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创业团队,不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也不是唐僧师傅团队,我要说的是汉朝开国团队。团队LEADER是刘邦,就是后来西汉的开国皇帝,主要成员有张良、萧何、韩信,人称初汉三杰,当然还有樊哙,也令人印象深刻。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宰相世家后裔,黄桥拾履,巧得天书,再加上天生聪慧,成就一代谋臣无可非议。韩信虽一度穷困潦倒,但饱读诗书兵法,缺乏的只是机会,我不必多谈。常常令我陷入思考的是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草根凡人逆袭的历史事件,比如萧何,比如樊哙。萧何在秦二世当政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狱吏,像这样的小吏全国数以万计,多如蝼蚁,态若蝼蚁,如果大秦继续统治下去,说不定凭借他自己的努力,可以做上一个九品芝麻官,这可能是比较理想的预期了。至于樊哙,一个市井屠户,与团队领导刘邦相遇于狗肉,相识于狗肉,相知于狗肉,通俗来说是刘邦当是当地有名的混混,吃狗肉不要钱,就当交保护费了。刘邦其实觉得理所当然,不吃白不吃,但樊哙觉得刘邦这是看得起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当然,我们也能认为,这是樊哙慧眼识英雄,舍得投资,此处并非本文关注重点。
对比其人生始与终,出场时一个是狱吏,一个是屠夫;再看他们的终极职业成就,一个是大汉开国丞相,一个是建国名将重臣。从平庸市民和小吏到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得不说,二位都是人生赢家。看看他们其实资质平庸,既没有横溢之才华,斐然之文采,也非足智多谋,武艺超群,并无明显过人之处。不由让人托腮,是什么让他们收获了成功的人生?我们来简单提炼下他们从业经历的素质特征:
一是同心同德进入创业团队,有难同当,有苦先吃;
二是努力到无所畏惧,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三是舍生忘死的责任心,日常工作切实保障,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从素质标准到具体行为表现,能让我们更好地分析事物的本质。看关键事件,先说萧何。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入仕,被选拔为泗水亭长,是萧何作为地方官举荐,功不可没。后来刘邦因为押解劳工出了问题,害怕被杀头,于芒砀山斩白蛇接杆起义,萧何得知后,在官方内部做了积极响应和配合,才帮助刘邦顺利打响第一枪。后来在长达4年的楚汉争雄持久战中,萧何作为内政大臣和后勤部长,在荐才用人、稳定后方、为前线供给粮草装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再说樊哙,不必说送给刘邦吃了多少免费狗肉,在跟随刘邦创业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靠的是敢于拼杀,勇冠三军,命还挺大的,竟然没阵亡。樊哙的关键事件有两个要提,一是冒着被刘邦砍头的风险,将刘邦从临时安乐中硬拉出来。我们都知道,刘邦好享乐,尤其是他带领的部队先打进秦都,秦三世举手投降,将刘邦请进宫殿,主动让地盘,送美女,奉美酒佳肴。这样一来,刘邦一时间忘乎所以,夜郎自大,忘记了西楚霸王战神项羽,正一步步赶来统领天下。刘邦一时沉迷不听众臣所劝,眼看事急,樊哙顾不得老板员工,直接将刘邦从龙床上拉了出来,才为后来的创业生涯续命。还有一次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更是粗中有细,大礼不辞小让,眼看事急,当机立断,宴中帮助成功刘邦脱离虎口,否则哪有后来的汉高祖和汉王朝呢。
二人都不是那种有过人之处的天才,甚至年近不惑还只是一介小吏和莽夫,但进入团队之后,就抛去私心,并没有没把打天下作为是刘邦一个人的事,而是忠于团队,全身心投入,不辞劳苦,全力以赴,冲锋陷阵,共同进退。我一直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素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潜力和优秀。联想到今天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一个团队和成员能够拥有这种素质,平庸的人也会都会超常发挥,挖掘无限的潜能,攻克难关,赢得属于他们的一席之地。我想这种优秀的素质或许可以称作为“创业心”。
(二)
我以为,创业心,非别,无论是小摊小贩,还是亿万富豪,为了营生盈利必然使出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当然,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还是要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换句话说,就是为自己干。好的企业都是能够激发员工这种潜能,让员工为自己干,然后共创共赢。华为作为软件服务行业的国际巨头,并没有选择上市,但内部员工持股计划做的有声有色。根据员工在企业的贡献值,从高层到基层,将员工放到共同持股的大盘中,除了工资收入,还有股份,那么企业就是自己的,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为自己干,必然激发了员工的创业心,其个人业绩必然不同,在这个庞大的组织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存在感和荣辱感。当然,公司情形不同,激励政策大可不必效仿,只是怎样做,能够产生引导员工为自己干的效果,会让企业产生不一样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这种事业心存在于每个人的本身,然而不计其数的企业并不能将它挖掘出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各种考核,有的考核方式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约束员工的反向行为,以期将员工向发挥个人最大价值的方向引导,实则是掩耳盗铃。需求理论,谈到个人的各种需求,从生理物质需求,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我以为,什么是自我价值,无非是企业赋予平台,让员工找到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更多的是投入产出比以及超额的价值回报。一般的考核,能让员工规规矩矩完成八小时的工作,有效的自我激励和驱动则是收获一个二十四小时为企业思考的员工。所以说,初创企业在早期,有一个忘我拼搏的团队,成功与否,每个人都倾力付出。能够成活下来,具有一定的基础,再谋求业务增长和规模扩张时,不管有新人加入,逐渐的形成老板和打工者两类人群,老板们看到新员工准时打卡下班,可能内心都有点接受不了。和员工聊天,谈自己的创业史,不要光看眼前,要多付出,今后才会有更高的回报。道理是没错,谈话对象和老板对谈话的定位以及奋斗目标,存在着根本的问题。什么问题,员工是在创业团队之外的成员,干的是固定范围的工作,拿的是自己的固定工资,做得再好,公司效益再好,对自己的收入也不会有多大影响。掰着手指头都能算清自己在企业十年二十年的经济回报是什么样,你还和他谈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不觉得自欺自人吗?不光是初创企业,即使在很多成熟的上市公司,也在共创共享与员工分配超额利润方面,做的捉襟见肘。能够有短期的发展,然而核心竞争力绝对不在员工的战斗力。所以这种盲目,或者是短视的行为,不能成就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数据可见一斑。只听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只看到每年多少公司上市,还有不少公司退市,破产清算呢。
(三)
于个人,创业心似乎既抽象,又毫无意义。看起来,大多数的职场人士,只是在某个岗位上完成一系列工作动作,干活拿钱,和创业心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我们又不得不思考如何干的更值,活的更好。
很多人都在做着凑合或不满意的工作,内心疲惫亦或麻木,心中对企业和老板充分怨言或麻木无所谓。这是既存的现实,原因主要是个人无法改变老板的用人和分配观念。其实没有捷径,唯有自我调整或改变。不防试试和老板们谈谈“事业心”。这里的“老板们”,并不一定指企业家,而是每个人的上级主管。说谈,却不是用嘴巴去交流。试着将每一件事做的更加用心,思考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效率高一些,然后再看看是否有不同收获。
身边有个朋友,年纪轻轻就担任一家中小企业的部门长,然后经过几年的拼搏,进入了企业董事会,获得股份。他说,和老板谈过心,老板既不是看中他的学历,也不是看中他的专业,而是因为他总是比较用心,让老板放心。因而才有信任,才有放权和施展能力的机会。他会为企业精打细算,主动规避风险,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方式去工作。后来他因为个人原因,不得不离开公司,挽留不成,老板痛心的和他说,失去了一个臂膀。他并不是企业元老,也不曾一起打拼天下,然而最后却进入了核心创业团队。我也一直在思考和学习这种心态,但真正能够放下私欲,领悟这种大智慧,还有不少路要走。所以,我们自己能做的,也不并不只是带着打工的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待我们的也不只是永远的苟且。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普通的平凡的一群人,也无法等待所有老板都能够主动来激发个人的潜能。无论何时,要看到职场中的差异化生存和发展,凭什么别人能够成功,凭什么有人更加优秀?也许我们可以凭着一颗创业心去试一试,将每件事做到自己的极致,或许人生会有不同。
3楼 丁晓文
#赞赏# 好文,知识太丰富了!!!
2楼 龙行天下shaq
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你就具备了老板思维,站在个人的角度,就永远是个员工。
Farmer仲丹
@龙行天下shaq:是的,思想的高度觉得了工作的高度
1楼 夏研的秋天SS
华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就是这个吧。
Farmer仲丹
@夏研的秋天SS:点题了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