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创作中心 学习中心 会员中心

【招聘月必学】牛人手把手教你招聘及其他HR必备知识!

2018-03-16 打卡案例 44 收藏 展开

3月是三茅打卡的招聘月,本月会和大家一起重点学习招聘的话题,上半月我们已经学习了招聘费用的预算、招聘流程的设计、招聘渠道的建设以及高阶面试技巧,下周我们还将学习关于面试官培训和招聘测试的知识。另外,今天又是周五,各位牛人手把手教你招聘及其他...

  3月是三茅打卡的招聘月,本月会和大家一起重点学习招聘的话题,上半月我们已经学习了招聘费用的预算、招聘流程的设计、招聘渠道的建设以及高阶面试技巧,下周我们还将学习关于面试官培训和招聘测试的知识。另外,今天又是周五,各位牛人手把手教你招聘及其他HR必备知识,别错过哦!

  3月招聘月必学,牛人手把手教你招聘及其他HR必备知识!

累计打卡

74,943

累计点赞

0

绩效答疑(中)——绩效考核落地执行相关问题

徐渤bobo
55935人已关注 关注
    问题:徐老师,您好,我们是做景观园林施工的工程公司,我们自去年9月份开始实行绩效考核,用的KPI指标考核,感觉运行到现在流于形式了,成为每月发放工资的组成部分,感觉没有起到考核作用,员工本人打分的话也都是A级,部门负责人自从知道这个和工资挂钩后也都评分不低,每个月的评定结果都很优秀,可是公司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出现不少问题,我们的绩效考核没有起到期望的效果,对员工的督促成长也没有明显成效。我想咨询,如何针对绩效进行总结,让大家都正视绩效对自身工作职能起到的正面作用,减少抵触情绪?  解答:  看起来只有一个问题,其实包括好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绩效流于形式怎么办?  在第一篇中,其实我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一、绩效管理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没有目标,就是解释不了“为什么要做”的问题。既然你根本说不清为什么要做,那你...
  


  问题:徐老师,您好,我们是做景观园林施工的工程公司,我们自去年9月份开始实行绩效考核,用的KPI指标考核,感觉运行到现在流于形式了,成为每月发放工资的组成部分,感觉没有起到考核作用,员工本人打分的话也都是A级,部门负责人自从知道这个和工资挂钩后也都评分不低,每个月的评定结果都很优秀,可是公司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出现不少问题,我们的绩效考核没有起到期望的效果,对员工的督促成长也没有明显成效。我想咨询,如何针对绩效进行总结,让大家都正视绩效对自身工作职能起到的正面作用,减少抵触情绪?


  解答:

  看起来只有一个问题,其实包括好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绩效流于形式怎么办?

  在第一篇中,其实我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一、绩效管理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没有目标,就是解释不了“为什么要做”的问题。既然你根本说不清为什么要做,那你做这件事情一定就是白做。有HR会说,企业为了提高效率,提高执行力。没错,那么然后呢?为什么提高效率?为什么提高执行力?原因在哪?从哪里看出来要提高?所以绩效管理实施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在做绩效管理之前要问清楚自己几个问题:

  1、做绩效管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往前追五个W是否能找到根源?

  2、现在是否是实施绩效管理的最佳时机?

  3、绩效管理做完以后,是否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其他配套实施?

  问完这三个问题再给自己找到答案。


  二、绩效管理实施的要素要具备

  在上一篇中,我已经提过这条。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闭环,要想真正的能让绩效落地,必须要有一定的前提要素。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是小企业都处在“为了绩效而做绩效”的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没办法长时间、有效果的落地执行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基础建设。那么绩效管理到底要做哪些基础建设呢?我在我的另外一篇文里提到过:

  1、天时----企业发展阶段。这也是企业发展三要素中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点,绩效管理落地必须要有天时,那么就是找准企业发展阶段是否合适,选择最佳绩效导入时机。

  2、地利----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架构或者职责相对清晰,至少企业在本阶段的盈利模式与业务方向清晰,也或者盈利模式清晰。无论采用哪一种绩效指标提取方式或者哪一种方式确定标准依据,都是可能落地的,否则反之。

  3、人和------从高层到基层必须提前做好思想准备,要保证有绝对坚定的信心进行贯彻与实施,中层已做好执行的相关培训,同时核心员工及中层均已接受了这件事。

  以上三点为中小企业绩效落地实施的前提,缺一不可,否则都会导至导致执行不下去。


  三、绩效管理中的绩效结果运用能否进行复盘

  绩效管理会不会流于形式,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考虑有没有将绩效管理的结果运用的更好。

  关于这一条,我在上中有了详细的描述,没有看的小伙伴请到上周的文中看,链接在这里https://www.hrloo.com/lrz/14292286.html




  第二个问题,如何降低员工对绩效的抵触情绪

  解答:绩效必须要人和,如何才能人和?

  1、从上往下推行绩效考核,必须获得大领导的全力支持“绩效变革”,在大领导的关注下HR先建立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方案,让老板先考核他们。从上往下推行绩效考核,他们被考核了,他的下属能跑得了吗?

  2、与每一层管理者都要进行宣贯,要让每一层管理者明白实施绩效的最终目标与目的。

  例如:为了公司在年末实现3000万;为了公司在年末上市;为了公司明年效益涨一倍。总之,公司每一层管理者都明白,今年公司方向到底是什么,平时努力的那把劲儿到底往哪处使力。

  如此每一层管理者就明白了绩效管理的落地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也明白能帮助他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点,需要HR在绩效考核设计阶段就需要与部门负责人沟通,帮助他们找到“WHY”和“HOW”让他们参与进来。部门内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要解决?如此,最终要实现每个部门负责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绩效管理是为了让我去发现部门内的问题并且改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改善在年末我完成不了今年的大战略,最终遭罪而且拿不到奖金的还是我。那怎么可以走形式呢,走了形式结果还是我来承担。

  3、考核工具要量化、可操作性,好多绩效考核是因为工具选择不正确,指标提取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的。HR在很多时候不要闭门造车自己玩,搞个改善小组,拉上大家一起玩。这样才能玩好。

  4、指标提取有问题

  关键指标与企业今年总目标根本毫无关系,那绩效管理肯定是会流于形式。因为打分的严与宽都不影响企业最终的目标实现,那中国人又不想得罪人,肯定就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打分了。

  5、薪酬与绩效是否有挂钩

  在薪酬设计中,绩效工资比例过少,导致员工不在乎,而且指标和真正的工作关键点根本不成逻辑关系,那员工真正的工作内容做的少、做的坏自然也就无所谓了,那么考核自然就成了鸡肋。


  要注意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在企业中实施绩效管理,基础员工抵触很正常,因为PG决定脑袋,马斯洛需求理论决定了每个人层次不一样。彼得.德鲁克就说过,HR真正要管理的是管理者,而不是基础员工。让那些管理者去发挥应该有的职责。针对基础员工,企业只需要让他们明白绩效管理最终的目标不是“为了扣钱而制订”即可。要让员工相信老板肯定也是希望绩效是为了改善现有状况而制订的。当然,这需要HR在绩效工具的选择、绩效指标的提取、绩效考核流程上掌握好。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261 120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61 120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积分制管理与“灰度管理”有哪些契合点?

郑志杰ansen
1675人已关注 关注
开春之际,先给大家拜个祝福!关注我的读者,也许知道我是三茅里一个分享积分制管理的作者。同时,也是参加过正统学习积分制管理的学员之一。由于,我非常认可积分制管理在中小型企业里面的作用和价值,用亲身经历诠释它的魅力,既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又有传统的管理学问。话不多说,直奔主题。一.首先理解两个概念积分制是以积分来衡量员工的自我价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同物质奖励、福利相挂钩,向高分者倾斜,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灰度管理”理论以开放、宽容、妥协为核心。为公司员工提供宽松的平台和工作环境,在企业战略规划、发展创新、权力分配、管理尺度和原则制度等方面加以实践。众人耳熟的华为公司任正非提出的“灰度管理”亦是如此。这是他用20多年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得到积累和升华的产物。二.积分制和“灰度管理”都是允许员工犯错,扣分不扣钱积分制与华为公司的“灰度管理”的...

开春之际,先给大家拜个祝福!关注我的读者,也许知道我是三茅里一个分享积分制管理的作者。同时,也是参加过正统学习积分制管理的学员之一。由于,我非常认可积分制管理在中小型企业里面的作用和价值,用亲身经历诠释它的魅力,既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又有传统的管理学问。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一.首先理解两个概念

积分制是以积分来衡量员工的自我价值,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同物质奖励、福利相挂钩,向高分者倾斜,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灰度管理”理论以开放、宽容、妥协为核心。为公司员工提供宽松的平台和工作环境,在企业战略规划、发展创新、权力分配、管理尺度和原则制度等方面加以实践。众人耳熟的华为公司任正非提出的“灰度管理”亦是如此。这是他用20多年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得到积累和升华的产物。


二.积分制和“灰度管理”都是允许员工犯错,扣分不扣钱

积分制与华为公司的“灰度管理”的理念完全吻合,宽容地对待员工的犯错。

在企业管理中,难免会出现员工犯各种错误,对企业造成声誉上的负面影响和经济的损失。通常的做法是企业会对员工进行通报、经济处罚,不然HR部门会被质疑无作为,也体现不出制度的威慑力。这种方法的后果,轻则员工接受处罚和批评,重则闹事,辞职走人。显然,后者不是公司想要的结果。所以,处理员工犯错的问题成为诸多企业管理中较为“棘手”的事。

积分制管理中有一大亮点,员工犯错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比如,员工迟到不罚款,而是以积分的形式扣分,并不会有直接的经济罚款。因为,员工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把积分挣回来,并不会感到企业对他处罚,反而让他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中,何乐而不为。这样的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员工犯错后的警示作用。


三.积分排名,开放而透明

“灰度管理”中强调开放和宽容,然而积分制管理中正好充分体现了这点。在积分制管理运行中,对全体员工的资料信息(职务、学历、职称、技能、荣誉等),全部输入APP软件中去。专门人负责收集、监督积分数据,定期在公告栏发布积分排名,每个人时刻知道自己的积分排名情况,最后对当月、年度累计积分排名分析,给与相对应的物质奖励和福利发放,这秉承公开公正的原则。

2018年3月,在公司住宿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积分排名先后,非常妥当地解决了夫妻房分配的难题,由于积分排名是软件统计,每一项积分都有理有据,也是透明公开的,不会让员工感到不公正。即便今年没有分配到房间,明年通过努力挣积分,依然可以实现住房,把压力变为动力,力争上游。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让员工信服,没有可以平衡的工具,不管分配给谁都不合适,让管理难上加难。

积分制管理可以将公平公正融入企业管理中,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也能反映出“灰度管理”的宽容开放透明。


四.“灰度管理”中的“七反对”原则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他在管理实践中坚决遵守“七反对”原则:1.坚决反对完美主义;2.坚决反对烦琐哲学;3.坚决反对盲目的创新;4.坚决反对没有全局效益提升的局部优化;5.坚决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6.坚决反对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人参加变革;7.坚决反对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进行实际应用。这“七反对”都是用坚决的字眼,显然是十分痛恨,他认为“完美主义”是扼杀创新的,“烦琐哲学”是要让改进搁浅的,“盲目创新”是自杀,“局部利益”是魔鬼,主政者“胸无全局”是自残,“空谈理论”是大忌,没有充分论证的流程是短命。

任正非认为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资产、资本、人力资源,从实际出发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并非“完美主义”的决策。在“灰度”这界定上,不刻意追求激变,而是谋定而后动。这也是任正非一次次失败教训的精华和提升。


五.充分授给中层自主权

积分制管理中的积分有两种形式,一是公司制度规定的积分奖扣标准;另外一种赋予中高层管理者一定的奖扣权限分,只有在权限范围内,自主加减分数。譬如,主管级有30分的奖扣权限分,经理级有50分的奖扣权限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非常灵活,不需向上级汇报,直接可以行使权力。

传统管理理念中认为职务越高管理越有效,这存在一定的缺陷,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有时候一线工人就不听副总的话,没有约束力,只认车间主任或线长。我们应该充分授权中层干部,让原先的权力集中得到下放。特别是企业规模庞大时,权力下放让管理更加接地气,管理更加接近市场,贴近一线员工。这种下放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灰度管理”中的授权中层管理理念,巧好切中积分制管理中权力下放。这两者不谋而合。积分制管理真正赋予了中层的实际权力,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快速、高效地传达指令和行使自主权。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135 28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35 28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企业文化,从哪个支点去撬动?

应秋月
4153人已关注 关注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与一位读者(企业HR总监)之间的对话。从中可以思考的问题是:企业文化,从哪个支点去撬动?她:老师,我有件事请教。在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老板。老板刚刚成立子公司,需要建立企业文化。老板很年轻,是89年的。进入公司后,我觉得很吃力,总是不得要领。老板、用人部门和员工,这三个层面的沟通协调最难。尤其是管理者和员工,他们普遍缺乏想法,我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出成绩,怎么去推动。老板总是说要做好企业文化,说人力资源很重要,却说不出具体想怎样。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算合格,什么样的结果老板才满意。应老师,您再帮我梳理一下思路。我:企业文化是一个软着落的东西。你需要先弄清楚老板的思路,是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拉动员工出业绩?还是其他什么?她:他是觉得公司是赚到钱了,但是,公司看起来还是土土的,觉得员工状态不对。我:员工的什么行为,老板不满意了?她:懒散...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与一位读者(企业HR总监)之间的对话。从中可以思考的问题是:企业文化,从哪个支点去撬动?

她:老师,我有件事请教。在一次偶然机会,我认识了老板。老板刚刚成立子公司,需要建立企业文化。老板很年轻,是89年的。进入公司后,我觉得很吃力,总是不得要领。老板、用人部门和员工,这三个层面的沟通协调最难。尤其是管理者和员工,他们普遍缺乏想法,我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出成绩,怎么去推动。老板总是说要做好企业文化,说人力资源很重要,却说不出具体想怎样。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算合格,什么样的结果老板才满意。应老师,您再帮我梳理一下思路。

我:企业文化是一个软着落的东西。你需要先弄清楚老板的思路,是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拉动员工出业绩?还是其他什么?

她:他是觉得公司是赚到钱了,但是,公司看起来还是土土的,觉得员工状态不对。

我:员工的什么行为,老板不满意了?

她:懒散,没有职业形象。花了大价钱给员工定制的高级衣服,员工也不会好好穿。迟到、不喜欢写东西、不愿意好好汇报工作。培训,总是不配合,让经理们轮流做培训,都是敷衍的,说没什么好讲的。我们的业务(此处省略企业信息·保密)面向代理机构,不用对接个人客户。代理机构很专业,所以,我们的业务人员就认为学会销售技巧就行,形象不重要,反正是线上网络沟通。至于专业知识更加不重要,用不着。

我:看来问题出在这里:老板要求员工提升职业素质,而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是不需要职业素质这个“要素”的(至少员工是怎么认为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她:老板总是要我去做培训,我也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培训什么?花了很多钱请培训老师,员工根本不买账。公司出钱让员工考证,员工也是不愿意去。公司有要求,员工极少能配合,即使说违反会被辞退,还是不遵守(且是大部分人)。这样子让公司很危险,可他们不理解,还说市场就是这样,老老实实根本开发不出客户。老板对我们最不满的是绩效,说我们做的不知所云。我采用KPI。把我们所有的业务分类,根据不同的业务,赋予不同的权重。但是,业务部门并不认可这种考核方式。他们认为这种只是走过场。经理不懂怎么分配,员工觉得本来就是提成,还弄一个表格,多此一举。

我:你再讲讲你们公司的经营(赚钱)逻辑是什么?

她:我们有种几十业务项目和业务提成方法,……(此处省略·保密)

我:既然有那么多的经营业务项目和业务提成方法,都比较成熟了。那为什么老板要做“企业文化”?

她:我感觉,老板想要树立公司的形象,可能是一种情怀。

我:这个问题你老板没有和你交待清楚?或者说,老板的真实意图你不明白?没有与老板就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沟通过?一直是在揣摩老板的心思?

她:老板他平时话很少,他认为我是专业HR,所以应该是由我来主导

我:你们公司有100多人的规模,年经营收入是多少?

她:不稳定,前年有近N个亿,去年只有M千多万。

我:从二年的经营数据对比来看:同样是100人的规模,为什么年收入差距这么大?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她:前年的情况是……,去年的情况是……(此处省略·保密)

我:差距的真正原因有没有分析过?是经营的客观?还是人为的主观?

她:老板认为是人(指员工)不行,依我看,是一半对一半,一半是人的因素,一半是市场因素。

我:员工的绩效管理有系统软件吗?就是说员工绩效与工资之间的关系,有没有系统软件?

她:没有,一直都是由财务在算员工的提成,他们不肯用软件。我想推,但推不动。

我:你们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她:我们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此处省略·保密)。被您问的过程,我感觉有点思路了。

我:是的,目前,你们公司的整个组织结构的设计都是围绕经营业务运转的,而不是员工的职业素养。至少没有直接关联。做HR的,可以顺着经营的方向去找HR管理问题解决的出路。

她:嗯。我觉得我需要跟老板好好聊聊公司的定位。刚才您问我的时候,我觉得业务很多,就是说不清楚主次关系。所以,员工自然就当百货一样随便卖,考核自然不知道主次。如果这个方面的故事讲不清楚,自然就做不好企业文化了。

我:你的悟性很好。知道自己从哪里“着力”?

她:谢谢老师,是您的问话启发我。

我:不客气,后面还遇到什么问题,再交流吧

她:好的。再次感谢。


对话内容分享到此。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我的观点是:

1、企业文化建设是需要有“着力点”的。它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硬邦邦的制度规定,更不是强加于企业全体人员身上的“工作制服”。

2、企业文化建设,采取什么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由心生”。由全体员工发自内心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才构成企业文化的“底蕴”。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比较难开展的原因所在。

3、企业文化,属于精神领域的产物,不可能一朝一夕速成。需要有心人,在企业里长期“打磨”而形成。

4、对于初次构建企业文化的雏形,需要找准“支点”,一个能撬动全体员工内心深处的哪个“支点”。“支点”找对了,就省力了。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158 30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58 30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40年,于纵深视角看组织人才发展

田之富_第一胜任力
3427人已关注 关注
改革开放40年,于纵深视角看组织人才发展本文为田之富_第一胜任力老师HR特训营组织发展主题的前言学企业管理,看标杆实践,除了可以横向比较,跟优秀的标杆企业实践学习,还可以从历史的纵深视角,看到规律性的发展趋势。换一种视角,很好玩。今天我们中国企业人才发展的纵深的历史视角,审视一下人才的话题。当然,这个话题离不开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按照我自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可以把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济发展的阶段,分成了几个关键结点:1978、2000、2008,和今天2018年。1978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元年。•197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结束文化大革命、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而真正开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激活后的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美的、招商、海尔、联想、红塔、宝钢,以及已经倒下的爱多、秦池、三株、...

改革开放40年,于纵深视角看组织人才发展

本文为田之富_第一胜任力老师HR特训营组织发展主题的前言

     学企业管理,看标杆实践,除了可以横向比较,跟优秀的标杆企业实践学习,还可以从历史的纵深视角,看到规律性的发展趋势。

     换一种视角,很好玩。

     今天我们中国企业人才发展的纵深的历史视角,审视一下人才的话题。当然,这个话题离不开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

    按照我自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可以把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济发展的阶段,分成了几个关键结点:1978、2000、2008,和今天2018年。

    

   1978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元年。

    •197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结束文化大革命、启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而真正开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

     激活后的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美的、招商、海尔、联想、红塔、宝钢,以及已经倒下的爱多、秦池、三株、健力宝……

     前仆后继,艰难跋涉……

     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打破大锅饭,通过艰难的治理整顿,优胜劣汰后,也纷纷甩掉机制的包袱,开始焕发活力。中石油、中石化、四大银行率先成为全球500强。

    •2000年前后,中国企业获得了在在全球经济格局产业价值链中“加工制造”的定位。


      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国制造”:小五金、纺织品、服饰、家电、电气元件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而中国高速发展的市场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期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没有影响中国每年10%以上的GDP增长。

      2000前后兴起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应用,对中国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华为、中兴、美的、海尔、联想等中国企业在这段时间快速成长,并代表中国企业走入全球化;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在这段时间相继成立,15年后和美国一起,成为引领全球互联网的的弄潮儿。

     •2008年奥运会,让全球的目光似乎一夜之间聚焦到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这时候正值由美国发源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的出口经济深受其害,但这时候的中国似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救世主,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姚明、莫言等在国际上的巨大影响力,似乎是中国经济在世界地位上升相辅相成的点缀。


      2008年前后中国政府同步出台的“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政策,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推高劳动力成本,逼迫企业从制造转型升级。随后的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西部开发、激活民间资本等拉动经济举措,虽然饱受争议,但也让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

    •2018,19大召开之际,中国企业已有115家入驻财富TOP500,开始跟最领先的经济体美国在各个产业领域“掰手腕”:中国制造继续优化升级、中国高铁、中国工程建设成为中国名片,互联网产业和共享经济引领全球……

     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发展,只有短短的30年,即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到现在的“黄金30年”:我们用30年的时间,把中国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现在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GDP总量第2的经济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用我比较尊重的一位学者,陈春花教授的总结来说,中国企业利用了四个杠杆撬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用学习(山寨、仿制、复制)换机遇;

     •以成本(低劳动力、资源)换市场;

     •以创新(拿来主义、改造)换认同;

     •以速度(高效、快速)换资本;

     我认为,近几百年来一直挣扎在全球产业链底层的中国人,用一贯的吃苦和勤劳、勇敢和智慧,才换来财富的快速积累。


(二)

从人才竞争,到人才经营

    同样的从历史的纵深视角看中国企业的人才发展,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上,有几个历史性的事件,把人才发展的阶段划分为:

     


     •第一个阶段是没有人才概念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被称为劳动力:

     40年前中国企业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南巡时画了一个圈,深圳等一线城市便成为人才涌入的热点,迄今尤甚。不过,给我们冲击最深的,是农民工开始离开休养生息的黄土地,来到城市淘金。

     彼时,在深圳国贸建设的建筑工人,一个月可以拿到1500元的天文熟悉,比同时代的大学教授都高上数倍。

     •第二个阶段是人才概念初现的阶段,人才在外企,被称为高富帅:

     也就是我大学本科毕业的90年代,恰是毕业生从国家包分配到自由择业的分水岭,一些大胆走向外企的幸运儿,受到了其他同学眼红耳赤的羡慕,因为进入外企代表着走入高富帅阶层。

    •第三个阶段是人才竞争的阶段,人才开始抢手,始于华为:

     这个标志性事件,来自一个由华为引发的人才市场地震说起。

     华为在2000年左右出台的一个掠夺性人力资源薪酬策略,改变了中国民企形象的同时,也倒逼中国企业在员工薪酬待遇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华为开出了远超社会平均工资几倍的薪水,在各大院校和社会上“掠夺人才”,彼时应届本科毕业生尚在800元左右,华为开出了不能让人拒绝的5000元左右的“高薪“,在全国范围内抢占人力资源,此举措让竞争对手延迟几年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的人才市场薪酬水平普遍上调,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始慢慢赶超外企。

     我曾经服务6年的东家:东软股份,在这次人才掠夺战役中也扮演了非常大的悲剧角色:南京的某产品事业部当年流失超70%,长春某产品事业部流失50%,华为在东软软件园对面摆起招聘会,只要有合适的人选来,几乎连面试流程都不用走,一概收入囊中。东软集团不得不制定了一个大幅度调整薪酬水平的政策,计划在3年内,建立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

     即便如此,我还清楚记得,当时公司发布的薪酬策略文字为:“以行业中位值的基本工资(目前还有较大差距),通过通过奖金、特色福利等综合性的薪酬体系,辅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保障员工的总体薪酬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要知道,东软股份可不是一家小企业,它是软件行业第一家上市的企业,并且十几年一直是上市30指数股,业务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一直是软件行业的龙头企业。

     •第四个阶段是组织回归学习阶段,企业开始重视人才培养:

      典型的标志是凯洛格持续对中国企业大学的跟踪研究表明,在其《中国企业大学白皮书》中,在2000-2010的十年间,组织逐渐做到了从培训回归到学习的本质,专注到自己人才培养的轨道上,特别是最近几年,企业大学构建的风潮风起云涌,人才的培养成为组织关键策略;

      2015年3月18日,雅虎宣布关闭北京研发中心,这个原本带有伤感的消息,很快就变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狂欢派对。这标志着中国企业互联网在企业经营、人才吸引上的领先。

      第五个阶段是人才经营的阶段,组织里,人力资源被视为资本:

      今天,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哪一个行业,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人才经营的重要性。万科率先在地产行业提出:人才是组织唯一的资源;马云在来往上发言:“企业请人很难。我很不喜欢“挖人”这一说。企业不应该费力“挖人”,而应该费心费力培养自己的年轻人。最好的人才一定是自己发现,培养和训练出来的”



     那些没有把人才策略看做企业经营策略的企业,注定会在行业经营和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组织人才经营的能力,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企业的战略议题,这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共识。


(三)

组织人才发展的趋势:四度


      在组织人才管理的时间轴上,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到了人才经营时代…对中国的企业来说,组织发展的步调已经从人才竞争,走到今天的人才经营,谁能掌握这个发展趋势,谁就能够把握未来:持续活下去,活的更强、更好。

      基于中国企业人才管理的实践,基于新的学习发展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我觉得未来组织人才经营呈现出来的趋势为:

     标准度:

     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意识会进一步加强,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人才标准的构建,形成系统性、标准化的人才选拔、评估和培养体系,引进更多的学习发展技术或支持平台,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和体系化;

     •准确度:

     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将更加趋于精确,即精准的人才标准、精确的人才培养项目、精确的培训策略、精细的培训需求、精准培训项目设计,专注投入产出比,专注培养的效能;

     •加速度:

      随着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客户需求越来越多变和个性化,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培养速度将会加快,人才培养周期将进一步缩短,人才培养效率进一步提高。可以想见,未来人才的培养需求还会加速。

     •个性化:

     随着新新人类越来越多地走上职场舞台,他们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如何满足这些个性十足的人才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154 29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54 29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其实优秀是一种习惯

任康磊
15322人已关注 关注
文|任康磊许多人会把自己的一事无成归结为自我克制能力弱或者自我管理能力差。比如,我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我管不住自己的玩性;我喜欢吃,就是因为我管不住自己的嘴;我想好好上班,可是有时候,就是各种管不住自己。这群人往往心中会有这样一种假设:只要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强了,能够管得住自己了,我就可以……,然后可以……,就能够……于是,他们开始通过网络、通过培训班、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仿佛学成之后,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强了,自控力就强了,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改变了。而现实往往是他们学来学去,最后却没有太大的变化。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他们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不努力?不是。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其实根本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没有多大关系。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一种体会:备战高考那段时间似乎是自己人生中学习力和自控力的巅峰时期。那段时间每天可以没日没夜的做很多题,可以学习...

文|任康磊

许多人会把自己的一事无成归结为自我克制能力弱或者自我管理能力差

比如,我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我管不住自己的玩性;

我喜欢吃,就是因为我管不住自己的嘴;

我想好好上班,可是有时候,就是各种管不住自己。

这群人往往心中会有这样一种假设:

只要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强了,能够管得住自己了,我就可以……,然后可以……,就能够……

于是,他们开始通过网络、通过培训班、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仿佛学成之后,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强了,自控力就强了,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改变了。而现实往往是他们学来学去,最后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他们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不努力?不是。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其实根本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没有多大关系。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一种体会:备战高考那段时间似乎是自己人生中学习力和自控力的巅峰时期。那段时间每天可以没日没夜的做很多题,可以学习到很晚。但到了第二天,却还是精神抖擞,继续奋战。

奇怪的是,同样是这帮人,考上了大学以后,生命不如以前那么紧张,大部分人却反而变得懒散了,没有了之前的劲头和毅力。假期时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暴饮暴食、熬夜看剧、晚睡晚起都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目标了?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是结果,并不是原因。我们以为问题的核心是曾经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强的人之后却变弱了,而这其实只是假象。


真相是:保证我们高效运转的其实是“习惯”,而不是自我管理能力。


想一想在高考之前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我们被动的养成了多少的习惯?每天规律的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我们目标非常明确。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需要学习或复习什么,学校和老师们都替我们规划和安排的非常好。

在那种环境下,我们的一切变得习以为常,就像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自动去刷牙洗脸一样自然。想一想我们起床后刷牙洗脸的过程:张开眼,穿上衣服,走到洗漱台前,拿起杯子和牙刷,接水,挤牙膏,开始刷,刷完以后洗脸(习惯先洗脸后刷牙的请自行脑补画面)。即使我们可能还睡眼惺忪,但这一套流程我们仍然能精确无比、毫不费力的执行下来。这个过程需要自我管理能力吗?

所以,同样道理,高中的那种生活,基本不需要太多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当我们进入大学以后,一切都变得比较自由。没有了高中的那种环境,我们便丧失了那些被动的习惯,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沉沦和放纵。

另外一个被人们误读的事情是以为自制力一旦形成之后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道理和身体的肌肉力量一样。这个结论已经被诸多心理实验证实。

想象当我们饥饿难耐的时候,餐桌上有一桌大餐,全都是我们平时最喜欢吃的菜肴。我们本来可以随便吃,但偏要告诉自己说要克制住,不能吃这些我们最喜欢吃的,只能就着白开水吃一张毫无味道的干饼;想象当我们在一个本来可以休假放松、享受生活、做自己任何想做事情的时刻,偏要告诉自己说要克制住,不能休闲、不能玩,还要继续埋头苦干。

这样的情景,每拒绝一次诱惑,我们的自制力就消耗一分,如果面临的诱惑太多,总会有一个时刻,我们会“累”到无力抵抗。这个道理和我们体力劳动的原理是一样的。想象当我们要自己搬家,把一大堆的家具吃力的从楼上搬到楼下,再从楼下抬上货车,再从货车抬到新家里。也许用不了一天,我们就会双臂酸软,腰酸背疼,严重的可能连一杯水都举不起来——因为我们的肌肉力量耗尽了。

当然肌肉的劳累过两天会恢复,自制力的损耗睡个好觉也能回归正常。不同的人,天生力气就不一样,自制力的强弱天生也不一样。自制力的强弱与智商一样呈正态分布。有自制力超群,也有弱到掉渣的,这两部分人在人群中都占较少的比例,绝大多数人都处在中间的那个状态——不算好也不算坏。

肌肉力量有极限,自制力也有极限。生活中,我们面临的诱惑如此之多,靠后天锻炼出来的自制力根本就不够用。社会里的成功人士、精英人士,其高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不像我们往常以为的那样,依赖于强大的自制力,而是得益于后天构建起来的习惯体系。

如何利用我们有限的自制力,去构建这样一套体系,才是事情的关键。但是要构建习惯体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原因在于很多人不知道习惯养成背后的原理。


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信念(belief)、触机(cue)、惯性行为(routine)和奖励(reward)。

1. 信念(belief)

新年是习惯养成的顶层条件,是向自己解释“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他的信念认为,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为什么有人要养成每天学习2小时的习惯,因为他的信念认为,这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好处。

相反,为什么有人对养成早睡早起和每天学习2小时这种习惯并不在意,有时候是因为他们的信念认为,这跟健康和事业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实质上有没有关系是“事实”,认为它们有没有关系就是“信念”。强化自己的信念有助于获得精神上的正反馈和积极的动因。

2.触机(cue)

触机是触发习惯的开端,好像是手枪的扳机,按下扳机后,子弹就能打出去。习惯的触机有很多,可能是时间、地点、事件或场景。

比如,我们早上刷牙洗脸这一系列动作的触机是起床的这个动作;如果有人每天中午11:30吃饭的时候都喝酒,长年下来,到了中午11:30的时候他就会习惯性的想喝酒;如果有人每天在睡觉前习惯刷微博和朋友圈,那么触机可能会是他躺下来盖上被子的动作;如果有人习惯在家里的客厅看电视,那么可能他回家一到客厅就会下意识的打开电视。

触机是大脑中一个习惯流程的开始,是整个习惯养成的必备一环。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对我们是否有利的,是它引发的一系列惯性行为。

3.惯性行为(routine)

惯性行为之所以被称为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比如,有人一打开电脑,就会先打开网络游戏;有人一到办公室,就会先泡一壶茶。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是要用来修正那些引起负面效果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

在更正坏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留意引发它的触机,同时关注自己的行为,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步,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可能要与旧的习惯反复拉锯,因为要建立良好的惯性行为不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旧的行为,还需要在行为结束时获得一定的正向反馈,也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奖励”。

4.奖励(reward)

奖励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且明显:打游戏、刷朋友圈、网络购物这些哪个不是这样?

好习惯难以形成,恰恰是因为短期的奖励不够明显。背单词、健身、学习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但大部分人不行。所以,我们需要适时的给予自己一些奖励: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朋友圈鼓励下自己、达成一些小目标时吃一顿好吃的庆祝一下等等。

小提示:关于习惯的养成,需要保持积极的、开放性的、成长性的态度。如果想养成学习和健身的习惯,就多去看看那些可以享受学习、享受健身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尝试去学习他们的方法,把目光放在积极面上,而不是怀疑自己。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关于企业如何提升招聘效能,您也可以关注我在三茅上的微课《如何提高招聘效能》。

https://www.hrloo.com/course/course_main?id=2684

没有一句废话,满满的都是干货呦,听的时候可要集中精神呀~



最近许多朋友问我的《人力资源量化管理和数据分析》系列课什么时候上线。其实这个系列我已经做完了,3月中旬就会上线,不过在三茅平台上线要等到7月份。

如果亲们想要提前看到那个系列,可以订阅我加群

2018年,我准备好好做一些人力资源知识服务的事情,把我十余年来学习的一点点方法、经验和心得,总结出来为大家服务。

您将在三茅平台上,持续看到我输出的网课和专栏文章。

同时您也会看到我陆续的出版物和其他的知识服务产品。


查看原文

195 64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95 64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认真对待“岗位”,走进人资专业队伍(二)

Farmer仲丹
7701人已关注 关注
前面我们分析了岗位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在组织结构图中的定位和角色。见《认真对待“岗位”,走进人资专业队伍(一)》https://www.hrloo.com/rz/14282776.html把概念拆解清楚,构成分析透彻,都是为我们做更专业的深度岗位分析做好铺垫。对于HR来说,设计一个岗位,是一项基本工作。如果HR是一个生产者,会生产出各种产品,岗位则是最基本和重要的产品之一。要做出精良的产品,可能也需要想工业流程一样去进行知识产品的设计。从公司对岗位的需求出发,就是产品的订单的生成;具体的需求产生之后,就是打造产品的模具和原材料的准备,对应到岗位设计就是制作岗位说明的模型和岗位相关信息的收集。原材料信息放入模具之中,HR再通过对工艺和流程进行控制,最后制作出优秀的产品——岗位说明书。一切工作分析的结果,最终通过岗位说明书来呈现。所以,我们要带领大家继续研究如何做好一份岗位说明书。1、理论...

前面我们分析了岗位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在组织结构图中的定位和角色。见《认真对待“岗位”,走进人资专业队伍(一)》https://www.hrloo.com/rz/14282776.html把概念拆解清楚,构成分析透彻,都是为我们做更专业的深度岗位分析做好铺垫。对于HR来说,设计一个岗位,是一项基本工作。如果HR是一个生产者,会生产出各种产品,岗位则是最基本和重要的产品之一。要做出精良的产品,可能也需要想工业流程一样去进行知识产品的设计。从公司对岗位的需求出发,就是产品的订单的生成;具体的需求产生之后,就是打造产品的模具和原材料的准备,对应到岗位设计就是制作岗位说明的模型和岗位相关信息的收集。原材料信息放入模具之中,HR再通过对工艺和流程进行控制,最后制作出优秀的产品——岗位说明书。一切工作分析的结果,最终通过岗位说明书来呈现。所以,我们要带领大家继续研究如何做好一份岗位说明书。


1、理论指导: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这个概念(JobAnalysis),和人力资源管理一样,都是舶来品。其含义也是字面意思,工作分析,分析工作。如果从最终产品——岗位说明书来看,工作分析就是为了制作岗位说明书而展开的一系列收集、分析和加工的活动。你可以用产品制造理念来理解,重点在原材料的准备(岗位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加工生产(对岗位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标准化整理)。因此工作分析是一个流程性的工作,按步骤对工作中的最小单位,即工作要素动作进行情报收集,进而将工作要素进行工作任务分类,工作职责归类,以及岗位涉及的赋权、任职资格等信息,最后一同流向目标岗位的框架内,形成岗位说明书。


简单来说,工具化的工作分析就是全面收集与岗位相关的信息,然后进行属性、动作和职责分析,设计岗位说明书模型和标准,完成岗位的具体呈现。


2、分析的关键:建立岗位说明书模版


目标很重要,确定后才知道如何收集信息,收集信息的重点和范围。模型就是这样一个好的目标或框架。有了框架,思路就出来了,信息就有归处了。所以无论工作分析有多少步骤或流程,还是要先设计绘制好岗位说明书的模版。


要制作模版,就要先了解岗位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含哪些维度和分类。如何设计才是体现了一个岗位的完整性和现实性。既要体现基本信息,又要涵盖责任组成等核心内容。通过对岗位知识的回顾,一般来讲,岗位说明书的模版可以包含这些方面:


(1)岗位基本信息:编制日期、岗位编号、岗位名称、部门、职类、职级、直接上级、直接下级、定员数量、晋升路线、横向岗位。


(2)岗位概述:基本职能和定位,说明工作宽度和范围。


(3)岗位责任或职责:先提炼职责,再细化工作任务。职责是对工作任务的分类,工作任务是工作职责的细化和量化,任务由工作要素组成,表现为执行动作。


(4)岗位权限:岗位运作所赋予的基本权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参与建议权,可以知情,没有改变的权力,只能提出一定的建议或建议第二类是监督审核权,可以对内容和事项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动。第三类是审批权,又叫核准权,是可以对结果产生决定性的权力,是工作流程或审批环节的最终结果。


(5)岗位任职资格:包括教育背景(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时间)、知识(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技能(需要掌握的关键技书和能力)和素质条件(工作态度和性格特质)五个方面。举例:教育背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工作经验—工作5年以上,同岗位工作3年以上;知识要求—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岗位技能—办公室自动化、CAD制图、测量等。


(6)工作协作关系:指岗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联系和沟通的内外部岗位和机关单位,包括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



3、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确定编制的范围和规则,设计标准和模版。


这是在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要明确编制岗位的大范围和基本规则。比如说一个集团哪些公司参与岗位编制,哪些层级参与岗位编制,一个独立公司哪些岗位是参与的,还是全部岗位都参与。不要小看这个,必须先明确范围,才好做后面的事。编制的时候大组织和小组织怎么确定,都要提前定义好。一般来讲,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编制单位。


下面就是设计好标准和模版了。第二部分,我们单独罗列了一张岗位说明书的主要构成,模版依此建立。本文提供一个精简实用版本,至于还有很多公司和岗位,需要考虑到工作环境和其他因素,则需要具体补充完善。


第二步:成立编制组织,分工与职责


编制岗位说明书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周期也较长,所以必须要先建立一个明确的组织,来承担一系列编制组织活动。组织内部要包含高层决策者、专家顾问角色和参与执行人员。


高层决策者是编制工作推行的保障,将工作提升到公司层面的高度,用高层的权威来定调推动编制工作,是顺利推进的前提。比如说,总裁、总经理或分管副总,担任组织的第一领导。

专家顾问,则是编制工作的专业深度保证。这个角色非人资莫属,设计岗位说明书模版,制定工作方案,调研观察,培训辅导,对收集的工作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统一标准,形成规范内容。


参与执行人员,是承担岗位基础信息上报的人员,确定要编制的岗位后,每个岗位由一个或几个人负责人进行基础和框架现实信息的完成。这项工作几乎全员参与,信息及时准确性决定了后续正规版本的质量。所以编制工作60%的工作量其实在基础信息的填报反馈。


第三步:制作任务分工明细表


组织成立之后,主要职责已经明确,在具体推进的时候,还要注意方法和细节。任务分工明细表,就是一个好的工具。这张表,包含了各单位需要编制的岗位名称、在岗人员、编制责任人,校对责任人等。这样细化之后,解决了后续工作任务无头,责任无人认领,扯皮等现象,并且可以保证问题具体追踪和责任人员一一对应。



第四步:制定时间计划


时间计划,是将方案送上轨道,在轨道上设置长度,不同的节点阶段。比如计划用2个月完成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可以将两个月分成4个阶段,每个阶段两个星期时间。1-2周,设计模版,编制方案,成立组织,发布通知。3-4周培训宣贯,调研收集信息。5-6周,工作信息分析。7-8周,信息校对,修正,统一版本,形成正式文件。


第五步:编制方案的发布、培训与宣贯


有了工具模版、组织和职责以及时间计划,一个完整的方案就生成了。发布至关重要,作为正式文件公布出来,私凭文书官凭印,自古有之,做工作也一样,要有据可依。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很好,希望效率高些,省略了这个环节,直接去和各部门沟通,然后响应却甚微。正式通知发布之后,人资接着按照编制组织内的人员,组织编制要求的培训和宣贯,启动编制工作。


第六步:编制跟踪与辅导


启动工作的培训,确定工作责任和执行人员以及具体的任务。根据工作计划时间节点,对编制工作进行跟踪和推进。过程中做好辅导答疑,不是可能,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问题等着人资去回答和协调。这些是专家顾问应该做的,还有一些工作冲突协调的矛盾,也是重要的关注之一,保持所有单位处于同一进度,需要把握好这些细节。


第七步:信息收集、部门核定与最终分析定稿


收集的基础工作信息到位之后,首先要与各单位进行一轮或多轮的校对和确认。比如说,某个岗位的名称,岗位的职责是否与另一个岗位重叠,或职责分类是不是应该调整。比如一个招聘专员职责里放了考勤管理职责,是不是可以调整到薪酬专员那边,更有连贯性。这项工作关键又会占用一段时间。


与部门校对确认之后,则是专家体现专业的时候了,要注意语言描述的精准和格式的统一,还有对考核标准等方面的提炼,是否达到量化标准。所有岗位,都要一一过堂,达到统一标准的效果。在最终分析的时候,还会遇到人资理解和部门岗位不一致的地方,则需要进一步沟通。经过反复确认和商定,确定无疑,推出正式的岗位说明书版本,提报编制领导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版本定稿。


第八步:收工,庆祝。对任何公司来说,岗位说明书都是一个基础的人资管理文件,意义也很大,涉及到招聘任职资格,培训需求,考核标准,薪酬评定等等方面。是一件有企业历史意义的工作。关于庆祝,都是成年人,别不多说。


还是那句话,懂岗位,才叫懂人资。知道岗位的构成要素,设计方法,是一种基础又关键的管理工具。由于涉及到面广量大,所以在设计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铺垫和准备,在过程中做好辅导答疑,在分析环节,坚持原则和专业深度,做自己满意的作品。在组织和岗位局部调整的时候,也无不涉及到岗位的设计。所以掌握岗位分析与设计,你才算走进人资专业队伍。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176 66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76 66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林牧
5044人已关注 关注
前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诗曰:“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自1月25日发表了卡文《做得好不如说得好??看看就知道嘛!》之后,一休哥便似乎人间消失,系主任及三茅大卡多次关心过问,内心十分惭愧。2月春节前后,因工作上两边兼顾,加上工作事项十分复杂,推动进度缓慢,内心焦急。工作上,我既要关注和处理广州总部的人力资源工作,又得担负起远在茂名的培训中心的全部工作,真难以“不负如来不负卿”。内心里,我既想把工作都处理好,又想能抽点时间写写卡文或专栏文章,但真难以“不负如来不负卿”。今天,终于腾出了点时间,写篇卡文,其实这篇卡文很早以前写的,不记得为什么没有发表上来了,这次算是补充吧。HR作为老板和员工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确实经常存在“如何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困惑,有时候为了老板的某些意图不得不得罪员工,有时候又很想替员工说说话,...

前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诗曰:“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自1月25日发表了卡文《做得好不如说得好??看看就知道嘛!》之后,一休哥便似乎人间消失,系主任及三茅大卡多次关心过问,内心十分惭愧。2月春节前后,因工作上两边兼顾,加上工作事项十分复杂,推动进度缓慢,内心焦急。


工作上,我既要关注和处理广州总部的人力资源工作,又得担负起远在茂名的培训中心的全部工作,真难以“不负如来不负卿”。

内心里,我既想把工作都处理好,又想能抽点时间写写卡文或专栏文章,但真难以“不负如来不负卿”。


今天,终于腾出了点时间,写篇卡文,其实这篇卡文很早以前写的,不记得为什么没有发表上来了,这次算是补充吧。


HR作为老板和员工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确实经常存在“如何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困惑,有时候为了老板的某些意图不得不得罪员工,有时候又很想替员工说说话,真难。那么,HR怎么样才能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今天我重点从“角色扮演”这个角度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俗话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角色扮演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都在,只是我们太入戏了,有时候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在演戏。人是很神奇的物种,当碰到小朋友时,我们更多的是表现出了关心关爱,温情暖暖,扮演着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的角色;当碰到老爷爷老奶奶的时候,更多的是迸发出孝敬、尊敬之心,力求表现出自己的孝顺和善意。简单说,这就是“角色扮演”。


今天就来侃一侃,HR在企业中,应该如何当好一名优秀的演员,从容自如的演出,力争“不负如来不负卿”。我想从老板、中层、员工、本部门、自身5个层面来分析一下(鉴于篇幅受限,只探讨演员该演那些要点,不再设计具体“台词”):


一、于老板而言,HR应扮演决策参谋、政策实施者、变革推动者


1. 决策参谋能手。

要当个决策参谋能手,至少但不限于深入了解以下内容:

(1)老板的性格特点及价值理念。

(2)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企业文化。

(3)公司业务及内外部环境,包括优势和劣势。

(4)公司人才队伍现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对公司关键核心人物的深度认知。

(6)员工队伍不同群体之间的特点和诉求。

(7)以上6个内容彼此之间存在的联系。


2. 政策实施能手。

要当个政策实施能手,至少但不限于具备以下条件:

(1)正确、全面理解老板推行政策的目和意义。

(2)清楚公司现状以及政策实施的阻力所在。

(3)详细解读政策,制定周详的实施步骤。

(4)擅于制造舆论导向,为政策顺利实施做铺垫。

(5)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并进行推演。

(6)具备让不同群体都能理解政策的能力。

(7)政策实施过程中问题的收集及改进。

(8)具备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能力。


3. 变革推动能手。

要当个变革推动能手,至少但不限于具备以下条件:

(1)认真分析变革利弊,扬利抑弊。

(2)清楚变革推动的核心力量情况,擅于利用。

(3)采取措施避免群体事件发生,即使发生也能从容应对。

(4)具备及时掌握、感召和引导员工队伍思想动态的能力。

(5)擅于选择有利时机发动团队的能力。

(6)擅于团结大多数的能力。

(7)变革过程中问题的收集、反馈和处理的能力。

(8)阶段性成果总结展示的能力。


二、于中层而言,HR应扮演合作伙伴、管理协助者、业绩推动者


1. 合作伙伴。

要做个优秀的合作伙伴,至少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1)全面了解部门的业务、队伍、业绩、工作习惯。

(2)与部门核心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甚至私人关系,由此构建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3)在人力资源分配上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

(4)定期不定期调研了解部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 管理协助者。

要做个优秀的管理协助者,至少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1)要给部门核心人员灌输HR管理理念,并逐步树立其HR管理思维。

(2)让部门核心人员参与HR管理,如员工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等,部分工作甚至可以委托或授权给部门独立完成。

(3)为部门经理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帮助部门制定和实施下属技能发展计划。

(4)及时协助化解部门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5)协助部门形成自身的部门文化,协助建立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


3. 业绩推动者。

要做个优秀的业绩推动者,至少但不限于以下条件:

(1)及时的人才支撑,按时保质为部门输送合格人才。

(2)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方案,协助部门做好内部员工能力提升培训。

(3)合理调整部门考核指标,形成有效推动力。

(4)协调相关部门或者力量,互帮互助,形成合力。

(5)对于特殊贡献,及时组织宣传引导和提出适当的奖励方案,精神、物质、薪资奖励并用。


三、于员工而言,HR应扮演成长引路人、解决问题的专家、公司关怀代言人


1. 成长引路人。

(1)及时发现核心员工特点,帮助其明确发展方向。

(2)多与部门领导交流,多与员工座谈,认真研究员工队伍情况,对有潜力的员工要加以鼓励和引导。

(3)倾听员工的成长诉求,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培训提升员工各方面技能。

(4)使岗位适应性培训成为常态。

(5)不拘一格降人才。


2. 解决问题的专家。

(1)当员工的贴心人,及时为员工解决困惑,擅于解决问题和问题防控。

(2)擅于发动团队的力量,促使员工彼此相互支持,利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3)扮演桥梁角色,归纳汇总员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报送老板,有效加以解决。


3.公司关怀代言人。

(1)擅于宣扬公司对员工利好政策和措施。

(2)不贪功、不谋私,把功劳记在公司和老板身上。

(3)形成并组织公司关怀员工常态活动。

(4)擅于宣扬正能量,树立员工榜样,如“最美员工”、“最负责任员工”等等。


四、于本部门而言,HR扮演工作斗士、领导眼里的宝、同事的“家里人”


1. 工作斗士。

(1)敢于无私奉献,工作上不能斤斤计较,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

(2)敢于挑战新工作,敢于迎难而上。

(3)乐于帮助同事,分工不分家,有活一起干。


2. 领导(部门)眼里的宝。

(1)高效的执行力。

(2)当好领导参谋。

(3)建立彼此信任。

(4)维护领导绝对权威。

(5)擅于横向、纵向协调。

(6)不埋怨,不传递负能量。

(7)及时为领导分忧。


3. 同事的“家里人”。

(1)引导部门同事建立“家氛围”。

(2)主动关心同事的工作和生活。

(3)尽能力帮助同事解决问题。

(4)主动介绍有用的工作经验。

(5)形成不定期部门活动的习惯。

(6)多把成绩记在同事身上。


五、于HR自身而言,HR要努力扮演微笑使者、敢于担当者、敢为人先做表率者、擅于看戏者


1. 微笑使者。

微笑是这个世上最美的画,与任何人相处,尽量保持自信的微笑。同时注意自己的仪态,尽量避免失态。


2. 敢于当担者。

犯了错误要敢于担当,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吸取教训,及时总结经验,不要让自己在同一个坑掉两次。有时候替领导背背黑锅在所难免,不要觉得委屈。


3. 敢为人先者。

敢于挑战新事物、新工作,敢于挑担子,敢于做表率。要主动作为,但也要擅于风险识别和防控,保护好自己。


4. 擅于看戏者。

别忘了,你在演戏,别人也在演戏,尽量不要过分依赖你的眼睛而相信你的所见,要逐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要被别人的演技骗了。


结束语: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演好HR这个角色,以上的分析不可能全部都对,也不够全面,但即使是这样,我也没能完全演好。但我相信,努力践行终归会有回报,至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我已经具备了一个HR最基础的特征:无论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均建立了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行不行?那得看你怎么演!来吧来吧来吧!勇敢展示自我,莫负人生舞台!希望以上内容诸君能有所收获,大家共勉,让身为HR的我们,能在职场游刃有余,真正成为“老板信任、员工信赖、一专多能、不可或缺”的“好演员”!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你的收获,便是乐事--林牧


(好久没有写字了,今天秀一秀,哈!)


差点忘记了,还有两件开心的事情,分享一下:



(收到曹锋大咖的《天天向上》啦,写得真好!强烈推荐!)



(收到三茅的奖杯呢!最具亲和力及最佳新晋分享!感谢!)


查看原文

194 45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94 45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随

曹锋
17389人已关注 关注
在如何与老板高效沟通中,有读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和经历。这也引出我们今天的话题: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随?穷人之所以是穷人,不是因为缺钱,给他钱,他会坐吃山空,依然是穷人;忙碌的人之所以忙碌,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也不是缺时间,你即使减少工作量,给他时间,他依然会很忙。稻盛和夫把人分为自燃型、点燃型和阻燃型。阻燃型的人,他们对生活冷漠,对工作麻木,给他能量也绝不燃烧,即使有能力也因缺乏激情而埋没。再好的老板,如果自己是阻燃型,谁也帮不了你。因此,在谈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随之前,我们先谈一下如何提升自己,确保当机会来临时,能牢牢的抓住。一、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我们的付出与老板的要求之间,差距究竟在哪里:时间,还是有效的办法;目标,还是长远的眼光;或者一点小小的野心?经常有人抱怨“加量不加价”的窘境,再这样下去我可能要离职了……我会问他,...


    在如何与老板高效沟通中,有读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和经历。这也引出我们今天的话题: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随?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不是因为缺钱,给他钱,他会坐吃山空,依然是穷人;忙碌的人之所以忙碌,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也不是缺时间,你即使减少工作量,给他时间,他依然会很忙。

    稻盛和夫把人分为自燃型、点燃型和阻燃型。阻燃型的人,他们对生活冷漠,对工作麻木,给他能量也绝不燃烧,即使有能力也因缺乏激情而埋没。再好的老板,如果自己是阻燃型,谁也帮不了你。因此,在谈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跟随之前,我们先谈一下如何提升自己,确保当机会来临时,能牢牢的抓住。


一、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

    我们的付出与老板的要求之间,差距究竟在哪里:时间,还是有效的办法;目标,还是长远的眼光;或者一点小小的野心?

    经常有人抱怨“加量不加价”的窘境,再这样下去我可能要离职了……我会问他,潜意识里你是否习惯把责任推给别人,更希望处于一种从属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否认。不过我发现,他们在抱怨工作量大的时候,恰好是招聘难,或外联陷入瓶颈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往往比较焦虑、烦躁,整个人像个炸药包,一点就燃!

    事实上,当手头的事多到超出我们预期时,我们会有一种崩溃感,不知从何入手:做招聘的时候,想着员工关系,又惦记着培训……结果什么工作都没做到位。

对于吐槽工作量大的人,我很少痛批,而是陪他们一起吐槽。期间,会有意无意地穿插几个小问题:你的打字速度每分钟多少个;你的基础办公技能是否熟练;你的时间管理是否到位……

    所有的回答几乎都底气不足:很多人习惯拼音打字,远谈不上速度;很多人连Excel公式都不懂,更谈不上熟练;时间管理,对不起,还没那个意识……事实上,我们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成长的空间依然很大。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阅读《正念的奇迹》这本书,也许你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难关。只要你能学会保持正念,甚至只要能够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你就会在一秒钟之内变得心平气和。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活的轻安喜乐,愿意为之努力的话,请一定看看这本《正念的奇迹》。


二、不断超越老板的期望

    职场中,工作都达到老板的要求,只能说称职或合格。想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足够优秀,甚至超出老板的预期。

    职业生涯初期,你会选择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清闲,还是昏天黑地的忙碌?很多人对工作的抵触更多来自于心态!

    为什么那些本该不属于自己职责的工作,怎么都安排到我头上?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关键在于:如何化被动为主动!

    身兼数职的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我也不例外。当时也抱怨过老板,都快累成狗了,怎么还不加人?

    我只能不断地加快工作节奏,甚至一心多用。后来发现这样更忙乱了,因为精力不集中,判断更容易出错;主次不分,反而加剧了拖延。

    又一次,看到一个视频访谈,有人问洛克菲勒:“你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他回答说:“我在特定的时间内只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它。”

    这让我想起纽约中央火车站那个传奇的问询员说过的一段话:“我并没有和公众打交道,我只是单纯处理一位旅客。忙完一位,才换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一次只服务一位旅客。”

    我很受启发!在与老板的沟通中,我减少了盲目,而是尝试对所有的工作都进行预判:那些重点又紧急,那些雷声大雨点小,那些可能无疾而终……虽然手头的工作很多,但我让自己始终处于单一任务模式中。

    将自己的心力集中于一点,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做事的质量也明显提高,并能从工作中体会到更多乐趣。 下属不再抱怨无意义的付出,跨部门的协作更高效,老板也表示相当满意!

    我为什么提到超越老板的期望,因为中西方对领导的理解不同:我们沉浸在固有的认知中,固执地相信领导力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是后天难以习得的,很多领导安排工作的口头禅是“还需要我说第二遍吗”。 樊登博士负责地告诉我们,领导力并非一种神秘的能力。它是一系列的工具,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学得会的能力,像日本人安排工作会反复强调五遍。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只能改变自己。



三、职业生涯初期,努力还是效率

    人人都想有一个好的职业前景,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没有经历复杂洗礼的简单是幼稚;没有经历磨砺的成功叫运气……职业生涯初期,没有很强的专业性,没有资深的阅历,我们用什么赢得老板的赏识?

    老板是看得最透的人,年轻人唯一的优势是时间,所以他会安排很多工作给你。 我们都想有效率地工作,用更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但这样“双高“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只能耗费时间、精力和体力来累积经验。

    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单纯地抱怨工作量大,而是自认为无意义的工作无法摆脱。因此,努力工作,并且从中找到对自己的意义,非常重要,而且愈早做到愈好。

    其实我不确定你是否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或短期的目标。如果你只是把这份工作看成养家糊口的等价交换,拿同样的薪水,做更多的事,显然是不划算的,谁不想钱多事少离家近啊。

    因此,在讨论工作量太大如何处理之前,我们应该先清晰自己的目标。三至五年内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否需要加倍付出?


四、关于去留

    当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很容易在体力和压力负担的范围内,去做取舍。因为每一份额外的付出,都是前进道路上的基石。付出越多,我们才可能走的越远。

如果目标不清晰,我们会心态失衡,会患得患失:为什么工作量越来越多;凭什么这个工作派给我;为什么别人总那么清闲……

    工作量的多少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区别在于同一环境下所具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以及坚持的程度。从平庸走向优秀,中间有太多的因素和环节,如果你没有将整个过程走完,你很难真正触摸到优秀的本质。即使将你放到一个高层的岗位上,你也无法胜任。


五、关于老板

    关于老板,我们有一系列自己的标准:言行一致,重视承诺;关心员工发展,奖罚分明;有坚定的奋斗目标……这样的老板无疑是值得跟随的。但是,这样的老板也是稀缺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其实,再讨厌的老板也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有的老板严谨苛刻,甚至毫无人性,扔一大堆工作,对你的抗议却不管不问。中国有句古话叫“因祸得福”,老板对你无休止的要求,反而给了你旁人难以企及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迫使你不断地加速成长。

    这样的老板难道不值得跟随?

    新书《天天向上老HRD手把手教你做好人力资源》已经正式出版,淘宝、当当均有销售,搜书名即可。试读版已经发布,请点击链接https://zl.hrloo.com/file/532896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211 45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11 45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绩效管理应遵循“农事规律”

zerost
12582人已关注 关注
农事耕作上的规律值得我们借鉴。企业在操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宣传,让企业的经理和员工对什么是绩效管理?企业如果操作绩效管理?各级经理的职责是什么?以及实施绩效管理会给经理和员工带什么好处等做充分的宣传和解释,消除误解,达成共识。1.错误的行事逻辑为考核而考核如果有人向你请教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是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还是绩效考核表格的设计?还是经理正确及时地填表?恐怕这些答案都可能会成为某些企业管理者的首选。很多事实已经表明,有些企业引进绩效考核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绩效工资的界定问题,而要界定绩效工资,就要进行绩效考核,要进行绩效考核,就要设计绩效考核表,就要让经理正确填表并及时提交,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操作绩效管理的行事逻辑。这种行事逻辑可以简单归纳为为考核而考核。它的典型表现是:当企业高层认为工...

 

 

       农事耕作上的规律值得我们借鉴。企业在操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宣传,让企业的经理和员工对什么是绩效管理?企业如果操作绩效管理?各级经理的职责是什么?以及实施绩效管理会给经理和员工带什么好处等做充分的宣传和解释,消除误解,达成共识。

 

      1.错误的行事逻辑——为考核而考核

 

      如果有人向你请教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是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还是绩效考核表格的设计?还是经理正确及时地填表?恐怕这些答案都可能会成为某些企业管理者的首选。

 

      很多事实已经表明,有些企业引进绩效考核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绩效工资的界定问题,而要界定绩效工资,就要进行绩效考核,要进行绩效考核,就要设计绩效考核表,就要让经理正确填表并及时提交,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操作绩效管理的行事逻辑。

 

       这种行事逻辑可以简单归纳为——为考核而考核。

 

       它的典型表现是:当企业高层认为工资需要调整或人员需要整合分流的时候,他们就要求人力资源部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绩效考核政策,设计绩效考核表,以最简单的形式,即以最方便直线经理填写的方式,发给他们,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员工的绩效表现打分,并确定等级。然后,企业根据各个部门的考核结果决定员工的工资调整或解聘。

 

       下面分析一下这种行事逻辑的利弊。

 

       (1)为考核而考核的好处

 

       这种操作方式的好处很明显也很简单,就是节省时间、节约成本。一个熟练的绩效主管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一套看起来还不错的绩效考核制度。当绩效考核制度颁布以后,按照这种行事逻辑,绩效主管只需要把设计好的考核表按每个部门的人头数复印下发,在规定的时间督促直线经理把表格填好并收回即可。整个过程操作下来,如果快的话3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管理成本。

 

      (2)为考核而考核的坏处

 

      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它的坏处正是源于它的好处,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 它容易使经理忘记这项工作的意义。

 

       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于使用、标准化,很容易使经理忘记自己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认为填完表后就万事大吉。一个经理可以在10到15分钟内处理完一份考核表。但是,如果经理做的就是这些内容,那么它带来的害处的概率比带来益处的概率还要大。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完成填表而是要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绩效,没有任何一种表格本身就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绩效。

 

       绩效考核表格所代表的只是一个方向,大量的工作藏在表格背后,需要经理和员工通过持续的对话来挖掘和发现它们。如果经理仅仅关注了考核表格的填写,就失去了和员工面对面对对话的宝贵机会,进而失去了帮助员工改进绩效的机会。

 

        ② 它不能提供经理和员工共同认可的标准。

 

       由于绩效考核表是由人力资源部事先设计好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都已经标准化,没有与公司的大目标进行关联,也没有针对员工的岗位设计个性化的考核内容,无法保证经理和员工都能认可。

这就容易导致经理和员工之间因为绩效考核标准模糊不清而进行争论甚至对立,造成隔阂甚至激化矛盾。“没有意外”的原则遭到破坏,绩效考核结果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③ 它不能提供帮助员工提高绩效的信息。

 

      由于绩效考核表没有针对员工的岗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使得它根本无法提供对员工提高绩效有帮助的信息,也因此造成绩效考核工作表面化、形式化,造成事实上“填表表演”。

 

       2.理解农事规律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制定绩效考核政策、设计绩效考核表、填表打分的为考核而考核的行事逻辑显然是错误的,它不但不能帮助企业摆脱绩效管理困境,甚至还会把企业推向更加混乱的一端,制造更多的麻烦。

 

       那么,绩效管理应该遵循一种什么样的行事逻辑才是正确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听听史蒂芬·柯维关于农事规律的观点。

 

       史蒂芬·柯维先生在其著作《要事第一》里指出:“理解外在事实如何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想一想农事规律。在农业上,自然规律制约着耕种,决定着收获,对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和认可。但是在社会和公司文化中,我们不知怎么就认为自己可以置自然过程于不顾,弄虚作假,而且还能得手。”

 

       违背农事规律的最常见的例证是上学期间为通过考试而“临时抱佛脚”。在学生时代,许多人都有过临时抱佛脚的经历。

 

       由于平时安排了很多娱乐活动,忘情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疏远了学习,忽视了平时的积累,临近考试却不得不临时抱佛脚,通宵达旦地温习功课,将通过考试的希望寄托于一夜之间。

 

      当然,对于平时疏于积累,忽视学习规律的人来说,这自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许多人就是靠临时抱佛脚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学位。

 

       但是,许多人后悔自己上学时为应付考试而临时抱佛脚,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所获得的学位和自己的智力开发并不成正比,本该熟知的知识自己并不掌握,本该熟练运用的技巧到自己那里却显得很笨拙。

 

       于是,柯维强调说:“你能想象在农事运作上临时抱佛脚吗?你能想象春天忘了播种,整个夏天又混过去,然后到了秋天大干一场——翻土、播种、浇水、施肥,然后就期待着一夜之间大获丰收吗?”

 

       反观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践,企业经理违背农事规律、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普遍。

 

      在企业绩效管理中,违背农事规律的主要表现有:

 

      (1) 没有整体的实施计划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当前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是,绩效考核只有被用到的时候才被提及。当某个特定的时刻到来的时候,比如年终的加薪,比如遭遇经营困难时的裁员,企业才开始临时抱佛脚,将沿用多年的绩效考核表再一次拿出来,发放给经理填写,硬性地根据主观打分结果对员工进行分等。

 

      而对于企业为什么要实施绩效管理,实施绩效管理要做哪些工作准备,如何实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以及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企业没有做更多的研究,更没有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过分注重考核而忽视过程的管理

 

      企业往往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形式,对绩效表格的设计与考核指标的量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相反,对应该加以重视重点研究的绩效沟通、绩效辅导和反馈面谈等更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却弃于一旁,置之不理。

 

      (3)忽视直线经理的作用

 

      企业高层往往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与直线经理的关系不大。他们认为只要人力资源部按照自己的指示把绩效考核表格设计好了,在规定的时间发给直线经理并按期收回,就可以了。至于直线经理在绩效管理中应该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做哪些工作,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则很少考虑。

 

      实际上,在绩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直线经理才是真正的主力军,绩效管理的所有决策必须透过他们的行动传递到基层员工,也必须透过他们的行动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反馈给企业以便于企业做出更加适当的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讲,忽视直线经理的作用等于是切断了企业绩效管理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沟通的链条,把更多的工作和压力都推给了人力资源部。这样的做法使得绩效管理不能得以有效的贯彻,在执行过程中严重变形,形式主义大量存在。

 

      以上这些现象都是企业在绩效管理体系实施上临时抱佛脚的典型表现。正是由于这些做法的不当,才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推行,使得绩效管理沦落到“鸡肋”的境地,发挥不了作用。

 

      3.绩效管理的行事逻辑:农事规律

 

      前面我们分析了绩效管理错误的行事逻辑——为考核而考核,学习了柯维先生关于农事规律的观点,指出了绩效管理中违背农事规律的做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农事规律,把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引入正确的轨道,为企业营造一个“持续对话”的文化氛围呢?

 

 

      根据农事规律,按照绩效管理的流程顺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来完成。

 

      (1)“翻土”——宣导绩效管理理论

 

      农民在种田之前都要先翻土,疏松土质,给种子创造足够宽松舒适的生长空间。在绩效管理实施之前,企业同样要做“翻土”工作。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翻土”是指实施前的理论宣传,要把绩效管理理念、意义和作用宣传贯彻到每一个经理和员工,包括中高层领导。

 

      毕竟,绩效管理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其内涵,有的人只是想当然地认为绩效管理就是考核员工,找员工麻烦,所谓提高员工绩效,开发员工能力只是管理层的谎言,持有这些想法的员工并不在少数。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将绩效管理的理念、意义和作用解释给他们,那么这部分人势必会成为企业推行绩效管理的阻力。

 

      所以,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企业一定要做全员动员,对绩效管理的理念、意义和作用等内容做广泛的宣传,为未来成功运作绩效管理做充分动员,让广大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要让每一位员工明白实施绩效管理对自己、对企业的发展将意味着什么,让他们的心中都一个绩效的概念,为后续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企业要让员工明白“让员工和组织一起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企业该做什么,经理该做什么,员工该做什么,等等都需要进行一个系统的阐释。

 

      广泛宣传的意义在于:一是推广绩效管理的理念,使绩效管理被经理和员工所认可和接受;一是消除员工心中的疑虑,让员工们明白绩效管理不是经理对员工做某事,不是找员工的麻烦,二是帮助经理和员工掌握绩效管理的方法技巧和工具。

 

      只有先把员工心中的疑虑打消了,让员工真正理解了实施绩效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方案的时候才能拥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才能获得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

 

      (2)“播种”——实施前的准备

 

      农事耕作的第二道工序是播种,翻土之后就应该开始播种了。这里,绩效管理的“播种”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准备一份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准备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企业并没有设计方案,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经常想到什么做什么,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他们在绩效管理的实施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目的也比较单一,目标直指员工绩效考核,主要目的就是对员工的绩效表现评出三六九等。

 

      但是,他们的做法并不能准确地衡量员工的表现,绩效考核的结果并不能保证公平与公正。经理单向考核员工的做法导致他们和员工之间没有平等的沟通,经理们并没有在事前告知员工他们将要被考核哪些内容,在考核之前,员工们也并不知道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将要怎样被打分,其实经理自己也不知道。

 

      缺乏系统实施方案的支持,经理们能做的只有暗箱操作和主观判断,绩效考核结果完全没有客观公正可言。

 

      所以,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企业一定要就绩效管理的整体步骤制定一份有效的实施规划。

 

      ②赋予各级经理相应的职责

 

      绩效管理作为一项事关企业战略落实的重要管理工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任务,更不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实际上,它不仅是一个简单、单一的人力资源程序,而是整个企业的管理程序,和企业的战略与运营紧密地关联起来。

 

      所以,企业应该对各个层面的经理在绩效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出准确的定位,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并真正承担起来。

 

      惟有如此,绩效管理的实施才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有条不紊地进行,即使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改进。

 

      这一点对直线经理尤其重要,他们在绩效管理中担负桥梁的作用,向上对企业的绩效管理程序负责,向下对自己的下属员工的绩效发展负责,所以他们的绩效管理职责应该非常明确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他们的岗位说明书。

 

       ③进行工作分析,明确员工的岗位说明书

 

      岗位说明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从员工的岗位管理开始的,绩效管理更是建立在岗位职责明确的基础之上。经理在制定员工的绩效指标时,岗位说明书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离开了岗位说明书,经理无法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管理就没有了“种子”,绩效考核就没有了依据,绩效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直到现在,很多企业仍然没有对员工的岗位说明书引起足够的重视,经理们的管理活动仍然只是依靠命令和要求,员工的工作仍然以任务为导向。要想使绩效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员工的岗位说明书必不可少。企业必须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④培训直线经理

 

      直线经理是企业绩效管理的主力军,如果直线经理没有真正掌握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巧,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没有直线经理的参与和支持,绩效管理体系的执行将面临巨大的阻力,无论多么完美的方案设计,无论人力资源部在前期准备得多么充分,如果没有直线经理的承接,绩效管理体系的执行肯定会大打折扣,慢慢流于形式。

 

      所以,企业应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直线经理进行绩效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培训,必要的时候可以派直线经理出去参加有关绩效管理的研讨会,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不断鼓励他们成为绩效管理的专家。

 

      记住,对于直线经理的培训不是一堂课可以解决问题的,企业要对直线经理进行多轮培训,包括各种研讨会,对于绩效管理理念,做得越多,效果越好,同样的话要反复说,通过各种渠道和直线经理讲,直到这些理念真正转化为直线经理的行为。

 

      (3)“施肥和养护”——绩效沟通与辅导

 

      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沟通,在于经理和员工之间持续进行的对话。绩效管理的过程始终都是在经理和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中进行的,绩效对话是经理和员工共同的利益,脱离了持续不断的沟通对话,绩效管理执行必将面临困境。整个沟通过程就像农民对土地的施肥和养护,经理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不断给绩效管理施加动力,补充养料,促进绩效管理不断得以深入开展。

 

       在绩效管理系统中,除了被广泛认识的绩效考核打分这个环节之外,之前还有提取关键绩效指标、形成业绩合同和绩效沟通与辅导这两个环节,之后还有绩效考核面谈与绩效激励这两个环节,加在一起共四个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

 

      无论那一个环节,都需要经理和员工之间持续不断的沟通来保证完成。在这里,经理对待员工就像是农民养护庄稼那样,不断地通过沟通与辅导保证员工的绩效目标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不偏离方向,即使偏离,也能及时做出调整。

 

      经理应认识到绩效管理中沟通对话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主动与员工就工作保持联系,并引导员工主动与自己沟通工作,持续对员工进行辅导,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绩效能力,锻炼员工成为自己绩效的主人。

 

     (4)“收获”——绩效考核

 

      农民收割庄稼因气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地区一年两季,有的的确一年三季。绩效管理也是这样,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基础管理完善,员工整体素质较高,绩效周期相对可以长一点,半年或者一年考核一次;相反,绩效周期可以缩短,一个季度甚至一个月考核一次都可以。

 

      当绩效周期结束的时候,经理要根据当初与员工一起制定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绩效管理过程中自己与员工沟通以及观察记录的信息资料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做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

 

      实际上,这就是绩效管理的收获季节。与单纯为考核而考核的行事逻辑不同,置于绩效管理系统之下的绩效考核是对前一绩效周期的检和校正,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而不是单纯为了惩罚错误。

 

      可以说,绩效考核是经理和员工共同进步的机会,双方通过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最终达到员工与组织一起成长的目标,这才是绩效管理所致力于达到的目的所在。

 

      所以,当绩效考核结束后,绩效管理并不是马上停止,也不是暂告一段落,而是进入绩效面谈环节,通过绩效面谈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前一阶段的成绩和不足,以便于在下一绩效周期内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信,有了前期的松土、播种、养护等环节的精心努力,经理和员工一定可以获得自己预期的丰收,绩效考核的结果将不会再是个意外的结局,经理也无须暗箱操作,而是可以开诚布公地将考核结果书面通知员工并与员工做面对面的沟通,以帮助员工分析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员工做出有效的调整,期待未来更大的成功!

 

      结束语

 

查看原文

185 49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85 49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跳槽之前先进行盘点—跳槽系列之一

战狼先生陈昌锦
12984人已关注 关注
一、关于跳槽的几句话1、在手把手系列之五中(详细可以到我文章去找)我已经教了相关人员如何在同岗位中提升自己的价值,当时答应大家会写一个关于跳槽的系列。现在正值跳槽高峰期,那在这个文章中,我将会手把手教会如何进行跳槽。2、我相信99%的职场人员,这一生中都会遇到2次以上更换东家的事项,但以本人这么多年的经验和遇到的,我打赌大约有超过80%的人不会跳槽,其中我们本行的人也不在少数。很多人可能要有疑问:跳槽不就是换个工作,有那么难吗?其实,跳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动作而已3、我们做HR得经常看到有的人能力、专业各方面都还不错,但五六年了,其价格和市场行情比起来,还是有不少的差距。而有的人在面试的时候,感觉各方面都还不错,但试用之后发现,个人与所讲得极度不匹配。然后就出现降薪降级的狗血事项。4、前者就是我们说的不会跳槽,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会看人。至于...

一、关于跳槽的几句话

1、在手把手系列之五中(详细可以到我文章去找)我已经教了相关人员如何在同岗位中提升自己的价值,当时答应大家会写一个关于跳槽的系列。现在正值跳槽高峰期,那在这个文章中,我将会手把手教会如何进行跳槽。

2、我相信99%的职场人员,这一生中都会遇到2次以上更换东家的事项,但以本人这么多年的经验和遇到的,我打赌大约有超过80%的人不会跳槽,其中我们本行的人也不在少数。很多人可能要有疑问:跳槽不就是换个工作,有那么难吗?其实,跳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动作而已

3、我们做HR得经常看到有的人能力、专业各方面都还不错,但五六年了,其价格和市场行情比起来,还是有不少的差距。而有的人在面试的时候,感觉各方面都还不错,但试用之后发现,个人与所讲得极度不匹配。然后就出现降薪降级的狗血事项。

4、前者就是我们说的不会跳槽,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会看人。至于如何看人,我将在其他文章中说(又是一个坑了),而本系列主要就是关于如何跳槽,包括如何做准备、写简历、如何面试、如何试用转正以及跳槽黑暗心法五个方面。(本章讲得是跳槽前的准备,全文2500字,阅读大约需要5-7分钟)


二、跳槽前的准备

跳槽前,得先盘点一下自己,将跳槽要看成一场战争,而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既然是战争就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

1、对自己的盘点:

要跳槽之前,要对自己的几个方面进行盘点:工作经验、工作成就、学习进步、擅长领域、

(1)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是其重要得一环,这个环节可以说决定了你跳槽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做盘点的时候,你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如果你在某个企业干了N年,那你是一年的工作经验干了N年,还是这N年的经验都是不停得创新与加深。这很重要。比如说前台文员,因为工作简单,所以,可以说是一年的经验用了N年。特别是当上级主管交代新的任务还不肯完成的时候,这个现象就更加严重了。

(2)工作成就:如果你有工作经验,那么,在这些经验当中,你能拿得出来得成就有哪些?这些成就是需要进行可量化和可衡量而且符合事实情况的,我拿我们得招聘举例:简历中写工作中人员招聘入职大幅度增加,离职率大幅度减少。我想问你,大幅度的概念是什么?(下一章我会详细举例)

(3)学习进步:如果你在这个公司,你工作了三年,那你要盘点在这三年中,你学习和成长了什么,比如说三年前你刚来的时候只是大学毕业,那在这里三年中,你学了XX、你看书看了XX本,你掌握了微心理技能,你考了人力资源三级证书等等,这些都是你得学习进步。这个是隐形的软件条件,这里面也分两种模式:

A、专业性技巧技能,这类以技术岗位居多,比如说,你对能力胜任模型得构建很精专,那这在面试的时候,有些企业需要构建能力胜任模型,你就很占优势了。

B、综合性知识面比较宽广:这类岗位一般以管理岗居多。比如说招一名运营主管,需要对行业、产品、策划、品牌、市场、管理模式、沟通技巧等等,都要有所精通,如果你在这三年内,对这些都下过苦工,那么,你回答得时候,就会运用自如。

(4)以上对于经验、成就、学习进步都只是一种罗列,还需要进行整合。你要整合形成你独有的技能,这个技能还必须在跳槽得时候,对于新公司能够立即用的上的。比如说:你学习了两年的能力胜任模型构建,那么,你就在你独有得技能中要体现出来。

(5)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精专和宽广,都需要数年的学习和揣摩,如果你的筹码不够,那我建议你不要去跳槽。哪怕现在得工作做的再无聊,感觉再无前景,也不要轻易的跳财,无聊是因为你没有给自己充电,看不到希望是因为你专业生涯规划不够,养活不了自己是因为你没有业绩作支撑让公司对你足够重视。除此之外,无他。

(6)关于跳槽的三跳三不跳,我还是将那张图表现出来吧:


逃避型跳槽:在这个图中,逃避型的跳槽最要不得。因为你是遇到困难而要换个环境去逃避,换了一个环境,会有N+1个困难等着你,一旦你习惯了,你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对目标的盘点:

对自己盘点完毕之后,下面就需要对目标公司盘点。如果你有一定的积累,一定的定义指的是:你对行业、产品、职业有自己得打算和认识,而不仅仅是冲动。那么,你就可以盘点目标了。在盘点目标得时候,你要盘点好如下得事项:

(1)你想从事的行业:目前你所做的行业,你是否喜欢,如果不喜欢,那你目标行业是哪些?你距离该行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建议做个SWOT分析。如果你想转行,那你做了什么努力?了解这个行业多久,了解到了什么程度?你了解得程度能回答面试官对你的提问吗?(关于面试,我会后面再说)

(2)你想从事的职业:行业了解完了,下面就是盘点职业。目前你从事的什么职业?你是否想换职业?你现有的职业能否支撑你在职场上的进步,你的职业天花板在哪里?大约还有几年会到?

(3)你想从事的职位:行业和职业都已经分析完毕,现在就要分析你的目标职位了。在第一大点都盘点完毕之后,你对自己的实力有个大致得了解了,在这个情况下,你可以有把握冲击更高层甚至越级挑战了。比如说,你本是个HR主管,但你下面有三-五个小组,每个小组3-5人不等,那实际上你就是一个总监了。只要你得战略思维到位,那么,总监之职算得上是唾手可得。

3、对跳槽方式的盘点:

在我们工作三-五年之后,我们都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这个时候,我们选择性就会比较强。如果是从事销售、市场、研发工作,这个情况下,可能选择面会更宽阔。我们常见得方式有:

(1)投递简历:这是我们最常见得方式。但从我个人来说,如果你有五年经验,我不赞成这种,这种附加值太低。

(2)猎头公司:猎头对我们得了解,一般都是通过简历了解,如果你的简历比较精美,能够比较吸引人,这个时候,我相信会有很多猎头愿意跟你达成工作意向。当然,现在的猎头圈子鱼龙混杂,这需要你擦亮眼睛。

(3)朋友圈得介绍:如果你在职业圈内有一定得时间,而且,你也有一定的知名度(WHAT?没有?自己反思)那么你就可以在朋友圈放出风声,你发现会有很多人闻风而动跟你联系,这个情况下,你就只需要选个好东家,卖个好价钱。


三、总结:

1、想在跳槽之前,还是那句话,你要知道你的终点目标,所以,一定要预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建议看我这篇文章:

2、在跳槽之前,你先想好真的是否要跳?我个人建议是一年不满不要动,两年左右可以动,到了三年准备动。

3、跳槽就是一场战争,三军未动,粮草,哦不,筹码先行,对自己得筹码和信息要做个全面得评估,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下一篇《如何用你的数据化简历打动企业》—跳槽系列之二


狼叔出品,必属实操

如果此文章对你有帮助,毛豆、点赞、订阅、赞赏我统统欢迎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221 73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21 73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让你少走十年弯路,比别人更胜一筹(五)

元辰老师
14318人已关注 关注
(文章内容较多,逻辑性强,阅读前请留好时间。)之前有很多童鞋反馈在制定具体学习工作行动计划表的时候会卡壳,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不知道如何去与实际工作关联第二,不知道学习的具体先后顺序第三,不知道学习的具体方向和方法基于这几点,本文重点教会如何破解具体制作详细的学习行动计划表时的三个问题,帮助伙伴们有效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工作行动计划。实际上,学习与工作的计划本是一体,很多童鞋之所以会卡住,是因为存在对学习认知的误区——把学习和工作割裂开。比如:有些学员反馈,在工作上好像没什么事情,学习也一直在学理论。一谈到学习就想到了看书、听课,这就是对学习存在误解,仅仅把学习当成了一个理论知识,但学习里面最核心的是70%的实践,而实践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所以,这样的认知代表对学习的理解不透彻,学习和工作是不能割裂开的。有些学员反馈,听了许多课程,看了许多书,但...


(文章内容较多,逻辑性强,阅读前请留好时间。)

之前有很多童鞋反馈在制定具体学习工作行动计划表的时候会卡壳,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不知道如何去与实际工作关联

第二,不知道学习的具体先后顺序

第三,不知道学习的具体方向和方法

基于这几点,本文重点教会如何破解具体制作详细的学习行动计划表时的三个问题,帮助伙伴们有效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工作行动计划。


实际上,学习与工作的计划本是一体,很多童鞋之所以会卡住,是因为存在对学习认知的误区——把学习和工作割裂开。


比如:

有些学员反馈,在工作上好像没什么事情,学习也一直在学理论。一谈到学习就想到了看书、听课,这就是对学习存在误解,仅仅把学习当成了一个理论知识,但学习里面最核心的是70%的实践,而实践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所以,这样的认知代表对学习的理解不透彻,学习和工作是不能割裂开的。


有些学员反馈,听了许多课程,看了许多书,但是一碰工作问题依然束手无策,却依然拼命的茫无目的的学习,不学习就不充实。似乎是为了学习而去工作,而不是为了工作去学习。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如果不能在工作中真正实践运用,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详情可以参照大叔的另外一篇文章《别再瞎学习了,看看三年卡友的辛酸学习泪》。文章地址:https://www.hrloo.com/rz/14290294.html


—————————————————————————————————————


如何确定近期学习目标与方向


一、近期目标制订的三大顺序

前几章文章有讲解,定目标需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层层分解,先定大方向,接按照目标分解的顺序逐渐由终身目标分解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近期目标,其中近期目标指一年之内的目标。

而近期目标制订又需符合以下顺序:


首选确定:我该做什么——平台最需要个人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生存问题。

然后确定:我能做什么——个人特质天赋中擅长的技能——解决发展问题。

最后确定:我想做什么——个人真正的兴趣和志向——解决个人终极幸福问题。


举例:某人的终身目标是成为一名HR高层

1、我该做什么

先确定平台规模,因不同规模对高层要求不同,具体细节可参照前面几篇文章。

再确定职位目标,分解出长期目标HRVP——中期目标HRD——短期目标HRM,近期目标HR主管。

但,只有一年目标还不够全面,不具备真正的操作价值,若要真正落地,还需更精准的制定一年内的各个时间段的详细实施计划。即确定近期学习顺序,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最后学什么。

首先要学的是当下最该做好的工作,即公司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若某人现在是人事专员,公司对其下达的任务是要在一个月之内招聘到岗20名销售人员,那么当下阶段最需要学好的就是招聘技能,这时的阶段学习目标和计划,是学习的第一个方向。其他短期内用不上的技能,如绩效,培训等暂时必须先放弃,做好断舍离,不能因为焦虑等因素同时学习。否则,最后会连基本的工作都无法做好,何谈发展。


2、我能做什么

当个人紧急重要的工作基本完成,期间也把完成工作涉及到的学习技能提升到3分4分的水平,则开始根据自己特质擅长,去制订阶段学习计划。


继续上面人事专员的案例:

当招聘工作已经完成,或招聘工作虽然未全部完成,但招聘技能已经游刃有余,虽然每天还需持续招招聘,但是工作量已经不饱和,并且个人的招聘技能达到瓶颈,短期内很难再提升;基于之前的职业规划盘点,发现个人更擅长做绩效,此时遍可逐渐开始去学绩效模块技能,后期将绩效技能逐渐学精,作为个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满足发展需要。


3、我想做什么

该做的已经做好,擅长的也学精,最后便可学习个人最感兴趣的技能。


继续上面人事专员的案例:

当招聘技能已经成功GET,绩效技能也GET,基于之前职业规划盘点,个人最感兴趣的模块是培训。想做一名培训教练型的HR高层,此时才可以去学培训技能了。许多童鞋喜欢一上来就抱怨目前公司让我干的,不是我想要,或者目前我最擅长的,也不是我想要的。一味的给自己找一大堆看似合理,实则是逃避现实的理由,总想在生存和发展问题还没解决的时候就去“任性”。一开始就完全依照自己兴趣去选择学习培训,假如你衣食无忧,培训也刚好是你的擅长点,只能说明你条件好,运气好,这条路能走下去。可是,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建议还是现实一点,老老实实按照生存——发展——任性的顺序去学习吧。


总   结

作为一个普通人。

第一步,要把该做的工作搞定,工作出现什么问题,就去学什么技能来解决这些问题,满足当下的需求。

第二步,当短期工作基本搞定,技能也已GET,有空闲的时间了,方可学习天赋特质擅长的技能,满足发展需求。

第三步,彻底掌握一技之长,有了安身立命之根本,方可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技能,满足任性需求。


—————————————————————————————————————


二、近期目标制订的四项原则


当近期目标中阶段性的学习顺序都确定好之后,接下来就要结合实际去细化操作。具体细节应参照以下四点切入学习:


1、单点突破原则

社会中的学习不同于学校学习。

为确保学习效果,在社会中具体学习时,由于和工作紧密相关,时间受限等客观因素限制。不能一开始便把学习的面铺的太广,更适合单点突破。


举例:要学绩效模块,最好不要一开始就去学习绩效体系,这样太空泛了,没有太多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先要解决某个点的问题。


倘若现在要学习招聘模块,招聘模块的技能点有十几条(详见《职业规划表》),根据学习规律,按照执行层技能——管理层技能——决策层技能的先后顺序,系统盘点自己的每个技能点分数,发现哪个技能分数低,就以该技能点作为切入点优先学习。


盘点下来发现,招聘技能包含工作分析,岗位说明书制订,电话邀约,面试邀约,渠道开发,面试甄选等等一系列的技能。先花半个月时间聚焦把工作分析这项技能点学会,接下来再去选择电话邀约等技能点,逐个分批攻克,便是单点突破原则。


切忌动不动就六七个技能点同时学习,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

一开始就想面面俱到的结果很可能是面面都不到!


2、工作紧缺原则

假设公司当下急需完成的是老板要求HR出一份技术部门的绩效考核表,虽然此时也有许多常规的HR工作要去做,但此时如果还是去关注培训计划,招聘渠道开发等工作,意义不大。此时应暂缓手中其他工作技能的学习,大部分精力聚焦到技术部门的绩效考核表工作,从而恶补绩效考核技能。这才是当前最需要去学的技能,要以最快的速度寻找绩效考核的书籍,学习绩效考核的课程,查阅绩效考核的资料。学完之后马上去设计实施。

这便是工作紧缺原则。


3、聚焦专精原则

此处的聚焦专精不是针对单模块的某个技能点,而是指具体的某个模块。


实际上,HR的本质是管人,管人的本质是“选育用留”。而六大模块只是为了更加精细化的HR技能,被人为分割的一种展现方式而已,本质上六大模块环环相通。把任意一个模块真正做精做透之后,其它模块也可延伸关联做通。


因此,在真正学习的时候仅仅聚焦单点还不够,还需要聚焦模块,不能时而学招聘,时而学培训,时而学薪酬;东打一耙西打一耙的最后结果便是每个模块都蜻蜓点水,无法真正掌握模块之精髓。与其这样还不如在一段范围之内聚焦学好一个模块。


举个案例:某HR规划今年之内学三个模块,这里最好在前面半年时间只学一个模块,或者在前面半年至少80%的精力是以一个模块为主。有童鞋可能会说,因为是小公司的HR主管,老板变化很快,需求很多,一会要搞培训计划,一会要做绩效考核,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大叔刚转型做HR的时候,一人三岗(绩效,培训,企业文化),但是在前期花了一年的时间,80-90%的精力就在一个项目上——班组长技能管理的培训,通过这一个项目做透,后面仅仅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所有的培训项目全部做通,顺利的从零基础搭建起整套培训体系。而且后面又花了不到半年时间继续延伸到把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组织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等全部做通,越到后期速度越快,一通百通,顺理成章。


实际上,学习HR技能,也没必要在一定期限内把六大模块全都学的很精通,那也不太现实,前期只需要聚焦在一个模块即可。


基于上面的案例,当中小型企业的老板会让HR六大模块同时实施的时候,HR一定要明白一个点——老板让六大模块都做,但却没有要求都做精通,这不太现实,对于一个中小型企业来讲也完全没必要。此时HR完全可以把80%的精力聚焦在一个模块上,把一个模块的十几个技能一步步全部学透,剩下的20%的精力把另外五个模块的内容维持表面工作即可。人的精力有限,HR完全无需也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六大模块面面俱到。


聚焦模块之后,还要寻找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联,大叔之前在文章中经常提到,拿招聘模块来说,操作顺序,首先要进行工作分析,然后做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条件等,都是基于分析某人在某个岗位需要具体完成什么工作,怎么完成,需要什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


其实把工作分析,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条件等招聘配置技能做通后,自然就明白:

1.工作分析中包含了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标准;

2.任职资格条件包含了培训管理中学习地图的标准;

3.岗位说明书和工作分析中,包含薪酬管理中岗位价值评估的依据;

4.试用期加薪调薪牵涉到薪酬管理;

5.试用期关怀,实质就是员工关系管理。

6.试用期绩效,实质就是绩效管理。

7.新员工培训,实质就是培训管理。

8.试用期调岗,实质就是人力资源规划。

……


关于模块之间互通的情况,大叔之前讲过太多案例。

之前在会员群分享的员工关怀工作案例,以员工关系主管的头衔,借着开展员工关系工作开展了员工关怀的项目,把HR六大模块全部实施。


举其中一个点,因为要对关键人才关怀,于是便顺理成章的牵涉到关键人才激励,牵扯到关键人才绩效管理,牵扯到关键人才培训,晋升,职业规划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反复强调与其六大模块同时开展不如精选一个模块,在半年或者一年就把某个模块学精学透彻,整个技能真正学到4分,然后再去学习其他模块会觉得SO EASY,因为原理是相通的。此时,会发现学通第一个模块可能花了一年时间,但后面五个模块学通全部加起来也就是花费一年时间而已,甚至更短。大叔本人当年是这样学习HR的,后来在培养下属也是这样教的,辅导所有的HR学员也是这样指导的。这就是为何大叔本人,培养的下属,辅导的学员都能快速掌握HR技能,半年一年就能从专员水平直接提升到经理水平,因为聚焦专精。


4、个人擅长原则

真正在制定学习行动计划的时候,关键还是需要选择个人擅长点,擅长的点容易收获自信。


普通人在学习的时候,学着学着就想放弃或者懈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成效,逐渐丧失了信心,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

是不是自己笨?

是不是某个技能太难了?

是不是某个课程没用?


经常有学员和大叔吐槽,觉得听了许多课,听完之后用处不很大,学不会。有的是人适合走管理路线,有的人适合走专业路线,但是几乎90%以上的HR喜欢给自己制订总监,经理的管理类职业目标,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条件,制定的时候雄心壮志,零基础想一年成为经理、总监,等到落实到具体行动的时候,突然发现所有技能都不会,学了半天一个月觉得经理总监的职业目标好难达成,受到打击后开始自我怀疑,逐渐的就放弃了,彻底不学习了。


而选择擅长的好处就是便于收获成功,获得自信。

比如:

有些HR个性擅长与人打交道,与人搞人际关系,可以学员工关系;

有些HR个性擅长与人谈判,可以学招聘,学绩效;

短期内学一个技能点,擅长的点去快速突破,会发现自己学习了一两个礼拜就掌握了一个小技能点,又学习两个礼拜后又掌握了一个小技能点,不断得到别人认可,不断获得别人的正向反馈,逐渐收获信心,开始变得对学习产生自信,也觉得学习是有实效的了,会逐渐喜欢并爱上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


三、快速实现目标的三层思维


在实际的学习中,如果想快速成长,少走弯路,还需要理解HR的一些核心本质。

HR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基层思维:偏重于个人实施,属于执行思维

中层思维:偏重于管理分解,属于管理思维

高层思维:偏重于经营决策,属于经营思维


1、执行思维:对HR停留在六大模块的认知层度,喜欢从六大模块的角度学习实践人力资源。

看一个HR的水平和思维高度就只需要与其谈一些HR问题看看是怎么分析,怎么回答的,凡是本能上经常讲工具模型的HR,大多是还停留在执行思维,停留在六大模块的思维;倘若这样的HR职位挂的是经理总监,实际上思维并没有转换过来,依然停留在专员的思维,可能是个高级专员。


执行层的思维表现在偏重于“我是做这个模块的”,比如,有的HR潜意思里经常会觉得自己是做绩效的,似乎无法做或者也不该做培训的事情,这就相当于完全把人力资源管理硬性割裂开,因为六大模块本就是人为分割的,它并不是人力资源的本质。


2、管理思维:认为HR是选育用留,拆掉模块之间的墙,喜欢以项目制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一个合格的HR主管经理在思考人力资源问题的时候,应该站在选育用留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站在六大模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人,人岗匹配,同时把这些人提升到公司想要的水平,用好这些人并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产生相应的价值,符合公司的需求,最后把这些产生价值的人优秀的人留下来能持续为我所用,为公司所用,这就是人力资源的核心——选育用留。

六大模块中无论招聘配置,绩效管理,培训开发,处处都包含了选育用留。


前面有举到招聘配置中的选育用留。这里再举个培训开发的例子。

比如:选择可以培训的人,值得培训的人去培养,选好了开始去教,教好了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用,该晋升的晋升,该调岗的调岗。最后,还要做培训激励,提升激励留下培养好的人和教人的人(内训师)。

因此,HR六大模块任何一个最终都是选育用留,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式,以不通过的切入点去切入而已。


3、经营思维:战略驱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活动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目的,喜欢以良性盈利和持续良性盈利作为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依据。

HR一旦到了真正的总监,VP这个级别的时候,也就是公司的决策层了,会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成为公司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

战略合作伙伴不同于业务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更侧重公司整体规划,长远发展;业务合作伙伴仅仅是确保目标的分解达成。

既然是战略合作伙伴,就需要站在经营者的视角,决定或者参与决定公司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基于战略决策,再分解规划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在这个层面看问题的时候倘若仅仅停留在选育用留层面,也不能满足需求了。这个层次要直击公司的最终目的,公司未来要做什么事情,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再去分解出选育用留层面的规划,最后分解出六大模块层面的规划。


举个案例:

某公司今年要并购一家企业,原来的人力资源体系可能就完全不适应。此时就要:

首先,思考如果要并购企业,现有的人力体系需要做那些调整,基于战略驱动,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等等诸多经营要素,确定要新的人才需求标准和数量;然后,根据新的人才需求标准和数量,层层切入到管理层去分解。

经营者思维永远站在公司宏观方向思考。


譬如:公司做某件事情到底是为了短期生存,还是为了长期发展。

有些公司有时会为了长期的发展可能会做一些违反传统人力管理标准模式的事情。

理想状态下的管理干部上岗一定要经过胜任技能培训,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但是实际中许多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并没有这种按部就班开展培训的资源和时间。如果按部就班的把技能提升起来再上岗,对于公司来说,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由于公司在快速发展阶段是没有精力去做标准化的培训,如果按着公司的任职资格要求,许多管理干部都是不符合标准的,但是这些人能不用吗?肯定要用啊!否则无人可用了。像许多家族式企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公司内部条件很差,和其他企业对比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时候,外人根本就留不住,也不愿意留,只能靠那几个亲戚,那几个朋友帮BOSS支撑公司。而公司每天都要运转,许多事情需要人去执行,此时,不管人员能力如何,公司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


因为这个时期公司的核心目的是先要满足战略需要,快速发展需要。平稳过渡后,公司才有资格和时间去逐渐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补全体系和优化人员能力;再逐渐去健全六大模块制度;这就是经营者思维。


总    结

HR想快速成长,到了一定阶段,需要站在公司经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有些HR可能会说“我干嘛要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大叔想说的是——其实,你只是假装操着卖白粉的心而已,又有何损失?


企业经营的本质=盈利和持续盈利

企业管理的本质=解决问题,帮助盈利和持续盈利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驱动思维,不局限在某个标准,某个流程,某个制度上,更不能去局限于某某工具,一定要用BSC,一定要用KPI,一定要用各种各样的模型工具上。因为这些模型工具不是人力资源的本质,人力资源做到后面需要要去工具化,或者自造工具。工具只是某一个特定时间的某一个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而且是在特定的场景下别人总结的经验,既然是经验就不是100%适用所有,因为经验是在特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可能在某一类时间范围之内,某一个场景,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


有些HR伙伴比较迷恋工具,甚至误解为只有掌握工具才叫做专业,似乎觉得不会BEI访谈就代表不会招聘面试一样!试问一下,谁规定只有会BEI访谈,会STAR行为面试法,会结构化面试才叫做会面试呢,实际上,只需掌握面试的根本就是识别候选人信息的真假和按照公司标准人岗匹配,然后从五个维度,十个要素把人面试筛选出来就可以了,最终能够每次按照组织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把合适的人招到位,就叫专业。反之,整一大堆工具方法,最后却招不来合适的人,叫伪专业。


纠正一个误区,千万不要一谈到专业就想起了工具,模型,能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才是专业。


(未完待续)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

最后一篇详解如何精准的制订每个小阶段每个小技能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详细实施计划(预计一万字)。

PS:职业规划系列文章共分为6章,本文为第5章,建议没有看过的小伙伴最好从第1章开始看哦!

另,还没有领取电子版《职业规划表》的小伙伴可以在大叔的个人简介里找到联系方式哦(领取暗号:三茅)。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用各种收藏,评论,点赞,订阅,赞赏全都狠狠的砸过来吧!!!


查看原文

234 111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34 111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什么样的简历是一份极品简历

李麟
1661人已关注 关注
这里的极品是指正面的,是指最高级的简历.3月份求职季,作为HR会面临海量求职候选人的简历筛选,也会同样会有不少HR选择在这个阶段考虑通过跳槽来谋求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机会,”简历”是这个时期HR的热点关键词.很多时候候选人的简历,虽然信息很全作为HR看上去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但总是比较难以找出其不同之处,其实是这份简历无亮点或太”万能”.(万能简历通常指一份简历的给当同一个职位的任何人都适用,其职责的描述、业绩的展现都是一些通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容),这样的简历如果是基层职位可能还好,但是对于一些高端职位或者企业要求比较高的话,那么这样的简历就会淹没掉,因为不出众!怎样写出一份优秀的简历?笔者目前在某招聘网站兼任简历服务顾问,为候选人客户优化简历,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一些经验,分享一些观点供参考.先来看看一份普通简历和优秀简历的对比:普通简历:可以看出普通简历...

这里的极品是指正面的,是指最高级的简历.

3月份求职季,作为HR会面临海量求职候选人的简历筛选,也会同样会有不少HR选择在这个阶段考虑通过跳槽来谋求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机会,”简历”是这个时期HR的热点关键词.

很多时候候选人的简历,虽然信息很全作为HR看上去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但总是比较难以找出其不同之处,其实是这份简历无亮点或太”万能”.(万能简历通常指一份简历的给当同一个职位的任何人都适用,其职责的描述、业绩的展现都是一些通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容),这样的简历如果是基层职位可能还好,但是对于一些高端职位或者企业要求比较高的话,那么这样的简历就会淹没掉,因为不出众!


怎样写出一份优秀的简历?

笔者目前在某招聘网站兼任简历服务顾问,为候选人客户优化简历,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一些经验,分享一些观点供参考.


先来看看一份普通简历和优秀简历的对比:

普通简历:

可以看出普通简历,信息还是完整的,整体能描述出职责和一些业绩.卡友们可以自己心里给个评分.
优化后简历


优化后简历不仅仅格式上给了很多优化调整,使得版面清晰,并且将职责进行归类总结,能够突出岗位的职责要点以及排序,很关键的是相关的业绩内容通过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简历内容有了不同于万能简历的故事(故事就是量化业绩数据带来不同于万能简历的历程,达成目标的实施过程等) 。


下面分享一下如何来做份优秀的极品简历:

1、简历内容体现层次

同样是做培训的,同样会涉及到招聘管理,招聘经理和培训主管再职责上、工具上、成就上就应是显著不一样的。

一个招聘经理的职责业绩写完成多少人员电话邀约、录用多少人等等就显得”档次”有点low了,但是如果体现出招聘体系、招聘效率上的改善,对高层核心岗位的配置达成情况、人才地图的绘制、基于岗位需求建立了任职资格体系等等内容就显得更为高端高端,当然这个是建立在本身具备这样的职责的基础上,然后高度的提炼总结,呈现出更有价值的东西。


2、职责与业绩

2.1职责要体现方法、工具。

在梳理、编写岗位职责时,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简单的呈现“负责……..事项”,这样的内容是大多数同样岗位都具备的,那么作为HR为什么会选择你?要知道具备一定级别的岗位,对能力知识技能都有指向性的要求,而这个职责上的描述你不能体现和其他人在你工具、方法上的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如何脱颖而出?

比如一个HR经理在薪酬体系搭建的职责中,如果用容易被筛掉的方法写就是“负责公司薪酬体系搭建,建立具备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如果加上了做这件事情的方法论后“通过对区域、同行进行抽样调研分析薪酬数据来掌握薪酬市场水平,并通过岗位价值评估建立内部薪酬矩阵,以建立具备内部平衡、外部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那么职责的内容上就实现了升华。

2.2业绩要量化。我们在某一个职业阶段所履行的职责不是每一项都会有显著的业绩,但是一定会在其中某些部门会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编写完职责后,在职责对应的后面写上对应取得的业绩,并且这些业绩需要量化、数据化,这样才有说服力及冲击力。



3、整体版面:

3.1页数及文字。最多不超过三页,一页,两页为佳,特别是工作经验不超过5年的情况下,写到3页就显得有点多了。

HR看一份简历时,尤其遇到招聘高峰期、大企业,收到的简历量非常多时,初步筛选简历时,停留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更是有限的几秒,而这几秒钟,一份冗长、版面不清晰的简历,将会让HR很厌烦。

所以在撰写简历时,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经历、职责各种内容都要突出核心和重点,而简历的“简”也是这样的本意,过多的内容可以放在面试环节去展现。

每段文字不超过两行,包括个人评价、职责、业绩等。文字过多,同样显得复杂。


3.3整体排版不要留白,两页纸或三页纸要尽量填满。

当我们在排版时,经常会不注意,一份简历,第二页只有部分内容,后面留白过多,这样就显得不好看。那么可以通过对行间距、页间距的调整来实现内容刚刚好的填满整个页面,这样看上去就会比较赏心悦目,同样在矫正、调整边距时,文本的对齐,行距、间距等细节的美化也需要做好。.




4、自我评价,突出重点,贴近目标岗位,而不是万能的罗列,一定要记得少即是多。




5、项目经历:选择价值高、较有难度、有代表性、能够量化项目产出结果的项目择优写入。




这就是传统简历的思考,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新鲜简历的写法,有的用PPT、有的有优秀的平面设计,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核心内涵是抓住眼睛本质。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213 105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13 105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江小白”职场修炼手册之心态篇

江婉婉
6770人已关注 关注
小伙伴们认真学习了一周的招聘话题,周五我们就来聊聊轻松愉快的话题,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会带给我们一些烦恼,怎样才能让我们工作舒心、生活愉快呢?下面举几个实例感受一下:无惧误解问:同事都说我这个人太直了。难道人直点、简单点不好吗?答:有些单纯是无心机,有些单纯是没头脑;有些“直”是爽朗,有些“直”是不顾他人。表面上听起来没错,要分清楚自己是哪一种,不要美化自己的缺点。如果自己的“直”会让别人不舒服,或令自己没朋友,那就需要反省、改变。当然,在改变中,别迷失了自己的原则与本心。问:真心对一个朋友好,却被他解读为我讨好他。感觉好累。答:“真心”是不怕被误解的,这时候你应该问问自己,你是更在乎你的朋友呢?还是更在乎你为朋友所做的一切?反过来,当自己再面对那些对自己好的朋友时,一定不要轻视,要懂得理解对方的心,以感恩和真诚回报。问:经常执着于周围人的看法...

小伙伴们认真学习了一周的招聘话题,周五我们就来聊聊轻松愉快的话题,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会带给我们一些烦恼,怎样才能让我们工作舒心、生活愉快呢?下面举几个实例感受一下:


无惧误解


问:同事都说我这个人太直了。难道人直点、简单点不好吗?

:有些单纯是无心机,有些单纯是没头脑;有些“直”是爽朗,有些“直”是不顾他人。表面上听起来没错,要分清楚自己是哪一种,不要美化自己的缺点。如果自己的“直”会让别人不舒服,或令自己没朋友,那就需要反省、改变。当然在改变中别迷失了自己的原则与本心


问:真心对一个朋友好,却被他解读为我讨好他。感觉好累。

“真心”是不怕被误解的这时候你应该问问自己,你是更在乎你的朋友呢?还是更在乎你为朋友所做的一切?

反过来,当自己再面对那些对自己好的朋友时,一定不要轻视,要懂得理解对方的心,以感恩和真诚回报。


问:经常执着于周围人的看法让我感觉很累,总想做好,却感觉在讨好。

:外在的意见要听取,但不能完全受制于此。听取意见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追求他人的肯定,不要混淆了目标与方法


问:我被人误会了,心里很难受。怎么办呢?

如果别人给自己贴了不真实的“标签”,那么自己内心就不要再去贴上“你误会我”的标签了,如此重重无尽,误会只会越结越深。问心无愧,坦然面对就好。 被人误解时,不要把他人的看法“当真”,即使狮子被人说成是狗,也不会真的变成狗,我们却很在意他人所说的话,所以会难受。同时,也不要把“我受委屈”的念头当真,越觉得自己受委屈,越委屈;反过来,要去想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别人又不是你,怎么会完全理解你呢


问:我感到自己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佩,他们只会嘲笑过去的我。为什么有些人不能肯定现在的我,总是拿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相比,只是说我励志却不肯定我本身?

:那只是某些人的看法,不能代表真理,何必挂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检点自己的身、语、意,是不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炫耀、强势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问:每逢过年,总有一堆人说:“你眼光太高了别挑了快点结婚吧!”每当听到这些心里都很苦恼。

:换一种心态来面对。每个人、每件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如果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就容易烦恼,不知道怎么应对。同样一句话,理解为关心还是逼迫,感受是大不一样的。


直面非议


问:我常常受到小人诽谤,但我选择了忍让,可是谎话说多了,别人也会相信,以致影响到别人对我的印象。我想不通,该怎么办?

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曾有意无意说人是非、传播是非,令他人之间产生误解一个人能够让大家信任,不是因为夸奖他的人多,而是自身的言行值得别人信赖;反过来,一个人若不受欢迎,也不是因为批评他的人多,而是自己的行为确实需要改善。做好自己,就无畏外在的评价。


问:面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如果内心觉得“不是那样的”,是不是不该反驳?担心身边的人对自己多次误解后,造成他对我的积怨越来越深

:先不要着急辩解,冷静地把他的话都听进去,从中寻找自己的盲区和漏洞,力争改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的指责和批评,不管有没有道理,在我们听来往往都是偏颇的、错误的,这恰恰是因为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人不会故意去做自己以为错的事。消解积怨,正是要靠自己放下执着,努力改变。


问:有些同事很爱开我的玩笑,损我,让我不舒服,但又不得不每天听所以我不想跟他们在一起,他们叫我我都不想参加他们的活动。我该怎么办?

不要因为内心的反感而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抛开情绪,心平气和地听听他的话是否有道理。若他的确指出了自己所看不到的缺点,正好借此改正;若他的话不属实,正好忍辱消业。 别人不能“贬损”到自己的,他人的话只是一个音节罢了,自己“不舒服”,是因为顺着别人的概念去理解、接受、想象,把这些语句当作了真实。 别人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吗


审视自身

问:为什么爱嫉妒别人?

:嫉妒,很大一个原因是把别人之得当作自己之失,这就是人心的毛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没有什么可比性;真正要比,是要看别人有哪些好处值得自己去学习。


问:我总是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不知道该做怎样的自己,很难过。

:自己快乐、痛苦只有自己真正知道,不是别人说我们好才快乐,别人说一句不好就痛苦人过得好不好,在于是否认可自己生命的品质,是否具备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信念。


问:我为何总是猜测别人的想法?这让我很困惑。我总爱把事情想得很坏,然而每每有了结果,却常与我所想相反。我该如何摆脱猜想带来的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自己所看到、了解到、感知到的小部分内容当成全部,去下结论,去衡量别人,等等。本来我们的认识就不全面,再加上烦恼与情绪,看待问题就更加偏颇了,全是妄想。这就需要去建立内心清明、正确的行相(行事的相状)先从认识自己的烦恼开始,不要随随便便去揣测他人


问:常观他人之过其实是自己之失,但当看到同事懒惰不思进取,下属对自己要求不高,我总会在心中生起怒火,恨不得强制他们改正错误。如何在这一点上让自己变得平和?

:我们观过时,有时是自己也做得不好,却看到别人的不好;有时是自己能够做好,不能忍受别人做得不好。前者是缺少反省,后者是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当对自己的缺点看得清楚明白,无法忍耐时,对他人的怒火就不容易生起来;当自己经历过改变与成长的不易,就会有耐心去对待别人。


问:我周围的同事每天都在为了评职称而拼搏,我自己对职称没兴趣,倒像很不上进似的。我只想好好提高技术能力,可是为什么心里乱乱的?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很弱,就会担心自己不去争是不是吃亏了,是不是不上进了;有时候,我们又看不起周围的人,觉得他们争名夺利太庸俗,内心很排斥。这些都不是如理思维,都是烦恼。真正对自己有信心,内心不会纠结、矛盾;自己不求,也不要看不起求的人

小伙伴们应该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总结一句话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态。在心态上去理解、尊重和接纳对方,才能做到良好沟通!进而我们自己也能工作舒心、生活愉快啦!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可以点击下图订阅我哦~^_^


查看原文

203 37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03 37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如何做好简历筛选,才能找到适合的人才?

刘仕祥
10652人已关注 关注
【前言】简历分析与筛选是招聘工作的核心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简历筛选标准过严,或者hr筛选能力不足,则有可能会错失适合的人才;筛选标准过宽,可能会把一些不适合的简历留下来,到了面试的阶段,既浪费面试官的时间,也浪费候选人的时间。【正文】分析和筛选简历是一个技术活。很多hr看到这句会不屑一顾,简历筛选还有什么门道吗?不就是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要求进行匹配不就完了吗?确实,简历分析与筛选主要依据任职资格要求来筛选,另外可能还有业务部门的特殊要求,根据这些要求,一般可以筛选到一些适合的简历。但是,现在的简历包装过重,可能一份简历,除了名字外,其它都是假的,如果仅是单纯地对比任职资格要求,可能会造成不合格简历的流入,虽然还有面试环节,但是也浪费了你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些中高端人才简历,仅凭书面上的任职资格要求,很难判断其是否适合你要招聘的岗位,你还需要从简历中...


【前言】

简历分析与筛选是招聘工作的核心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简历筛选标准过严,或者hr筛选能力不足,则有可能会错失适合的人才;筛选标准过宽,可能会把一些不适合的简历留下来,到了面试的阶段,既浪费面试官的时间,也浪费候选人的时间。


【正文】

分析和筛选简历是一个技术活。很多hr看到这句会不屑一顾,简历筛选还有什么门道吗?不就是根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要求进行匹配不就完了吗?

确实,简历分析与筛选主要依据任职资格要求来筛选,另外可能还有业务部门的特殊要求,根据这些要求,一般可以筛选到一些适合的简历。但是,现在的简历包装过重,可能一份简历,除了名字外,其它都是假的,如果仅是单纯地对比任职资格要求,可能会造成不合格简历的流入,虽然还有面试环节,但是也浪费了你的时间。

另外,还有一些中高端人才简历,仅凭书面上的任职资格要求,很难判断其是否适合你要招聘的岗位,你还需要从简历中的其他信息去综合判断。

所以,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如何对简历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最终筛选出货真价实、适合招聘岗位的简历。


一、分析和筛选简历要解决的问题

做好简历分析和筛选,不能漫无目的,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简快清晰地了解对方的求职目标(初步让你知道对方就是你想要的人)

2、快速了解候选人简历的重要信息(如自我评价、工作经历、教育背景等,初步判断对方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3、准确了解候选人各项简历信息背后的意图(进一步判断对方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4、快速描画候选人胜任力画像(为最终判断对方与岗位的匹配程度打基础)

5、匹配岗位要求和期望,快速判断候选人是否胜任(最终判断对方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二、了解简历筛选框架

要快速做好简历分析和筛选,就必须要了解简历框架,了解哪些项目对你有用,哪些可以忽略。一份简历,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了解一份简历的框架,对你做好简历分析和筛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各项目分析和筛选技巧

下面,针对简历的各个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筛选:

1、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主要是让你了解候选人的大概情况,一般来说,都是真实的。在这里,主要关注候选人的出生年月、居住地、工作 年限和婚姻状况。

从出生年月,可以知道候选人的年龄,可以大致知道候选人的工作年限。再结合简历上的工作年限,如果合理,可以迅速跳过,去分析下一个项目。如有疑问,则要重点关注。比如,有些候选人22岁,工作年限却已经有5年,说明他17岁就已经开始工作。在我国,17岁可能还没有开始读大学,那他的学历可能不是全日制大学(不是绝对,如果他是神童跳级读书),如果他的简历上的学历是全日制大学,那这份简历就有可能造假。

了解居住地,主要是和你公司办公所在地匹配。比如,如果你的公司是在深圳,而候选人却居住在东莞,这对后期的工作就会有影响。但如果你觉得这份简历很合适,可以针对地址问问候选人是否有考虑过来深圳上班。

了解婚姻状况,主要是要了解候选人的稳定性,一般来说,结了婚的候选人稳定性会相对高一些。

2、自我评价

我以前分析和筛选简历,在看了个人信息之后,首先看的是候选人的自我评价。因为自我评价是候选人经历、素质、能力、优势的总结,看自我评价,可以迅速判断候选人是否就是你想要找的人,这样也就可以节省你筛选简历的时间。

有些候选人的自我评价会比较简单,比如只写了“我是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细心,待人热情”等这些泛泛而谈的描述,说明3个问题:第一,他对自己不够了解,自我反省不足;第二,他在简历撰写上花的时间不够,找工作不上心;第三,他的经历比较平庸,所以没有太多的自我评价。

如果他是主动找工作,那第一点和第二点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你自己搜索的简历,则三者都有可能,需要你自己综合判断。

对那些自我评价描写没有展现他个人特色、优势的简历,我一般会列为待定简历,除非是一些低端岗位招聘。第一,我觉得他不会推销自己,第二,他的经历和优势不足以吸引我。

3、求职意向

求职意向栏主要写求职目标,还有薪资期望,主要看候选人的求职目标是否和你要招聘的岗位匹配,还有看候选人的求职目标是专注还是广发,如果是广泛,一般可以列为待定简历。比如,你要招聘设计工程师,但是候选人的求职目标是设计工程师、商务专员、推广专员、运营专员等。这样的候选人一方面可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导致他的设计工作经验不足。

另外,还要看他的薪资期望是否和你公司能提供的薪资匹配,或者他期望的工资是否合理。比如,他工作年限1年,应聘运营助理,却要求年薪20万,这样明显不合理的薪资期望,可以马上pass掉。

4、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是一份简历的重点,分析和筛选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看候选人第一份工作的开始时间是否与他毕业的时间匹配,如果不匹配,要么学历有问题,要么毕业后没有马上工作,具体要跟候选人核实。

第二,看候选人是否有工作空挡,如果候选人没有注明,也需要和候选人核实原因。

第三,看候选人的工作经历是否与你招聘的岗位匹配,例如你要招聘招聘专员岗,那最好找那些一直做招聘的人,如果要降低要求,那也要找最近一份工作是做招聘的人,而且最好能够做了2年以上。对于那些频繁更换职业的人,可以pass掉。

第四,判断候选人的职业发展潜力。对于那些工作多年的人,你可以看出他的职业发展潜力。比如,在他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有升职的经历,或者看他跳槽的企业是否越来越好,工资越来越高。

第五、判断候选人的能力等级。能力是可以训练的,但是需要时间,所以能力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工作年限。一般来说,工作年限越长,其能力越高。但是,也要根据以下标准来判断:

(1)他是否在一个行业呆了5年以上。没有5年以上的磨练和经历,他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是浅显的。

(2)他是否在一家企业呆过3年以上。不在一个公司工作超过3年,是很难在能力上有质的飞跃的

(3)他从事的工作是否从简单向复杂发展。有些人,工作5年,可是工作一直都是打字、收集资料、盖章、传真等重复性的工作,也许,他在打字等方面的能力会有所提升,但是他的综合能力也许没有提升。

5、项目经验

项目经验是加分项,如果候选人有和应聘岗位相适应的项目经验,那就再好不过。

6、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主要看候选人是全日制还是网络教育,是否已经毕业拿到毕业证书?我以前招聘一个市场主管,他在简历上写的学历是本科,我看他年纪也不小了,所以没有对他的学历进行过多的关注。后来约他过来面试,结果才发现,他的本科还在读,由于公司对学历很重视,所以他最终无法入职。所以如果你们公司对学历很重视,那一定要问清楚这些问题。

7、培训经历

培训经历也是加分项,主要看候选人参加的培训是否和工作相关,如果不相关,则也需要和候选人核实。比如,他应聘岗位是人事专员,但他却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对于这样的候选人,你需要考虑他的职业稳定性。

8、证书

证书也是加分项,有些岗位是必须要有相关证书的,例如会计,就需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9、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需要经过面试才能确认,但是有些岗位需要有相关的语言能力等级考试,例如英语六级等。


四、如何判断是否要约候选人过来面试

除了通过以上技巧来进行简历筛选外,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来判断是否要约候选人过来面试:

1、熟悉岗位职责、任职资格要求和用人部门的特殊要求

熟悉所招聘岗位的职责、岗位要求了解这些条件在简历中可能体现为哪些内容,有哪些表现形式等等事先与用人部门沟通,了解他们对岗位的特殊要求,例如看重哪些企业的员工、候选人哪些素质、经历等。掌握这些招聘的关键点,可以让你快速做好简历筛选。

2、候选人稀缺,可以放宽筛选标准

有些岗位比较难招聘,可以适当放宽标准。比如有些企业招聘商务专员,只需要做过1年左右的商务工作就可以,那你可以在筛选简历的时候,重点关注他的商务工作经历。具体的筛选标准,要和用人部门随时沟通确认。

3、学会描画候选人胜任力画像,匹配岗位要求和期望

在你进行简历筛选之前,你一定要对候选人的年龄范围,他的学历,他的工作年限,他的工作经历,他的优势能力等进行了解,形成候选人全面胜任力画像,再对比简历状况,就可以迅速做出判断了。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203 71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03 71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中小企业HR生存记(二)逆向招聘篇

Miss一点儿李倩
5771人已关注 关注
上次话题我们聊到中小企业分为四个阶段的人力资源工作,如何更好地配合企业与boss的要求,最后一个阶段—业务衰退期,HR到底会发挥哪些作用?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原来HR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关于中小企业,不同阶段招聘的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下一次希望看到哪方面的分享呢?培训、绩效、员工关系,请大家投票告诉我哦。我是Miss一点儿,每天伴你进步一点儿。我在点评区等你哦~~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上次话题聊到中小企四个段的人力源工作,如何更好地配合企业与boss的要求,最后一个阶段业务衰退期,HR到底会发挥哪些作用?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原来HR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问大家一个问题“企业初创期与企业衰退期,哪个阶段更难?”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后者的难度更大。为什么?从人性方面考虑,当你对前方完全未知时,如果有信念,你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最终可能得到你所预期的,亦或是未得到全部但有收获也是极好的。可是当你曾经拥有,但即将失去,且明明白白地知道真得要失去时,这样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也能懂。而此时,对于HR我们要做什么?

一、赌!

别逗了,谁会如此浪费自己的青春?可是谁得青春不曾是用来挥霍呢。我把这时的赌分成两个部分:

1、赌自己的识人能力。因为从人力资源基本功讲,小伙伴们常认为招聘是最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找工作时,对于老板或平台的选择也是在考验识人的本领呢。中小企业的HR每天最大的困扰来自老板,其次才是自己负责的业务,对吗?所以,你有一流的眼光,你就有可能挑上一流的老板,虽然当时未必达到一流,但潜力股更好哦。分享个人经验,如何为自己挑选BOSS,真诚、聪明、擅于提问,回顾一下初识老板时的场景,如果你的老板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恭喜你!

2、赌老板与团队的能力。这个赌的成本很高,也是基于上一条成立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只是老板眼中的雇佣兵,建议还是另谋出路。如果你可以参与业务讨论,了解困局且参与破局,赌一下,相信困局是暂时的。个人经历,曾经公司因业务预测不足导致公司营收吃紧,我主动提出减薪一半,降低老板的运营成本,虽说后来并未真得落实,但之后我不仅得到核心团队的地位,同样得到了超出预期N倍的收入。


二、拆!

拆什么?拆团队,这也是多数中小企业HR不擅长的部分,因为涉及到太多劳动法律法规,又涵养实际操作问题。大多数人情愿成为被公司约谈的大军之一,也不愿坐在员工的对立面。

可是,没有裁过员的HR就不算合格的HR。对吗?

辞退员工,之前的卡文中写过,冼律师更是其深入浅出地并形象地解释过N遍,我在这里想提醒中小企业HR的并不是如何操作法律,而是如何与员工沟通。

员工类型一:一谈就走。

这类型的员工,不缺少找到新工作的能力,只是惯性始然,再等一等。那么,这类的员工,沟通起来比较容易,聊聊过去能力的肯定,聊聊你了解到的新行业、新职场,他会很快动心。多发几天或1个月的工资就可以成功。

员工类型二:再谈难为情。

这类型员工,与类型一的能力有些相似。约谈第一次时,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再次约见,特别是遇谆谆善诱的HR,很快就会烦躁。看着HR一会儿讲法律、一会儿讲情面、一边诉苦、一边原则的态势,N+1解决战斗。

员工类型三:职场老赖。

前两类型的员工解决后,对于第三种类型的员工,可能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就会比较高。不论怎么样,就是一张扑克脸,恨不能不拿到2N绝不妥协。对于这样的员工,做好证据提取是关键。细数工作中的失误,不怕他反复就怕他不吱声,另外一定要记住不要威胁、不要威胁、不要威胁!重要的事情讲三遍,有些小企业的HR或领导,一张口就是“如果与我作对,后果将怎样怎样”无知又可笑。

另外,公司的现状与按法律规定补偿员工的信息也一定要再三强调。最差的结果劳动仲裁,争议仲裁员肯定也是有必要的。


三、变!

已陷入困境,不改一定会越走越黑。业务这样,人员管理也是如此。比如之前确定的某些制度、条款,在特殊时期,对于已筛查过的团队,业务优先。HR也可参考到业务要求中,毕竟做人力资源工作对于人的把握,优势十分明显。对于某类难缠的客户,可以主动请缨与业务共同前往。虽说,未必如业务一般精通,除了聊业务还可沟通其他嘛,感情建立起来,生意也会容易三分。

待业务有些许好转后,再转回HR工作,对业务的了解、对客户的了解、对团队的把握也更加有信心。此时,过去那个小小的HR也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Partner

所以,看似企业陷入困局,对一般人来说是压力,可对于迎面挑战的人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小企业或许未必可以提供多么专业的HR管理经验,但对于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无声处彰显力量,挺过来,前方又是一片艳阳天。


关于中小企业,不同阶段招聘的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下一次希望看到哪方面的分享呢?培训、绩效、员工关系,请大家投票告诉我哦。

我是Miss一点儿,每天伴你进步一点儿。我在点评区等你哦~~


招聘难,不仅简历难找,而且候选人还经常放鸽子,业务部门不会挑人,真是愁死HR宝宝了,不过现在不怕啦,2号人事部最新上线的招聘模块,专为招聘季量身打造,还能短信发送高逼格面试邀约,赶紧点击这里预约吧!现在预约还能获得5节V课大礼包,深圳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享受上门1对1服务的尊贵待遇,同时附送最新版《人力资源信息化效率手册》!



查看原文

131 32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131 32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互动区
最新内容
为什么很多人当上领导后,性格立马就变了?其实都离不开这两点:1、喜欢摆架子;2、展示自己的领导风格。
8小时前其他资讯
办公室助理,月薪5000元,周末双休,每天按时上下班,从来都没主动加过班。然后领导说我是不求上进,该主动离职还是默默去加班?
8小时前其他资讯
大厂员工吐槽:今天拉肚子,多上了几次厕所,结果在厕所突然听到领导叫自己,让快出来沟通工作.....
9小时前其他资讯
大反转!女子主动辞职,公司倒赔57万!?
9小时前热点资讯
跳槽是先提离职,还是收到 offer 后再提离职?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1、不要到处宣扬跳槽这个事;2、等拿到offer再提离职。
10小时前其他资讯
职场霸凌现象,根源就是这些所谓脾气性格好的,忍气吞声造成的。趋炎附势,没有是非观念,恶性循环。
10小时前其他资讯
成为领导之后才发现:公司最想裁的,不是“上班总迟到”的,也不是“下班不看微信的”,而是总把这四句话挂在嘴边的人
10小时前其他资讯
灵活用工解决了什么问题
11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非常后悔985本科毕业时拿了30几万的包没去,选择保研。哪知现在才明白,学历敲完了门,就没用了,发展还是看自己。
11小时前其他资讯
小镇做题家出身,好不容易考上了985,卷了保研,也进了大厂,但是从去年开始,真的每天工作特别特别难受。
11小时前其他资讯
非全日制用工人员是什么意思
11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大厂leader:面试了个38岁的老哥,眼界和能力都符合,但是我把他挂了,主要是他年纪比我大了一轮,招进来不知道怎么管理
11小时前其他资讯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父母在体制内的,绝大部分都不会优先选择体制内;父母在体制外,劳苦大半辈子的,反而更希望进体制内。
12小时前其他资讯
简历就改了一个数字,各种企业hr狂轰乱炸过来了。年龄37,简历挂了一个月,面试机会都没有。上周把期望薪资从4万调成2万,情况变了
12小时前其他资讯
见到去厕所抓人的领导么?今天加班,我憋不住去厕所,我正在厕所蹲坑,突然听到领导喊我名字,感觉很尴尬
12小时前其他资讯
公司已经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领导却说:“大家千万不要带着情绪工作!实在没钱先找家里支援下,大家工作这么久,不可能没积蓄吧”
12小时前其他资讯
大厂员工跳槽,年薪43万,面试时被问期望薪资,他竟然说保底30万,结果企业真给30万,他又觉得太少了,企业说最多再加2万...
12小时前其他资讯
腾讯员工感叹:我每个月给妈妈5000,她本可以不工作的。但为了给我买车买房,被单位裁员的第二天就开始找工作,52岁了还要帮衬我!
12小时前其他资讯
最新优惠政策:个税(部分)免征、减免!(附33种个税免征场景)
12小时前热点资讯
残疾人用工要注意什么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劳动用工问题一般有哪些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劳动用工关系是什么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工地的临时用工怎么操作的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需要什么条件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临时用工怎么入成本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怎么节税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合法么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的四流合一是哪四流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劳动用工与劳务用工的区别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业务平台是什么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临时用工怎么签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和委托代征的区别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临时用工怎么交个税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和小时工的区别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和外包有区别吗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的优势有什么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解决什么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怎么用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是怎么节税的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与劳务用工的区别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怎么合理避税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不懂劳动法的HR举步维艰,辞退试用期员工惹上大官司
12小时前热点资讯
灵活用工平台有些什么
12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雇主用工保险哪种好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涉及哪些税务风险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有哪些模式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方式有什么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的好处是什么呢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什么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短期用工怎么签合同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怎么规避用工风险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解决什么问题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的模式有哪些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属于什么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什么业务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有什么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平台都有什么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与外包有什么区别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30岁还在面基层岗位,这辈子就完了?
13小时前热点资讯
灵活用工对个人有什么好处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是什么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包含哪些用工形式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能解决什么问题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劳务派遣用工是什么形式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平台主要是什么业务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是什么模式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的行业有哪些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是什么关系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灵活用工的范围是什么
13小时前人力资源规划
全国院校2024MBA学费汇总
13小时前热点资讯
工程监理有哪些主要工作内容
14小时前招聘
“我想做HRM” “不,你没机会”
1天前跳槽心得
出差期间受伤,是工伤吗?
1天前热点资讯
销售考核指标有哪些
1天前薪酬福利
会计绩效考核指标有哪些
1天前薪酬福利
行政部门kpi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如何构建高效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1天前薪酬福利
HRBP绩效考核指标明细
1天前薪酬福利
财务部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有什么
1天前薪酬福利
工会绩效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质量部kpi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采购绩效考核指标明细表
1天前薪酬福利
人员考核制度
1天前薪酬福利
绩效考核方式有哪些
1天前薪酬福利
仓管员绩效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会计岗位kpi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财务人员考核指标和标准
1天前薪酬福利
人力资源部考核指标有哪些
1天前薪酬福利
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1天前薪酬福利
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指标的什么和指标的什么
1天前薪酬福利
品质经理kpi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有什么
1天前薪酬福利
售后考核有哪些考核标准
1天前薪酬福利
财务人员KPI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研发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性与设计
1天前薪酬福利
生产部绩效考核指标表
1天前薪酬福利
财务经理考核指标有哪些
1天前薪酬福利
质检岗位绩效考核的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财务部绩效考核指标
1天前薪酬福利
管理考核指标有哪些
1天前薪酬福利
你分享,我奖励
直播推荐 更多 >

经济基础第17章考点梳理

万红coco  

直播中 165

经济基础第18章考点梳理

万红coco  

明天 19:30 开播 61

培训专场直播答疑-4月

课程班主任、黄兰兰、考证君 等4人  

已结束 可回放 4040

相关资料

下载APP
下载APP
免费学习更多干货文章
300万+人已下载
下载APP
免费学习更多干货文章
您对本页满意吗?
太差了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很满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