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言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传统产业加速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然而,这种转型背后却暗藏隐忧:人才断层问题日益凸显。综合教育部、人社部及行业研究数据,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总缺口到2025年将突破4000万人,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瓶颈。
01
新质生产力下的“人才鸿沟”
1
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全链条,要求人才具备数据分析、智能系统操作、算法应用等复合型数字技能。
·产业融合化与集群化: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强调人才要具备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能力和协同创新精神。
·产业高端化与可持续化:产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升级,以及绿色低碳、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相关领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2
人才供给的“旧”模式与“断层”挑战
当前产业转型中的人才断层问题已从单一企业上升为全产业链挑战:
·产业人才战略协同不足:缺乏跨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图谱共建机制。
·岗位技能与产业变革脱节:传统产业的岗位技能标准与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存在系统性错配。
·关键领域前瞻性布局滞后:新兴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储备显著不足。
02
政策指引:顶层导向
国家战略正通过多维度政策工具重塑产业人才发展范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推动行业协会参与标准制定、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系统性破解教育链与产业链脱节问题。
《“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
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吸引更多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确立问题导向,从数据融合、制度保障、价值重塑方面构建“三大体系”,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03
点米建议:构建产业人才的生态系统
产业人才生态的构建并非“一刀切”,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与目标存在显著差异,需根据自身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选择适配的切入路径,实现从“生存需求”到“价值跃迁”的阶梯式成长。
(一)构建产业人才能力新基建
·产教融合深度实践:组织产学研三方,开发岗位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技能等级标准,实现教育成果与岗位能力的对接。
·搭建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平台: 建设面向全行业开放的数字化培训赋能平台,集成高质量产业技能、新兴技术课程、专家讲座等资源。
·建立技术转化与人才价值化枢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共享机制,搭建产业协同网络,实现人才技能区块链认证。
(二)重构产业人才治理体系
·创新政策协同机制:建立协同指标,将人才密度、人才适配度等纳入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建立跨产业链治理协作机制:统筹协调产业链、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制定统一的人才规划与评价标准。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预警系统,引导教育体系定向适配。
·改革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人力资本激励与分享机制,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优化产业人才生态圈
·优化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提供人才战略规划咨询服务,帮助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流动与配置策略。建立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库,提供人才流动趋势分析,精准匹配供给。
·重塑产业文化:提供产业文化诊断与评估服务,了解产业中各企业的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文化建设提供方向。
·完善人才保障与服务体系:提供薪酬福利设计、员工关系管理服务,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从政策解读到申报落地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政策触达效率。
(四)实现人力资本化升级
·建立产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机制:整合产业岗位需求图谱、技能区块链认证、绩效贡献动态追踪系统,联合行业协会制定分层量化标准。
·构建产业人力资本绩效增值机制:搭建敏捷化人才供应链、设计定制化技能培训体系、构建绩效与激励机制、推动数字化人力资本管理。
·实施人力资本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覆盖人才职业生涯全阶段的产业人才数据库。构建人力资本弹性与韧性机制,支持人才快速转岗、跨界培训和职业生涯重塑。
04
结语
产业转型升级大潮已至,人才断层是挑战,更是机会。当产业要素重组与人才结构升级形成共振,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将获得持续动能。这场转型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存续,更是整个产业体系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的关键一跃。
内容来源:《“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责任编辑:点米人力资本研究院
免责申明:文章源于点米人力资本研究院。上述内容陈述、判断、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保证。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