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女子发朋友圈羡慕工资按时发被开除#的新闻引起热议。随后两位被开除的员工到当地的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如今已获得相应赔偿。
见不得员工吐槽的公司,都是什么心理?真遇上难题的公司,除了裁人减薪、延发工资,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一、劳动者和公司之间的battle,孰是孰非?
发圈羡慕别人准时发工资,有错吗?
就是因为自己被延发工资,所以才羡慕别人按时发工资。
公司发不出工资,可能遇上了经济困难、发展瓶颈;但对于员工来说,迟发工资可能会影响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
发个朋友圈吐槽一下,就要直接开除吗?
公司不准时发工资,员工要体谅吗?
有位网友发言:“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延迟发工资,又不是不发工资。如果不延迟发工资,企业就可能倒闭了。那到时候,员工就失业了,连工资都没得发了。
所以,员工应该体谅企业的难处,应该适当容忍工资迟发缓发,或者有时候不发。
从大局出发,公司对于一些不懂得感恩,而恶意讨薪的员工,应该给予适当的惩戒。”
说得有道理吗?确实有点道理。但这两位被开除的员工将该公司的行为投诉到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后,如今已获得相应赔偿。
这说明了公司拖欠工资、开除员工的行为并不符合受疫情影响可延发工资的标准,而是切切实实地有意甚至故意损害劳动者的权益。
这样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的行为,员工要怎么体谅?
综上,不准员工吐槽的公司,十有八九都是心虚。
二、真遇上难题,企业如何处理?
根据财新网4月12日文章,疫情对2022年一季度经济的负面冲击较大,消费受到的冲击最大,或现2020年8月来的首次同比下降。经济学家对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的预测均值为4.5%,低于全年5.5%左右的目标。
不少企业都在疫情面前焦头烂额:怎么样才能让公司活下去?裁人?减薪?延发甚至停发工资?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首先,不能慌。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尤其是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多重困境,下意识都会想逃避,想摆烂,负面情绪泛滥。
这时候公司的管理者同样如此。所以需要稳住焦虑的情绪,以理性的专业视角,分析困境,及时作出业务研判和战略调整,在夹缝中发现生机。
其次,勇于坦诚。
疫情三年,我们也看到不少CEO写内部信激励员工,没有什么行业黑话,大多是个人心声以及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一方面,管理者需要告诉大家公司还能撑多久、管理层有什么打算,把大家从“对未来的恐慌”锚定到“当下的行动”,稳住人心;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要将自己的焦虑、公司面临的真实困难告知员工,说清楚特殊时期更需要大家艰苦奋斗共克难关。
但话又说回来了,坦诚相告是公司的做法,理不理解是员工的选择。管理者们不能要求每一位员工都理解并接受公司的管理决策。毕竟大多数员工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工作职责、薪酬待遇、以及职业理想。
再者,对人员情况心里有底。
公司管理者除了对公司的经济状况要了解透彻以外,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心理素质、能力优劣势等都应有所了解。
例如通过T12人才测评,对员工的能力优劣势、人岗匹配度、工作投入度等进行全面摸底,人岗不合的、工作态度下滑严重的、心理素质堪忧的,都能够快速识别并进行合理应对,为公司进行人才优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再比如通过人才盘点,统一人才认知,挖掘高潜质、高忠诚度的优秀人才,组建一支能够应对危机、愿意冲锋陷阵的人才队伍,在困境中为公司冲出一条新的生路。
疫情对于企业经营是危机,但危机往往也是发现人才、 淬炼人才的好时机。
三、HR在这场风波中,充当什么角色?
是执行者,也是进谏者。
HR在公司中就像“夹心饼干”,上承老板命令,下接员工反馈,中间还夹着各部门的工作意见。
所以身为打工人的HR,对于老板的命令,需要落实执行,但也要提醒老板这么做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后果,并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例如新闻中的随意开除员工的公司,在HR去执行开除命令时,需要向老板反馈不合理开除员工可能会引起纠纷,为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
再往前推,如果公司延发工资已经不是一两次时,HR需要关注员工情绪,当关注到员工因延发工资而出现工作懈怠甚至消极应付的情况时,要适时反馈给公司管理层,是否需要努力挤一挤先发基本工资来安抚员工情绪,或者采取其他员工关怀方式来稳定军心。
当然,可能HR提出的意见并不一定会被采纳,但人活在世,不求事事完美,但求问心无愧。作为HR,执行老板的命令是职责之一,对员工进行关怀同样也是职责范围。
Ending
“过去的是最糟糕的一年,但可能是未来最好的一年”。
我们已经撑过了三年,“关关难过,关关过”。希望每一家因疫情受困的企业,都能找到可以并肩作战的优秀人才,在困境中找到新生之路。
话说回来,你发朋友圈会分组屏蔽领导同事吗?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