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是个复杂的心理问题,如果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拖延,主要是要弄清拖延有没有成为一个问题,看它是不是让你烦恼不已。
“拖延怪圈”现象一般会会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早点开始的时机已过去,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但由于离最后期限还远所以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觉得自己能做好,再到开始有不祥的预感代替了乐观的情绪,开始陷入各种哀叹与责备自己“要是我能早点开始”,并且通过做其他事情去掩盖本应做的这件事,再到最后的绝望,到不得不开始做,但焦点已经不再是如何做好而是能不能完成,再到最后的放弃,拖延怪圈画上了句号。细想起来,自己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就拿找工作制作简历这件事来说,从一开始的觉得我还想休息一段时间不想找工作,到开始觉得有点焦虑得静下心来制作简历,再到每次打开简历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到寻找其他事情(如进修HR相关课程、练瑜伽、养生艾灸等),假装自己一天都很忙,再到现在已接近放弃,不打算更新简历,只想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好好做其他事情。我自己不也是陷入了“拖延怪圈”么……
拖延者还有第二种现象,就是完美主义者适应不良型。此种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却对自己不抱有希望,对自己的要求和对自己表现的期待之间存在矛盾,所以更容易自责,更容易感到消沉,咨询也因而处于较低水平。当决定你是否是一个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时,如果你制定的高目标与你说期待的表现跟目标之间的落差太大时,拖延也很可能成为一个问题。所以,当制定目标时,要切实可行,不要因为对不完美的担忧而迟迟不能开展行动,不要让拖延成为一个问题。
Day 2
拖延者是指生活在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养在冲突中,不愿意也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时间概念与钟表时间有很大的差异,一直在两者之间挣扎。只有接受钟表时间与自己的主观时间一致,才不会造成拖延。
主观时间感分为婴儿时间、幼儿时间、儿童时间、少年时间、青年时间、中年时间和老年时间。不同阶段的主观时间感不同。拖延者对时间的感知往往与所处的人生阶段不相符,则拖延会将你拖到大麻烦中。
Day 3
本节是从家庭因素分析拖延症的心理原因。分别有5种基本的家庭倾向:施压倾向、怀疑倾向、控制倾向、依附倾向和疏远倾向。
Day 4
拖延者怎么征服自己的拖延状态,本节提出以一星期为限,帮助自己从实现一个小目标开始,发现问题并改善,建立自信,从而逐步克服拖延症。这就要求我们对目标的设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目标的明确性,目标的可操作性和要以成长心态/学习心态来看待这个目标。在接近或回避目标的时候,了解自己的拖延问题。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选定一个目标,此目标要可操作性强;其次,把目标分解成几个部分,完成一个小目标后,再推进下一个目标,明确每个目标的步骤;再次,就是要给目标设定一个时间期限,并保证不要改变它。“万事无须完美,只要做到就行”。在实验结束后,要认真回顾每个环节,并做好自我检测,再和实践相结合,相信自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Day 5
本节提出了几个原则,对注意缺陷障碍和执行障碍的拖延者非常有帮助:
1、从外在开始,逐渐转向内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自我监督的能力。
2、提醒自己执行点到了。可以利用一些提醒执行的方法,比如便条、图示、箭头、清单等,或者是手机、智能手表,也可以是真人提示。
3、建立习惯性的架构和线路。也就是说,我们要强制自己在一个例行时间做想做的事,让做这些事情形成了惯例,从而克服拖延。
4、把“精简”当成行为准则。当我们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的时候,请适应它,让简短成为做事的准则,从而使我们提高信心,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