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3个月,随礼1200”:这4种人情债,千万别碰!

智联招聘 2025-04-15 14:18 495 阅读
“如果能重来,一定要成为某东来的员工。”最近,备受“职场随礼”困扰的一位朋友发出由衷感慨。


去年9月,河南一企业宣布,禁止上下级以及同事之间“添香随礼”。如果有员工家中碰到红白喜事,将由公司出面发放贺金或慰问金。


虽存在争议,却也让不少打工人艳羡不已,毕竟当代职场人苦职场“人情往来”久矣。尤其以下4种人情债,一旦沾上,很难脱身。

“交际人情债”:
职场AA和随礼,逼疯多少打工人


入职3个月,随礼1200,发的工资全包红包了。”


“领导喜欢组织聚餐,每次都定高档饭店,就算AA也消费不起,但不敢拒绝。”


“刚入职还没发工资,就碰到老板生日,主管发动大家一起掏钱买高价礼物,我被动参与了……”


提起职场人情往来,少不得金钱方面的维系。但对于一些初入职场,或经济压力大的打工人而言,有些消费实在是负担不起。


来往,囊中羞涩;不来往,又怕被说不合群,甚至背地里被穿小鞋。


有时候,尽管对方说是看个人意愿,但在大家都意愿“掏钱”时,需要从众的心理压力也会迫使你“自愿”。


所以为了维持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为了自己能够在公司里不被排挤,很多人选择不断压榨自己来维系表面的和谐。


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最后伤神伤心伤钱包。

“互惠人情债”:
别被小恩小惠感动,职场路更好走


网友@桃子最近在职场上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刚进公司时,部门里有一个前辈很照顾她,平时经常给她带杯奶茶或者小零嘴,偶尔还请她吃饭。原本桃子还觉得,是自己走大运遇上神仙同事,却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出乎她的意料。


前辈在不久前开始频繁找她帮忙,有时是帮忙在工作日值个班,有时是帮孩子整理一下考试资料,还会把自己的工作推给桃子。


这些“忙”虽然在可承受的范围,却接连不断,越帮越多。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断增加,却又实在没法开口拒绝,毕竟自己的确接受了对方不少的小恩惠。


有时候,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委婉“暗示”,对方却开始跟她说掏心窝子的话,什么“跟你有缘”、“和你最合得来”、“我们不是朋友吗?”


一系列话术下来,搞得她晕头转向,也不好意思再拒绝。


这种人情债积累在微末中,让人在一开始放松警惕,等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很难逃脱了。

“请客人情债”:
我的奖金,大半死于职场请客


在某乎看到这样一篇帖子:“同事发奖金请客吃饭,我婉拒了。”


博主所在的公司,每次项目结束后,会给表现优异的员工发放奖金。这本是件好事,直到有位同事拿着奖金请大家吃饭。


开了这个先例后,拿到奖金请客吃饭。似乎成为一个默认的事实,原本令人动力满满的奖金成为烫手山芋。


后来,项目收益减少,奖金的额度也下降不少,但为了跟之前的规格差不多,得奖的同事还有自掏腰包倒贴钱的。


最终,博主决定拒绝这些聚餐的邀请,专注自己手头的事情。


类似的请客债还有“入职请客”、“升职请客”、“离职请客”,这种“请客债”往往伴随着群体的裹挟,让人无法轻易拒绝。


偶尔参与无妨,但如果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大可直接了当拒绝,营造“冷漠”人设,避免被请客“绑架”。

“引荐人情债”:
宁愿不上班,也别去亲戚朋友公司


“到底要不要去亲戚的公司上班?”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这样的疑问,评论区有近90%的网友持反对意见。


其中网友@万万野评论:“失业一年,被塞去亲戚公司上班。结果现在进退两难,比失业在家还痛苦。”


因为是“走后门”进来,工资跟同期职员比少一大截。每次领工资,还像是倒欠亲戚人情加上“避嫌”,好事轮不上他,像加班加点、搬水跑腿这样的脏累活,他却要首当其冲。


时间一长,搞得他十分难受,赶紧找了个理由开溜。


这也给了很多打工人一个警醒,对亲戚或者熟人介绍的工作,要慎之又慎。否则容易钱没赚到,还倒欠别人人情。


万万野的故事给了很多打工人一个警醒,对亲戚或者熟人介绍的工作,要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工作不合适,自己只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来往必不可少,但真正优质的人情往来,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价值对等的基础上。


遇到那些纠缠不清,让自己不舒服的人情往来,要学会当断则断,否则后患无穷。最后祝大家都能离这些糟心的人情债,远一些,再远一些。


(本文来源智联招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入职3个月,随礼1200”:这4种人情债,千万别碰!

智联招聘2025-04-15 14:18
495 阅读
“如果能重来,一定要成为某东来的员工。”最近,备受“职场随礼”困扰的一位朋友发出由衷感慨。


去年9月,河南一企业宣布,禁止上下级以及同事之间“添香随礼”。如果有员工家中碰到红白喜事,将由公司出面发放贺金或慰问金。


虽存在争议,却也让不少打工人艳羡不已,毕竟当代职场人苦职场“人情往来”久矣。尤其以下4种人情债,一旦沾上,很难脱身。

“交际人情债”:
职场AA和随礼,逼疯多少打工人


“入职3个月,随礼1200,发的工资全包红包了。”


“领导喜欢组织聚餐,每次都定高档饭店,就算AA也消费不起,但不敢拒绝。”


“刚入职还没发工资,就碰到老板生日,主管发动大家一起掏钱买高价礼物,我被动参与了……”


提起职场人情往来,少不得金钱方面的维系。但对于一些初入职场,或经济压力大的打工人而言,有些消费实在是负担不起。


来往,囊中羞涩;不来往,又怕被说不合群,甚至背地里被穿小鞋。


有时候,尽管对方说是看个人意愿,但在大家都意愿“掏钱”时,需要从众的心理压力也会迫使你“自愿”。


所以为了维持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为了自己能够在公司里不被排挤,很多人选择不断压榨自己来维系表面的和谐。


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最后伤神伤心伤钱包。

“互惠人情债”:
别被小恩小惠感动,职场路更好走


网友@桃子最近在职场上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刚进公司时,部门里有一个前辈很照顾她,平时经常给她带杯奶茶或者小零嘴,偶尔还请她吃饭。原本桃子还觉得,是自己走大运遇上神仙同事,却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出乎她的意料。


前辈在不久前开始频繁找她帮忙,有时是帮忙在工作日值个班,有时是帮孩子整理一下考试资料,还会把自己的工作推给桃子。


这些“忙”虽然在可承受的范围,却接连不断,越帮越多。她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断增加,却又实在没法开口拒绝,毕竟自己的确接受了对方不少的小恩惠。


有时候,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委婉“暗示”,对方却开始跟她说掏心窝子的话,什么“跟你有缘”、“和你最合得来”、“我们不是朋友吗?”


一系列话术下来,搞得她晕头转向,也不好意思再拒绝。


这种人情债积累在微末中,让人在一开始放松警惕,等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很难逃脱了。

“请客人情债”:
我的奖金,大半死于职场请客


在某乎看到这样一篇帖子:“同事发奖金请客吃饭,我婉拒了。”


博主所在的公司,每次项目结束后,会给表现优异的员工发放奖金。这本是件好事,直到有位同事拿着奖金请大家吃饭。


开了这个先例后,拿到奖金请客吃饭。似乎成为一个默认的事实,原本令人动力满满的奖金成为烫手山芋。


后来,项目收益减少,奖金的额度也下降不少,但为了跟之前的规格差不多,得奖的同事还有自掏腰包倒贴钱的。


最终,博主决定拒绝这些聚餐的邀请,专注自己手头的事情。


类似的请客债还有“入职请客”、“升职请客”、“离职请客”,这种“请客债”往往伴随着群体的裹挟,让人无法轻易拒绝。


偶尔参与无妨,但如果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大可直接了当拒绝,营造“冷漠”人设,避免被请客“绑架”。

“引荐人情债”:
宁愿不上班,也别去亲戚朋友公司


“到底要不要去亲戚的公司上班?”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这样的疑问,评论区有近90%的网友持反对意见。


其中网友@万万野评论:“失业一年,被塞去亲戚公司上班。结果现在进退两难,比失业在家还痛苦。”


因为是“走后门”进来,工资跟同期职员比少一大截。每次领工资,还像是倒欠亲戚人情加上“避嫌”,好事轮不上他,像加班加点、搬水跑腿这样的脏累活,他却要首当其冲。


时间一长,搞得他十分难受,赶紧找了个理由开溜。


这也给了很多打工人一个警醒,对亲戚或者熟人介绍的工作,要慎之又慎。否则容易钱没赚到,还倒欠别人人情。


万万野的故事给了很多打工人一个警醒,对亲戚或者熟人介绍的工作,要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工作不合适,自己只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来往必不可少,但真正优质的人情往来,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价值对等的基础上。


遇到那些纠缠不清,让自己不舒服的人情往来,要学会当断则断,否则后患无穷。最后祝大家都能离这些糟心的人情债,远一些,再远一些。


(本文来源智联招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