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一、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拖延
1、“拖延怪圈”现象
(1)定义
开启新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时,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并且呈现出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
(2)经历的过程
1)信心满满,不愿意马上开始
2)开始焦虑,压力逐渐加重,对顺利完成任务抱着一线希望
3)不详的预感,取代所有的乐观情绪,一连串的想法在脑中打转
4)已经绝望,不得不背水一战和弃船逃跑之间做出选择
5)最后期限逼近,开始做事,焦点不是如何做好,而是完成
2、完美主义适应不良的情况
(1)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相信自己能够与之相符。
(2)适应不良型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却对自己不抱有希望。
【day2】
二、和拖延有关的心理
1、客观时间:用钟表和日历衡量,不可更改的,可预知的,客观存在。
2、主观时间:对时间流逝有自己独特的感觉,不可量化也无从比较。
(1)婴儿时间:从感觉到某种需求到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间隔
(2)幼儿时间:开始适应时间,通过拒绝配合,展现自己的意志和力量。
(3)儿童时间:不得不根据别人的行程来行动,时间就是压迫者,安装自己的行程行动时,时间就是解放者。
(4)少年时间:敏感的身体和充满激情的理想占据一切,而截至日期和做出选择又让未来在现实面前撞得粉碎。
(5)青年时间:认识到自己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会错过很多机会。
(6)中年时间:只要在自己的潜能上有所表现就已经满足了人们的期待。
(7)老年时间:接受过去或许会给你带来内心的平静,而不接受指挥带来绝望或自我谴责。
【day3】
三、你是怎样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五种基本的家庭倾向
1、施压倾向
有优点并不算数,要完美才行,缺陷被认为是无法接受的。用拖延逃避做某些事,因为这比做了而功亏一篑强。
2、怀疑倾向
只有当孩子所做的事情引起大人的兴趣的时候,大人才会鼓励孩子,这让孩子无法在自己兴趣基础上建立信心。在面对挑战时,会退缩,即使做了碰到困难会马上放弃,对自己能力怀疑。
3、控制倾向
规矩多变或奖惩不均,孩子认为父母可随意改变规矩,被父母反复无常搞糊涂了,又因为害怕而不敢直接违抗,放慢速度,不相信不懈努力可得到可靠回报。
4、依附倾向
被帮助被保护被关照,不会发现自己做些什么,也不能建立起自己能力的信心。不仅逃避生活的挑战,还会对需要他们独立完成事情推诿,避之唯恐不及。
5、疏远倾向
必须独立解决问题,遇到麻烦时候必须自己设法面对挫折和失望。在以后工作会触发空虚感,孤独的痛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需要自己独立工作的事情都会被拖延方式回避。
【day4】
四、拖延症征服之战
1、选定一个目标
写下三个合适的目标及完成日期
2、将目标分解成几个部分
3、设定工作时间期限,并保证不要改变它。
4、不要等到自已有意愿和感觉的时候才开始。
5、开始后防止再次因为事情没有完成而陷入沮丧。
6、面对障碍时,最有效的做法是休息。
【day5】
五、给拖延者的建议
1、从外在开始,逐渐转向内在
2、提醒自己执行点到了
3、建立习惯性架构和线路
4、把“精简”当成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