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事件透露出的三个职场铁律
你不懂必定吃亏
文章前面的喜悦:各位亲,一休结识三茅已经2519天了,见证了三茅的成长,也见证了各位的成才。在线上的2519个日夜里,一休一直梦想着能组织一个线下的“三茅HR之家”,现在已经看到了曙光,初步计划9月份向三茅申请,在广东省茂名市区成了“茂名(粤西)三茅HR之家”,为工作在茂名(粤西)的HR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也为茂名(粤西)籍的HR提供一个回家的落脚点。如果您是工作在茂名(粤西)的HR或者是茂名(粤西)籍的HR,愿意常回家看看,请您加一休哥的微信,我们将组群及时沟通,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起变得更好!期待与您相逢!!(云舞一休致礼)
~~~~~~喜悦的分割线~~~~~~
【正文】近日,曾轶可事件炒得沸沸扬扬,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6月17日下午,一则“曾轶可过安检被为难”的微博信息在网上沸沸扬扬。说起曾轶可,估计如今很多网友都不太熟悉,她2009年以超女身份出道,当初凭借一首《狮子座》收获了无数粉丝,不曾想起点就是出道的最高点,随后在娱乐圈混迹了十年也没有多大的名声。在北京边检做出情况通报后,事情的起因和经过,终于清晰起来。
第一:曾轶可说自己在过安检的时候被为难,还被粗暴对待,实际情况却是自己拒不配合边检人员让其摘掉帽子的要求,还骂骂咧咧,扰乱了现场秩序。
第二:曾轶可说是领导通情达理,帮其说话才放她过关,结果呢?实际情况却是,值班室的领导把曾轶可叫过去批评教育了一番,才让她离开的。
第三:曾轶可直接曝光了边检民警的私人信息,口口声声说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结果却丝毫不在乎别人的隐私,这为人处世可真是双标啊。
在北京边检发布通报后,曾轶可删除了之前的微博。
~~~~~~事件分割线~~~~~~
一休向来不八卦,但这个事件却引起了一休的思考:这个事件透露了三个不得不说的职场铁律,必须时刻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今天就做一个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职场铁律一: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避不开“情商”这道坎。
一休在线下课《情商之殇》中提到:一个人的情商高或低,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一个人的情商高或低,不是绝对的,也源于对自身认知的不确定性。情商高低基于认知,人生成败基于情商。
在曾轶可事件中,我们先来看看曾轶可的自我认知层次和她认知他人的水平。
自我认知方面,一休把自我认知分为五个层次,即:只知善恶、清楚得失、把握思想、内心自由、遵从规律。
那么在这个事件里,曾轶可暴露出她属于哪一个认知层次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曾轶可因为安检要求配合检查而暴怒,重新配合安检使其暴怒我们无依据推断有三个原因。
一是我是公众人物、明星,你们不但不认识我还要我重新安检,怒!(需要被认可的虚荣心爆棚,这个可以依据曾轶可发的微博,对工作人员请她到房间极为不满;但到了这个工作人员的领导,便通情达理了,因为这位领导认出她并说了:您是公众人物……)
二是认为自己是明星就有怼人的资格,怒!(曾轶可在文中还大骂对方:还说我骂你,在你有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我骂你全家又怎样。)
三是长期的自我陶醉导致任意妄为,怒!(事后如果曾轶可不再发微博,则此事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那么她为什么要发微博呢?这是源于她长期养成的习惯,我是明星我还能受委屈?有委屈那就怼人咯!于是她输出了对自己受委屈的单方面信息,并直接将工作人员信息发出来,图一时之快,缓解自己的“委屈”)
从这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曾轶可都在计较得失:为什么要我重新检查,为什么不给我退回去,为什么你不认识我你领导认识我,为什么我不能骂你,宝宝委屈了我就要发泄……
那么,按照一休的五个层次的自我认知,曾轶可甚至达不到第二层认知“清楚得失”,而是“计较得失”,其情商充其量达到8-12岁孩子的水平。
假设曾轶可的情商能达到第二层“清楚得失”,那么至少会衡量一下事件各个环节自己所为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或许还有机会不犯错误;
假设曾轶可的情商能达到第三层“把握思想”,那么即使真受了点委屈,也该明白衡量得失轻重,能思考出对待问题的正确姿态;
假设曾轶可的情商能达到第四层“内心自由”,那么她根本不会在意这些小事。
再依据一休在《情商之殇》中提到的“十要八不”对照,看看曾轶可到底犯了那几条。
1. 要换位,更要懂得定位。事件中,很明显曾轶可缺乏换位思考,工作人员依据国家法律规定进行检查,如果不对曾进行重新检查,便是失职;再者“定位”方面,没有定位清楚在这个事件中,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舞台上的明星,导致明星心理作祟。
2. 要克制,更要懂得说“不”。事件中,曾轶可自爆“还说我骂你,在你有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我骂你全家又怎样。”表现出自身根本无法克制自己,道歉中提到“我承认自己前两天言行失当,难以相信自己当时竟是如此情绪化。”也证明了当时曾轶可是完全失去了自我克制。
3. 要平衡,更要懂得示弱。事件中,曾轶可作为过境人员,当碰到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姿态就是示弱,可以跟工作人员商量,确实是自己带着面罩导致了问题,请求重新退回过安检,如果是示弱的商量还不行,则证明国家法律规定不允许,那就按照规定办。很多时候,示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处世技巧。
4. “八不”方面,至少犯了“三不”,即不要抱怨、不要指责、不争长短。这个很好理解,一休就不再作解释。
职场成败在于情商高低,情商高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输出,而输出基于自我认知层次和认知他人的能力,而决定认知层次和能力,是不断学习和刻意的训练。(如果你加入“玲珑岛”,就有机会得到一休的指导和训练哦)
职场铁律二: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避不开“规则”这个坑。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职场也有自身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曾轶可两点不守规矩:漠视法律法规,曝光他人隐私。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之为“法律意识薄弱”,而在职场,则称之为“纪律规矩意识薄弱”。
最近三茅搞了一个讨论,即:态度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
一休的答案是这样的:所有的能力问题,终归都是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了心态,心态影响了学习和行动,学习和行动推动能力成长,成长决定了命运。反过来,能力再好,态度不行,那就是添堵咯!我会干呀,但我就是不干!怎么滴啦?!
很明显,职场态度便是职场规矩之一,职场的规矩不单单指公司的规章制度,更包含了企业文化、价值取向、工作态度、与同事相处之道、横向纵向沟通等等,规矩无处不在。只有牢固树立职场规矩意识,才能从规矩中摸索出职场的底层规律,掌握了底层规律,我们才能从容善用各种规矩。规矩不是墨守成规,要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在曾轶可这次事件中,如果她掌握机场出入境方面的知识,即使她需要重新过安检,且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她自己觉得过分了,发生小的争执,那么事后发微博,就会是另外一种态度:补过和反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如果曾轶可的微博写的是因为自己带着大面积口罩,导致给过安检造成了麻烦,以后过安检应注意哪些问题,并称赞工作人员的态度认真。那么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很多时候,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并不能引起自己的反思,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大量媒体批评曾轶可后,她才出来做一个大家不怎么认可的道歉。之所以自己有无意识的行为,关键就在于没有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做事情便没了底线。
因此,无论个人专业能力有多强,树立职场的纪律与规矩意识,并始终挺在前面,才能避免自己掉进“规则“这个坑!这就是一休哥说的“自我保护能力”(六个基本能力之一)。
职场铁律三: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得关注“大环境”的方向。
不少职场人士,只关心网上八卦,只沉寂在公司琐碎事务,毫不关心国家、社会层面“大环境”的变化,从而掉进了坑。
上个月,有一位HR问我:一休哥,员工不肯缴纳社保,并亲自写了保证书,老板也同意了,这样做有风险吗?
当时我非常惊讶,无论是在以前还是现在,这种做法等于埋定时炸弹,无数案例已经说明了保证书的无效性,为什么血淋淋的教训还有这么多人敢去冒犯?更何况,现在国家对于社保征收已经全面升级管控,这种形势下,居然还敢这么操作,这不是往政策的枪口撞吗?
一休记得自己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管控。文中专门提到,在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以往的一些擦边球,要逐步正规化,否则将会受到惩罚。HR的任务不再是走偏锋,而是应该从成本优化和质量数量管控、绩效提升等方面,多方位优化成本结构,而不是为了省几个钱去冒犯法律。
同样的道理,在VUCA时代,变幻莫测,因此一休一直强调作为HR或者从业者,更应该专注于学习,以应对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威胁。然而,即使一休是在呐喊,而能真正感受到大环境变化带来的威胁的,又有几个人呢?
再如,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经历了事务性时代--六大模块时代--三支柱时代--钻石模型初步探索等转变,但不少HR还停留在事务性和六大模块时代,且基础知识还不扎实。这种情况下还不学习,不跟随大趋势变化,又怎么能进步呢?
~~~~~~~三个职场铁律要记得哦~~~~~~
号外评论引用:
明星恃宠而骄违规乃至违法被曝光,近些年不是一例两例。曾轶可不配合安检微博声讨还算“小巫”,酒驾撞车的,聚众斗殴的,挪用牌照的,身陷黄赌毒风波的,偷税漏税的,可谓层出不穷、不一而足。
这些“光鲜人物”之所以犯错,有不懂法的缘故,但更多是长期对自身放任纵容,或漠视法律权威,抱着侥幸心理,寄望以“明星脸”买个人情,蒙混过关。
然而事实证明,无论什么人,头顶什么光环,都要老老实实守法遵规,只要触碰红线,都将受到严惩。
写在最后:以上的三个职场铁律,必将决定你的职场高度。这三个铁律往往被无意识忽视且触犯,从而导致职场更加坎坷。曾轶可的歌算是唱得不错,但却因为一件事同时触犯了这三个铁律,一休哥只能替之惋惜。希望曾轶可知错能改,并提升自身的情商,多懂些规矩,做更好自己。
请再次牢记以下三个铁律:
1. 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避不开“情商”这道坎。
2. 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避不开“规则”这个坑。
3. 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得关注“大环境”的方向。
你的收获,便是乐事~~期待在茂名(粤西)三茅HR之家与您相逢
(记得常回家哦!)
4楼 zcx小小鱼儿
茂名籍贯美眉一枚,一休哥,微信多少?
林牧
@zcx小小鱼儿:swpplkb
3楼 雪羽轻柔
老师,《情商之殇》中提到的十要八不,具体是那些啊?
林牧
@雪羽轻柔:下次我分享时邀请你来听。记得加我QQ或微信。
2楼 看世界听心声
学习了,谢谢
1楼 系主任
一休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三大铁律:
1. 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避不开“情商”这道坎。
2. 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避不开“规则”这个坑。
3. 在职场,专业能力再强,也得关注“大环境”的方向。
紧跟热点,专业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