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创作中心 学习中心 会员中心

《HR意见领袖》电子杂志[2014年1月刊] 本期杂志主题:2013年度工作总结 阅读(161537)

全面总结

总结,不止于收获,还有思路

——浅谈制造业企业员工管理

带你去海边 带你去海边

三茅群中牛人栖,激扬文字粉丝迷。
几处大神齐相议,谁家新人快步移。
连载渐欲迷人眼,短诗才能合主题。
最爱征文瘾不足,寒冬腊月总结季。

 

 月初的一首打油诗还是引起了不少卡友们的关注,好一个“最爱征文瘾不足,寒冬腊月总结季”!2号才过,网页上就更新了29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征文,速度之快,较2周年的11月份亦毫无缩减之势,真一个字,牛!两个字,真牛!三个字?

 看到大家都在充满喜悦或是满怀感伤、又或是迷茫不定的在总结自己即将过去的一年,我由衷的想说一声,你们辛苦了!但这一年,不管是喜是悲,是得是失,都即将过去了,跟2014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咱不必纠结,不必介怀,因为咱们还可以重来!我躲在角落里,眯着双眼,没有睡着,也没有偷懒,我在沉思,分析今朝得与失,但更多的是明年,2014年,我们来了!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六大模块之说,又有人把企业文化建设添进去整了个七大模块之解释,但在百度里你居然还能搜到八大模块的含义,那到底是几大模块呢?关于这个,我无意去考究。今天写这篇征文,主要是想谈谈企业里的员工管理,有个比喻很贴切,把企业的 “企”字中的“人”去掉,便可形象的解释成“人”去“业”止,阐述的不外乎是“人于企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个道理。“人”之于“企业”,就是我们所称的“员工”。

 有人会问,这个员工管理属于哪个模块?我不是很清楚,属于人力资源规划?不尽然。属于培训与开发?亦不尽然。那属于员工关系还是?好吧,我不多卖关子,其实我觉得员工管理不限于是哪个模块,而是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各大模块的一根主心骨,是核心,是根本。笔者试图结合本人在生产制造业的从业经历及相关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企业的员工管理,与君共享之、共勉之。

 

 A、员工管理之招聘配置

 著名的管理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把我的工厂留下,把人带走,工厂将变成一片废墟;把我的人留下,把工厂带走,那么我还可以建造更好的工厂”,这位大师阐述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与核心的作用,而人才招聘就是为了不断的满足与更新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

 既然招聘关乎到企业的兴衰成败,那么招聘是不是要大谈特谈一番?笔者就谈如下两个方面:

 1、关于人才招聘,企业要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生产制造业有三个特点,工人多,利润薄,变数多(受到订单影响,企业的淡季与旺季也吃不准,要么人员过紧要么生产力过剩),所以用工成本也是非常的大,而且通常在人工成本管理一块都停留在事后统计,欠缺事先预算及相关管理,再加上生产制造业员工在薪酬上的竞争力低下等问题,矛盾重重。如何均衡企业内部岗位需求与公司生产任务的匹配,也就是如何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如何在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招聘计划,已经成为企业HR的难题,也让HR心思重重。

 通常HR在招聘一块会走这样的流程,人员需求调查表——用人部门申请——主管领导审核确认——HR部门汇总——公司领导审批”。在生产制造业都有个怪象,那就是“平日干活嫌人少,发放工资嫌人多”。为了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用人部门会拼了命的多要人,譬如说某车间因任务有所增加,车间主任提出增添20人的申请,被生产副总减掉2人,汇总到总经理处,再被减掉5人,仅剩下13个人的招聘需求,这时候车间主任就不坐不住了,找副总,找HR,帮助自己分析工作量及岗位匹配,最终通过了15人的招聘计划审批。

 因此,做好工作量分析与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规划非常有必要,是进行有效招聘的指南针。为了实现合理化的招聘配置,必须要制定相应的人才规划策略,并依据一定的招聘技巧与衡量标准来择优录取,这就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用人部门的人才协调和支撑。

 2、关于人才招聘,要坚持“诚字招人”的指导思想。想起自己在10月份围绕“中小企业的校园招聘打卡的时候就提到过,要尽力做到“诚”字招人,应聘者如是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来学校招聘的公司是比较尊敬景仰的。由于在招聘信息上,学校存在的欺骗或用人单位的戏弄,真的把我们的耐心和真心都消磨待尽了、还有人提到说说找工作的经历吧,于网上看到某个公司的主管职位,考虑到它发布的薪资水平也足够在外地生活,在接到面试通知以后,就很兴奋的买了火车票赶过去结果去那里以后HR却跟我说:哦~招的是助理,工资水平也比网上发布的少了整整一半,用人单位的的口碑变得越来越差,企业形象上也是大打折扣,人才招聘的难度日益增大。不管学生也罢,还是普通工人也好,咱都不能忽悠,“忽悠“多了,伤人又伤己,伤了应聘的心,伤了企业的形!所以说,企业不管自身条件真实情况如何,都要做到字招人,这是企业员工管理的前提条件。

 

 B、员工管理之培训开发

 笔者认为人才的培训开发是坚持“人是企业的资源而非成本”这个理念的,具有一定投资性,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开发模块,更加关注培训效率,关注如何提高投资效率,把有限的培训资金运用在“刀刃”上,从而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1、培训本身:生产制造业的培训基本分为4-5类。高层领导战略理念及领导艺术等培训提高,思想意识的接轨;中层干部管理技巧的提升;基层员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各部门的专业知识培训;共性的知识培训,如礼仪、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这里大家都熟悉的很,我就不多写了哈。

 2、人才梯队:企业要发展,得要有人,而且还要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全指望外部招聘?不现实,那么内部的人才梯队建设成为必然趋势,就得有人才储备,可偏偏让人头疼的是,老板要求一个萝卜一个坑,岂肯轻易增加用工成本?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笔者只有一个思路,那就是推行轮岗办法,既能培养人才,又不增添用工成本。此外,对于人才梯队的建设,笔者还有个想法就是,企业应从基层开始着手培养人才,并且配套相应的留人机制。内部人才梯队建设有两个优点:自己培养的人才忠诚度高,而且业务及人事关系方面也相对熟悉,易于工作开展。

 3、职业规划:培训,只是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个部分,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体系不单单是培训这么简单,还包括到人才的职业规划。企业有不少人才,他们分布在各个岗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哪里?这些人才的未来能做什么?需要企业HR有一定的前瞻性管理理念。人才,他都是有独特个性的,需要企业根据他的个性、发展阶段、工岗位作需要等特点来量身定制一套职业生涯发展的计划,并因材施教,得到逐步的提高。

 

 C、员工管理之绩效考核

 笔者于8月份的绩效征文——《手握考核剑、稳算绩效账》中,已经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绩效考核在员工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关于绩效考核这把“双刃剑”如何舞,如何收,做到收放自如的一些小建议,是故在这里就不再累赘细述了。但对于团队绩效这一块,倒是有一点个人的想法: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超过1/3的企业宣称“团队合作”是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100%的公司都曾运用项目团队,50%的企业现在正在采用固定的工作团队作为完成工作的基本方法,生产制造业也不例外。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团队绩效管理,成为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

 1、团队的类型:生产制造业的团队有生产技术团队、后勤服务团队、研发团队与营销团队,其中研发团队中还会包括有非固定团队。

 2、团队绩效的内涵:很多朋友经常会问,如何对团队进行绩效考核与管理?关于团队绩效内涵的说法比较多,但我还是比较赞同“团队绩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团队整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团队成员继续合作的能力。”这个说法,以往我们习惯于把眼光盯着团队整体目标的达成情况,而忽略了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及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这是我们在团队绩效方面最大的欠缺,也是今年绩效方面最深刻的认识。

 3、团队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要站在公司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团队建设,努力去创造团队的学习能力,营建良好的团队精神及氛围。团队的考评应关注这三点:团队中个人的业绩,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与进度,团队合作能力及意识形态。此外,构建团队内部的二级绩效考核体系也非常重要。

 

 D、员工管理之流失管理

 手执11月份人员报表,眼睛很快就瞄到了“离职人员统计”栏,有10多个人离职,对我来说,每个离职人员的姓名都是那么的熟悉,从录用到离职,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我又不免感慨一番,还夹带一丝感伤,不过好友传来的一张图片又让我如释重负。

  从上图看出,制造业的员工流失率,尽管如此,对于员工流失,作为企业也还负有很多不可推脱的责任,那么如何进行改善?笔者认为应从下列思路进行对症下药!

 

一、制造业企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员工离职面谈,了解到制造业的员工流失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

  1、工资待遇方面因素:“员工为什么要走?第一,钱没给够”,咱不去研究是谁说的,反正是很实在对不?“工资待遇”关乎到员工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基本的需求——生理需要,若企业提供的薪酬水平不能或不能较好地保证员工的衣食住行,必然会流失这些人才。但我想在这句话上作一点补充,工资待遇低是一方面,但“分配不均”更能加深人员的流失,所谓不患贫但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通过离职面谈发现,员工会如此反映“对分配机制不认同”、“收入与付出应成正比,但实际考核结果让我们很失望”。

 2、生活环境不理想:笔者是这样想的,除了一些大型制造业集团公司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并有了自己的医院、学校、游乐中心、银行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外,一般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制造业受到环境影响的约束,工作区一般都会选在偏远一点的城镇或郊区,甚至是乡村里,因此,员工的生活环境相对显得不理想,如住宿、交通、饮食、医疗等,“找不到女朋友”、“进城难”、“没假期郁闷,有假期烦闷”、这是对生活环境的真实反映。

 3、工作环境不理想: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制造业的工作环境较差,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大部分都具有高温、高危、油污、粉尘、噪音等缺点,时间一长,轻则就离职,重则职业疾病。

 让我们来了解下“新时代劳动力”的心声,当今社会,8090后的年轻人业已成为新时代的劳动力大军,充斥在社会各阶层的岗位中,这些员工的意向多为“白领”,年长些的会考虑从基层努力做起,一步一步的提高,做上真正意义的“白领”。但年轻点的,认为即使工资不高,但一开始就能呆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穿着西装喝咖啡,开着电脑聊着天,那也被认为是“白领”。年轻人普遍不愿意从事制造业,不愿意做“蓝领”,再加上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其父母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宝贝”在生产现场满脸油污、蓬头垢面的形象,干着高危、高温的工作,诸多原因导致了制造业生产现场人才的“大逃亡”。

 4、其他因素:企业文化、人际关系、家庭因素、培训提高等等,这是所有企业的共性特点,这里就不再予以细谈。

 

二、制造业企业员工流失的管理对策

 

 1、努力构建平等的用工环境。合理设定岗位需求,做到人岗匹配,真正的做到人适其岗,避免任人唯亲,减少冗杂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薪酬分配制度公开化、透明化;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模式,对于薪酬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年度调整,并确保调整模式长期有效。

 2、建立绩效辅导与员工关爱机制。“不被直接领导重视”是离职面谈中比较具有本质性的因素之一,一般的员工因怕得罪人的缘故是不会讲实话的。当然,这个并不一定就是说直接领导有偏见或者有私心,一定程度上跟他们在管理领导能力的欠缺、平时对员工的关心程度不够等方面有关系,员工反映“领导一直都是在给我派活,但从来不指导我该如何做,而且也不是很关心我的成长,等我无奈之下提出离职的时候,他又告诉我该如何该怎样的,但我已经等不及了”,还有,因为一些误解而导致老员工流失的情形也很多,这就叫做信息不对称。所以说,领导要学会对员工进行指导,而且还要保持一定的关心与支持和沟通。

 3、对企业硬件设施的改善。无论是企业的工作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需要不断的去改善,这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若你不改变,那就等着环境把你改变,结果就是企业倒闭。在工作环境方面,劳动保护要加强,职业健康要检查,厂房干净又环保,辛苦劳累无畏忙;在生活环境方面,住宿条件要改善,饮食费用要补偿,基础设施弄弄好,休闲网吧健身房。

 

 E、结论

 总之,制造业企业的员工管理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笔者通过从“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流失管理”四个环节对员工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以此抛砖引玉,让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共同探讨提高,因为“总结,不止要谈收获,还要谈思路”。

 

最后,接近年关,祝大家新年愉快,事业有成!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下载本期杂志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