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创作中心 学习中心 会员中心

《HR意见领袖》电子杂志[2013年7月刊] 本期杂志主题:谈谈“薪”,说说“酬” 阅读(69393)

将“薪”比“薪”

求职时是重薪还是重发展?

萤火虫HR
萤火虫HR


     看着《谈谈“薪”说说“酬”》的标题,思来想去,很想和各位卡卡分享一下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应聘者对待薪酬的态度让我经常感慨万千,如果要单纯问应聘者,特别是经验不多或没有经验的应聘者,你们找工作最看重的是什么,多半人会说看能不能学到东西、有没有发展的空间、企业前景如何、待遇福利水平、工作环境等等,会把能否学习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待遇和工作环境等物质条件放在后面,可是在招聘过程中,他们实际表现的却并不都是这样。

      我根据他们对薪酬的态度,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开口就问XX岗位待遇能给多少,然后再确定要不要投简历;一类是在面试过程中说出自己对薪酬的期望或者询问公司的标准是什么;一类是自己不主动问薪酬,我主动问起对方才会说出心中的期望。而前一、二类的应聘者较多,第三类较少。

      印象中最深的是有两次招聘,岗位皆是推广员,当时海口的社平工资才3060元,我们对于应届生应聘推广员的待遇标准是一样的,职责主要协助销售经理和产品经理开展基层推广工作,月度工资+奖金合计才2400元,另有出差差旅费(含食宿、交通和话费补助),这样的一个薪酬标准也是通过行业内的薪酬调查结果,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制定,总体来说应处于中等水平。一次至西南地区某高校进行基层推广员的招聘,一位来自海南的女生说想回海南来发展,自己对薪水期望也不高,每个月能够收入四五千元就可以了;而她觉得一个本科生一毕业就应该能拿到四五千元;一次是通过QQ视频面试了一位当时人在上海的同样是应聘推广员岗位的一位应届毕业生,经过交流得知: 2012年初进入昆明一家农资经销商企业在销售经理岗位实习,一年收入有6万元左右,个人觉得收入较低,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听说上海工资高,便辞职去了上海,结果到了上海发现,像他这样没有多少经验的人想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没有那么容易,找了一两个月也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同时发现自己堂堂一个大学生月收入还没有搬运工高,而此时自己又得了重感冒,适值江浙一带出现了禽流感,心里有点害怕,并想着找一份工作离开上海;我就跟他说:在厂家做销售员和在经销商处做销售员,两者之间发展空间是不一样的,待遇也不在同一标准,行业内销售经理平均年收入在7-10万元之间,产品经理待遇比销售经理高,我司推广员一般做一至两年可晋升为销售经理或产品经理,你是看重发展还是看重目前的收入,结果他说:我两者都看重,因为我一个月消费都要在四五千元。

     碰到这样的应聘者,我很想给他上一番思想教育课,呵呵,这也是我的职业病。你在做推广员期间能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有时,应聘者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觉得在大学里品学兼优,在企业里也一样能做到很优秀,对于其职业发展潜力,我一点都不怀疑,可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却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员工所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与企业的付出相比是不成正比的,相比来说企业更多的是付出,但是企业之所以甘心付出,是期望以后晋升到经理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另一方面:企业的老板和HR们也不是傻瓜,凭什么会给于高出正常工资水平的高工资?除非企业效益特别好,或者是另有玄机。我曾经在招聘现场看到过邻省的一家企业来海口招聘,招聘的岗位很多,从文职到技工到管理层,待遇也奇高,一个普通的文员岗位比我们当地高出1000-2000元,应聘者将展位围得个水泄不通,竞争感觉不输于目前的公考热,当时我就寻思:一个文员岗位也需要去外省招聘吗?如果待遇这么高,在当地也应该容易招到吧,何必跑到外地去招?因为这家企业所出的奇高待遇导致我们其它的本地参展企业应聘者廖廖无几,大概过了两三个月,在人才市场又碰到这家企业了,所贴的招聘启事和上一次一样,该摊位前依然是门庭若市,可是不一会儿,一位应聘者一边骂一边揪着招聘人的衣领,说他是骗子,要把他揪到派出所去,看这架势,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赶紧过来问个究竟:原来这位应聘者在上一次应聘中通过面试,并按照企业的要求,交纳了几百元路费,和同批被聘用者集体乘公司安排的车辆漂洋过海去了那里,工作了一个月后,结果发现待遇并非如招聘所说,纯粹是个骗子公司,待遇不高且路费也多要了他们一两百元,他发现上当后就回了海口,没想到在人才市场又碰上了。看到这一幕,我就想起有年至川农大学招聘,门口竖了两个大标语: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长黄金。

     我们在找工作时能单纯从薪水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吗?假想现在有份搬运工的工作,月薪一万元,这在当地算是很白领很白领的水平了,每天就是在偏僻的一个砖窑里搬砖头,你会去做吗?除了走投无路、生计都严重成问题的大学生会为了生存的暂缓之计,没有人会去做,为什么月薪这么高,依然没有大学生会去做?因为学不到什么专业技能、没有发展空间,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应届大学生在求职时,会真的首先看发展平台,其次再考虑薪酬福利?多数人在面试时表现出的是有一份回报才有一份付出的心态,而不是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的心态。而工作心态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你是要先付出再看回报,还是看能得到多少回报再付出,两种心境不同的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与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而工作中的绩效表现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应聘时,是薪重要还是发展重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我看来,首先是看是否有发展,其次才是薪水。如果对薪酬期望过高,超出这个岗位预定的薪酬标准,一般是会被否决的。进入一个合适的有前景的发展平台,“水涨船高”是很自然的事,不愁能力提升了,薪酬待遇涨不了,因为企业也是需要有人才的嘛。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下载本期杂志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