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属原创,著作权归本人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本人,抄袭者必究。
【职场指路:上周在工作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司美国团队有员工离职,但是拟离职员工不愿意在《离职交接单》上签署自己的名字,我们美国团队交接员工在资料接收位置签了名,咨询我是否可以往下走流程,我表示这肯定是不符合公司规定的,当时接收员工不理解,认为我作为远在国内的HRD不懂变通。于是我给美国团队同事留了言,对方听完我的解释之后顿觉我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遵守制度那么简单,还保护了当事美国同事。
见证此事的领导给了我提点——不要改变别人的因果,我感触很深,专门写了此篇文章分享出来给大家。】
【摘要:工作中管理问题引发了关于“不要改变别人因果”的思考,分享出来给到大家。】
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呢?灵感来自于刚刚过去的上周的周二——那天我跟我的一位美女领导S汇报工作,在沟通一个工作细节的时候,领导S提点我:“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出于帮助别人的好意,提你的方案,但是别人未必知道你是好意,所以,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不要随便去改变别人的因果。”这段话如同一记警钟,在我耳边回荡,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关于我们谈到的那个工作细节,前情如下:
公司纽约团队有员工A主动离职,我提供了《离职交接单》中英文对照版供该员工填写及办理离职手续使用,但是该员工就是不在交接单的交接人处签名,但是我们公司美国团队的接收员工J签了名,J把这个《离职交接单》给到我,跟我确认是否可以先开始流转。
我答复J:“我已经跟A把离职流程说得很清楚,他需要签好字把单子给到你这边。你签完字,你们本部门的交接流程告一段落,下面的其他部门才能流转。”
我答复完毕之后,J不置可否,没想到在下周例会上J提出来意思是我这边不认可A的交接,所以离职流程无法启动,我当场差点没笑了,在会上,我很淡定的跟J说:“A不签字,你签了字,你能确保他交了100%的资料?”
J显然没转过来,在会上回复我说:“那当然我不能确定。”当时J的口气是很冲的。
我:“公司制度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你先冷静一下,想想我刚刚说的话。”
开完会,我给J发了个语音,举了个例子:“刚刚在会上,你应该是没转过弯来,试想如果A有100份文件,他只交了80份文件给到你,他没签字,你签了字,后来的后来,A离开了,领导找你要某份A做过的文件,你发现他没交给你,彼时这锅在谁头上?别小看《离职交接单》的流程设计,为什么让交接人先签字,你们接收人再签字?
当然,这保护的首先是公司利益,更保护的是作为当事人的接收人,明白吗?我这样反复说,就是不想让你干了活,还在坑里待着。”
不一会,J就发来了微信对我表示感谢。
开头给我提点的领导S不知道我给J发微信的事情,但是她在例会全程目睹了J对我的发难及我给J的答复,她对这事的判断就是我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J,所以才有了开头的给我的提点。
领导S跟我说完那番话之后,我答:“其实我这样做初衷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这是最重要的,保护当事员工才是其次。”
领导S嗔怪地看了我一眼:“你呀,我还不清楚,这件事里里外外,J其实首当其冲被你保护起来了。你看她还不领情。所以,你看。。。。。。”
我:“嗯,领导,我知道,会后我给J发语音微信说了处理逻辑,她也表示感谢了。”
S:“那就好,别伸了手、保护了人,还里外不是人。”
我:“那哪能够呢,您放心好了。不过您说的那句不必改变别人的因果让我感触颇深,我之前在工作和生活中被求助的挺多的,我给了方案之后,就总是想让别人按照我给的方案来或者按照我的想法走,人家自己拿主意,我还不开心,您这句话点醒了我。”
S:"嗯,你真明白就会少很多烦恼。”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出于善意和热情,想要为别人提供建议和帮助,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观点,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然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他们之所以做出那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认为那是最好的决定。当我们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侵犯他们的选择权,也在破坏他们原有的因果链条。
不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这是一种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尊重别人的选择,就是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当我们试图改变别人的因果时,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以为自己的建议就是最好的,却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和需求。真正的帮助,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试图去改变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道路,他们的选择和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和认知。我们无法替他们做出决定,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因果。当我们试图去改变别人时,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自我中心的误区,以为自己的观念就是正确的,别人的观念就是错误的。然而,这种观念是狭隘的,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和尊重别人的不同,理解他们的选择和决定,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们。
更重要的是,别人的遭遇是他们的因果,我们不必去改变。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无数的选择和经历构成的,他们的遭遇也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当我们看到别人遭遇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可能会出于善意和同情,想要去帮助他们改变现状。然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那些困难和挫折,也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是他们成长的阶梯。如果我们试图去改变他们的因果,我们可能会剥夺他们成长的机会,也会破坏他们原有的因果链条。
Tips:不必改变别人的因果,是一种智慧和选择。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决定,理解他们的遭遇和经历。当我们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提供支持和建议,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应该交给他们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他们自己掌握的,我们无权干涉。只有当我们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时,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4楼 孟小兜
晓萌老师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3楼 丢盔弃甲的木棉16060109
写得真好。确实应该接受别人的不同思想和价值观。各人生死各千秋,能做的最多只是提醒而已。
2楼 耐心的猕猴桃Amy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出于善意和热情,想要为别人提供建议和帮助,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观点,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然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他们之所以做出那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认为那是最好的决定。当我们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侵犯他们的选择权,也在破坏他们原有的因果链条。
不必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这是一种
1楼 温情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