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不给工资是犯法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劳动者离职,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作交接,并按照公司规定获得应有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发现员工未经许可擅自离职,有权要求其按照规定支付违约金或赔偿金,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后用。如果员工自离不给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如果劳动者自离不给工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补缴相关费用并承担滞纳金和罚款等法律责任。因此,劳动者在离职前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是每个劳动者的基本义务,也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当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问题】
劳动者在工作中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回答】
劳动者在工作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了解劳动法律法规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的规定和标准。通过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劳动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劳动者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工作期限、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内容。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劳动者应当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更好地胜任工作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同时,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劳动者应当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或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还可以寻求工会等社会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劳动者在工作中应当充分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签订劳动合同,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