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维护期待新解法,“有风险无保障”难题有望破解

编辑:三茅网 2024-03-14 09:19 611 阅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让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寄递事业部胜利桥普邮营业部揽投员赵明枝代表很高兴。

在之前的调研中,有来自平台企业的“同行”向赵明枝代表道出困惑:“我们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出现意外、受了伤,得不到好的保障。”

大家反映的问题,赵明枝代表记录了下来。“‘小哥’们‘有风险无保障’的难题该破解了。”她说。

赵明枝代表发现,和传统行业不同,新就业形态往往是“一对多”的用工关系。一旦发生事故,“小哥”们面临找不到“东家”承担责任的困境。

“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可能安装了多个APP,同时在多个平台接单。”赵明枝代表说,“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劳动人事部门针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下出现的灵活就业群体,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

2022年7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启动。试点工作在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开展,涵盖了7家平台企业。截至2023年底,参保人数达731万人。

职业伤害保障在缴费方式上有别于传统工伤保险的按月缴费,而是采用按单缴费的方式,费用由平台缴纳,解决了“谁出钱”的问题。

在试点省份四川,2023年11月,达州市的外卖小哥王海兴在送餐途中与一辆出租车相撞后受伤住院。事发后,他通过“一键报案”申请职业伤害理赔,保险公司垫付的医疗款当天就到账了。

曾经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邮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如今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仍然持续关注“小哥”的权益保障问题。

柴闪闪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相关企业、外卖小哥的高度认可。“试点工作的开展,让赔付金额大幅度上涨,理赔程序也明晰、简洁。”柴闪闪希望,将来能够把“热射病”等“小哥”们容易受到的职业伤害纳入其中,更全面地维护好他们的劳动权益。

不过,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代表调研发现,试点工作开展近两年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在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尚不平衡,不同平台企业之间保障也不平衡。

周燕芳代表建议,有序扩大试点地区,逐步扩大试点平台企业范围,切实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范围。

作为来自家政服务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多次与家政服务员们进行沟通。交谈中,大家都很关心工伤保险的问题。

“家政服务员属于灵活就业,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方式也很灵活,工作中出现意外的概率也比较高。”卓长立代表告诉记者,很多家政企业与家政服务员签订的是服务协议,家政服务员一旦在工作中受伤,就只能依靠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数额有限。

为此,卓长立代表建议在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内增设工伤保险,有效保障家政服务员权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家政行业健康发展。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紫萱代表2023年就曾建议,建立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机制。今年她进一步提出,建议国家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立法。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工作安排灵活,工作时间与地点相对不固定。”陈紫萱代表说,“依据现有法律体系,难以按传统劳动用工的‘三要素’来认定工伤。”

过去一年,陈紫萱代表调研了不少地方,看到了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就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出台政策。“我们应该及时吸纳这些政策中的合理内容,形成一部刚性的法律。”她说。

民进中央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委员也认为,应加快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规,建立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坚持‘促发展’和‘防风险’并重、‘支持’和‘规范’并举,建立长期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将用工形态去组织化纳入司法规制,研究制定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等政策制度。”李孝轩委员说。

(本文来源自工人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洞察 | 今年的HR市场,很反常
最近,在HR社群收到一个问题咨询,大致的意思是:今年的HR市场太反常了吧,一个从大厂降维跳槽的人事经理竟然不符合要求,真不知道老板想要怎么样的HR?同为HR,最懂招人的痛。一个IP为广东的HR吐槽:自己面了这么...
2024-05-29 07:13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维护期待新解法,“有风险无保障”难题有望破解

编辑:三茅网2024-03-14 09:19
611 阅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让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寄递事业部胜利桥普邮营业部揽投员赵明枝代表很高兴。

在之前的调研中,有来自平台企业的“同行”向赵明枝代表道出困惑:“我们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出现意外、受了伤,得不到好的保障。”

大家反映的问题,赵明枝代表记录了下来。“‘小哥’们‘有风险无保障’的难题该破解了。”她说。

赵明枝代表发现,和传统行业不同,新就业形态往往是“一对多”的用工关系。一旦发生事故,“小哥”们面临找不到“东家”承担责任的困境。

“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可能安装了多个APP,同时在多个平台接单。”赵明枝代表说,“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劳动人事部门针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下出现的灵活就业群体,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

2022年7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启动。试点工作在7个省市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4个行业开展,涵盖了7家平台企业。截至2023年底,参保人数达731万人。

职业伤害保障在缴费方式上有别于传统工伤保险的按月缴费,而是采用按单缴费的方式,费用由平台缴纳,解决了“谁出钱”的问题。

在试点省份四川,2023年11月,达州市的外卖小哥王海兴在送餐途中与一辆出租车相撞后受伤住院。事发后,他通过“一键报案”申请职业伤害理赔,保险公司垫付的医疗款当天就到账了。

曾经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邮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如今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仍然持续关注“小哥”的权益保障问题。

柴闪闪在一次调研中了解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相关企业、外卖小哥的高度认可。“试点工作的开展,让赔付金额大幅度上涨,理赔程序也明晰、简洁。”柴闪闪希望,将来能够把“热射病”等“小哥”们容易受到的职业伤害纳入其中,更全面地维护好他们的劳动权益。

不过,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代表调研发现,试点工作开展近两年来,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在不同地区之间政策尚不平衡,不同平台企业之间保障也不平衡。

周燕芳代表建议,有序扩大试点地区,逐步扩大试点平台企业范围,切实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范围。

作为来自家政服务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多次与家政服务员们进行沟通。交谈中,大家都很关心工伤保险的问题。

“家政服务员属于灵活就业,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方式也很灵活,工作中出现意外的概率也比较高。”卓长立代表告诉记者,很多家政企业与家政服务员签订的是服务协议,家政服务员一旦在工作中受伤,就只能依靠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数额有限。

为此,卓长立代表建议在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内增设工伤保险,有效保障家政服务员权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家政行业健康发展。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紫萱代表2023年就曾建议,建立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机制。今年她进一步提出,建议国家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立法。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工作安排灵活,工作时间与地点相对不固定。”陈紫萱代表说,“依据现有法律体系,难以按传统劳动用工的‘三要素’来认定工伤。”

过去一年,陈紫萱代表调研了不少地方,看到了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就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出台政策。“我们应该及时吸纳这些政策中的合理内容,形成一部刚性的法律。”她说。

民进中央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委员也认为,应加快建立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规,建立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坚持‘促发展’和‘防风险’并重、‘支持’和‘规范’并举,建立长期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将用工形态去组织化纳入司法规制,研究制定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等政策制度。”李孝轩委员说。

(本文来源自工人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