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因为“先生”告诉老板初六是开工吉日,老板就让HR发通知把开工日期提前一周,这是不考虑人力成本、生产计划、企业实际,此举非常危险。
把原定的开工日期改动,就因为所谓“先生”告诉老板初六是开工吉日,遇到劝说这种事情,作为HR需要劝说老板按原定放假时间执行,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跟老板进行分析弊端:
作为企业,都会发各种通知,而通知一旦发出来,就不可轻易更改,因为很简单,通知发出来后,大家都看到了,也会回复收到,大家都会按通知内容执行。而如果通知发出来后,大家也收到了,后面又有新的通知,而且更改后通知的内容跟原来的有很大不同,员工心里有一种想法,企业的通知都可以一改再改,说明这个企业本身管理就存在问题,企业管理者的威信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推行通知的执行上员工的配合度就下降。员工会问,以哪个通知为准,或者在企业发第一个通知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回复,因为他们知道后面还会有改动的通知。作为老板,虽然有权利改动企业通知,但企业通知当出去后,老板也不能轻易去改动,否则,老板威信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老板说的话在员工中分量就会被削弱,所谓“一言九鼎”,说的就是说出去的话,分量很重,就像九个鼎一样说了就不能反悔。
不同企业,开工日期不同,早不行晚也不行,需要根据企业所处行业情况、企业实际情况、人力成本情况等来定,这才是实事求是。如果因为迷信,就请“先生”过来算哪天是开工“吉日”,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开工日期,是有计划的,需要根据往年的开工日期,以及订单情况、人力成本等情况来定,客观情况是确定开工日期的关键,不是靠“先生”过来算哪天是开工“吉日”就开工了,这样会打乱原定的工作计划和部署。企业决策也好,企业管理也好,都要讲求科学性、严谨性,如果每次决策都靠迷信那一套,企业迟早就倒闭,而且,作为老板来说,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做决策还要请“先生”过来算一下,老板的水平和能力大家也会私下议论。
把开工日期提前一周,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要增加人力成本。企业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成本,因为企业是要有盈利的,没有盈利企业就无法生产,不考虑成本多少,就盲目做一个事情,往往得不偿失。就像企业要做一个项目,首先要算一下投入多少钱,人工成本多少、物料费用多少、场地费用多少等,能赚多少钱,如果投入的钱多,没有赚头,那这个项目就不值得去做,因为这是亏钱的项目。同样的道理,把开工日期提前一周,那得增加多少人力成本,这个成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赚回来,这都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原定放假时间是1月25日-2月9日,通知一定是提前发出来的,很多员工都按照原定的放假时间安排好的自己出行计划,结果放假的第三天,就把开工时间提前一周,显然人员不一定都能到齐。而且,员工能不能赶过来还是未知数,春节期间车票、飞机票本来就紧张,员工在放假前都计划好个人出行了,要去哪里玩,要去哪里拜年,通知一改,大家的出行计划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员工也会有很大情绪,员工带着情绪赶过来开工,开工能“大吉”吗?如果人员不能到齐,如何能开工?提前开工,可操作性是很大的,首要因素是人,人不能到齐,是无法开工的,原定的放假通知出来,大家都计划好出行,谁都没有想着会提前开工,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把开工日期提前,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是老板一句话就能说开工就开工的,作为HR需要跟老板分析其中的弊端和难处,让老板打消这个念头,还是按原定计划开工,让大家安心过一个好年。员工过好年回来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对员工好,对企业也好,对HR也好,对老板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