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而想去转型,这涉及到一个“诚信”与“胆大”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也会通盘考虑到选择后可能遇到的风险,如果是您,会有怎样的选择呢……
试试,才知道有没有戏
学过/看过,不等于“有经验”,毕竟没“做过”,如果想转型,想去试,也算是一个办法吧。不过,需要注意:
1,诚信不自欺
原来做招聘,想转绩效,学过绩效课程,看过同事做绩效,于是就在简历里写了有绩效经验,收到几家企业面试邀约,他们之前没做过绩效,要招有经验的人。
这样的基本情况描述,除了有些矛盾外,是不是还隐藏着不诚信或者自欺欺人的味道啊。比如:
没做过绩效,为啥要在简历里写有经验呢;人家明明需要有经验的,因为你简历中写了有经验,难道你还要继续“装”下去,或者天然的认为人家没推过,你就可以忽悠过去,如果在工作中露馅,或者后来背调查出来,不录入或辞退,岂不太尴尬了。
实话讲,在实际的求职中,一些不那么规范或规模不太大的企业,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如果能说会道,或者有一些明显的闪光点,也是可能通过面试的,但是,这样的企业,进去容易,出来恐怕也是轻松的,升职加薪/薪水等有多少期望呢。
关键的是,通过撒谎或忽悠获得的职位,踏实吗,心里不会掂记公司“哪天发现”吗,能够对付得了绩效工作的种种“临场应变”吗,须知,绩效是难度非常大的HR一个模块,即使有经验的,换了环境,都不一定能够胜任,何况没有经验的啊。
学过理论,顶多知皮毛,看过人家操作,只是知道“猪会走会叫”,其中纷繁复杂的过程,与各部门/上下级讨论纠结的过程是难以知情的,更对绩效制度/流程/表单/绩效方案/考核过程以及打分结果运用等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拿主意/提方案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思维,如果被放之其他方面,太有害了,就是与坑蒙拐骗无二,工作上如此,生活中也很容易被滥用,再往下想,不堪设想啊。好习惯养成不容易,坏习惯一学就会。
在求职中,这涉及的毕竟是原则性问题,切不可轻易试之啊。
2,外行能评价
题主认为“既然这些企业没做过绩效,专业性,他们也没人可以评价,入职机会挺大”。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能与题主有别:
人家没做过不假,但专业性,也一定是可以评价的。试想啊,他们凭什么要招这样的人,企业在肯定在这方面吃过亏,比如现在在职的HR或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对绩效没做过或了解不多,甚至有的人做过,只是公开谦虚的说没做过,或者不愿意来承担这样“不容易做好”的工作;题主也不敢断定,之前没有N个来面试的人,其中有经验或没经验的人,恐怕也不知道有多少,至少不能说题主就是第一个被选中面试的人,恐怕与题主一起前去面试的人都有N个吧。
不管怎么说,既然人家要招聘,肯定是做了一些文章的,比如岗位职责/任务/目标要达到什么,其中HR或公司领导也一定讨论过这方面的事情,说不定还专门花时间去翻阅过不少绩效方面的资料,也与同行探讨了一些问题,也不敢说没有面试过N个求职者。
退一步讲,即使他们都是绩效的外行,那么,管理是相通的,外行提出的问题,往往更直接高效,内行更难以回答,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即使根据管理经验,也会有许多“评价专业性”的办法,比如: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有什么措施等。
只要面试了几人,就会积累相当的专业问题,即使是外行,也会逐渐内行起来的,想通过这一关,也不容易,除非你正好与他们对上眼,或者你真是的第一个,加上他们正好看上你,这么多凑巧的事情在一起,你觉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3,主管要带人
没有相关经验,直接面试绩效主管,而不是专员。难度是不是更大了:
既然是主管,不但自己要承担绩效里的不少工作,而且极可能要带人,包括绩效专员,以及培训/带动其他部门负责绩效工作的同仁。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入职,目前来讲,你就是这家单位在绩效方面理论上最“专业”的人,你说的话/做的事,大家都在盼望着,同事/其他部门/公司领导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如果你在编制度/流程/培训/实施绩效等方面的工作时,没有定力,提不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或方案,第一次,人家可能会认为你对公司不熟悉,如果第二第三次仍然如此,他们的看法就会慢慢起变化的,甚至怀疑你的经验和专业性,进而去认真“背调”。
后面会出什么事情,真不知道了,也不敢多想,完全凭运气了。
4,转型要低调
转行或转型,对职业来说,都不是小事儿,实话讲,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很多单位都更希望使用有“经验”的人,而不愿意接纳“需要熟悉或学习”的人。
如果想转型,最好是从基层或零做起,低姿态,人家才更容易接纳,自己也才拥有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即使工作中出了错误,人家原谅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人家在你身上出大业绩的希望才不会那么大,最终让结果与期望出现较大落差的可能性才会更低,公司和你都相对稳定平安的可能性才更大。比如:从绩效专员/助理做起,而不是直接就应聘主管。
5,胆子大也行
有的求职者,就是胆大。
一是希望工资更大,二是希望职位更高。
哪怕没有相关经验,但通过恶补相关理论,或者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或者与做过的人多交流,进而就“胆大”起来。
当然,胆大不犯法,也不能说没可能应聘成功。特别是那些公司本来就不规范,对求职/面试等要求不严,凭某位领导“一人说了算”的,那些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经验不丰富的人,也是有可能成功应聘的。
至于工作中会遇到什么,会不会爆雷,会不会被辞退,先管不了那么多,进去了再说,工作或专业性差一点,如果能够在人际关系上多下一些功夫,有的也完全是可能通过试用,甚至从此就稳定下去,有的还在加薪升职上折获不少,随着入职时间的推移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专业性也会有所增加。
所以,一些会来事儿的人,即使没有相关经验,也可能获得一些入职机会,这就是也不会来事儿的人的主要区别,也就是说,人际关系运作好了,往往比专业性更重要,特别是那些不太规范的单位。
诚信与胆大,就看自己怎么选择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考虑,愿题主好运。
4楼 lark
有的时候不会的人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积累经验呢
3楼 忍者神龟81496
如果企业之前没有实施过绩效考核,那么应该招聘做过专业绩效考核的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楼 馨楠
学习了
1楼 豆豆发芽了
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