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人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0万元的,基本无需缴纳个税,这是基于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后的,能达到年收入大于10万元本身就是高收入人群。
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在剩余不到三成的实际缴税人员中,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缴税金额较少。以上数据真实反映了很多的工资收入现状,高收入人群毕竟是少数,我们不妨从以下四点去分析:
- 一、个税扣除标准提高后,个人个税无需缴税比例上升。
过去是个人收入超过3500元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现在提高到5000元后,个人个税无需缴税比例上升。个人收入能达到5000元的是一个什么概念,举例来说,大学本科生刚出来工作大部分都是在4000元到5000元之间,也达不到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在很多基层岗位,比如服务员、保洁员、洗碗工、营业员等,普遍工资都在3000元到4000元之间,还有低于3000元的,这个收入跟5000元,还是有不小差距的。5000元就把很多人排除在缴税人群了,加上扣掉“三险一金”,实际上能达到扣个人所得税的,月工资收入要达到5800元以上(最低社保也要扣500元,住房公积扣250元),这还不包括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
年收入大于10万元,从岗位级别来说,属于资深经理、总监、老总级别,这类人本身就属于精英人群。还有一部分是专业技术人才,比如工程师、研发人员、科学技术人才、医师、培训师等,这类人员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另外,还有一类人群也能收入大于10万元,即行业明星,比如演员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这类人员的收入是非常高的。还有就是成功创业者,也就是老板、企业家,他们的身价都是上百万、上千万、上亿。不管是资深经理、总监、老总级别,或是工程师、研发人员、科学技术人才、医师、培训师,又或是演员明星、歌星、体育明星,能年收入大于10万元,都属于社会精英人群。
每次公布社平工资数据,很多职场人都表示工资又拖后腿了。这次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数据,更是让很多职场人感到工资拖后腿了,个人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0万元的,基本无需缴纳个税。也就是说,年收入大于10万元,工资就比70%的打工仔高了。即便是社保最低基数,很多职场人都觉得拖后腿,以海南省海口市为例,海口目前最低社保基数是4830元,个人要承担507.15元,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工资低于这个社保最低基数还是很多的,而低于最低社保基数也是要按最低社保基数缴纳。不管是社评工资,还是最低社保基数,或是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大多都是处于上涨的状态,而对于在企业工作的职场人来说,工资不可能每年都上涨,最多是工龄工资有上涨,上涨幅度也是在50元到100元之间,而且是有封顶值的,到了封顶值,工龄工资就没办法上涨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职场人工资拖后腿是常态,因为职场人工资上涨的幅度,没有社评工资、最低社保基数上涨幅度大和频繁。
四、时间和努力会拉开工资差距。
年收入大于10万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当然,也有人达到或超过了这个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只是相对来说处于一个同一个起跑线,而出生在好的家庭,在一开始的起跑线上就处于优势,随着时间推移,每个人的差距才会有明显变化,个人努力会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毕业后一年到两年,可能差距不是很大,过了三年后,这种差距才会慢慢显现。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现在工资拖后腿,每个人未来如何,都是不可能就设定好的,当前的你是工资拖后腿了,不代表未来的你工资还是拖后腿,时间会见证你的改变。
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反映了很多人的工资收入水平,这是大多数。我们需要用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不必太多在意,做好当下的,做好自己不负青春,不要过多想结果,当你努力了,结果不会坏到哪去。
2楼 林杨柳
一刀切的做法,对于一线城市的天选打工人来说,颇不公平。5000元在三线城市可以过得很好了,在一线城市,深圳广州,可以说刚到贫困线。就这还要交税。
1楼 弓长田力
那我们公司的大学生薪资高于这个大部分简直不要太多(一倍及以上,嘘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