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公司近2年的经济压力很大,公司非常重视降本增效,公司在多方面的花销已经在竭力控制了。这几天因为多地社保公积金公布24年上下限,也意识即使公司在不给人员增加工资下,人员成本也会逐年走高。现在公司基本都是正式员工,所以暂时想到是后续可以增加多种用工方式,第一反应就是外包(因为没怎么接触用工方式的工作,所以如果有其他的可以节省成本的用工方式也希望各位老师指出)。那么对于新的用工方式请教下各位老师和同行:
1,看过一些案例“用自己公司主体同人员签署外包协议而引起劳动纠纷”。那么请问除外使用在校学生和退休人员、寻求人力外包平台签署协议外,还有其他方式规避劳动风险的方式或途径嘛?
2,自己没接触过这块的工作,所以对于其他用工方式没什么了解。我公司除算法实习生外目前没有别的非正式用工了,实习生是按照日薪计算工资,非常简单。那么请问,对于外包或者其他用工方式薪资结构要如何设计呢?要有激励的设计吗?(我现在初步想到的是技术类的可能是用项目交付周期,如果有激励可以是按照交付时间长短设计,基层员工按照日薪,如果有激励就加上可以计数的工作产出按照数量设计。)
3,外包或者其他用工方式人员的管理上和正式员工一样吗?比如员工手册对于他们是适用的吗?还是要针对这些人员重新设计一些对应的管理制度或者手册之类的呢?
谢谢各位老师!!!
bob1111 2024-08-03 12:07 回复 赞(0) 2楼
楼主的问题很大,无法简单回复,且对外包及其他用工形式需要更多了解。简单大白话回复下,更容易理解。
1.公司将门卫安保工作外包给保安公司,公司和保安公司鉴定业务合同,约定各项权利义务及费用结算,保安公司安排他们自己的员工到楼主公司提供保安服务,这是常见的一种外包。此时,保安是保安公司的员工,和楼主公司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保安公司支付保安每月工资,为保安缴纳社保。你猜保安公司支付给保安的各项费用是从哪里来的?
2.灵活用工形式有多种,特别是近几年经济下行后出现很多新类型的用工形式,但也不是几句能解释清楚的。劳动关系外有多种准劳动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民事关系等,其中各有其适用特点,如楼主不熟悉,不建议使用(各有特点自然就各有风险)。平台法务老师讲到各种劳动关系和非劳关系的区别的根本就在于人身隶属性和经济依附性。如楼主最后提到的,公司如果对外包人员进行了用工管理,那么大概率就会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刘策策 2024-08-02 01:19 回复 赞(0) 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