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职场人加班情况调研报告
智联研究院
2025-06-06 08:00
820 阅读
2024年下半年起,多部门部署“反内卷”工作,要求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大疆、美的等知名公司“强制晚9点下班”“被老板催着关灯下班”等新闻频频登上热搜。职场人苦加班久矣,似乎看到了一点告别加班的苗头。智联招聘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平台用户展开调研,回收2186份有效样本,发布《2025职场人加班情况调研报告》。报告透过数据折射当代职场加班生态,看见职场人在抗拒与妥协间的真实博弈,听见他们对有效激励和合理休息的深层渴望,探寻职场人对高效工作与平衡生活的双重期待。
一、职场人加班现状:忙碌、拼命、躺平的反复横跳
38.7%的职场人几乎每天加班
近4成职场人加班两小时极限拉扯,产品岗打工人最能熬
工作任务量大是加班的头号诱因,突发紧急项目紧随其后
40.1%的职场人深陷“隐形加班”漩涡,“夹心饼干”中层管理者情况最糟
36%的职场人加班时专注于完成任务,偶尔休憩给自己加点力
近6成职场人在免费加班,仅26.5%有加班费
二、职场人加班心态:抵触、无奈、妥协的轮番上演
临时被通知加班最让职场人崩溃,能不能让人有个心理准备?
5成职场人因生存向加班“折腰”,00后最不能忍受“压榨”
超6成职场人被加班“偷走”健康,身心发出预警
75.1%的职场人认为发钱才是硬道理,“辛苦啦”不如“到账啦”
职场中加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智联招聘数据显示,38.7%的职场人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其余多则一周2-3次(21.9%),少则一周1次(8.9%)。
当城市夜幕降临,写字楼里却依然灯火通明,那是职场人还在与工作“激战”。37.1%的职场人每次加班1-2小时已是常态,有时还被“滞留”2-3小时。从岗位看,产品岗的职场人最懂“深夜的黑”,30%每次加班都超3小时,高于职场人总体的23.5%。
工作任务量大是加班的头号诱因,突发紧急项目紧随其后
50.1%的职场人将工作任务量大列为加班首要原因。突发紧急项目或任务也令46.1%的职场人“深受其扰”,位列加班原因次席。“领导临时安排或决策延迟”也榜上有名,当代职场人不光得跟工作死磕,还得时刻应对上级的“突发奇想”。
40.1%的职场人深陷“隐形加班”漩涡,“夹心饼干”中层管理者情况最糟
微信等社交媒体工具已经变成无情的“加班召唤器”。甭管何时何地,工作消息总能精准“突袭”,让人根本没法装作看不见。40.1%的职场人表示几乎每天都在经历“隐形加班”,需要24小时on call。能做到“完全没有”或“几乎没有”隐形加班的人竟不到10%。要说谁最惨,“夹心饼干”中层管理者的情况最严重, 49.6%每时每刻都处于待命状态,上应对客户/领导Kpi,下为团队救火救急,一点都不能松懈。
36%的职场人加班时专注于完成任务,偶尔休憩给自己加点力
当被问及加班时是否会“摸鱼”时,36%的职场人表示“很少,还是尽量认真工作,完成任务”,35.9%表示“偶尔,看情况而定,有时实在困了就摸会儿鱼”。偶尔给自己按下 “暂停键”,从忙碌工作中抽离片刻,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状态回到工作上。而表示自己经常摸鱼的职场人占比11.8%。 加班能加钱吗?3成职场人表示所在公司在加班上“完全无补偿”,堪比铁公鸡一毛不拔!27.5%的职场人则是被公司投喂“大饼”:“项目做好了,公司不会亏待你”……这些饼看着又大又圆,实则吃不饱也吃不香。不过也有“别人家的公司”——26.5%的职场人能拿到加班费或调休,强烈建议更多企业效仿!
临时被通知加班最让职场人崩溃,能不能让人有个心理准备?
这届打工人的心声太真实:可以接受紧急任务临时加班,但以下这几种加班情况属实令人讨厌。55.6%的职场人最讨厌临近下班接到加班通知,刚准备拥抱自由,好心情瞬间碎了一地。加班就算了,还没有调休或者加班费,这谁能忍?53.2%的职场人表示忍不了一点。毕竟谁的时间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兢兢业业不就是为了碎银几两嘛?
5成职场人因生存向加班“折腰”,00后最不能忍受“压榨”
面对加班,50.3%的职场人表示为了生存发展,只能无奈接受。心里一边骂着“这破班谁爱加谁加”,一边又咬咬牙坐回工位。但时代的车轮碾到了Z世代这儿,画风就变得不一样了。23.3%的00后面对加班直接开启“叛逆模式”:拒绝当“职场奴隶”!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代际群体,95后也有22%选择“硬刚”。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可以为理想奋斗,但绝不向不合理的加班妥协。 加班不仅“偷走”了职场人的休息时间,更是一场无声的“身心掠夺”。62.5%的职场人表示加班导致了焦虑、烦躁、内耗等不良情绪的增加,占比最高;其次,60.8%的职场人还因加班打乱了饮食/睡眠节奏,影响健康。43.9%的职场人表示,个人兴趣发展时间、社交关系等也被加班影响。
75.1%的职场人认为发钱才是硬道理,“辛苦啦”不如“到账啦”
数据显示,在不得不加班的情况下,75.1%的职场人直接把“物质激励”焊在需求榜首:加班工资、项目奖金必须安排上,毕竟银行卡里的数字,才是加班的终极动力!另有51.8%的职场人则希望加班时能有明确的加班目标或时间预期,而不是“为了加班而加班”,要是能搭配合理的调休制度,比如 “加一天班换一天懒觉”,那更是能让打工人的怨气直接减半!
21世纪,加班早已不是单纯的工作时长延伸,而是折射职场生态、代际观念与工作诉求的多面镜。当“发钱才是硬道理”成为共识,当调休与明确目标成为基础诉求,职场人真正需要的,从来不是“用命换钱”的悲壮,而是“有效努力”的尊严。智联招聘通过系列报告,展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生存印记,也是对职场文化转型迫切性的呼吁。
(本文来源智联研究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