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看了一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
这部电影是劳伦维斯伯格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一部同名畅销小说拍摄而成的电影。
讲述的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子安迪寻找工作多次没有结果,在机缘巧合下进了一家顶级时装《天桥》杂志社给他们的马琳达总编当助手期间发生的故事。
看完这部影片,里面有许多个场景带给我很深的感触。该影片与HR的工作、HR的职业经历有关。
今天站在HR角度跟大家分享这部影片几个场景带给我们的一些启发。
场景一:身为HR、HR BP、面试官,切不可戴有色眼镜对待候选人
一大早,安迪穿戴整齐出发,准备前往约定参加面试。她在早餐便利店买面包一路走一路吃。镜头切换到安迪走向知名度最高的《天桥》杂志社大楼下。
安迪向前台人员讲述她约好了艾米丽(外号“女魔头”主编--马琳达的首席助理)。艾米丽看到安迪的第一眼,毫不掩饰露出是满脸鄙夷,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要命,人力部还真会开玩笑,跟我来。”
艾米丽之所会鄙夷安迪,这是因为《天桥》杂志社是时尚界潮流的风向标,而安迪着穿着过于生活化的服装与该公司的价值观显得格格不入。
安迪只好尴尬一笑,还是跟随着艾米丽去面试。

经艾米丽介绍,只要在《天桥》为马琳达主编卖命工作一年之后,想去哪个杂志社都不成问题。
所有的女生为了这份工作都会发疯拼命地想要得到这份工作,但是却很少有人能通过试用期。当安迪听到这么美丽的诱惑时,她表示自己很想加入。但却被艾米丽泼了一盆冷水。她说:“热衷于时尚对工作人员非常的重要”。她的语气里再一次透露出对安迪普通的穿着的一个鄙视。
这时进出公司的同事看到安迪站在那里,问艾米丽她是谁?艾米丽都很不耐烦的回答:“我都不想提她!”。

启示1:
虽然这是电影影片里面的剧情。但是这身为HR的我们,请想一想,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有没有碰到这样的HR或者这样的面试官?因为参加面试的候选人的外貌或者一些其他的特点,戴上有色眼镜区别对待,或者嘲笑候选人,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因为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是人人向往的《天桥》杂志社,都是人人趋之若鹜的天堂。如果你所在的某公司既没有知名度岗位薪酬待遇又十分“鸡肋”,HR千万不要以面试官的姿态高高在上为难、刁难候选人。这么做相当于砸掉雇主品牌。
另外,你今天是面试官,明天有可能也是加入找工作一族当中。要清楚,你的权利是平台给的,而不是你个人拥有的专属。一旦离开了公司这平台,你什么都不是,所以请不要轻易的拆台。
场景2:认同企业价值观很重要
追求时尚生活,享受时尚待遇几乎是每个职场女孩子的梦想。但是安迪却不以为然。纵然成功进入时尚的天堂,上班后的她在穿着打扮十分普通。休闲装加平底鞋,她表示自己并不看重时尚。于是被同事排挤并嘲笑:“她穿她外婆的裙子吗?”

启示2: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候选人不认同企业文化,不认同企业价值观,那只能说明她的心根本不会留在企业里,稳定性差不说,工作效率还很低下。
HR在面试候选人,可留意有关价值观的问题。
场景3:苦劳不等于功劳,有时你的努力,感动的只是你自己
安迪正在和远道而来父亲用餐,马琳达的来电顿时浇灭了她和父亲团聚的美好时光。
马琳达让安迪想办法请一架飞机把她从迈阿密接回美国的家,她要参加观看双胞宝贝的表演。由于迈阿密恶劣天气原因,没有任何一架飞机敢冒险飞行。
安迪急如锅上的蚂蚁一样四处找飞机,无果。



当然,马琳达最后不能亲临孩子的表演现场。于是,便当面对安迪发出语言攻击:“总之,你比其他任何蠢女孩都更加令我失望。”
这一时,安迪内心极度崩溃。
她认为自己已经尽全力了,事情没办好也不能全怪她。
于是她跑到同事奈杰尔办公室诉苦。奈杰尔却叫她辞职,安迪瞪大眼睛表示很疑惑。
奈杰尔说:“你根本没在努力,你在抱怨,你希望我可怜你吗?醒醒吧,马琳达只是在做好她的工作。你不知道你是在一个出版全世纪最好的艺术家作品吗?这不只是一本杂志,这是闪耀着希望的灯塔!你不知道这里的工工作的艰辛,更绝的是,你根本不在乎,在这里,更多的人是热爱这份工作。而你是被迫的,你还在抱怨马琳达她怎么不亲吻你的额头,每天给你作业批个金色的五角星,醒醒吧,亲爱的。”

启示3:苦劳不等于功劳,有时你的努力,感动的只是你自己。
奈杰尔这番话很适合职场新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是被上司批评了,就感觉到很委屈、抱怨,甚至因此离职。却从来不反醒自己为什么会被批评?上司要的是工作结果,而不是要工作过程。你把工作过程交给上司是毫无价值的,正确做法是要检讨自己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每一次做错后,要学会总结,改正,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新东西,做到真正成长起来。
场景4:做完了并不代表做完美了
马琳达要新的《哈利.波特》,因为她双胞孩子在当天下午4点坐火车去外婆家,一路上正好要看。
安迪答应马上去书店买。
马琳达却讽刺她:“你在人行道摔伤脑袋了?我们有全部出版的《哈利.波特》,双胞胎想知道接下来会怎样?”
安迪小心试问:“你要未出版的手稿?”
马琳达:“我们和众多出版社打交道,这应不成问题,对吗?你会尽你所能,对吗?”
安迪听完,感觉灵魂出窍,要未出版的手稿?就算有作者J.K.罗琳的电话也不可能拿得到啊。
正当安迪惊魂未定,马琳达从办公室走出来说:“我的孩子会坐4点的火车去见外婆,那书最晚要在3点弄到手。”。
同时还安排安迪去买牛排。

安迪十分抓狂,接着任务指令飞奔而去,马不停蹄地同时进行着两件事。拨打尽可能有点希望的电话找未出版的手稿。
当安迪急匆匆带着牛排回到公司,马琳达却说她不吃了,她下午三点约了人吃饭,让安迪记得去买星巴克咖啡,并再提醒如果《哈利.波特》没弄到手,安迪就不用回来了。”意思是安迪因此而丢工作。

此时的安迪瞳孔放大,气急败坏,狠狠地摔碎装着牛排的盘子出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午安迪如期为马琳达端来一杯咖啡,和一本未出版的《哈利.波特》手稿放在马琳达面前。
马琳达内心有点小惊讶,表面冷静地问:“只有一本,双胞胎该怎么办?一起看?”
安迪说:“我已经复印了两本,并加了封面,这样看起来不像手稿。”
马琳达反问:“那么装订好的两本在哪里呢?我怎么没看到?”
安迪回复:“双胞胎已经开始去外婆的火车上开始看了。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马琳达惊讶的看着安迪,眼里露出满意的笑容说:“就这些吧”。安迪完美的完成了马琳达安排的艰巨的任务,并松了一口气,她知道暂时不用被解雇了。
启示4:
这个场景给我感触很深。职场中,我们把事情做完了,并不代表已经能够把事情做完美了。安迪却能够把这件事做得十分的完美到位。
按照普通人的做事习惯。马琳达叫她去找《哈利波特》手稿时,估计只会说,我怎么可能找得到?又或者只会拿一本《哈利波特》手稿交给马琳达。却不知道提前装订成两本,在双胞胎上火车前提前送到双胞手里,方便阅读。
安迪很注意细节之处,就是装订两份《哈利波特》书稿时,加上书的封面,这样看起来像一本出版的书,而不是手稿那么简单。
这就是职场人预判了老板想要的结果,并做到了最好的效果。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案例。某公司总经理让实习助理AB分别统计生产和销售数据。
A助理用Excel表将生产部每日的生产数据,销售部每日的销售数据汇总成一张Excel表后,直接发给总经理;
而B助理则是通过Excel表整理好数据,以PPT的形式加以图表说明,然后再以公众号的发文形式的做了精美的排版,将PPT截图插入其中,有文字说明,有数据显示。
然后将公众号链接发给总经理。
当总经理打开公众号链接,生产部和销售部的相关数据一目了然映入眼帘,非常直观。
等实习结束,B助理如期得到转正。
大家想,手机屏幕有限,根本不能够全部浏览Excel表的所有内容。总经理需要放大Excel表,左右滑动才能查看全部数据。然而,公众号一点开,各数据说明及图表说明、文字说明清晰可见,排版一目了然。公众号每天发文的标题也十分清楚。如果总经理想查看某一日的报表直接在公众号查找,相当的方便。
这就是把事情做完了并不等于把事情做好了。如果你又把事情做好,做到完美才是你立足于职场的绝技之一。

场景5:充分发挥“师带徒”机制
安迪刚上班的前几天,对工作完全没有头绪。特别是在女魔头马琳达“快节奏、霸道、高压”袭击之下,每一个职场新人都会闻风丧胆。
安迪必须在艾米丽的指导下完成工作。艾米丽的利益与安迪的工作失误率相挂钩。
艾米丽恶狠狠地对安迪说:记住,如果你的失职,我将会送上断头台。”
这就体现师傅与徒弟的利益相挂钩时,对企业的益处更大。
新人如果有失误,那将被认定是师傅的教带无方导致的。
因此,老师傅必须为毫无保留地、更加严格的要求新人,从而使新人进步的更快。
反之,如果企业对师傅没有任何的绩效考核指标,新人的进步与否将与师傅的利益无关,这样新员工的试用期势必效果很差。

启示5:
HR每招聘一批新人入司,应制定《新员工试用期的情况跟踪》记录。发挥师带徒的机制,明确列出师傅的职责是什么?徒弟的职责是什么?奖励机制和奖惩机制一样都不能少。
如此一来,新员工才会有时显的进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