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设定绩效考核标准,员工就会自发地勤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吗?
切记,绩效并非源自绩效考核,而是源于绩效辅导。
因为当你设定一个目标,员工未必会全力以赴去实现,即使他有此意愿,也会面临各种挑战。
因此,对于绩效管理,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理解,尤其是进行绩效评价时。
1 绩效评价常见误区
绩效评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但过分关注员工不足是常见的误区,会引发诸多负面效应。
1.1 损害上下级关系
过度关注员工的不足会损害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
在绩效考核中,上级若总是盯着下级的不足,就如同将管理等同于治疗,上下级之间便难以长期共事。这种做法会让员工感到上级总是在挑刺,而不是在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有研究表明,在一些企业中,上级对员工的绩效评价只关注不足,导致员工对上级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工作氛围变得紧张,团队协作也受到严重影响。上下级之间的信任被破坏,沟通变得困难,工作效率降低。
1.2 降低员工积极性
只关注不足会让员工感到不被认可,从而降低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得到认可,而当上级只关注不足时,员工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到。这会让他们失去工作的动力,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肯定。
有调查显示,在那些绩效评价只强调不足的企业中,超过60%的员工表示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创造力也大打折扣。员工可能会变得消极怠工,甚至考虑离开这样的工作环境。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2 正确的绩效评价原则
2.1 系统开展,避免直觉判断
绩效评价要坚持高目标和高效率,就必须系统化地评价下属设定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能力。
管理者在指派工作、调配人力、建议工资幅度和升迁名单时,都应依据对下属及其效率的评价来做决定。如果仅凭直觉,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做决定,还可能导致决策不合理。
据统计,在没有系统化评价的企业中,管理者做出错误决策的概率高达40%。
因此,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比如借助科学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主观臆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2 基于绩效,而非个性潜能
评价应始终把焦点放在改善绩效上,这是管理者的职责。
亲自评价下属,才能履行协助和教导的责任,把对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评价是一种判断,需要有清晰、明确的公开标准。如果缺乏标准,价值判断就会变得非理性而武断。强调“潜能”“性格”和“承诺”的评价方式,容易滥用评价。
有研究表明,以潜能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企业,预测错误的风险比基于绩效评价的企业高出30%。
所以,评价必须基于绩效,确保公平公正,让员工明确努力方向。
2.3 聚焦优势,促进员工发展
评价的首要目标是让员工的能力充分发挥,从员工的优势出发,最大的错误是试图根据缺点来做评价。
一个人只有靠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实践,才能有所成就。当员工的长处为人所知并受到赏识时,再思考如何克服缺点,才能更好地发挥长处,实现进步。
在一些成功的企业中,管理者注重发现员工的优势,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样的考评方式,将员工的短处视为发挥长处以及取得成效的限制条件,有助于员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 避免过分关注不足的方法
3.1 全面记录,客观评价
管理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认真记录员工的各项业绩表现,包括近期和过往的工作表现。
据研究显示,有超过70%的成功企业管理者会定期记录员工表现,为绩效评价提供全面依据。例如,建立员工个人档案,将工作记录和绩效评价结果保存在档案中,以便长期观察和评价员工的效率表现。这样可以避免只看员工的近期表现而忽略其过往的努力和成绩,从而实现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
3.2 明确标准,减少偏见
管理者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收集足够的数据和证据来支持考核结论。例如,可以通过员工的工作成果、表现评价、能力评价等多方面的数据来进行考核。
同时,管理者要保持客观和公正,避免个人感情和偏见影响考核结果。有调查表明,在制定了明确标准的企业中,员工对绩效评价的满意度提高了40%,认为考核更加公平合理。
3.3 平衡结果与过程
绩效评价要兼顾结果和过程。
在结果方面,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对员工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在过程方面,管理者可以发挥教练的作用,为员工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但也要注意不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过程,给予员工足够的发挥空间。
3.4 合理应用评价结果
将绩效评价结果充分应用于工资调整、奖金分配、职位晋升、培训教育等方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调整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提高组织效率。
有数据显示,将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应用的企业,员工的离职率降低了20%,企业的整体效率提高了25%。
3.5 重视反馈与面谈
重视绩效反馈和绩效面谈,为员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状况和不足之处,提供改进建议和培训机会。
同时,通过面谈了解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为员工提供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
此外,还可以建立员工申诉机制,让员工有渠道表达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异议和建议,促进组织的公正和透明。
(全文完)
如果你想向我提问,在不涉及隐私的前提下,背景信息控制在200字以内,越详细越好,我将尽可能给出完善的回答。
如果你觉得我的观点对你有所启发,是我的荣幸;如果你不认可我的观点,那你可以倒过来教我一些你认为我应该知道的知识,这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我的文章,如对你有所启发,欢迎分享、收藏、点赞、点亮在看。
坚持分享,死磕自己,我是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