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之,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一定参考作用,但是我们要明白系统永远不是单要素的。如果我们能在处理好其他要素的前提下,再多运用该效应,可能才能锦上添花。
皮格马利翁效应,靠谱吗?
靠谱是指表示可靠,值得相信。那皮格马利翁效应经过这么多年的验证,应该是有一定的可靠性的,所以你说靠谱吗,应该是靠谱的。
但是,任何的结果都不是单因素的作用导致的,都是一个复杂系统运行而来的结果,所以你说仅仅靠给员工一个“优秀”或者其中正向的评价和标签,他就能真正变成评价这样吗?可能要打一个问号。笔者认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实验时,其实也很难剔除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这个结果要说百分百或者百分之八九十成立,笔者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一个人的成功,或者说拿到好的结果除了好的标签,好的心理暗示或者期望外,还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果其他的因素不具备,他也很难拿到好的成果。
就算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实验时已经尽可能剔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笔者个人的感受是这可能在教育领域作用更明显一些。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这种效用应该是较显著的,因为小朋友的生存环境单纯,学习基本上就是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而且他们心理杂念相对于成年人少得多,所以给他一个好的标签,他自己的期望驱动,或者自我证明的驱动肯定是强烈的。但是脱离开教育领域,来到职场,咱给成年人打上各种好的标签和评价,他能受到的驱动或者被激发的动机应该是要减弱的。毕竟年龄增大后,大部分人学习成长意愿是降低的,心理还被各种纷乱嘈杂的声音占据着,很难就被一个评价和标签完全影响到。
人才盘点时要不要把明星员工的比例大幅提高?
人才盘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把员工做区分对吧,对优秀的正向激励,对落后的可能还有负向激励,对普通的可能动作少一些,但总之是要有区分,有区别,有了区分人才能感受到差距,有差距才会有动力。如果大家都差不多,还有谁会有动力去奋斗?
做人才盘点除了激励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点是要公平,如果盘点的结论是不公平的,只会起到反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把明星员工比例从20%提高到70%,对于那些辛辛苦苦,拼命努力的员工这意味着什么?
人才盘点也不仅仅是盘点,后续还有各种应用,升职、加薪、发展等。如果比例扩大了,哪里来的这么多职位,这么多人工费用来落地人才盘点的应用?最后要么公司花更多的成本,要么公司不做应用,让员工觉得公司只是画饼,就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期末都带回家一张奖状,上面写着XX宝宝,老师是谁都不亏待,但是其实没啥实际用处。
总之,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一定参考作用,但是我们要明白系统永远不是单要素的。如果我们能在处理好其他要素的前提下,再多运用该效应,可能才能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