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得到绝对不会录用问过这个问题的求职者

游刃职场有余姐 2023-12-13 10:22 120 阅读

作者:有余姐

来源:游刃职场有余姐(ID:yourenzhichang)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在各种场合,以及他视频、音频节目的评论区,总是会有很多人问:

“我想应聘你们公司,应该怎么投简历?”

罗振宇说,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从来不回,不是因为傲慢,而是他知道,这种类型的求职者压根儿就不会被他们公司录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仅仅凭一个问题就判断一名求职者不适合自己公司,岂不是太武断了么?

来自电视剧《甜蜜》

还真不是,事实上,不管任何一家公司,包括我们任何一个人,无意识中,都是在关注着别人的一言一行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从而对人进行判断的。

而作为面试官,收集信息,对求职者做出是不是适合公司所招聘岗位的判断,是他的工作。

因此更会注重在有限的接触机会里,更多地关注求职者无意识流露出来的真实反应。

来自电视剧《四重奏》

01

求职过程中,不要让你无意识的坏习惯破坏了面试结果

曾经有一段时间,流传着很多类似这样的面试故事:

某知名公司董事长假装成清洁工,来故意考验进入公司面试的求职者,求职者进入面试室才知道,刚才自己遇到的竟然是公司董事长。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对待“清洁工”和善友好的求职者被顺利录用,而不尊重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求职者,则惨遭淘汰。

故事有些老套,甚至有道德说教的嫌疑,但假如公司特别在意员工拥有类似品格,其实这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情景面试。

我们回到一开始罗振宇说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问“我想应聘你们公司,应该怎么投简历”这个问题的人不会被录用?

来自电视剧《平凡的荣耀》

很简单,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特别想要入职某一家公司你会怎么办?

我想你一定会去各大招聘网站和APP寻找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如果有合适的岗位,一定会认真修改自己的简历,甚至还会专门附上一封自荐信、个人与这家公司有渊源的各种证明,以此表明自己强烈想要入职该公司的愿望。

而除了招聘网站和APP之外,你可能还想通过公司对外的自媒体联系到内部人员,自荐自己。

遇到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或主要领导,最迫切想了解的,也一定是“公司最欢迎什么样的人才”、“希望应聘公司的求职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类问题。

来自电视剧《重版出来》

而问出“应该怎么投简历”的,要么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应聘这家公司,如果认真考虑过,那问题就更大了:

既不爱动手也不爱动脑的求职者,对任何一家公司的老板来说,都不是一个好人选。

我一直在说,爱问问题是一个好习惯,但如果问出来的都是稍微搜索一下就能查到答案的问题,那就还不如不问了。

很多求职者以为面试是面试官跟你面对面坐下来才开始,其实,面试从你跟用人单位HR打第一句招呼就开始了。

而很多时候,在还没正式面试前,你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淘汰了。

来自电视剧《甜蜜》

02

要改变求职中无意识的表现,需从日常工作习惯入手

面试官之所以会在跟求职者短暂的接触中,通过求职者单次行为就下结论,是因为他们相信:

求职者对一件事的反应,常常就是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求职者自己没注意的时候。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绝大多数时候,面试官的直觉是对的,相对于我们求职时简历上怎么写、面试时怎么说,无意识的一些行为更能反应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

比如,你简历上和面试时都强调自己是一个自我要求很严格的人,结果面试迟到、穿着一双凉拖就来公司面试了,你觉得面试官会相信自己看到的,还是相信自己说的呢?

来自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严格来说,要临时抱佛脚,改变求职中无意识的表现,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你永远没法预知求职过程中具体会遇到一些什么情境,而真正发生时,都只能通过本能反应。

而本能反应,只会是平时工作习惯的反应。

很多学霸或者工作履历很厉害的人,他们之所以能一路开挂,面试总能顺利拿到很多offer,过往的学习背景和工作背景是一方面;

过去学习和工作中所培养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经得起面试官全方位的严格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来自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

正常来说,面试官通过简历就能初步断定一名求职者是不是合适人选,为什么还要再进行那么繁琐的面试?

根本原因,就是通过求职者的表达、整个人表现出来的状态、在细节上暴露出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判断其简历上的内容是否属实。

因为,什么样的学业成绩、工作成就,需要有什么样的谈吐、思维高度和行为习惯相匹配,不匹配的,大概率就是简历有水分。

来自电视剧《花繁叶茂》

03

求职中最容易被观察和注意到的工作习惯有哪些

所以,要想要改变求职过程中被动的局面,最核心的关键点,还在于平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自己拥有扎实的履历之外,也不会在细节上“翻车”。

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些好的工作习惯,也有一些不好的,要使求职更顺利,应该特别关注那些最容易在面试中被注意和观察到的工作习惯。

1、是否有主动沟通和反馈的意识

一般求职者都知道,面试应该尽量避免迟到。但你知道比迟到更严重的是什么吗?

那就是迟到都超过半小时,却不主动联系说明情况。

一般这样的求职者,会被直接认定为主动沟通和反馈的意识差,一般在专业能力各方面如果不是特别突出,基本能够通过面试的概率不大。

来自电视剧《甜蜜》

2、会不会不懂装懂,有没有在主动思考后虚心发问的习惯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一些特定的沟通习惯、职场黑话等,一名求职者在倾听面试官提问时,即便是自己熟悉的专业,可能换了一个说法,就会感觉比较陌生。

这个时候,求职者是不懂装懂、假装听懂了面试官的问题,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答,还是先询问面试官他的意思是不是自己理解的这样,得到肯定回复后再作答?

就是考察求职者个人在工作中,有没有彻底弄清楚问题和目标后再行动习惯的一个好方法。

来自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3、有没有主动搜集信息、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在我的招聘生涯里,一般薪水越低岗位的应聘者,越是会问你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的问题。

比如,你告诉求职者面试的具体地址和地铁出口,他会问你:

“我在XX小区,要怎么乘车过去?”

在七八十岁老头老太太都会用手机购物的年代,查个乘车路线很难吗?

(本文来源游刃职场有余姐(公众号ID:yourenzhichang),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懂劳动法的HR,就是在坑公司!(送HR必备法律法规纠纷案例)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前全国范围内劳动争议案件超过440万件。劳动争议案件已然成为民事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不断攀升,涉及劳动者人数多,影响面大。无论公司有没有法律顾问,HR都得承...
2024-06-12 00:00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罗振宇:得到绝对不会录用问过这个问题的求职者

游刃职场有余姐2023-12-13 10:22
120 阅读

作者:有余姐

来源:游刃职场有余姐(ID:yourenzhichang)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在各种场合,以及他视频、音频节目的评论区,总是会有很多人问:

“我想应聘你们公司,应该怎么投简历?”

罗振宇说,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从来不回,不是因为傲慢,而是他知道,这种类型的求职者压根儿就不会被他们公司录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仅仅凭一个问题就判断一名求职者不适合自己公司,岂不是太武断了么?

来自电视剧《甜蜜》

还真不是,事实上,不管任何一家公司,包括我们任何一个人,无意识中,都是在关注着别人的一言一行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从而对人进行判断的。

而作为面试官,收集信息,对求职者做出是不是适合公司所招聘岗位的判断,是他的工作。

因此更会注重在有限的接触机会里,更多地关注求职者无意识流露出来的真实反应。

来自电视剧《四重奏》

01

求职过程中,不要让你无意识的坏习惯破坏了面试结果

曾经有一段时间,流传着很多类似这样的面试故事:

某知名公司董事长假装成清洁工,来故意考验进入公司面试的求职者,求职者进入面试室才知道,刚才自己遇到的竟然是公司董事长。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对待“清洁工”和善友好的求职者被顺利录用,而不尊重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求职者,则惨遭淘汰。

故事有些老套,甚至有道德说教的嫌疑,但假如公司特别在意员工拥有类似品格,其实这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情景面试。

我们回到一开始罗振宇说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问“我想应聘你们公司,应该怎么投简历”这个问题的人不会被录用?

来自电视剧《平凡的荣耀》

很简单,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特别想要入职某一家公司你会怎么办?

我想你一定会去各大招聘网站和APP寻找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如果有合适的岗位,一定会认真修改自己的简历,甚至还会专门附上一封自荐信、个人与这家公司有渊源的各种证明,以此表明自己强烈想要入职该公司的愿望。

而除了招聘网站和APP之外,你可能还想通过公司对外的自媒体联系到内部人员,自荐自己。

遇到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或主要领导,最迫切想了解的,也一定是“公司最欢迎什么样的人才”、“希望应聘公司的求职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类问题。

来自电视剧《重版出来》

而问出“应该怎么投简历”的,要么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应聘这家公司,如果认真考虑过,那问题就更大了:

既不爱动手也不爱动脑的求职者,对任何一家公司的老板来说,都不是一个好人选。

我一直在说,爱问问题是一个好习惯,但如果问出来的都是稍微搜索一下就能查到答案的问题,那就还不如不问了。

很多求职者以为面试是面试官跟你面对面坐下来才开始,其实,面试从你跟用人单位HR打第一句招呼就开始了。

而很多时候,在还没正式面试前,你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淘汰了。

来自电视剧《甜蜜》

02

要改变求职中无意识的表现,需从日常工作习惯入手

面试官之所以会在跟求职者短暂的接触中,通过求职者单次行为就下结论,是因为他们相信:

求职者对一件事的反应,常常就是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求职者自己没注意的时候。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绝大多数时候,面试官的直觉是对的,相对于我们求职时简历上怎么写、面试时怎么说,无意识的一些行为更能反应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

比如,你简历上和面试时都强调自己是一个自我要求很严格的人,结果面试迟到、穿着一双凉拖就来公司面试了,你觉得面试官会相信自己看到的,还是相信自己说的呢?

来自电视剧《我的前半生》

严格来说,要临时抱佛脚,改变求职中无意识的表现,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你永远没法预知求职过程中具体会遇到一些什么情境,而真正发生时,都只能通过本能反应。

而本能反应,只会是平时工作习惯的反应。

很多学霸或者工作履历很厉害的人,他们之所以能一路开挂,面试总能顺利拿到很多offer,过往的学习背景和工作背景是一方面;

过去学习和工作中所培养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经得起面试官全方位的严格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来自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

正常来说,面试官通过简历就能初步断定一名求职者是不是合适人选,为什么还要再进行那么繁琐的面试?

根本原因,就是通过求职者的表达、整个人表现出来的状态、在细节上暴露出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判断其简历上的内容是否属实。

因为,什么样的学业成绩、工作成就,需要有什么样的谈吐、思维高度和行为习惯相匹配,不匹配的,大概率就是简历有水分。

来自电视剧《花繁叶茂》

03

求职中最容易被观察和注意到的工作习惯有哪些

所以,要想要改变求职过程中被动的局面,最核心的关键点,还在于平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自己拥有扎实的履历之外,也不会在细节上“翻车”。

当然,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些好的工作习惯,也有一些不好的,要使求职更顺利,应该特别关注那些最容易在面试中被注意和观察到的工作习惯。

1、是否有主动沟通和反馈的意识

一般求职者都知道,面试应该尽量避免迟到。但你知道比迟到更严重的是什么吗?

那就是迟到都超过半小时,却不主动联系说明情况。

一般这样的求职者,会被直接认定为主动沟通和反馈的意识差,一般在专业能力各方面如果不是特别突出,基本能够通过面试的概率不大。

来自电视剧《甜蜜》

2、会不会不懂装懂,有没有在主动思考后虚心发问的习惯

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一些特定的沟通习惯、职场黑话等,一名求职者在倾听面试官提问时,即便是自己熟悉的专业,可能换了一个说法,就会感觉比较陌生。

这个时候,求职者是不懂装懂、假装听懂了面试官的问题,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答,还是先询问面试官他的意思是不是自己理解的这样,得到肯定回复后再作答?

就是考察求职者个人在工作中,有没有彻底弄清楚问题和目标后再行动习惯的一个好方法。

来自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3、有没有主动搜集信息、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在我的招聘生涯里,一般薪水越低岗位的应聘者,越是会问你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的问题。

比如,你告诉求职者面试的具体地址和地铁出口,他会问你:

“我在XX小区,要怎么乘车过去?”

在七八十岁老头老太太都会用手机购物的年代,查个乘车路线很难吗?

(本文来源游刃职场有余姐(公众号ID:yourenzhichang),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