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班or退休的心不断切换
怎么确定我的退休年龄?
想要延迟退休怎么办理?
如何申请养老金?
一文搞定
根据《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24〕94号),现在可以办理弹性退休啦!那么如何确定自己的退休年龄?选择职工弹性延迟退休的,如何继续参保?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亦或“往前弹”“往后弹”已到龄的人员,怎么申请养老金?深小保来告诉你~
一、如何确定自己的退休年龄?
(一)
法定退休年龄
(2025年1月1日起)
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
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
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
☞ 进入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小程序等线上查询服务渠道;
☞ 访问“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页面;
☞ 输入本人信息,即可查询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和退休年月。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使用“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
(二)
弹性提前退休年龄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低于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或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三)
弹性延迟退休年龄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所在单位和职工应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
举个例子:比如1972年9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2周岁。如果他想弹性提前退休,在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的前提下,可以在60岁至62岁之间选择退休。如果单位和他协商一致再多干几年,还可以在62岁至65岁之间弹性延迟退休。
二、弹性延迟退休人员如何继续参保?
(一)
办理条件
1、用人单位与职工已建立劳动关系,且已协商一致弹性延迟退休;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办理。
2、办理时间在参保人员法定退休年月当月或上月。
3、参保人员当前参保状态正常。
(二)
申请材料
1、单位职工弹性延迟退休
须同时提供:
《弹性延迟退休申请表》,需参保人本人签名、单位盖公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间申请书》需参保人签字;
参保人有效身份证件;
劳动合同;
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窗口办理需提供)。
2、灵活就业人员弹性延迟退休
须同时提供:
《弹性延迟退休申请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间申请书》,需参保人签名;
参保人有效身份证件;
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窗口非本人办理需提供)。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间申请书》下载方式:
1、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官网—单位社保网上服务系统—查询服务—业务申请表下载—退休时间申请书;
2、业务办理环节中直接下载;
3、扫描二维码进入下载网页:
(三)
办理流程
1
单位职工弹性延迟退休
▶ 用人单位登录单位社保网上服务系统;
▶ 通过“在线办理—参保登记管理—个人参保登记管理—弹性延退申请”功能为职工办理申请;
▶或由单位经办人预约至社保经办服务窗口办理。
2
灵活就业人员弹性延迟退休
▶ 灵活就业参保人登录个人社保网上服务系统;
▶点击进入“在线办理—个人参保管理—弹性延迟退休(灵活就业)”功能申请本人弹性延迟退休;
▶ 或预约至社保经办服务窗口办理。
(四)
注意事项
1、职工达到弹性延迟退休时间,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终止,所在单位应按规定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弹性延迟退休期间,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终止弹性延迟退休,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2、弹性延迟退休时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三、如何申请“弹性延迟退休”养老金?(含弹性提前退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弹性延迟退休到龄)
(一)
申请条件
申领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① 年龄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② 缴费年限条件: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
从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
(二)
申请时间
单位或个人应在申领人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当月或提前向我局申报领取基本养老金。
注意:所在单位或个人应不晚于选择的退休时间当月,到就近社保窗口提出领取养老金申请。
(三)
所需材料
填报须知:
申报表必须由申领人本人签名。有单位管理的人员,可由单位或个人提交申报表。属于单位申报的,需在申报表的单位申报意见栏里加盖单位公章。
扫描二维码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四)
待遇发放时间
企业职工退休人员从审核通过的退休时间次月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通常在每月10日前发放。
四、如何预约办事窗口?
(一)通过全市24小时社保自助终端机,点击“社保业务预约”办理。
(二)手机“i深圳APP”(可扫码下载),登录后点击“办事预约”办理。
本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内容,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林丹丹
(本文来源深圳社保,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