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
VIP
创作中心 学习中心 会员中心
目录

标准人才盘点技术(1.3): 绩效盘点

作者 李继超 2021-10-18 10:21 36646
HR干货专场,特邀各位老师大咖带来招聘、绩效、培训等模块实战知识分享,期待各位同学一起参与讨论,认真学习!
HR干货专场,特邀各位老师大咖带来招聘、绩效、培训等模块实战知识分享,期待各位同学一起参与讨论,认真学习!
展开
关联直播
已结束 可回放
摘要:一、绩效系统盘点的必要性和内容梳理 要点内容: 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 指标考核的素能级别和精准度 二、绩效系统盘点实战与经验技巧 要点内容: 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盘点 指标的素能选取和精度盘点 三、盘点层级划分:绩效数据分级

标准人才盘点技术(1.3): 绩效盘点

绩效盘点:绩效系统盘点和绩效数据分级

前言衔接:

上一节我们系统的讲述了组织盘点(组织架构、岗位系统、任务需求、人员编制、企业文化),基本奠定了人力资源战略设计中,较为稳定、信度较高的几个模块。

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来完成人才盘点中的第二个关键要素盘点项目:《绩效盘点:绩效系统盘点和绩效层级划分》。

我们照例先来回顾一下,之前提出的难点问题:

问题二:传统人才盘点的第一个维度是绩效盘点。绩效盘点是否只是对历史绩效成绩的汇总处理呢?绩效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对员工贡献的认可维度和程度。如果这个维度和程度在设计层面就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那这个绩效成绩还有必要作为人才盘点评估维度的意义和价值吗?真正的绩效盘点是什么?怎么做好标准的绩效盘点?

简答:绩效盘点不仅只是对历史绩效成绩的汇总处理。绩效盘点首先是对绩效系统的盘点,先保障系统的有效性;其次是对绩效层级的盘点,保障绩效考核的维度和程度与目标人才的评价能级是一致的。

一、绩效系统盘点的必要性和内容梳理

1、为什么先要做组织绩效盘点?

答案很简单:

如果企业的绩效系统出了问题,如果企业的绩效方向错位了,如果企业的绩效指标是无效的,那么,依据现有绩效维度做出来的人才盘点,一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位的盘点,更不要说再应用到企业当中去决策人力资源战略了。

(拓展1:如果盘点出系统问题,那是不是要改善绩效系统后再做盘点?那人才盘点岂不是就做不了了?

答:并不全是。若有条件,能够改善绩效系统后再做人才盘点固然最好,但也并不是就一定意味着人才盘点项目的搁置。重新优化或选取部分关键指标后,我们仍可以利用历史考核数据来完成评分测验,并不一定影响进度。

拓展2:若是盘点出企业的绩效系统确实问题非常严重,那还是建议要先重建绩效管理的。我们要知道,任何诊断、盘点都是为了更好的改善管理,人才盘点也不例外。“发现问题”是诊断、盘点项目的第一价值。切忌“仅以完成某项任务为唯一目的”,特别是像组织诊断、人才盘点、测评技术、绩效管理等这类项目。)

2、绩效系统盘点都盘点哪些内容?

(1)、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

绩效指标系是根据组织目标系凝练而来的。

组织目标系分为:价值系、结果系、任务系,共三个层次。

价值系描述的是:企业的各类战略目标。例如:经营类:组织的阶段性使命和里程碑;文化类: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实现;管理系统类:七大管理系统的开发层次;客户类:客户新消费模式和习惯的养成计划等等;

结果系描述的是:企业某一阶段的实施成果。例如:利润、资产、系统建设的完成度和质量、人才梯队结构的系统建设程度等等;

任务系描述的是:达成实施成果所要做的具体工作和任务,例如:营业额、售卖量、研发数、产能、成本、人员规模、人效单比等等;

指标系的层次是指:考核要素的深化级别和各个层次的特征;(即上述的三系层级)

指标系的结构是指:不同层级中的要素构成组合,和配置规则(权重);(与薪酬结构体系设计类似)

很明显,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设计,一方面决定了绩效管理的价值量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原则。组织资源的倾斜和重视程度,又决定了绩效管理的价值和效果。由此,绩效系统便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关的动态管理状态。

指标系的设计,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2)、指标考核的素能级别和精准度

绩效考核的对象究竟是谁?

绩效考核的对象有两个:组织本身和员工群体;

A、对于组织本身的考核:公司作为法人、社会基本组成单元的周期表现。(常见的指标有: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

B、对于员工群体的考核:任职群体就是我们常见的、不同层次的任职者群体,多以部门形式出现;任职个人泛指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基础员工。对于员工群体的考核,既考核群体属性,也考核个体属性。

自此,司、部、岗三级群体完成了覆盖,人、岗、司三层任务和需求也系统的结合在了一起,绩效系统也完成了全功能的效度设计。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本节小点的核心问题:什么是素能级别?

素能模型是一个广义的定义模型,无论是组织(法人)、系统还是个人都可以利用素能模型来进行层次和精度管理。

我们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来看看素能模型在系统层面的应用:

素能模型七维包括:常识、知识、技能、能力、认知、品能、动机。

招聘选拔:4(常识、知识、技能、能力)+3(认知、品能、动机);

职业常识、岗位知识、工作技能、处事能力、管理认知、职场品质、成就动机,理论上讲,每一项都可以成为人才选拔的依据。

但选拔精度却不同,常识可诊断、知识用笔试、技能场景模拟、能力结构面试、认知、品质、动机多用测评量表。

培训开发:3(常识、知识、技能)+1(能力);

选择“3+1”模式的理由很简单:“常识、知识、技能”的培训开发难度是最低的,到了“能力”级别一般只能给管理层配置资源了。至于“认知、品质、动机”,测试难度本身就不低,更不用说培养开发了。所以,“3+1”模式才成为了培训开发模块的主流操作。

绩效考核:2(技能、能力)+1(认知);

对于绩效考核而言,“常识”考核没有必要,“知识”考核多在培训中完成。对于组织而言,企业更加关心员工的技能水平、处事能力和管理认知。这三项,是直接产生工作价值的显性因素,也符合“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直接评价”角色。所以,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更适合“2+1”模式。

对于素能模型的应用,有两个基本常识:

A、素能级别越高,价值越高;

B、素能级别越高,管理和评价难度越大,精度也往往越低;

由此,我们也得出了两个应用结论:

A、在组织能力范围内,尽量选取高维素能进行配置,提高管理价值;(备注:目前比较流行的“阿米巴”就是典型的动机级素能应用,但“动机级素能”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这也是“阿米巴”难于落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建议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能力来选取素能开发级别。)

B、评价技术的高低,决定了管理素能评估的精准度,根据组织能力理智决策;(备注:例如,KPI至多能够对能力级做出评价,而BSC却能够评价动机级素能。这就是“评价技术”自身的属性特征,它是技术开发的设计思维决定的。当然,越高阶的评价技术,实施难度也就越大。)

我们下面给大家介绍的工具也是如此,是依据各类需求和技术特征设计出的模型,诊断的维度层级不低,保障了系统效度,但仅适用于诊断阶段,比较适合诊断、盘点类项目。而在实施阶段,我们则会选取更为深化的评价技术。

二、绩效系统盘点实战与经验技巧

1、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盘点

操作提示:

在进行系统盘点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过分追求高价值管理预期,超出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很可能会产生不可预估的极大风险,甚至系统崩盘。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基础的盘点工具:

《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盘点卡B》:

标准人才盘点技术(1.3): 绩效盘点标准人才盘点技术(1.3): 绩效盘点

操作经验和技巧:

(1)、《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盘点卡B》是系统性很强的模型,在操作时要注意维度上不缺失,但没有必要每一项都纳入“最终盘点指标”;

(2)、遴选出来的“最终盘点指标”,一定要进行“可行性评估(绩效回归)”。以前没有、这次新加入的指标要素,一定要保障能够利用历史数据评价出一定的精度分值。

(3)、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盘点的技巧是:加减法。利用《指标系的层次和结构盘点卡B》做加法,补充核心绩效指标;在驾驭能力和历史数据上做减法,排除那些难以驾驭和不具备数据验证的指标要素。

(4)、理论上讲,所有的指标都可以被考核、评估。在接触陌生指标时,不要蜻蜓点水、轻易放弃,与管理团队一起探索、深化,相信必定能有所收获。

2、指标的素能选取和精度盘点

我们先来看一组绩效指标案例:

岗位:电话销售

考核指标:业绩额、拜访客户数、邀约客户数、电话量、其他:日报完成、日常卫生;

指标解析:

这组指标的主维设计思路是:过程结果考核。

在设计和选取维度时,模拟的是电销“概率销售模式”,选取了逻辑过程节点作为指标。

这套考核指标是不是很标准?很经典?

还真不是!

这是一组典型的绩效考核指标错例。

用过它的企业,都会头疼的不得了。

那它究竟错在哪里?

逻辑,因果逻辑出了问题。

销售的结果只有两个,成交和未成交。在结果上,只有概率之分。

而销售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成交概率。

公式:业绩额=拜访数*成交率=邀约客户数*拜访成功率*成交率=电话量*邀约成功率*拜访成功率*成交率

通过因果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提高成交概率的核心在于:邀约成功率*拜访成功率*成交率

在绩效管理的课程中我们讲过:多少多少个、多少多少件、某某数、某某量在绩效领域单独考核,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因为考核本质是评估,没有参考系的评估,是无效评估。

我们真正考核的素能维度至少应该提升到:能力级。

比如:

邀约成功率:它体现的是邀约能力;

拜访成功率:它体现的是拜访能力;

成交率:它体现的是成交能力。

这样是否就完成优化了呢?

还没有!

邀约能力、拜访能力、成交能力,我们该怎么来提高它呢?这个问题不梳理清楚,还是很容易出问题。

A、常规思路的做法:

会选择加强培训。

培训更够解决能力问题吗?

不能!(大多数培训只对“技能级”素能有用)

培训解决不了怎么办?

质变不行,只能量变:业绩额、拜访客户数、邀约客户数、电话量。

死循环就这样又形成。。。这就是“常规思路”。

B、建议方案:

那正确的思维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来回忆一下,“销售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成交概率”。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提高成交概率”?不,这是目的。关键词是:“管理”。

组织对销售中心(团队)的要求是:通过“销售管理”来“提高成交概率”,完成业绩。

这是考验资源整合能力的高阶技巧,而不应该采取常规的“人海战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回款完成率:账款管理能力

业绩完成率(额):业绩综合管理能力

预测成交准确率:客户把控能力

客户群结构优化程度:客户分级管理能力

客户覆盖率:客户管理能力

续签率:客户粘性、深度开发能力

这种绩效优化的思维方法就是,绩效双改进之一:目标因果法。

目标因果法的要点之一就是:指标的素能层级。层级越高,价值就越大。

C、【经验总结】:素能模型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常识级:基本信息。一般表现为:XX元、XX个等,例如:业绩额100万元、拜访数20个。

知识级:专业知识。例如:大客户数、重要客户数、续签总量、预测成交额等。“知识级”绩效指标在销售系统中的核心表现是:客户知识水平。包括:基本知识、交易知识、服务知识、特性知识、偏好知识、促销知识。这些知识共同组成了“客户画像”。

“知识级”绩效指标考核销售的实质是:设计或描绘“客户画像”水平。

技能级:工具。那营销工具都有哪些呢?邮件、电话、拜访、竞标、利益链、关系链、价值链。常见的指标包括:回执率、邀约率、拜访率、中标率(数)、“密探”贡献率、角色影响类成交数、项目投资评估。

能力级:系统。常见的管理系统就是七大系统,其中营销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报价管理、销售机会管理、收付款管理、市场品牌管理、客户管理、竞争对手管理、产品/服务(P/S)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任务管理、权限管理、销售制度与流程管理、报表与数据管理。共计17项。

上面案例中提炼出的电话销售岗位“能力级”指标也包含在这些模块之内。

认知级以上的素能基本对应的是结果系和价值系目标,在处理方法上会有本质区别,它属于绩效双改进的另一种方法:多元结构法。在此就不给大家拓展了。

在人才盘点技术中,用的比较多的还是指标精度盘点,典型的处理方法就是:目标因果法。

指标重新定义、筛选之后,再利用历史数据回归、评价出对应的精度分值,人才盘点的绩效维度就完成。

三、盘点层级划分:绩效数据分级

完成指标选取之后,下面我们来处理一下:绩效数据分级。

我们以“传统九宫格”为例,九宫格对绩效的层级划分为三级,通常的叫法为:强、中、弱或高、中、低。它与“能力”维度的三级层级划分,共同组成“九宫格”。

那么,问题来了,绩效程度层级的数值划分标准究竟该怎么做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来解决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人才盘点的组织评价对象是谁?

这涉及到人才盘点后的成果应用问题:人才盘点后的比较对象、比较范畴、参考系统。

假设我们完美的做完了一套人才盘点,评价出了10名1级卓越员工。那么在成果应用时,我们就该对这10名员工进行晋级、奖励、优质资源配置等一系列的管理动作。

那么问题来了:这10名员工中,有1名总监、2名经理、2名主管、5名操作员。因为岗位级别的差距,实施时各自配置的资源差异化必定很大。那么想通过九宫格的九级人才评级来统一配置资源,难度就很大了。特别是对于一些人员规模较大的公司,无法依据评级来统一优化配置资源,将会带来极大的管理成本,也大大的弱化了人才盘点的系统价值。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处理呢?这其实是一个认知问题。

组织对象是指:公司、岗系、岗位。

第一种说法:人才盘点的组织评价对象是:岗位。理由:不同岗位之间,是难以对比各自“能力”的。跨岗位盘点,就像将销售总监和初级销售对比盘点结果一样,不具备任何价值。因为再差的总监也要强过初级销售员工。

第二种说法:人才盘点的组织评价对象是:岗系。理由:就像胜任力建模一样,同一岗系是具备相似职能的,他们工作是紧密相关的,是在共同完成一项组织级的任务。其差别就在于各自的角色分工不同。

因此,人才盘点不能分割岗系的内在联系,应该进行岗系盘点。

第三种说法:人才盘点的组织评价对象是:组织。理由:人才盘点和组织诊断一样,是人力资源战略的先手,涉及各个模块、方方面面,不能仅考虑到岗系这个维度。

你认为三种说法哪个正确呢?

其实这三类说法都对,我们来解读一下。

在标准人才盘点技术应用中,是一定要考虑到组织层面的。标准人才盘点对组织级需求的处理,就是我们第二节讲的内容:组织盘点:组织架构、岗位系统、任务需求、人员编制、企业文化。

人才盘点的组织评价对象至少应该考虑到岗系层面。

说到这里有伙伴可能就会说了:咦?那这又怎么解释“跨岗评价、资源配置”问题呢?

在实操中,以“九宫格”的模型能力,我们其实很难处理一个庞大的岗系,并对它做出精准的分析。即便使用“多级素能模型”这类高阶技术,也会有些吃力。

所以我们采取的处理办法是:岗评+系盘。

1、先分别对岗位进行绩效和胜任力盘点,做出第一轮评价。

2、再对岗系下所有的岗位评价结果,按照岗系的特性要求做出系统处理。

第一步就是我们常规操作的:岗位人才盘点。

第二步就是人才盘点成果应用的策略与实施。

解决完这个认知疑惑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绩效程度层级的数值划分标准究竟该怎么做?

在绩效评分标准设计的时候,一般我们会将评价等级分为:

A:90-100,卓越

B:80-89,优秀

C:70-79,良好

D:60-69,合格

E:60以下,不合格

同样的原理,我们在人才绩效盘点时,也同样可以将等级分为三级:

A:90-100,高

B:70-89,中

C:70以下,低

其中的区间配置可以根据企业(人才梯队预期、组织资源状况等)的实际情况自行定义。

操作方法并不难,真正有难度的还是如何能够明确组织的“实际情况”。这个答案,同样在组织盘点的成果中。

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的参考分值,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精细、不断靠近答案。

这里再次提醒大家,人才盘点意义的前提在于绩效盘点的有效性。举个例子,某公司绩效考核,很多员工每个月的绩效成绩几乎都是满分,那这样的绩效结果是不具备盘点价值的。必须重新回到上一步,先做出正确的绩效系统盘点。

题外话:模型类、系统性技术是没有组织大小、规模适用之分的,它在做加法,实施者在做减法,两者缺一不可。

在工作、学习、修炼中,问题总会摆在那里,不管我们是否看到,是否承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能做的选择就是:面对它或逃避它。

修无止境,业无尽头,明悟止于心怠。你我同行,一起加油吧。

 

218

111

17

未来3年,请保持能随时离职的能力
哪怕在一家公司待了2年以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离职的冲动。很多人心里都有过离职的想法,但还是要劝大家谨慎再谨慎,因为大部分人离职后都是平级跳、薪酬涨幅一般在10%以内居多。现在大多数的人都缺乏能随时离职的...
2024-04-22 15:34
楚歌

16楼 楚歌

打卡了

2021-10-23 15:05:23 回复 赞(0)
joanlei

15楼 joanlei

打卡,学习

2021-10-23 08:59:15 回复 赞(0)
李继超

14楼 李继超

嗯。。。也许。。。那些大家阅读时,一闪而过的文字,才是最重要的。也许啊。。。哈哈。。。不知为何,当删除了原本打上去的文字后,剩下的仍是叹息和无奈。
伙伴们,咱似乎又在蜕变,不知这次会是如何。。。一起加油吧

2021-10-22 21:38:13 回复 赞(2)
junliyu

13楼 junliyu

打卡

2021-10-22 15:21:36 回复 赞(0)
晓明明

11楼 晓明明

打卡

2021-10-22 15:20:50 回复 赞(0)
纳蓝飘雪

10楼 纳蓝飘雪

内容好多,还需要消化

2021-10-22 15:20:32 回复 赞(0)
穿山的甲

9楼 穿山的甲

每个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区间配置根据实际来定义

2021-10-22 15:20:06 回复 赞(0)

大卡

@穿山的甲:您的评论写得非常好,希望您多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文章的话,可以给老师点点关注,打个豆子,奖励一下老师哦~~

2021-10-22 18:21:48回复
不张扬

8楼 不张扬

老师,你不觉得文章的有点长了嘛...劝退啊

2021-10-22 12:35:58 回复 赞(0)
晕水的鱼

7楼 晕水的鱼

是这样的,人才盘点的两个维度,如果没有更细分的维度或说评判标准,所谓的人才盘点也就是拍脑袋的行为。

2021-10-22 12:22:00 回复 赞(0)

大卡

@晕水的鱼:您的评论写得非常好,希望您多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文章的话,可以给老师点点关注,打个豆子,奖励一下老师哦~~

2021-10-22 18:23:39回复
等爱的小可

6楼 等爱的小可

老师写的好长啊,认真学习,希望能够消化消化。

2021-10-22 12:14:14 回复 赞(0)
隔远相望

5楼 隔远相望

人才盘点的其中一个维度叫绩效或称呼为是业绩。怎么能说是绩效盘点呢,中间缺了一层啊。

2021-10-22 11:54:23 回复 赞(0)

大卡

@隔远相望:您的评论写得非常好,希望您多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文章的话,可以给老师点点关注,打个豆子,奖励一下老师哦~~

2021-10-22 18:23:59回复
Lost7

4楼 Lost7

绩效盘点的内容说的简单了些,维度不全面且并没有提供评判标准,不过后面的案例不错。

2021-10-22 11:43:54 回复 赞(0)

大卡

@Lost7:您的评论写得非常好,希望您多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文章的话,可以给老师点点关注,打个豆子,奖励一下老师哦~~

2021-10-22 18:26:33回复
喵喵宝宝

3楼 喵喵宝宝

感谢分享

2021-10-22 11:30:58 回复 赞(0)
晶生晶世

2楼 晶生晶世

盘点就是复盘,每一次绩效管理行为过后,分析一下指标有什么问题,标准有什么问题,落地有什么问题,绩效有没有改善。没必要说的那么长。

2021-10-22 11:29:32 回复 赞(0)

大卡

@晶生晶世:您的评论写得非常好,希望您多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喜欢老师的教学文章的话,可以给老师点点关注,打个豆子,奖励一下老师哦~~

2021-10-22 18:27:15回复
大卡

1楼 大卡

本篇文章来自李继超老师的分享。李老师拥有多年管理咨询经验,擅长企业运营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对于主导企业初创组建、小规模向中型企业转型、中大型企业组织结构改革优化具备独到思维和丰富的经验。目前已有《薪酬技术在高阶人才中的应用——定“薪”》、《10步落地战略绩效工具之平衡计分卡》、《20步搞定宽带薪酬设计实操课》等多套热销课程上线,并参与《薪酬&绩效体系设计与变革-双料全能研修证书班》的制作。

2021-10-22 09:32:46 回复 赞(0)

静的海洋

@大卡:重新研读了组织盘点和绩效盘点。有很多实操要点,希望能听到老师的直播详解课。也希望班班能看到需求:)

2021-11-08 13:33:03回复

下载APP
下载APP
免费学习更多干货文章
300万+人已下载
下载APP
免费学习更多干货文章
27,592 人气 立即前往>
课程推荐更多>
课时   购买
文章推荐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