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职”申领工伤待遇构成骗保

中国工伤保险 2025-04-16 14:38 377 阅读

案情简介

2023年2月,江苏某汽车公司为工伤职工郑某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传《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等材料,并中断其工伤保险缴费,理由为“个人辞职”。社保部门经审核后,认定符合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资格,于当月发放了补助金。

 

     同年6月,人社部门在数据排查时发现,郑某后续工伤保险缴费状态仍为连续。于是,社保经办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核实处理。


“假离职”申领工伤待遇构成骗保


处理结果

经核查,郑某在该汽车制品公司2023年度1月至6月工资发放记录、财务和税务凭证、工作考勤记录和工友笔录等情况,公司与郑某实际未解除劳动关系,仅为骗取补助金而虚假操作。


法律分析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工伤保险待遇是对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而得到的补救和补偿,是职工符合相应条件后能够得到的救济,但是很多单位和职工认为这是一笔意外之财,主动创造条件去领取工伤保险待遇,这就违背了工伤保险的初衷。


      虚假解除劳动关系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用人单位与职工伪造解除协议,骗取补助金。实践中,企业为规避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为避免丧失补助资格(尤其临近退休者),双方合谋虚假解除合同。企业后续重新续保,职工继续工作,形成“反复骗补”漏洞。


      这一做法,一是损害基金安全,挤占工伤保险基金,影响真正需要救助者的权益;二是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诚信公平,诱导恶性竞争;三是削弱法律权威,动摇公众对法律和社保制度的信任。



(本文来源中国工伤保险,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假离职”申领工伤待遇构成骗保

中国工伤保险2025-04-16 14:38
377 阅读

案情简介

2023年2月,江苏某汽车公司为工伤职工郑某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上传《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等材料,并中断其工伤保险缴费,理由为“个人辞职”。社保部门经审核后,认定符合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资格,于当月发放了补助金。

 

     同年6月,人社部门在数据排查时发现,郑某后续工伤保险缴费状态仍为连续。于是,社保经办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核实处理。


“假离职”申领工伤待遇构成骗保


处理结果

经核查,郑某在该汽车制品公司2023年度1月至6月工资发放记录、财务和税务凭证、工作考勤记录和工友笔录等情况,公司与郑某实际未解除劳动关系,仅为骗取补助金而虚假操作。


法律分析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工伤保险待遇是对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而得到的补救和补偿,是职工符合相应条件后能够得到的救济,但是很多单位和职工认为这是一笔意外之财,主动创造条件去领取工伤保险待遇,这就违背了工伤保险的初衷。


      虚假解除劳动关系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用人单位与职工伪造解除协议,骗取补助金。实践中,企业为规避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为避免丧失补助资格(尤其临近退休者),双方合谋虚假解除合同。企业后续重新续保,职工继续工作,形成“反复骗补”漏洞。


      这一做法,一是损害基金安全,挤占工伤保险基金,影响真正需要救助者的权益;二是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诚信公平,诱导恶性竞争;三是削弱法律权威,动摇公众对法律和社保制度的信任。



(本文来源中国工伤保险,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