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跟签了俨杰《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未必就能撇清主体责任,新就业形态下的灵活用工不是法外之地,俨杰(化名)在出租屋猝死类似事件理应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从报道中描述来看,梳理了四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俨杰没有与叮咚买菜签订劳动合同,第二个关键点是当事人与第三方公司签署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第三个关键点是当事人的工作是从事仓管类的工作,第四个关键点是当事人出租屋猝死是因为连续夜班过劳死所致。围绕这四个关键点,我们展开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
没签《劳动合同》是否能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这个认定是由劳动仲裁或法院来进行认定,具体来说,能认定为劳动关系的,有四个方面需要明确:第一个是主体明确。用人单位是依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具有合法经营的主体,劳动者是具有在年龄和具有劳动行为能力方面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人。第二个是管理关系明确。也就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有相关制度依据,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第三个是报酬支付明确。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报酬,在报酬标准、报酬支付方式、报酬支付周期符合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第四个是业务从属明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为用人单位创造了一定经济价值,成为用人单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对用人单位日常业务开展有一定影响。从这四个方面来说,即便双方没有签《劳动合同》,也可以认定为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案例中俨杰家属可以收集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报酬支付记录、工作证、招工登记表、出勤记录、工作场所图片、报销记录、工作任务安排记录、接受培训相关记录、违纪处罚记录等。
- 二、签署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是否就是非劳动关系。
签署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是否就是非劳动关系,我们需要先了解自由职业。自由职业是一种新的职业模式,是自由职业者通过平台接单,完成指定工作或服务,属于零散性、临时性用工形式。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事人确实与第三方公司签署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但俨杰家属需要收集双方不存在劳务关系或合作关系的证明,就能认定为劳动关系。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收集:第一是收集被管理的证据。一般来说,自由职业者往往是享有高度的工作自由,甚至可以居家工作,不需要打卡签到,不受用人单位各种规章制度约束等。俨杰家属可以收集连续夜班是否是对方安排,有没有打卡签到,有没有约束其完成工作任务的制度规定等。第二是收集俨杰工作属于对方重要工作业务。自由职业者仅往往是接受的是临时性、非全职或非核心的工作任务,而俨杰在叮咚买菜从事的是仓管类的工作,对于叮咚买菜来说,仓储是很重要的工作,甚至是核心工作,俨杰显然从事的是全日制的工作,不是临时性、非全职或非核心的工作,可以从叮咚买菜对外宣传和业务介绍中寻找证据。第三是收集报酬支付凭证。俨杰在叮咚买菜做仓管工作,又与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签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那么俨杰家属需要收集相关报酬支付记录,是谁给俨杰支付劳动报酬的,如果是按月支付,即便签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也会认定为劳动关系,因为自由职业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往往是做完一次性结算,或者按天、半月结算,只有员工才是按月结算。
当事人从事仓管类的工作是否属于全日制,就要看俨杰每天工作是否超过4个小时(非全日制用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俨杰连续夜班显然已经超了。而俨杰的工作是仓管,我们知道仓管的工作是管理仓库中的货品,是很重要的工作,仓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叮咚买菜对于俨杰工作一定有严格管理,不管是工作流程要求、工作任务要求、工作考核要求等,都是一种管理,既然俨杰每天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任务完成进度都受到叮咚买菜直接管理和约束,就不能认定为劳务关系或合作关系,符合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属性。俨杰在叮咚买菜工作期间,是否有接受类似餐补、加班补贴等,如果有那么就可以认定为劳动关系。
俨杰过劳死谁承担责任,需要理清俨杰跟叮咚买菜、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的关系。叮咚买菜是实际用工单位,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则是与俨杰产生实际用人关系。叮咚买菜很多一线员工都让第三方机构来承揽,所以,俨杰没有与叮咚买菜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签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而协议中又约定甲方(云千斗)及入驻的平台企业与乙方(俨杰)不构成任何劳动/劳务合同关系,甲方没有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义务。这种灵活用工模式下,很多像俨杰的从业人员很难获得相应的劳动权益保障,一旦发生工伤,容易引发纠纷,作为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因为与俨杰签了《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需要承担主体责任。叮咚买菜作为实际用工单位,也难逃连带责任。
既然悲剧已经发生,不管是叮咚买菜,还是第三方公司杭州云千斗,都需要积极加以妥善处理,在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进行反思,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跟劳动者签《自由职业者服务协议》,约定不构成任何劳动/劳务合同关系,甲方没有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义务,这种搞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的文字游戏,只会引发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楼 Adela~
学习了
1楼 咸蛋超人45518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