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招聘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2、做好人才储备,是招聘的根本
3、学会借力,做一个聪明的HR
比主动搜索简历更重要的,是这3件事!
文/黄兰兰,《全能型招聘高手修炼手册》著作者
HR发展教练、管理咨询顾问
(文章一律原创,抄袭必究)
其实,案主遇到的问题是很多hr都会碰到的:
没有简历,没有资源,怎么招聘?
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一些没有什么品牌影响力的普通企业、一些比较小众的行业和岗位上。
哪怕是很常见的岗位,比如销售;哪怕你是大企业,但你要是招高精尖的技术岗位。
同样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所谓的主动搜索简历,就算你搜索的关键词再精准,也不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HR都会去做主动搜索简历这个动作.
大家都想要在一些无论是免费渠道还是收费渠道上薅资源。
但这些招聘网站或渠道上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呀,而且你懂怎么搜,人家就不懂了吗?
你的竞争力在哪里?尤其你还是普通企业普通岗位。
因此,如果仅仅想通过如何搜索简历这一项动作,搞定招聘资源的问题,是很难的。
对待招聘的眼光要放长远,视角要拓宽,才可能做到拿到一个好的招聘结果。
如果你连招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即使给你很多简历,你也无法辨别。
还会导致明明不合适的人你却推荐给了部门;
明明这个岗位是可以拓宽很多招聘渠道和来源的,但你没有做岗位分析,从资源的界定上就不清楚,哪些资源其实也是可以纳入进来的。
比如我问你:
1、你所在的行业,在本区域有多少家像你这样的美容公司?他们的人员需求量比你们大还是比你们小,平均年需求量在多少?他们的hr你可认识,他们一般招聘的方式都有哪些?你们有没有做过交流?你和他们有没有做过资源置换?
2、你有没有做过同行业的人才地图,这些同行的该岗位人选你有没有联系方式?他们愿意不愿意到咱们企业来,咱们企业有没有优势?
3、这个岗位,是暂时招聘,还是处于长期招聘的状态?为什么?如果是长期招聘,主要是因为人员流失率大造成的?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4、如果是流失率大?流失率在多少?是低于行业标准还是高于行业标准?有没有复盘,解决措施是什么?
5、咱们企业目前主流的招聘渠道是什么?内部推荐做的怎么样?有没有内部推荐的奖励?有没有实际的激励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原因又是什么?
我可以说,50%的hr是无法很快回答这些问题的。
这也是大多数招聘HR的一个常态:
习惯做招聘的这个动作,比如发布岗位、收集简历或搜索简历、邀约打电话、面试,这些日常的动作上。
而没有去做招聘管理的动作。
而这个动作才决定了你能不能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
不然你就是做十年招聘,也没有出路。
2、做好人才储备,是招聘的根本
聪明做招聘,并不是岗位缺人了,才需要招聘,也不是咱们公司有招聘需求我才启动招聘。
招聘高手的眼睛里、脑子里围绕的都是和咱们企业岗位相关的人。
这些人经常在哪些区域出没,这些人才的资源你如何去获取,这些零零碎碎的人才信息有没有及时的将它构建起来,形成人才数据库?
我曾经在一家企业负责招聘,一个下属,我们两要在3个月的时间招齐整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岗位。从基层保安、保洁,到高层项目总经理,时间紧张、岗位工种层次不一。
于是先做整体规划方案,像基层岗位需求量几百,一部分做外包,剩余部分自己招,而中高层岗位都是自己招聘,没有启用猎头。
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个行业,不仅是本省,包括全国性的中高端人才做了大量的人才数据构建,大概有将近上千份人才简历数据。
这个成了我的一个人才宝库,类似猎头的人才信息库。
不仅完成了当时的任务,也在后续有招聘需求时,先看自己的库里可有合适的人。
并且,这个库你是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的,即使现在不招聘,也会每周都拿一天时间出来进行人才资源的获取和新数据的补充。
说白了就是你每天都要有资源积累的习惯,比如:
你今天看了多少份简历,加了多少人的微信,打了多少电话,人才库上登记了几条信息,邀请了多少人进入到你的人才库微信群或企业群?
当时很好玩的一件事情是,我们的一个项目总因为个人原因离职了,本来这个岗位也是我们自己去招。
后来考虑速度更更快,总部支援了我们,直接从猎头那里花了十几万敲定了一个人选。
然后新项目总来我们这报道的第一天,介绍自己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这个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等我打开电脑,翻开我的人才宝库一看,原来他的信息就躺在我的人才库里。
如果是我们来负责这次招聘,那公司的十几万是不是就不用花了?
所以我们hr在招聘上往往并不是说技术上没有猎头厉害,而是猎头的资源比我们多。
那人家为什么比我们多?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家是先做规划,再搭人才库体系,再分解到每天的各项招聘动作上。
3、学会借力,做一个聪明的HR
我一个招聘hr朋友和我抱怨,一个团队里,有一个女孩子,专业不如他,学历背景也不如他。
但人家每月招聘任务很快就能完成,他说是不是因为她是女性的缘故。
然后他还说,你知道吗,我看到她每周都会帮所有的业务主管点下午茶,帮他们拿快递,还私下里搞些小活动,而这些在他眼里,纯属是没事给自己找事干。
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
很多我们觉得不专业的人,能把事情完成或做好,就是因为人家懂得借力,用别人的专业也好、资源也好,帮助他把这个事情完成。
你要么完全靠你的专业吃饭,要么你就通过合作来达成你的目标。
而90%的hr为什么借力难,只能自己闷头干,原因是:
1、和业务关系一般,因为时间都花在了处理琐碎工作上而不是关系建立和维护上;
2、不习惯借力,认为请求帮助是不是就显得hr没能力、不专业;
3、习惯救火,习惯去完成眼前简单的任务,而不习惯做长期规划,做那些烧脑的工作。
第一,借力部门:
hr要清楚,人力资源第一责任人是部门主管不是我们hr,招聘也是他们的分内职责。
只是说不考核他们的kpi,所以hr要想办法让他们帮助你,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把他们的位置不摆正,不能说服和影响他们,那就只能我们自己累。
第二,借力机制:
建立人才库、内推机制和相应的奖励。你的企业里一定h是有人脉资源比较广的达人,只是你不知道。
当然,还有很多可以借力的渠道或人,需要我们通过借力、广纳资源,去一点一点做积累和沉淀。
以上,做3个转变:
从招聘的单点动作拓宽到如何去做招聘管理;
从当下招聘,拓宽到提前储备“长期”招聘;
从自己做招聘,到让所有能帮、应帮你的人帮你一起做。
更多招聘内容欢迎关注我的主页,阅读我的个人著作《全能型招聘高手修炼手册》
或关注下方我的课程哈:
求职面试课程:《HR求职面试全攻略》-搞定工作
向上管理课程:《HR向上管理的5大技法》-“搞定”你的上级
优秀面试官系列课:《企业面试官全技能提升课》-搞定面试选拔
招聘全流程课程:《从小白到招聘高手的4步修炼》-搞定招聘管理
招聘书籍:《全能型招聘高手修炼手册》教你如何成为一名全能型招聘高手。
心理学课程:《心理学在HR工作的实战场景运用- 搞懂人性
企业文化课程:《选育用留:企业文化在HR工作中的实操落地》-搞懂企业文化
1楼 毅行
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