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事情,办法或对付措施单一的话,效果都难以有保证,招聘也是一样,如果一味只在办公室里进行网络招聘,效果也不怎么样,如果结合其他新旧招聘方法,综合起来,就可能出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效果。
主动招聘,不止网招
通过网络招聘,是比较常用的渠道,但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想办法改善,直至效果有明显提升。对题主所遇问题,建议如下:
1,搜索简历,勤能补拙
题主“试过”主动搜索简历,但效果不好。
就不清楚题主是怎么试的,是试了多久/几天,是试了几次,是试了哪些网招渠道,不得而知啊。基于此,不妨适当改善一下,比如:
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搜索各至少一小时以上,多试“职位/范围薪水/地区”等类似的关键词。
只有多搜索,加强频次和时间长度,也就是“别的HR在搜索的时候,你也在搜索;别的HR没搜索的时候,你仍然在搜索”,或者说,管他“求职者什么时候上线找工作或发简历/更新简历,你都大部分时间保持着在搜索”。
这样整,你与有缘的求职者相撞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只是偶尔每周搞一两次/而且每次仅有一两个小时的搜索,效果是难以保证的。
此所谓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至于什么技巧,恐怕最笨的办法效果就最有保障了。
2,找找客服,多多推荐
招聘网络平台如果能够主动给单位推荐一些相对适合的求职者,也是不错的主意。
这就需要题主多次找找平台的客服或平时联系到的平台营销人员,提出招聘的想法以及希望,要求他们怎么怎么提供方便。
一般来讲,你是他们的客户,只要不是特别为难的事情,他们都会想办法给予满足,至于效果如何,还是用实践来检验,也就是告诉他们要求之后一两天,就要将招聘情况再反馈给他们,以便让他们进一步改善,直到题主满意为止。
3,同行HR,共享资源
题主所在行业,不管是在本市还是当地,都一定有不少的HR群,包括QQ/微信或者线下的一些交流等,这些资源或渠道要想办法用起来。
同行业的招聘,基本的岗位都差不太多,有的求职者或离职者是可以共享资源的,离开这家公司,并不代表这个员工不好管理,员工业绩怎么样,与环境/管理者甚至周边同事都是有相当联系的,不能将不好的印象推到员工一个人身上,要客观的分析和看待。
总之,同行HR的资源或人脉,要尽量开发和利用起来,这对做好招聘甚至其他HR工作,都是可以有相当借鉴意义的。
4,免费网站,可以试试
有些招聘网站,可以进行免费招聘,有的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免费。
免费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效果,是完全可以试试的,特别是当地的招聘平台,既可以与本地其他HR分享和打听,也可以找找当地人社部门负责就业方面的工作人员,看看他们可以怎样来协助题主招聘,比如:一些线下招聘会等。
总之,想办法将可用的资源或渠道都利用起来,即使今天没效果,也好为明天做好准备。
5,其他渠道,尽其所能
如果真想让招聘出效果,只要用心,办法一定会有的。除了以上的一些渠道或办法外,我们不妨再思考还有哪些办法。
比如:在自己的抖音或朋友圈广告起来、到街道办/社区联系渠道、有时在地铁或公交上都对一些“谈得来”的人打起广告……
总之,思路打开了,随时都想到自己有招聘任务,就会穷尽所有办法,甚至将亲戚/朋友/同学等都鼓励起来,你有事情,大家想办法支持,人家有事情,届时你也大力支持,相互的嘛,正常,不一定非得要吃要喝的。
1楼 焕然001
我一般都是通过提炼岗位关键词和人才画像的关键词来搜索简历,精准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