?

壹哥职场说2024-05-25 14:43
763 阅读

作者:壹哥YG

来源:壹哥职场说(ID:yiyue163)


我已经很放权了,基本不怎么管。


并且她们做的不好的时候也不会打压,基本以鼓励为主,还会给她们善后。


但我发现一定是哪里有问题,她们反馈的问题越来越多,非常依赖我拍板才开始行动。

很明显的情况,下属对领导的依赖性过高。而造成这种依赖的原因,就是取自于领导身上。

01

员工为什么会依赖?
一般来说,造成这种局面,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就是初入职场的新人,没什么职场经验,所以在解决工作问题方面会显得很稚嫩,以致于是束手无策的那种。
心里会比较忐忑,害怕出错,更担心出错后被罚。所以他们做事的原则就是事事反馈,听领导的吩咐后再去做事。至少不会出错,毕竟领导会给指令,只需要照着做就行。
长期圈养了下属的思维,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依赖性,因为遇到问题,领导会告诉解决思路,所以他们也不需要再另外动脑筋。
另一种是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更善于看领导的要求做事儿。
题主自己也提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平时做的好与不好不会打压,会以鼓励为主,还会给下属善后。
除非是真的发现工作上哪里有问题,才会去指出来。然后下属反馈的问题就越来越多,偏要依赖你拍板才开始行动。
造成这局面的原因也特简单。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下属确实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但是后来发现,经过你验收后还是要重新返工去做,所以他们就会认为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最后的结果就是,还是得返工重新做。
因为他们自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领导就是觉得有问题。哪怕下属没问题,领导的有问题,那就是有问题的。
那员工能怎么办呢?
只能自己买单,领导不对,也得员工来买单。
最好的办法就是听领导的,然后就是工作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小心翼翼的去请示、去汇报,等领导裁决后再去执行。
这样既不用返工,也不会耽误时间,而且还能让领导满意,这是他们所理解的最好的工作方式。
但在领导看来,下属是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总是事事反馈件件找你。倒也不是你觉得下属能力不行,而是你觉得他们的活,好像都交给你来做了。
如果一两个人找你裁定,那基本上没大问题的。但是下属们都跑来找你,而且芝麻大点的事情都来找你裁定,这里面的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02

管理者该怎么引导?
光是嘴上放权啊,鼓励啊是没什么用的。职场不是个该讲情分的地方,如果是社招进来的,你安排事情,盯结果就成。
结果能达成预期,作为领导该给下属奖励就得给。如果结果没有达成预期,一次两次的可以给点儿宽容,该给思路就给思路。
但不能让下属依赖你,而是让他自己先干给你框架和思路,你在过程中给予点拨,让他更好的完成结果。
记住,当领导的除了安排做事外,也要适当点拨下属,尤其对能力不那么出众的下属,偶尔给一两次思路是帮他成长。
如果一次次点拨都没办法做好,一次次给机会都不能完成目标,那还是重新换个下属吧。
还有就是引导员工这个事,其实领导是最不需要去引导员工的,而是团队作战跟单兵作战的影响。
要么就是事必躬亲,亲自下场做几个项目,让下属跟后面学着干。再要么就是团队一起,然后搞人员分工带着新人干。
是员工,都是要自己学会成长的。他们也想在职场上站住脚,做事方面得走一次性走完“望闻问切”的步骤。
然后就是拍板这个事,千万别让员工返工做事。
可以适当放权,自己不想盯着,就在团队里搭建人才梯队。自你之下,设定经理也好,主管也罢,让他们帮你去跟员工做有效沟通,以此达成最终的目标收尾。
所以说,管理还是个艺术活,也不是光嘴上说说的事,得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决定。

✎ 写在最后:
作为管理者,没必要什么都事必躬亲,也没必要什么都跟员工解释的面面俱到。
既要学会给激励,也要学会搭梯队,要让人才合理分配,这样管理才会做的特别累。


(本文来源壹哥职场说(公众号ID:yiyue163),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