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离职还能拿到年终奖吗

编辑:言值哥哥 2023-12-22 13:41 518 阅读

年底了,已经进入倒计时,不少人开始期待公司的年终奖,那么问题来了,年前离职还能拿到年终奖吗?年终奖要交税吗?


用三个案例,帮你捋清楚年终奖这件事!


案例一:员工年底遭公司非法解雇(年底被辞退可以要求年终奖吗)


法院:公司需支付年终奖


一、基本案情


陈家诺(化名)于2019年9月9日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至2022年9月8日止的劳动合同,每月工资6500元。


2020年12月11日,双方解除劳动合同,陈家诺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及2020年度年终奖。


后仲裁机构裁决公司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向陈家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9500元。


陈家诺不服,提起诉讼。


二、双方争议点


陈家诺认为:公司在2019年按其月工资的四倍向其支付年终奖金,故公司仍应按此标准向其支付2020年年终奖26000元。


公司表示,《员工手册》规定,公司依据当年的业绩和盈利状况,考虑为员工发放奖金。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出勤情况将作为奖金计算的参考。在奖金发放之日(含当日)前以任何形式离职的员工都不予发放本年度的奖金,另外,处于辞职通知期内的员工同样不予发放年度的奖金。


公司认为,陈家诺已离职,且在2020年度存在多次迟到和数次违纪行为,不符合发放年终奖金的条件。


三、法院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


发年终奖时陈家诺已不是公司的员工,不符合《员工手册》中应发放年终奖金的条件。


二审判决:


发年终奖时不在职是公司非法解雇导致,公司不予发放年终奖金不合理,判决公司支付陈家诺2020年年终奖金26000元。


高院裁定: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公司是否应向陈家诺发放2020年年终奖金。案涉《员工手册》虽规定“在奖金发放之日(含当日)前以任何形式离职的员工都不予发放本年度的奖金”,但陈家诺未能提供劳动的原因系公司于2020年12月11日违法解除与陈家诺的劳动合同所致,而根据查明的事实,公司已于2021年1月29日向员工发放了2020年的年度奖金,且未提供充分有效证据证明经考核认定陈家诺不应享有年终奖,故其应向陈家诺发放2020年年终奖金。驳回公司的再审申请。


案例二:员工在发年终奖前主动离职(年前提离职还有年终奖吗?)


法院:公司需补发年终奖


一、基本案情


职工林某某于2020年12月4日上午解除了与东莞某公司的劳动合同关系,并办理了离职。离职后,他向法院起诉前“东家”,其中一项要求前“东家”支付其2020年第十三个月工资(年终奖)10301元。


公司表示,年终奖是奖金部分,林某某在时间上不属于年终奖发放范围,达不到发放条件,故不享受年终奖。另外,年底双薪不是公司随意额外发放的福利工资,是公司每年1月份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给员工发放的奖金,经营情况好才会发放。法律也没有强制要求。林某某在12月4日离职时,公司管理层尚未决定是否发放年底双薪,故林某某离职后不应获得年终奖。


二、法院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


公司需补发年终奖,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向林某某支付2020年度年终奖10301元。


二审法院:


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企业是否应该发放年终奖。年终奖的发放虽可以由用人单位根据经营状况、员工业绩表现等因素来自主确定发放条件与发放标准,但是用人单位制定的发放规则仍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奖金属于工资的构成部分,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在劳动者正常履行了职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相应工作时间的年终奖符合公平合理原则,一审判决对年终奖的处理正确,二审予以维持。


案例三:员工未能举证年终奖相关事项(企业必须发年终奖吗?)


法院:公司无需支付年终奖


一、基本案情


冯某于2020年7月18日入职某建筑公司从事项目经理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冯某入职后,公司逐月按约定向冯某支付工资、缴纳社保。2022年1月28日,公司单方解除与冯某的劳动合同。冯某提起劳动仲裁,主张包括2021年年终奖等多项诉求。


冯某主张,听说其他同事已经发放2021年年终奖,公司亦应当向其支付。


公司辩称,公司从未与冯某约定过年终奖,在职期间也未实际发放过年终奖。


二、法院判决结果


冯某主张2021年年终奖应对存在年终奖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冯某未能举证证明,其与被告存在年终奖约定或有效的规章制度规定,亦未能证明其他同事发放年终奖的事实,故冯某关于年终奖的诉求,缺乏事实根据,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以上三个案例重点总结


1、用人单位一定要发放年终奖吗


不一定。


年终奖属于员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但其在工资类别中是否属于必须发放的项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


一般来说,年终奖是否发放、发多少,与单位经营状况及员工表现密切相关,属于单位的自主权利。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那么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劳动者就有权按照约定或规定享受年终奖。


2、年终奖发放前离职还有年终奖吗?


提前离职能否获得年终奖,分两种情况:


1)企业将在职时间纳入年终奖的发放条件的,一般按约定处理,但需符合劳动法律法规。(如果约定的是必须年底在职的员工才发放年终奖,则员工提前离职一般无法获得年终奖;如果仅约定年终奖需依绩效考核结果确定,且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已经确定符合,只是在实际发放奖金前离开用人单位的,员工一般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2)企业未将在职时间作为年终奖发放条件的,员工提前离职的,看员工是否符合奖金考核的条件,如果符合的,结合员工离职的原因、时间和对单位的贡献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按同工同酬原则发放员工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结合前文案例,提前离职能不能拿到年终奖,不仅要看企业与员工的约定,也要考虑员工离职的原因。

洞察 | 今年的HR市场,很反常
最近,在HR社群收到一个问题咨询,大致的意思是:今年的HR市场太反常了吧,一个从大厂降维跳槽的人事经理竟然不符合要求,真不知道老板想要怎么样的HR?同为HR,最懂招人的痛。一个IP为广东的HR吐槽:自己面了这么...
2024-05-29 07:13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年前离职还能拿到年终奖吗

编辑:言值哥哥2023-12-22 13:41
518 阅读

年底了,已经进入倒计时,不少人开始期待公司的年终奖,那么问题来了,年前离职还能拿到年终奖吗?年终奖要交税吗?


用三个案例,帮你捋清楚年终奖这件事!


案例一:员工年底遭公司非法解雇(年底被辞退可以要求年终奖吗)


法院:公司需支付年终奖


一、基本案情


陈家诺(化名)于2019年9月9日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至2022年9月8日止的劳动合同,每月工资6500元。


2020年12月11日,双方解除劳动合同,陈家诺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及2020年度年终奖。


后仲裁机构裁决公司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向陈家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9500元。


陈家诺不服,提起诉讼。


二、双方争议点


陈家诺认为:公司在2019年按其月工资的四倍向其支付年终奖金,故公司仍应按此标准向其支付2020年年终奖26000元。


公司表示,《员工手册》规定,公司依据当年的业绩和盈利状况,考虑为员工发放奖金。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出勤情况将作为奖金计算的参考。在奖金发放之日(含当日)前以任何形式离职的员工都不予发放本年度的奖金,另外,处于辞职通知期内的员工同样不予发放年度的奖金。


公司认为,陈家诺已离职,且在2020年度存在多次迟到和数次违纪行为,不符合发放年终奖金的条件。


三、法院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


发年终奖时陈家诺已不是公司的员工,不符合《员工手册》中应发放年终奖金的条件。


二审判决:


发年终奖时不在职是公司非法解雇导致,公司不予发放年终奖金不合理,判决公司支付陈家诺2020年年终奖金26000元。


高院裁定: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公司是否应向陈家诺发放2020年年终奖金。案涉《员工手册》虽规定“在奖金发放之日(含当日)前以任何形式离职的员工都不予发放本年度的奖金”,但陈家诺未能提供劳动的原因系公司于2020年12月11日违法解除与陈家诺的劳动合同所致,而根据查明的事实,公司已于2021年1月29日向员工发放了2020年的年度奖金,且未提供充分有效证据证明经考核认定陈家诺不应享有年终奖,故其应向陈家诺发放2020年年终奖金。驳回公司的再审申请。


案例二:员工在发年终奖前主动离职(年前提离职还有年终奖吗?)


法院:公司需补发年终奖


一、基本案情


职工林某某于2020年12月4日上午解除了与东莞某公司的劳动合同关系,并办理了离职。离职后,他向法院起诉前“东家”,其中一项要求前“东家”支付其2020年第十三个月工资(年终奖)10301元。


公司表示,年终奖是奖金部分,林某某在时间上不属于年终奖发放范围,达不到发放条件,故不享受年终奖。另外,年底双薪不是公司随意额外发放的福利工资,是公司每年1月份根据上年度经营状况给员工发放的奖金,经营情况好才会发放。法律也没有强制要求。林某某在12月4日离职时,公司管理层尚未决定是否发放年底双薪,故林某某离职后不应获得年终奖。


二、法院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


公司需补发年终奖,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向林某某支付2020年度年终奖10301元。


二审法院:


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企业是否应该发放年终奖。年终奖的发放虽可以由用人单位根据经营状况、员工业绩表现等因素来自主确定发放条件与发放标准,但是用人单位制定的发放规则仍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奖金属于工资的构成部分,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在劳动者正常履行了职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相应工作时间的年终奖符合公平合理原则,一审判决对年终奖的处理正确,二审予以维持。


案例三:员工未能举证年终奖相关事项(企业必须发年终奖吗?)


法院:公司无需支付年终奖


一、基本案情


冯某于2020年7月18日入职某建筑公司从事项目经理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冯某入职后,公司逐月按约定向冯某支付工资、缴纳社保。2022年1月28日,公司单方解除与冯某的劳动合同。冯某提起劳动仲裁,主张包括2021年年终奖等多项诉求。


冯某主张,听说其他同事已经发放2021年年终奖,公司亦应当向其支付。


公司辩称,公司从未与冯某约定过年终奖,在职期间也未实际发放过年终奖。


二、法院判决结果


冯某主张2021年年终奖应对存在年终奖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冯某未能举证证明,其与被告存在年终奖约定或有效的规章制度规定,亦未能证明其他同事发放年终奖的事实,故冯某关于年终奖的诉求,缺乏事实根据,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以上三个案例重点总结


1、用人单位一定要发放年终奖吗


不一定。


年终奖属于员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但其在工资类别中是否属于必须发放的项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


一般来说,年终奖是否发放、发多少,与单位经营状况及员工表现密切相关,属于单位的自主权利。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那么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劳动者就有权按照约定或规定享受年终奖。


2、年终奖发放前离职还有年终奖吗?


提前离职能否获得年终奖,分两种情况:


1)企业将在职时间纳入年终奖的发放条件的,一般按约定处理,但需符合劳动法律法规。(如果约定的是必须年底在职的员工才发放年终奖,则员工提前离职一般无法获得年终奖;如果仅约定年终奖需依绩效考核结果确定,且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已经确定符合,只是在实际发放奖金前离开用人单位的,员工一般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2)企业未将在职时间作为年终奖发放条件的,员工提前离职的,看员工是否符合奖金考核的条件,如果符合的,结合员工离职的原因、时间和对单位的贡献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按同工同酬原则发放员工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结合前文案例,提前离职能不能拿到年终奖,不仅要看企业与员工的约定,也要考虑员工离职的原因。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