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猎聘 2024-12-13 15:08 1.0k 阅读

曾经,广纳人才不论员工出处,只管实力与技术,薪资加码、福利给够的“大厂”,一度是互联网黄金时代打工人的最佳去处。


但今年,社交媒体上“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声音越来越多。有的大厂人跳槽去小公司后不适应,光速离职;也有人从大厂去了小公司如鱼得水。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与此同时,今年有一篇名为“小公司不欢迎大厂离职人”的媒体报道,也指出存在“小公司不欢迎大厂离职人”的招聘现象。


有一种声音是,不是所有大厂背景的人都有真本事“如今回流到求职市场的大厂人,都是被优化出来的,在大厂被优化肯定是能力有问题。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到底大厂人去小公司是否能顺利landing,在当今职场人的转型路上,到底存不存在小公司兼容不了大厂人的存在呢?


临近年末,我们针对集中声音,定向采访了几位从大厂去小公司的朋友。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阿花:离职后在小公司两进两出后,选择组队单干

曾在大钟寺前头部互联网公司市场部运营专家的阿花说,“每次面试听到这种言论我就知道对方要么是眼界低,要么是想压低我工资,市场风云变幻,许多大公司都在进行结构性调整,有的是整条业务线被放弃,有的是公司在体量大后不需要一些支持性部门。”


“有时候被N真的不是能力不行,就是公司阶段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我部门一同走掉的前同事都是曾经4A公司和媒体过去的,大家都是有拿得出手的案例,做新品牌推广做营销都是有一手的。


市场部的作用只有在公司规模小、体量小的时期才明显,因为会有高增长与拉新的需求。

就我前司这种几亿DAU的国民级APP,市场部已经没那么多任务了,反而是如何解决用户留存的难题。但这是运营部门的工作,即便部门不精简,你也要自己琢磨,是跟随公司一路成长缺啥人干啥活,主动换职业赛道?还是就想当个铁打的市场人,继续服务一个新品牌。

离职后的阿花在一家快时尚箱包公司两进两出。

“讲实话,有些小公司做不起来是真的有原因的,我遇到的情况是公司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员工除了工作还要为老板一家子的情绪服务,今天两口子吵架明天工作室的二十几个人上班就得谨小慎微,这跟我脑子里的大家互相合作互相平等的观念截然不同。本来就大幅度降薪来的,老板还定了不切实际且随时变幻的目标,给预算的时候磨磨唧唧,甚至给置换他都舍不得,干起活来心真累啊。”


没多久后,阿花就出来单干了,找了几个之前的同事做了远程的freelancer工作室,定向在博主投放这块。

原本大厂里磨合出来的高效协作也让他们几人有了自己的空闲做个人IP,闲暇的时候他们还组了个周更播客,但阿花的工作室合伙人们却十分满足于现状。

“我们收入跟原来大厂肯定没法比,但至少比我们各自找小公司上班赚得多,有社保可交、有稳定收入、有时间陪家人、有空间做自己的事,甚至因为居家办公一日三餐都按时吃,生活规律生病次数也少了,就这么继续下去得了。”


除了阿花提到的小公司需要碰运气,流程与管理混乱、企业文化氛围差异、工作环境变化等等方面,面面和Ein也深有体会。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Ethan:做梦也想做回凌空SOHO打工


“我是去年Q3被现在部门领导挖过来的,这家公司酒旅业务最强的时候做到整个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一,因为疫情三年业务缩减的还剩十几个人,但我过去合作的很多同事也都有从这个部门出来的,再加上我也多少跟这位直属领导打过些许交道,所以我这也不算是没做功课的决定。

现在干的很不开心,总想跑路真的跟业务没关,纯属对公司工作流不满意。”


“首先是“规矩”很多,行政卡打卡很严格,不管前一天加班多晚,迟到一分钟都得被大群通报。

一家旅游公司不鼓励员工旅游,请个旅游调休假直属领导都批了,行政还想使绊子卡死在3天里。桌子上要求5S,不让摆放杂物。上班时间想吃个零食也会被记录,说实话都成年人了互联网公司吃个零食、和同事交流一下工作不是很正常么?你难道开公司不是看业务结果,只管规训员工?


其次是职责规划很混乱,我们业务内现在没有设计、没有产品、没有客服,都要和其他业务共用,但业务又很细,需要稳定的人来对接。

但是这公司太混乱了,入职6个月架构调整3次,朝令夕改的速度令人汗颜,同样一件事今天要这样办,明天再这样办就错了;另外职责划分也因为一直调整而混乱,但你又不能强制要求对接方,因为配合部门也有自己新架构里的新KPI,有时候出问题各方都能推卸责任,啥流程规章制度都不算数,恨不得我们业务的这几个人啥都得干。


我喜欢大公司,按规章流程办事,谁都别推卸责任。很多人不喜欢重复打螺丝的工作,但我这还是业内稍有名气的中厂,都能混乱成这样,还敢一个人当8个人用,工资降了不说奖金还发不出来,反正我现在做梦都想回前司。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绵绵:在居民楼办公的真小公司上班

“这个话题我是真的有发言权,小红书上吐槽小公司的经历我觉得都不够劲爆。我这才叫真的小公司。”


“入职之前,老板和蔼可亲,办公室的几位老前辈也表示“咱们公司没有30岁焦虑那一套,上班带娃也没关系,来这上班都是家人”,听上去还挺令人感动的。”


“但入职之后我才发现,公司没有保洁,需要轮流给老板以及公共办公室和卫生间打扫卫生,卫生间的卫生纸也是得集资购买。

办公椅不知道是哪里淘到的,轮子都不转了,办公桌就是两个柜子之间搭个板,员工需要自己带电脑且没有电脑补贴。

一到中午老板和同事就会下厨房,是真的下厨房炒菜,我也是毕业两三年了头一次遇到这种状况,一度恍惚这是不是一家公司。

离谱的是从大厂卷出来的我,居然有点喜欢这个不像公司、压力不大的地方。”


写在最后


对于到底是要去大厂还是小公司,无论是社交媒体上还是我们的采访中,都没有准确的定论。


一位曾经专门做大厂猎头的朋友是这样看待的,“毕业就进大厂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说一辈子都在象牙塔里,被保护的太好了,上学的时候只要学习就好,上班时候只要工作就好,公司连食堂、员工公寓、班车、员工补充保险甚至员工家人的补充保险都能替你安排了,就真的只管上班就行。在这种环境里你能遇到的坎顶多是乱七八糟坏习惯的人,骨子里都是体面人,再怎么样也都有一丝丝体面在。


但小公司宽进宽出,年纪、出身、学历、经历完全不同的人凑在一起,体验感的好坏完全得看运气了。”


去大厂还是小公司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无论是身为职员的我们还是每一个公司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我们就像是一整盒被打散的拼图,是否能找到最适合的位置、最准确的图案,还是得亲自去试去体验。


但无论选择哪里,保持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才是职场生存的关键。

作者丨徐小妙


(本文来源猎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R述职不再愁,看我的ppt如何征服全场!
01资料列表《HR行政工作总结》资料包内含90份人资行政工作总结计划PPT模板、115份人事行政各岗位(人事专员、行政专员、人事经理、行政经理、薪酬专员、行政助理、人事主管、行政后勤、绩效专员、企业文化专员、员...
2024-12-17 15:47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猎聘2024-12-13 15:08
1.0k 阅读

曾经,广纳人才不论员工出处,只管实力与技术,薪资加码、福利给够的“大厂”,一度是互联网黄金时代打工人的最佳去处。


但今年,社交媒体上“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声音越来越多。有的大厂人跳槽去小公司后不适应,光速离职;也有人从大厂去了小公司如鱼得水。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与此同时,今年有一篇名为“小公司不欢迎大厂离职人”的媒体报道,也指出存在“小公司不欢迎大厂离职人”的招聘现象。


有一种声音是,不是所有大厂背景的人都有真本事“如今回流到求职市场的大厂人,都是被优化出来的,在大厂被优化肯定是能力有问题。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到底大厂人去小公司是否能顺利landing,在当今职场人的转型路上,到底存不存在小公司兼容不了大厂人的存在呢?


临近年末,我们针对集中声音,定向采访了几位从大厂去小公司的朋友。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阿花:离职后在小公司两进两出后,选择组队单干

曾在大钟寺前头部互联网公司市场部运营专家的阿花说,“每次面试听到这种言论我就知道对方要么是眼界低,要么是想压低我工资,市场风云变幻,许多大公司都在进行结构性调整,有的是整条业务线被放弃,有的是公司在体量大后不需要一些支持性部门。”


“有时候被N真的不是能力不行,就是公司阶段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我部门一同走掉的前同事都是曾经4A公司和媒体过去的,大家都是有拿得出手的案例,做新品牌推广做营销都是有一手的。


市场部的作用只有在公司规模小、体量小的时期才明显,因为会有高增长与拉新的需求。

就我前司这种几亿DAU的国民级APP,市场部已经没那么多任务了,反而是如何解决用户留存的难题。但这是运营部门的工作,即便部门不精简,你也要自己琢磨,是跟随公司一路成长缺啥人干啥活,主动换职业赛道?还是就想当个铁打的市场人,继续服务一个新品牌。

离职后的阿花在一家快时尚箱包公司两进两出。

“讲实话,有些小公司做不起来是真的有原因的,我遇到的情况是公司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员工除了工作还要为老板一家子的情绪服务,今天两口子吵架明天工作室的二十几个人上班就得谨小慎微,这跟我脑子里的大家互相合作互相平等的观念截然不同。本来就大幅度降薪来的,老板还定了不切实际且随时变幻的目标,给预算的时候磨磨唧唧,甚至给置换他都舍不得,干起活来心真累啊。”


没多久后,阿花就出来单干了,找了几个之前的同事做了远程的freelancer工作室,定向在博主投放这块。

原本大厂里磨合出来的高效协作也让他们几人有了自己的空闲做个人IP,闲暇的时候他们还组了个周更播客,但阿花的工作室合伙人们却十分满足于现状。

“我们收入跟原来大厂肯定没法比,但至少比我们各自找小公司上班赚得多,有社保可交、有稳定收入、有时间陪家人、有空间做自己的事,甚至因为居家办公一日三餐都按时吃,生活规律生病次数也少了,就这么继续下去得了。”


除了阿花提到的小公司需要碰运气,流程与管理混乱、企业文化氛围差异、工作环境变化等等方面,面面和Ein也深有体会。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Ethan:做梦也想做回凌空SOHO打工


“我是去年Q3被现在部门领导挖过来的,这家公司酒旅业务最强的时候做到整个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一,因为疫情三年业务缩减的还剩十几个人,但我过去合作的很多同事也都有从这个部门出来的,再加上我也多少跟这位直属领导打过些许交道,所以我这也不算是没做功课的决定。

现在干的很不开心,总想跑路真的跟业务没关,纯属对公司工作流不满意。”


“首先是“规矩”很多,行政卡打卡很严格,不管前一天加班多晚,迟到一分钟都得被大群通报。

一家旅游公司不鼓励员工旅游,请个旅游调休假直属领导都批了,行政还想使绊子卡死在3天里。桌子上要求5S,不让摆放杂物。上班时间想吃个零食也会被记录,说实话都成年人了互联网公司吃个零食、和同事交流一下工作不是很正常么?你难道开公司不是看业务结果,只管规训员工?


其次是职责规划很混乱,我们业务内现在没有设计、没有产品、没有客服,都要和其他业务共用,但业务又很细,需要稳定的人来对接。

但是这公司太混乱了,入职6个月架构调整3次,朝令夕改的速度令人汗颜,同样一件事今天要这样办,明天再这样办就错了;另外职责划分也因为一直调整而混乱,但你又不能强制要求对接方,因为配合部门也有自己新架构里的新KPI,有时候出问题各方都能推卸责任,啥流程规章制度都不算数,恨不得我们业务的这几个人啥都得干。


我喜欢大公司,按规章流程办事,谁都别推卸责任。很多人不喜欢重复打螺丝的工作,但我这还是业内稍有名气的中厂,都能混乱成这样,还敢一个人当8个人用,工资降了不说奖金还发不出来,反正我现在做梦都想回前司。

逃离大厂去小公司的人,真的能适应吗?

绵绵:在居民楼办公的真小公司上班

“这个话题我是真的有发言权,小红书上吐槽小公司的经历我觉得都不够劲爆。我这才叫真的小公司。”


“入职之前,老板和蔼可亲,办公室的几位老前辈也表示“咱们公司没有30岁焦虑那一套,上班带娃也没关系,来这上班都是家人”,听上去还挺令人感动的。”


“但入职之后我才发现,公司没有保洁,需要轮流给老板以及公共办公室和卫生间打扫卫生,卫生间的卫生纸也是得集资购买。

办公椅不知道是哪里淘到的,轮子都不转了,办公桌就是两个柜子之间搭个板,员工需要自己带电脑且没有电脑补贴。

一到中午老板和同事就会下厨房,是真的下厨房炒菜,我也是毕业两三年了头一次遇到这种状况,一度恍惚这是不是一家公司。

离谱的是从大厂卷出来的我,居然有点喜欢这个不像公司、压力不大的地方。”


写在最后


对于到底是要去大厂还是小公司,无论是社交媒体上还是我们的采访中,都没有准确的定论。


一位曾经专门做大厂猎头的朋友是这样看待的,“毕业就进大厂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说一辈子都在象牙塔里,被保护的太好了,上学的时候只要学习就好,上班时候只要工作就好,公司连食堂、员工公寓、班车、员工补充保险甚至员工家人的补充保险都能替你安排了,就真的只管上班就行。在这种环境里你能遇到的坎顶多是乱七八糟坏习惯的人,骨子里都是体面人,再怎么样也都有一丝丝体面在。


但小公司宽进宽出,年纪、出身、学历、经历完全不同的人凑在一起,体验感的好坏完全得看运气了。”


去大厂还是小公司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无论是身为职员的我们还是每一个公司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我们就像是一整盒被打散的拼图,是否能找到最适合的位置、最准确的图案,还是得亲自去试去体验。


但无论选择哪里,保持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才是职场生存的关键。

作者丨徐小妙


(本文来源猎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