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冒用他人身份发生工伤,社保部门能否拒付待遇?(2025.6.19)

劳动法库 2025-06-24 11:10 1.1k 阅读

小编按:案例来源于2025年6月19日最新入库案例。最高法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检索查阅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这对于促进统一裁判规则和尺度,避免“同案不同判”,保障法律正确、统一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了!冒用他人身份发生工伤,社保部门能否拒付待遇?(2025.6.19)

入库编号2025-12-3-008-001


江西某公司诉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冒用他人身份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承担


关键词


行政/行政给付/冒名入职/真实劳动关系/工伤/工伤保险待遇支付


基本案情


郑某宜以其亲属郑某明的身份在江西某公司务工,直至郑某宜死亡。用工期间,江西某公司亦以郑某明的名字和身份证号为郑某宜缴纳工伤保险。2021105日,郑某宜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

20211216日,江西省上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局作出上社伤认字(2021699工伤认定书,认定郑某宜为江西某公司的员工,其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经交警认定其不承担事故责任,故郑某宜的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之规定,属于工伤认定范围,予以认定为工亡。

2022716日,江西某公司向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申请支付郑某宜工伤死亡保险待遇。2022718日,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回复:“经查询江西省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系统,郑某宜(362228****1835)未在我县参加工伤保险,不符合工伤保险待遇偿付规定。” 

江西某公司不服,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工伤保险待遇资格,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于20221130日作出(2022)0983行初124号行政判决,驳回江西某公司的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江西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531日作出(2023)赣09行终33号行政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宣判后,江西某公司申请再审。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4325日作出(2023)赣行申837号行政裁定,决定提审本案,并于2024612日作出(2024)赣行再2号行政判决:一、撤销高安市人民法院(2022)赣0983行初124号行政判决;二、撤销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赣09行终33号行政判决;三、责令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依法核定并支付郑某宜的工伤保险待遇。


裁判理由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上高县社保中心是否应支付冒用他人身份入职的郑某宜的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入职、参保并申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冒用他人身份的职工已与用人单位建立真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以被冒用人身份已为职工参保并按时足额缴纳保费,且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对职工依法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请核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伤保险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案中,虽然职工郑某宜系冒用郑某明的身份信息入职江西某公司,但郑某宜已经与江西某公司建立了真实劳动关系,江西某公司以被冒用人郑某明身份已为职工郑某宜参保并按时足额缴纳保费。并且,上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局已对职工郑某宜依法认定工伤,江西某公司据此向上高县社保中心申请核定并支付郑某宜的工伤保险待遇于法有据,应予支持。一审法院判决驳回江西某公司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均适用法律错误,应予纠正。


裁判要旨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入职、参保并申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冒用他人身份的职工已与用人单位建立真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以被冒用人身份已为职工参保并按时足额缴纳保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该职工依法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请核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伤保险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35条、第36条第1款、第73条第2


《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第1


一审: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2022)0983行初124号行政判决(20221130日)


二审: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赣09行终33号行政判决(2023531日)


再审: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4)赣行再2号行政判决(2024612日)


(行政庭)


(本文来源劳动法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明确了!冒用他人身份发生工伤,社保部门能否拒付待遇?(2025.6.19)

劳动法库2025-06-24 11:10
1.1k 阅读

小编按:案例来源于2025年6月19日最新入库案例。最高法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检索查阅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这对于促进统一裁判规则和尺度,避免“同案不同判”,保障法律正确、统一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了!冒用他人身份发生工伤,社保部门能否拒付待遇?(2025.6.19)

入库编号2025-12-3-008-001


江西某公司诉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给付工伤保险金案——冒用他人身份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工伤保险待遇的责任承担


关键词


行政/行政给付/冒名入职/真实劳动关系/工伤/工伤保险待遇支付


基本案情


郑某宜以其亲属郑某明的身份在江西某公司务工,直至郑某宜死亡。用工期间,江西某公司亦以郑某明的名字和身份证号为郑某宜缴纳工伤保险。2021105日,郑某宜在上班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

20211216日,江西省上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局作出上社伤认字(2021699号工伤认定书,认定郑某宜为江西某公司的员工,其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经交警认定其不承担事故责任,故郑某宜的死亡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之规定,属于工伤认定范围,予以认定为工亡。

2022716日,江西某公司向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申请支付郑某宜工伤死亡保险待遇。2022718日,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回复:“经查询江西省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系统,郑某宜(362228****1835)未在我县参加工伤保险,不符合工伤保险待遇偿付规定。” 

江西某公司不服,诉至法院,请求确认工伤保险待遇资格,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于20221130日作出(2022)0983行初124号行政判决,驳回江西某公司的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江西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531日作出(2023)赣09行终33号行政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宣判后,江西某公司申请再审。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4325日作出(2023)赣行申837号行政裁定,决定提审本案,并于2024612日作出(2024)赣行再2号行政判决:一、撤销高安市人民法院(2022)赣0983行初124号行政判决;二、撤销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赣09行终33号行政判决;三、责令上高县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依法核定并支付郑某宜的工伤保险待遇。


裁判理由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上高县社保中心是否应支付冒用他人身份入职的郑某宜的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入职、参保并申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冒用他人身份的职工已与用人单位建立真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以被冒用人身份已为职工参保并按时足额缴纳保费,且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对职工依法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请核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伤保险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案中,虽然职工郑某宜系冒用郑某明的身份信息入职江西某公司,但郑某宜已经与江西某公司建立了真实劳动关系,江西某公司以被冒用人郑某明身份已为职工郑某宜参保并按时足额缴纳保费。并且,上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局已对职工郑某宜依法认定工伤,江西某公司据此向上高县社保中心申请核定并支付郑某宜的工伤保险待遇于法有据,应予支持。一审法院判决驳回江西某公司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均适用法律错误,应予纠正。


裁判要旨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入职、参保并申请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冒用他人身份的职工已与用人单位建立真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以被冒用人身份已为职工参保并按时足额缴纳保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该职工依法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请核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伤保险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35条、第36条第1款、第73条第2


《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第1


一审: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2022)0983行初124号行政判决(20221130日)


二审: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赣09行终33号行政判决(2023531日)


再审: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4)赣行再2号行政判决(2024612日)


(行政庭)


(本文来源劳动法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