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关于员工管理的话题:职场上最难管理的是那些无欲无求的员工,求问各位网友有何破解方法。
“佛系”等于“躺平”吗?这类“无欲无求”的员工要怎么管理与考核?如果需要他们重燃激情,有什么切实有效的激励方法吗?
一、佛系?躺平?
针对“如何管理无欲无求的员工”这个话题,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样员工才是最好管理的:
- 他们对荣誉奖金几乎无感,一门心思只会安安分分地工作;
- 他们不多干,但也不会摆烂,对自己的工作都是认真完成;
- 他们可能不太积极进取,所以也不太会挑起矛盾,省心好管理;
- 他们只要工作与生活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平衡状态,基本不会想着跳槽。
但站在公司角度,再好管理的员工也和“绩效”脱不了干系:他们的工作是保质保量,还是滥竽充数?有没有名为“佛系”实则“摆烂”的员工在办公室里摸大鱼?
要想知道这些员工的工作情况如何,需要对公司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例如我们想知道这些员工的绩效情况,是否与当下的岗位相匹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员工的各项能力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了解这些“佛系”员工的能力情况;
2、能力评估结合绩效数据,生成能力-绩效九宫格,抓出真正的“摆烂”员工;
3、根据盘点结果实施针对性员工管理,留下人才,整顿庸才。
这样结合实际数据进行的人员摸底,远比管理者用肉眼看来得科学精准,摸底结果也更加客观,最大程度降低了主观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是真的”无欲无求“,还是你不懂TA的心?
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打工呢?
- 有的迫于生计,为了一日三餐;
- 有的胸怀大志,为了实现理想;
- 有的按部就班,为了平稳度日······
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可以看作是一场“交易”:“我付出的”换来了“我想要的”。
而按照前文中某乎题主的意思,是希望本来已经与公司公平交易劳动与回报的员工们,通过“某种机制”让他们多努力,多奋斗,多拼搏,最后为公司产出更高效益。
那如何让员工感觉自己多付出的劳动也获得了额外的回报呢?你需要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他们的“动机”所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针对于“无欲无求”的员工们,我们不妨尝试从稍高一层的需求开始进行激励。
而根据双因素理论,这些情绪稳定的“佛系”员工们可能更加需要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相关的激励因素,例如成就、赞赏、工作本身的意义及挑战性、晋升、发展等。
找准了他们真正的“工作动机”,才能针对性实施员工激励,激发员工潜能,使其更愿意为组织目标付出劳动。
道理大家都懂,怎么付诸实践?怎么做才能获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三、如何避免“说的比做的好听”?
激励激励,落到实处才是真的有利,首先就要避免“画饼”和“对牛弹琴”。
“画饼”,就是承诺一个东西,但一直不给,以此为饵让员工不停地努力干活。这个方法固然能帮公司省下很多人力物力,但也在不断损害着管理者的信誉和公司的声誉,饼吃多了人也会腻,这个鸡贼的方法很快就会被员工无视。
“对牛弹琴”,也就是所承诺的激励并不是员工所想要的。比如一个喜欢被公开表扬的员工,在谈下一个大客户以后,你只是让他继续加油,不要骄傲,一句夸奖的话都没有,想必这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也会受到打击。
其次就是“把人放对位置”。
前文提到,这些“佛系”员工之所以不多干也不会少干,有部分原因是感觉不到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或者认为在现岗位上已经没有晋升空间。
管理者可以结合公司员工盘点情况,发现这些可能“怀才不遇”的人才,为他们安排一些更适合其优势能力的、更具有挑战性的新岗位,或为他们制定个人培养发展计划,重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而针对那些资历久、经验深的职场老人,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工作,也不喜欢管理人员对他们的项目插手太多。
对于这样的人才,我们只需要清晰下达任务,明确任务时间,跟进项目进度,及时予以帮助,他们就能把项目做得尽善尽美。管理者少操心,员工更放心。
最后借用某乎答主“壹哥”的话进行总结:管理也是需要艺术的,无欲无求的员工更需要找到彼此的共鸣点。并不是一定要求服从性测试,有时候本职工作能保质保量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3楼 死的热
我也属于佛系员工,但从不摆烂
2楼 周施恩
很有启发意义的总结,点赞!
1楼 lan景轩
文章写的好,PPT也很醒目,赞
周施恩
@lan景轩:是的,这篇文章有很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