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运用一个工具,首先是不是要先了解该工具,了解工具的底层逻辑思想,其次要弄明白自己使用工具的目的,最后如何通过工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职场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向内求,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资源欠缺的条件下,创造资源完成任务。另一种人是向外求,凡事都是外部的原因,在资源欠缺的条件下,不会主动想办法完成任务,任务完成不了都是外部的原因,跟自己无关。
以上两种人,职场发展肯定是不一样,第一类人会越来越优秀,第二类人会越来越平庸。
再来看看今天案例的描述,该招聘下属在领导的建议下,并没有主动去了解模型的作用和原理,在没有充分了解招聘漏斗的前提下,死搬硬套,最后分析出来的全部是因为外部原因,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这就是典型的向外求,凡事都是外部的问题,自己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这种下属,作为领导的,只能耐心指导,如果没办法把其转变为向内求的那类人,果断放弃也是一种好的选择。那么作为领导,该如何引导这样的下属呢。
结合案例下面分享三个方法:
方法一:针对招聘漏斗对其进行培训
我们来看看招聘漏斗到底是什么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招聘漏斗模型展示了招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转换率,通过浏览简历、邀约、面试、发offer到岗等步骤,逐步筛选和减少候选人数量,最终确定到岗人数。不同岗位和行业的转化率存在差异,但通过梳理和量化招聘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招聘工作的核心和逻辑关系,为招聘决策提供依据。
其实招聘漏斗模型的底层逻辑是告诉大家了解公司所处的行业,公司内部各种序列的岗位,它的转化率如何,假如说通过两三年的梳理之后,那基本上就很靠谱了,打比方各环节的转化率为:10%30%40%50%,如果你心里有谱的话,你就知道你应该怎么去开展工作了,是不是转化率这个数据,然后我现在要求某岗位进2个人,那么倒推就知道你的工作量上是应该做到一个什么程度,比如说你要搜索销售,招聘10人,你就知道你要浏览多少简历,邀约多少人才能达到这个招聘结果,如果低于这个简历量,你一定完不成这个招聘结果,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你这个值的完成最终是通过量的,什么是量的堆积?你只有有了一定的量,你才能最终找到合格合适的人选。如果你这个量都没有的话,你谈不上值,这就是招聘漏斗分析它的逻辑关系数量和质量。
因此,作为上级,你只有让下属充分了解这个工具后,他才知道如何运用。作为上级的你,有义务引导下属熟悉并掌握招聘漏斗分析,那么如何做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途径一:由作为上级的你亲自给他培训,详细解说招聘漏斗的运用,作用和逻辑关系,让下属充分了解并掌握。
途径二:直接推荐给下属学习招聘漏斗分析的视频课程,通过视频课程讲解,能够让下属掌握工具的运用和工作逻辑关系。
方法二:拓展招聘渠道,协助下属完成招聘任务
上面招聘漏斗分析的逻辑是数量和质量,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那么当下属也清楚招聘漏斗分析模型的工作原理和逻辑以后,就要想办法提高简历的浏览数量,邀约数量,面试数量,从而挑选到适合公司的人才。
如果想通过量变达到质变,假如公司只有一条招聘渠道,是无法实现这个数量要求的,所以公司要想办法拓展招聘渠道。
梳理招聘岗位,列出优先顺序,进行分类,哪些属于专业技能岗,哪些属于职能岗,哪些属于普通岗,有些专业技工职能在相应的专业网站上才能招聘到,有些普通岗位很多招聘网站都可以找到。
所以楼主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开拓哪些招聘渠道。
比如、发挥内部渠道:包括内部推荐、内部调岗、师傅带徒弟、一人兼任三职拿两薪、有些岗位计时改成计件等,发挥外部渠道:多开通几个人才招聘网站、贴招聘广告、外出摆摊招聘、与猎头、中介、劳务派遣单位合作等。
其次,经过对招聘漏斗的了解,也会分析出影响招聘的其他问题,如果能改变的,尽量去改变,例如:招聘流程混乱,就去优化招聘流程。如果不能改变的,列如:公司位置偏僻、薪资不高,只能努力克服。
方法三:对招聘进行改革,实行招聘奖励
为什么企业内部的招聘HR的招聘效率没有劳务派遣或者是中介公司的高,原因之一是奖励,企业内部的招聘没有任何奖励,拿着一份固定的薪水,每天面对那么多的招工岗位。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
所以当企业面临严峻的招聘任务时,有没有想过实行招聘奖励政策,
招聘人员的薪资直接与招聘结果挂钩,同时实行全员招聘。制定一份全员招聘鼓励方案。里面包括:可以参与招聘的人员,需要招聘的岗位,招聘奖励,招聘流程等。
不仅人事部招聘人员实行奖励政策,全公司参与招聘的都有奖励。全公司招聘实行奖励政策,这个要注意量的把握,如果不考虑这个问题,势必会造成公司内部员工熟人过多,万一哪天公司开掉一个部门负责人,导致整个部门人员跟着离职,那就不好了。
当公司拓展招聘渠道,对招聘进行奖励,这样一来,数量不就上来了吗?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量变引起质变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 这里了,影响招聘的原因千千万,但从招聘漏斗这个模型的逻辑思维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先要思考自己在平时的招聘中,真的有做到了提供大量的求职者给公司做选择了吗?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个人强大的标志:凡事向内求”。
1楼 心
我也遇到了这样的下属,根本原因是招聘非其主要职责,选择这个下属的时候就没有考察销售心态和自我成长意识。这也就导致了针对一个贪图安逸的文员你去给他谈狼性激励,无疑是事倍功半的。招聘其实就是销售,如果下属没有销售的狼性心态,就算给奖金也激励不出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