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领导老R认为简历多得是,人才也多得是,实际上,存量是固定的,去掉距离,去掉行业,再去掉年龄,合适的人就那么几个,浪费一个就少一个。
普通企业的招聘痛点永远在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不是如何筛选,如何背调。岗位发布后,收到的简历很有限,HR该怎么办?
领导要我们主动出击,在招聘网上主动搜索简历,但我试过效果也不好。可能是我的搜索设置和搜索的“关键词”不合理,怎么找到更合适的关键词?
假设我们要招聘一个有医疗背景的文案。你有没有想过,按行业设置关键词去搜索,如医疗,搜不出来多少简历,换一个关键词,简历一定会多?你可以换医药试试,一样不会多。
很多领导老R认为简历多得是,人才也多得是,实际上,存量是固定的,去掉距离,去掉行业,再去掉年龄,合适的人就那么几个,浪费一个就少一个。
因此在筛选简历时不需要走什么捷径,直接全部过一遍也花费不了太多时间。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提升邀约转化率上。
在平台上一问一答,很容易就没了后续。第一步是先添加微信,愿意加微信说明意愿足够,否则在平台上半天回复一句,基本是黄了。
沟通的话术很关键。先找到对方离职的痛点,然后用企业的亮点去匹配。如对方因为通勤原因离职,我们的优势恰好是交通便利,就可以重点聊一下。有些是因为与接送孩子冲突,我们可以允许弹性工作,很容易就与候选人同频了。
当然,人才储备也很重要。市面上的群,就是几百个人资一个群,非人资的往往被排除在外,这种的群最后就是闲聊群,作用非常有限。当时我建医疗群时,一小部分甲方人资,一小部分乙方人资,剩下的都是不同科室的医生。有招聘需求时,把链接甩群里,总会有意外收获。
如果不能激活内部推荐,公司又不可能开新渠道,刚才我们说的遇到合适候选人先加微信就发挥作用了,因为微信好友越多,朋友圈的作用就越明显。
1楼 看世界听心声
实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