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岗位关键词搜索不到合适人选简历,为何不试试搜索同行优秀的企业名称。同行不一定是竞争,也许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
网络招聘是我们大多数HR的首选,但是光靠招聘网站是远远不能满足一家企业的招聘需求的。当然,如果企业的招聘量不大,一年都招不到十个人,有招聘网站也足够了。人才招聘可以从多渠道进行。除了招聘网站还可以考虑其他招聘渠道,按时完成目标才是王道。
1、网络招聘;
- 招聘网站;网络招聘中,各大招聘网站是首选,大知道都知道的。人才数量大,人才类型广,几乎你想要什么要样人才在各大招聘平台都能找到。人才简历主要来源于求职者的主动投递和招聘官的主动搜索。前者比较有限,但前者比较省时间,后者需要一些技巧,否则网站上合适岗位的简历也不一定能被你搜出来。除了搜索“关键词”之外,你还可以搜索“行业优秀企业的名称”,比较搜索关键词,根据过往的经验,我个人认为搜索行业优秀企业的名称效果更好。
- 社群招聘;这种招聘渠道有点像是撒网式的,可以找到对应招聘求职群或是行业群。比如你企业要找一名厨师,就进当地的厨师群或是餐饮群,像厨师这类人才一般不会在招聘网站,也很少人会去参加招聘会,更多的都是通过微信群或是朋友推荐。
- 行业论坛;这地方可是一个风水宝地,呆在旁边看热闹都是一种成长。能常常在论坛留下足迹的都是人才。对于企业某一类岗位,可以考虑来这种地方看看。
2、行业交流会;
其实,HR岗位是一个需要眼观八方,耳听四方的角色。不仅灵敏度要高,而且警惕性还要强。关注企业内部稀缺或是高要求的岗位,时不时的融入到这类交流会学习,随便物色几个人,以备不时之需。这条路也是外部人才供应链之一。
3、培训机构;
培训机会与行业交流会类似,方法也是一样。行业交流会找的是企业高端人才、稀缺人才、关键人才。培训机构就是针对性的实施,与培训机构负责人联系,但有的机构需要收取费用,如果需求量不大的话,他们在学员群中推荐。
4、同行推荐;
同行不一定是竞争对手,更多是合作伙伴,现在都流行抱团取暖。在塞冷的冬天大家抱在一起,才能事半功倍。平时多与同行HR交流交流,相互共享知识,共享信息,分享人才资源。把同行处成朋友,工作起来也会轻松很多,在工作中碰到困难,朋友们还可以帮你提提建议。
5、内部培养;
前面都是外部的人才供应链,外部人才供应虽然可以为公司注入新的思维、新方法。但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能及时满足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外部人才也只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种状态,优秀的人才大家都想要,大部分优秀的人才都在企业。所以内部的人才培养才是企业的人才储备的关键,也是公司重要核心人才的来源。
1楼 温情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