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大意了,背调成“滥调”,公司错过优质候选人?

善世集团 2024-01-24 10:22 217 阅读

作者:你最得力的

来源:善世集团(ID:shanshi-hro)

一次失败的背调

让公司损失优质候选人


一名员工在职场匿名社区发帖吐槽,自己还没有从现在的公司离职,结果去参加面试之后,上海某家公司的HR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擅自打电话背调



好在这位员工并没有留自己所在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而是留了关系比较好的技术总监的号码,才没有让直属领导知道自己要换工作。



员工最后表示,就算薪资给到预期水平,但因为这个未经同意的背调,他也不打算再入职这家公司了。



 

这里不得不说一点,如果只是想知道候选人在薪资上有没有说谎,只需要他提供工资条、银行流水等信息,就可以轻松核实。


另外,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员工在换工作时并没有选择裸辞,而是一边上着班一边找工作,骑驴找马,职场常规操作。


HR也对这样的事司空见惯,所以稍微专业一点的HR都知道,在还没有确认候选人离职的时候,绝不会选择给其现任公司领导打电话背调,这也算是职业道德吧。

 

然而,还是存在一些用人单位随意收集求职者个人信息的情况,用人单位调查求职者背景的边界在哪里?下面善世分享一则工人日报关于背调的采访,供广大HR和企业参考。




员工还未离职

新公司就向老东家打听?


董兴还没办完离职手续,“新东家”便向“老东家”打听他的薪资水平。后来,“老东家”在劳动合同期满后未续约,“新东家”以虚报薪资水平为由拒绝录用。跳槽碰壁的董兴,以“新东家”某银行沈阳分行侵犯个人隐私为由,申请劳动仲裁。


8月30日,董兴收到仲裁通知,因不存在劳动关系、已在相关背景调查同意书上签字等原因,他的仲裁申请被驳回。“相关授权单上并未列明要调查薪资情况,背景调查的边界究竟在哪儿?”董兴质疑说。


背景调查是用人单位对拟录用的候选人进行的核查,通常是了解核查该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历和表现等,判断是否存在重大虚假陈述,确认其是否适合拟聘用的岗位。

 

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在对劳动者开展背景调查时,存在随意收集和过度使用个人信息等情况,有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之嫌。


企业打听过往收入后

拒签劳动合同?


董兴曾在一家银行任客户经理。2022年6月,在与该银行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董兴应聘成为某银行沈阳分行社区银行总经理候选人。

 

入职前,“新东家”人事经理告诉董兴,要对他的学历、职业经历等进行背景调查,“属于常规流程”。董兴便在相关授权单上签字“同意”。


“面试被问到年薪时,我回答税前20万元,这也是我近5年的平均薪资。结果,用人单位调查后,称我去年年薪12万元,与此前告知情况严重不符,还表示薪资水平是客户经理工作能力的体现。”董兴说。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人单位应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


另外,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董兴的代理律师高宇认为,打听之前的薪资水平与即将签订的劳动合同无关,“即便经过授权,也不能收集。”


“这是‘暗调’,不是‘背调’。”记者联系采访到一位在沈阳工作的背景调查师迪克,他介绍,背景调查公司作为被委托的第三方,通常会明确划分保护个人信息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事先征得劳动者背景调查授权,确保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劳动者信息,并履行保密义务。


背景调查愈加普遍

有的触碰“红线”!


记者注意到,背景调查伴随市场主体增加、人才流动加速而出现,并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招工流程中。


用人单位为何做背景调查?


迪克介绍,背景调查最早出现在外企,目前常见于互联网、金融、医药等行业企业。


近年来,由于求职者简历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调查拟录用人员背景,背景调查行业由此产生。


“另外,单人次背景调查成本仅为数百元,远低于录用简历造假人员的解雇成本,这也是背景调查越来越普遍的原因。”迪克说。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在开展背景调查时,未遵循这些原则,甚至逾越法律“红线”。


李舒(化名)曾应聘大连某商贸服务公司销售部经理一职。为证实过往业绩,该公司在征得李舒书面授权后,对她进行了背景调查。

 

然而,在了解到她曾做过胃部切除手术后,该公司认为,李舒不能胜任销售部经理这一高强度岗位,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同时,未对李舒的个人信息加以保密,致使信息泄露。


“我有遗传性肥胖,手术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与工作无关。”李舒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打赢了官司。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敏感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应加以规范

结合岗位要求开展调查


那么,劳动者的哪些信息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研究会法律专家孟宇平表示,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中对此并无明确规定。


“一些用人单位在开展背景调查后,以候选人无法胜任岗位为由,拒签劳动合同。另外,因为候选人与用人单位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只能追究公司的缔约过失责任。实践中,劳动者常常因证据不足而败诉。”孟宇平介绍。


孟宇平建议,劳动行政部门应对背景调查加以制度性安排和规范。

  • 首先,要征求求职者书面授权,在不侵犯人身及财产安全、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开展调查。

  • 其次,应针对岗位和工作要求进行合理性调查。否则,即使劳动者已授权,仍属于侵权。

  • 第三,对于获取的个人信息,只能用来判断劳动者是否满足入职条件,不得他用或泄露。



“开展背景调查是为了验证求职者提供的学历、履历等信息的真伪,辅助降低用工风险。背景调查师要做的是核查,而不是私家侦探。”

 

迪克介绍,在对被调查者的信息保护方面,背景调查公司有着严格的准则,一般用绿、蓝、黄、红这4种颜色向委托方做出提醒,红色表示存在严重虚假,黄色表示存疑或有部分问题,蓝色表示轻微虚假,绿色则表示符合事实。


高宇认为,企业方应购买合法合规的第三方背景调查服务,而不是“暗调”。更为重要的是,应合理设置调查内容,且这些内容应与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

 

向求职者征求意见时,不能笼统询问,应逐一告知需要调查的信息,并请求职者确认,特别是涉及敏感个人信息。


“诚信是一个人在职场中的立足之本。”迪克提醒道。他曾接触过一个案例,被调查的候选人有犯罪记录,并主动告知企业,企业方表示接受,并没有影响后续录用,“企业看重的是劳动者是否诚信,而非‘瑕疵’。”

 










(本文来源善世集团(公众号ID:shanshi-hro),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洞察 | 今年的HR市场,很反常
最近,在HR社群收到一个问题咨询,大致的意思是:今年的HR市场太反常了吧,一个从大厂降维跳槽的人事经理竟然不符合要求,真不知道老板想要怎么样的HR?同为HR,最懂招人的痛。一个IP为广东的HR吐槽:自己面了这么...
2024-05-29 07:13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HR大意了,背调成“滥调”,公司错过优质候选人?

善世集团2024-01-24 10:22
217 阅读

作者:你最得力的

来源:善世集团(ID:shanshi-hro)

一次失败的背调

让公司损失优质候选人


一名员工在职场匿名社区发帖吐槽,自己还没有从现在的公司离职,结果去参加面试之后,上海某家公司的HR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擅自打电话背调



好在这位员工并没有留自己所在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而是留了关系比较好的技术总监的号码,才没有让直属领导知道自己要换工作。



员工最后表示,就算薪资给到预期水平,但因为这个未经同意的背调,他也不打算再入职这家公司了。



 

这里不得不说一点,如果只是想知道候选人在薪资上有没有说谎,只需要他提供工资条、银行流水等信息,就可以轻松核实。


另外,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员工在换工作时并没有选择裸辞,而是一边上着班一边找工作,骑驴找马,职场常规操作。


HR也对这样的事司空见惯,所以稍微专业一点的HR都知道,在还没有确认候选人离职的时候,绝不会选择给其现任公司领导打电话背调,这也算是职业道德吧。

 

然而,还是存在一些用人单位随意收集求职者个人信息的情况,用人单位调查求职者背景的边界在哪里?下面善世分享一则工人日报关于背调的采访,供广大HR和企业参考。




员工还未离职

新公司就向老东家打听?


董兴还没办完离职手续,“新东家”便向“老东家”打听他的薪资水平。后来,“老东家”在劳动合同期满后未续约,“新东家”以虚报薪资水平为由拒绝录用。跳槽碰壁的董兴,以“新东家”某银行沈阳分行侵犯个人隐私为由,申请劳动仲裁。


8月30日,董兴收到仲裁通知,因不存在劳动关系、已在相关背景调查同意书上签字等原因,他的仲裁申请被驳回。“相关授权单上并未列明要调查薪资情况,背景调查的边界究竟在哪儿?”董兴质疑说。


背景调查是用人单位对拟录用的候选人进行的核查,通常是了解核查该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历和表现等,判断是否存在重大虚假陈述,确认其是否适合拟聘用的岗位。

 

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用人单位在对劳动者开展背景调查时,存在随意收集和过度使用个人信息等情况,有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之嫌。


企业打听过往收入后

拒签劳动合同?


董兴曾在一家银行任客户经理。2022年6月,在与该银行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董兴应聘成为某银行沈阳分行社区银行总经理候选人。

 

入职前,“新东家”人事经理告诉董兴,要对他的学历、职业经历等进行背景调查,“属于常规流程”。董兴便在相关授权单上签字“同意”。


“面试被问到年薪时,我回答税前20万元,这也是我近5年的平均薪资。结果,用人单位调查后,称我去年年薪12万元,与此前告知情况严重不符,还表示薪资水平是客户经理工作能力的体现。”董兴说。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人单位应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


另外,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董兴的代理律师高宇认为,打听之前的薪资水平与即将签订的劳动合同无关,“即便经过授权,也不能收集。”


“这是‘暗调’,不是‘背调’。”记者联系采访到一位在沈阳工作的背景调查师迪克,他介绍,背景调查公司作为被委托的第三方,通常会明确划分保护个人信息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事先征得劳动者背景调查授权,确保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劳动者信息,并履行保密义务。


背景调查愈加普遍

有的触碰“红线”!


记者注意到,背景调查伴随市场主体增加、人才流动加速而出现,并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招工流程中。


用人单位为何做背景调查?


迪克介绍,背景调查最早出现在外企,目前常见于互联网、金融、医药等行业企业。


近年来,由于求职者简历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调查拟录用人员背景,背景调查行业由此产生。


“另外,单人次背景调查成本仅为数百元,远低于录用简历造假人员的解雇成本,这也是背景调查越来越普遍的原因。”迪克说。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用人单位在开展背景调查时,未遵循这些原则,甚至逾越法律“红线”。


李舒(化名)曾应聘大连某商贸服务公司销售部经理一职。为证实过往业绩,该公司在征得李舒书面授权后,对她进行了背景调查。

 

然而,在了解到她曾做过胃部切除手术后,该公司认为,李舒不能胜任销售部经理这一高强度岗位,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同时,未对李舒的个人信息加以保密,致使信息泄露。


“我有遗传性肥胖,手术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与工作无关。”李舒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打赢了官司。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敏感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应加以规范

结合岗位要求开展调查


那么,劳动者的哪些信息属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研究会法律专家孟宇平表示,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中对此并无明确规定。


“一些用人单位在开展背景调查后,以候选人无法胜任岗位为由,拒签劳动合同。另外,因为候选人与用人单位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只能追究公司的缔约过失责任。实践中,劳动者常常因证据不足而败诉。”孟宇平介绍。


孟宇平建议,劳动行政部门应对背景调查加以制度性安排和规范。

  • 首先,要征求求职者书面授权,在不侵犯人身及财产安全、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开展调查。

  • 其次,应针对岗位和工作要求进行合理性调查。否则,即使劳动者已授权,仍属于侵权。

  • 第三,对于获取的个人信息,只能用来判断劳动者是否满足入职条件,不得他用或泄露。



“开展背景调查是为了验证求职者提供的学历、履历等信息的真伪,辅助降低用工风险。背景调查师要做的是核查,而不是私家侦探。”

 

迪克介绍,在对被调查者的信息保护方面,背景调查公司有着严格的准则,一般用绿、蓝、黄、红这4种颜色向委托方做出提醒,红色表示存在严重虚假,黄色表示存疑或有部分问题,蓝色表示轻微虚假,绿色则表示符合事实。


高宇认为,企业方应购买合法合规的第三方背景调查服务,而不是“暗调”。更为重要的是,应合理设置调查内容,且这些内容应与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

 

向求职者征求意见时,不能笼统询问,应逐一告知需要调查的信息,并请求职者确认,特别是涉及敏感个人信息。


“诚信是一个人在职场中的立足之本。”迪克提醒道。他曾接触过一个案例,被调查的候选人有犯罪记录,并主动告知企业,企业方表示接受,并没有影响后续录用,“企业看重的是劳动者是否诚信,而非‘瑕疵’。”

 










(本文来源善世集团(公众号ID:shanshi-hro),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