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时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很矛盾。渴望公平,但也希望掌握规则。渴望能力,却又往往不去行动。想要改变,却又心眼高过手脚。
所以,在生活中,在职场中,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去看别人如何。而是要不断的认知世界与自己。你是否能力可以匹配你的想法与认知。
职场番外112——在职场,面对不法,弱小时,做好自己
——读《在人间》,悟成长,面对问题只能按能去做
(本文有点怪,2771字,整体阅读需12分钟。希望大家能喜欢。码字不易,注意版权。欢迎指点,多加讨论)
番外引子:
在今时代,许多人其实同样身有热血,还对良善、英雄充斥着希望。也一直在渴望着热血,渴望着公正,渴望着改变。
但事实上有的事情并不由我们的意愿而发生改变。毕竟我们只是一介蝼蚁,你能做什么?
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除了玄幻中的虚幻人与蝼蚁的沟通为伍,可能会助长蝼蚁成为天角蚁,大力蚁。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蝼蚁与人,其实各在自己的世界,互不相干。
除了和尚恐伤蝼蚁命,其他的人就算是凡人也同样很少在乎蝼蚁的态度。而同样蝼蚁也不会考虑你这些人类的态度。它只会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而你要想改变,你得象玄幻中的人一样,你得成长到有能力去改变。不然,你还是先苟着发育为好。
本文内容。
一、能力有限,就独善其身。
在今天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流量成就了许多人的财富。而增加流量一个是速度,再就是幅度。
所以,今天网络商会开发5G6G,终端商会增加内存硬盘。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为增加流量。
而流量的增速,带来了信息的增速。人们在快速的生活中获得了许多瞬逝的快赶与恶感。但5000年的文化,就算是流速再快,许多人心底也还同样埋藏着良善。只是面对今天的时代,我们许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办。
到底是社会不好?还是今天的时代不同?
其实社会与时代都很好。
不好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快带来的结果就是基础不牢。而快影文化的飘逝,带给我们的就只能是一帧帧似是而非的文化印象。再谈不上熏陶,谈不上积累,更谈不底蕴。
就如话题中“统计核算外包岗位的出勤人数与工作时间”(归纳了下,应该是这个说法最合适)的HR。面对领导要求的虚高数据,就不知道如何似好了。
这个问题很难吗?
难吗?
参加过考试的人都知道。实在难的题,看一看,然后放弃不做,或者按自己能想到做一点、那不就行了。
这会有多难?
你只要不死盯着的要答对他,不死命的去思考要解决他。这个题就会很简单。
翻篇,绕过去,是个做法。
按自己简单思考出来的部分内容去答题,同样也是个做法。
前者肯定零分。后者可能会有分。
所以,当一个人面对自己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怎样做最好?
按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能做的事就好。
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题主看到领导要虚高统计,你能做什么?你该怎么做?
在我看来,你做好自己能做的就行了。
什么你是能做的?
你的知识体能技能能让你做的。你就可以做。
你的岗位职责权限要求你做的,你做得到的,你就应该做。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你怎么做?
你不想失业,也不想同流。
所以,你怎么做?
做好自己的就行了。
比如:
按照你正规统计核算的结果。报给领导就完了。
这是你的职责,你该做,也必须做。
毕竟他是上级,是你的汇报对象。但同时你是企业的人,你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所以,按你的职责完成工作,这是基础,是前提。
至于你的领导,如何处理你报上去的结果。那是他的事。你没有能力,你就可以不知道。你只管将你的工作结果完善递交的管理流程就行了。该留痕留痕,该签字签字。
你做不到改变,你就做一个沉默。当你有能力改变,你再来发声。那时你才不会被甩锅给推下悬崖。
二、要想出头,就强大己身。
不知道在今时代还有多少知道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与《我的大学》。当然我自己也没有完全读完过。
但是我很喜欢高尔基书中那种生活味。
感觉那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
《在人间》的最后一章写到:
“这时我真想对整个大地、对我自己狠狠地踹上一脚,使人世间的万物——包括我自己在内——可以在欢乐的旋风,在人们节日舞蹈的带动下,快速旋转起来,他们彼此相爱,同时也爱这种为另一种生活已经开始了的美好、蓬勃、诚信的生活……”
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愿望。也是高尔基想踹自己让自己可以改变,让人间可以改变的向往。但他在这个阶段的人间。终究没有踹自己。
为什么?
其实原因就一个。他没有足够的力量,他不够强大。所以,他只能感受,只能向往,但他在默默的成长。所以,在《在人间》后,又有了《我的大学》。
从《在人间》的生活映现中,我们可以知道,高尔基一直书中寻找他对生活为何如此的答案。但是他终究没有找到,很多问题直到书结束,也仍然是不甚了了。
其实这很正常。
人生、生活本就是因为私心与公心而存在。也因为私欲与公德而发展。
没有对立的矛盾,哪来在冲突中前进。因为没有冲突,就不会有期望,也就没有了动力。
所以,有的东西,有的事,他天生就存在,也永远会存在。
你认知道的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你能做的、能改的也只能是你能做的,能改的。
所以,在高尔基的《人世间》,他一直在做思想的成长,做成长的思考,做改变的准备。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对现实的生活不感兴趣,很多人都在幻想未来,不愿意正视眼前的贫困和丑恶现象。
所以,高尔其甚至对他外婆的看法也和童年时不同了。他不想象外婆那样逆来顺受,也不想在生活中只知道一味的忍耐。
所以,高尔基在看到这些现象,他做了些什么?
正如在前面说的,他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思考。但他以前没有能力改,也改不了。所以,他想踹地球,想踹自己,想让自己快速的成长。但他在没有能力的时候,只能默默的苟着成长。只能期待自己能做的那一天。
所以,我们的题主,其实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不然,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话题了。
但在今天,工作难找,日子难过。当我们没有金刚钻,那就不要去揽瓷器活。没有英雄的能力,就不要去添乱。社会自有自己运行的法则。
但这样的沉默不代表我们就要同流合污,不代表我们就不能有想法。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正确的自己,做正确的事。
这个正确,只有自己去认知。
但一个人要活成自己,唯一的一点。那就是你足够的强大,足够的有能力。
这时,你才可能将你的想法付诸现实。
正如那个要虚高数据的领导一样。无论他要虚高数据的目的是什么,其中掺杂着多少的因果、逻辑和网络。
这些行为与状态,都与他的认知、位置与他的能力、他所要承受的因果有关。
而你在这个位置也同样与你的能力有关。而你的行为同样与你对这件事认知的方向、承受因果的能力有关。
毕竟,当你的能力不够强时,你捅爆了,或许领导没事,你却只能离开。
但当你能力很强,对这个企业很重要时,你捅爆了这事。就算领导没事,也基本没有人能搞得了你。而如果你坚持要领导有事,只要你足够重要,领导也就会有事。
所以,面对不法,一个人其实一定要分析评估自己的因果承受能力。要知道,见义勇为连公职与军人都没有法定的义务。你一个普通人,能做好自己其实就毫无问题。
人可以有梦想,也要为此去准备。
但当想法超脱了能力,其实就我们就要落在地面,按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步伐,做自己的自己。
小结:
在今时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很矛盾。渴望公平,但也希望掌握规则。渴望能力,却又往往不去行动。想要改变,却又心眼高过手脚。
所以,在生活中,在职场中,其实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去看别人如何。而是要不断的认知世界与自己。你是否能力可以匹配你的想法与认知。
6楼 馨楠
学习了
5楼 阿童木51016
你没有能力,你就可以不知道。阿东老师对生活的体悟,好似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好似被开发,但又存疑中。
Julie63702
@阿童木51016:生活哲学
4楼 斯科菲尔德
好像说了又好像没说哈哈哈哈
阿童木51016
@斯科菲尔德:自己去领悟,这是生活奥秘,是生存奥秘
3楼 尼弥西斯65671
说得好!
2楼 盖聂39099
很好!
1楼 Chary-
真是放了个没味的屁
盖聂39099
@Chary-:各自所想,你不错!继续
尼弥西斯65671
@Chary-:看来你比这里的人都厉害!因为你与大多数人的眼光不同,内里也不同。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点赞认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