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不欢迎gap过的年轻人

职场加速营 2024-02-27 18:11 364 阅读

作者:赋笔芯

来源:职场加速营


近年来,许多职场人士选择休假几个月甚至一年,以期在忙碌的工作日常中寻找一段时间的放松和恢复。他们渴望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暂时抽身,以便有机会追寻更广阔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休憩。

但是,随着就业市场的紧缩,许多在年底或新年之际选择休息的职场人发现,当他们准备好重新回归工作岗位时,市场对于休假过的年轻人并不那么包容。

gap后的年轻人 发现工作不好找

比如何迪,这位26岁的年轻人在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休息后,发现找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她曾在上海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年收入约18万,但工作压力让她感到筋疲力尽,因此她在2023年2月决定暂时休息。休息期间,何迪享受了自由,无需应对报表、会议、老板和同事的压力。但当她在休息了将近一年后开始寻找工作时,她发现环境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乐观。尽管在投递100多份简历后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并成功拿到了工作offer,但何迪出于对更好机会的期待而拒绝了这个机会,继续投递简历。结果,她发现机会越来越少,焦虑和失眠开始困扰着她。

何迪不是唯一一个面临这种困境的人。林微,一位从211大学毕业的英语硕士,之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也经历了被动的休息期。在被公司裁员后,林微发现自己的求职之路并不像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样光鲜。年底被裁的尴尬时刻,再加上没有了应届生的优势、不足三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的年龄因素,都让她的求职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这两位年轻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现实:尽管休息和恢复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但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休息期可能成为求职时的一个障碍。他们开始意识到,即使是短暂的职业间歇也需要谨慎考虑,特别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

在招聘领域,有一类求职者被认为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猎头眼中的gap人 拿到市场上不好卖

张可心已经感受到职场对于简历中存在空白期的候选人持有一定的负面看法。

作为一名服务于互联网公司的猎头实习生,张可心的领导经常提醒她,那些频繁跳槽或有超过三个月空窗期的求职者通常不受企业青睐,因为公司更倾向于招聘稳定性更高的员工。

在这种筛选机制下,即使一些拥有高学历的候选人因为不可抗力事件而有过职业空窗期,他们的简历也往往会被排除在外。

例如,一位曾在新加坡工作后回国并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的候选人,由于公司破产而不得不频繁跳槽,这在简历上形成了不利影响。

在猎头的视角中,那些学历高但频繁更换工作或有较长空白期的简历往往不易推荐给企业。

一些招聘平台后台甚至具备自动过滤功能,例如自动剔除五年内换过三次以上工作的候选人。

除了对求职者稳定性的顾虑外,招聘方可能还有其他考量。

一个从事算法工作的候选人由于前公司被收购而有了一年的空白期,尽管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都很优秀,但他投递的简历却未能通过筛选。

张可心和她的领导推测,对于高端职位的招聘方可能会担心候选人是否能适应最新的技术发展。

此外,一些有空白期经历的求职者可能会尝试在简历上掩饰这一点,但往往会被猎头识破。

张可心曾面试过一位来自国内顶尖大学的研究生,该候选人有一段超过一年的空白期,对此的解释并不充分,这使得其简历遭到了质疑。

从招聘角度来看,国内外雇主对于候选人简历中的空白期的态度存在差异。在国内,雇主可能会对这种情况持更为谨慎的态度,而在海外,由于Career Break较为普遍,雇主可能会更加宽容。

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内,超过35岁的候选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就业障碍,而在海外,年龄通常不会成为简历的一部分。

凯西曾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候选人,拥有985高校背景及快消行业500强公司的工作经历,但由于空白期过长且年龄超过35岁,其简历很快就被筛选出局了。

总而言之,尽管人们不愿意被贴上标签,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求职者往往不可避免地会被评估和定价,这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现实。

gap了一年

像被贴上了“坐过十年牢”

 

是中国社会中间隔年(gap year)文化的现状和它在西方社会中的起源与意义。在中国,选择间隔年往往被视为一种不利于职业发展的行为,好像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贴上了一个不利的标签,就像“坐过十年牢”一样。然而,在西方国家,间隔年被看作是个人成长和发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被许多教育机构和企业所鼓励。

文中提到,间隔年在中国往往包含了休息和恢复的含义,而在西方则更多关注通过间隔年来提升教育效果。欧美学生在间隔年期间通过旅行、实习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这被认为是西方教育体系的优势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对个人的时间安排有着更加严格的期望和规划。

文章还提到了工作制度的差异,如在欧盟国家,带薪假期制度较为普及,而在中国,带薪休假时间相对较少。此外,实验性的工作安排,比如每周工作四天的制度,在西方已经开始有了积极的实践和反馈,但在中国这样的实践还不普遍。

最后,文中指出,在当前的就业市场和经济环境下,中国的雇主和求职者都面临着挑战,市场上对于选择间隔年的人的看法也变得更加刻板。尽管有人试图反驳这种偏见,认为间隔年并不等同于放弃职业发展,但这种声音似乎难以改变主流的观点。


(本文来源职场加速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考勤/绩效/工资/社保(680个带公式的Excel模板),一次性拿走 π
讲真,很多职场人用了那么多年的Excel,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表格绘制和公式运用上。可能有小伙伴会说,“Excel很简单啊,不就是输入数字,然后加减乘除嘛,这是计算器都能完成的工作啊。”这么想就错了!Excel里真正...
2024-07-23 14:30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职场不欢迎gap过的年轻人

职场加速营2024-02-27 18:11
364 阅读

作者:赋笔芯

来源:职场加速营


近年来,许多职场人士选择休假几个月甚至一年,以期在忙碌的工作日常中寻找一段时间的放松和恢复。他们渴望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暂时抽身,以便有机会追寻更广阔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休憩。

但是,随着就业市场的紧缩,许多在年底或新年之际选择休息的职场人发现,当他们准备好重新回归工作岗位时,市场对于休假过的年轻人并不那么包容。

gap后的年轻人 发现工作不好找

比如何迪,这位26岁的年轻人在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休息后,发现找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她曾在上海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年收入约18万,但工作压力让她感到筋疲力尽,因此她在2023年2月决定暂时休息。休息期间,何迪享受了自由,无需应对报表、会议、老板和同事的压力。但当她在休息了将近一年后开始寻找工作时,她发现环境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乐观。尽管在投递100多份简历后得到了一个面试机会并成功拿到了工作offer,但何迪出于对更好机会的期待而拒绝了这个机会,继续投递简历。结果,她发现机会越来越少,焦虑和失眠开始困扰着她。

何迪不是唯一一个面临这种困境的人。林微,一位从211大学毕业的英语硕士,之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也经历了被动的休息期。在被公司裁员后,林微发现自己的求职之路并不像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样光鲜。年底被裁的尴尬时刻,再加上没有了应届生的优势、不足三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的年龄因素,都让她的求职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这两位年轻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现实:尽管休息和恢复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但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休息期可能成为求职时的一个障碍。他们开始意识到,即使是短暂的职业间歇也需要谨慎考虑,特别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

在招聘领域,有一类求职者被认为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猎头眼中的gap人 拿到市场上不好卖

张可心已经感受到职场对于简历中存在空白期的候选人持有一定的负面看法。

作为一名服务于互联网公司的猎头实习生,张可心的领导经常提醒她,那些频繁跳槽或有超过三个月空窗期的求职者通常不受企业青睐,因为公司更倾向于招聘稳定性更高的员工。

在这种筛选机制下,即使一些拥有高学历的候选人因为不可抗力事件而有过职业空窗期,他们的简历也往往会被排除在外。

例如,一位曾在新加坡工作后回国并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的候选人,由于公司破产而不得不频繁跳槽,这在简历上形成了不利影响。

在猎头的视角中,那些学历高但频繁更换工作或有较长空白期的简历往往不易推荐给企业。

一些招聘平台后台甚至具备自动过滤功能,例如自动剔除五年内换过三次以上工作的候选人。

除了对求职者稳定性的顾虑外,招聘方可能还有其他考量。

一个从事算法工作的候选人由于前公司被收购而有了一年的空白期,尽管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都很优秀,但他投递的简历却未能通过筛选。

张可心和她的领导推测,对于高端职位的招聘方可能会担心候选人是否能适应最新的技术发展。

此外,一些有空白期经历的求职者可能会尝试在简历上掩饰这一点,但往往会被猎头识破。

张可心曾面试过一位来自国内顶尖大学的研究生,该候选人有一段超过一年的空白期,对此的解释并不充分,这使得其简历遭到了质疑。

从招聘角度来看,国内外雇主对于候选人简历中的空白期的态度存在差异。在国内,雇主可能会对这种情况持更为谨慎的态度,而在海外,由于Career Break较为普遍,雇主可能会更加宽容。

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内,超过35岁的候选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就业障碍,而在海外,年龄通常不会成为简历的一部分。

凯西曾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候选人,拥有985高校背景及快消行业500强公司的工作经历,但由于空白期过长且年龄超过35岁,其简历很快就被筛选出局了。

总而言之,尽管人们不愿意被贴上标签,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求职者往往不可避免地会被评估和定价,这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现实。

gap了一年

像被贴上了“坐过十年牢”

 

是中国社会中间隔年(gap year)文化的现状和它在西方社会中的起源与意义。在中国,选择间隔年往往被视为一种不利于职业发展的行为,好像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贴上了一个不利的标签,就像“坐过十年牢”一样。然而,在西方国家,间隔年被看作是个人成长和发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被许多教育机构和企业所鼓励。

文中提到,间隔年在中国往往包含了休息和恢复的含义,而在西方则更多关注通过间隔年来提升教育效果。欧美学生在间隔年期间通过旅行、实习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这被认为是西方教育体系的优势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对个人的时间安排有着更加严格的期望和规划。

文章还提到了工作制度的差异,如在欧盟国家,带薪假期制度较为普及,而在中国,带薪休假时间相对较少。此外,实验性的工作安排,比如每周工作四天的制度,在西方已经开始有了积极的实践和反馈,但在中国这样的实践还不普遍。

最后,文中指出,在当前的就业市场和经济环境下,中国的雇主和求职者都面临着挑战,市场上对于选择间隔年的人的看法也变得更加刻板。尽管有人试图反驳这种偏见,认为间隔年并不等同于放弃职业发展,但这种声音似乎难以改变主流的观点。


(本文来源职场加速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