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职场人曾被企业“插手”私生活且反感企业“爹味”管理

编辑:三茅网 2024-12-03 08:12 760 阅读

近日,某品牌创始人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从明年开始,公司员工在结婚时不得索要彩礼或支付彩礼,也不允许员工靠父母买房买车,引发了颇大争议。该事件也触及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用人单位能否干涉员工的私生活领域。围绕上述话题,国内权威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51job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讨论企业中的实际情况以及职场人的真实态度。

近4成职场人曾被企业“插手”私生活,职场隐私受挑战

此次调研显示,接近4成的受访职场人坦言自己遇到过企业干涉私生活的情况。从企业性质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是“重灾区”,感受到干涉的比例最高,达到40.5%。相比之下,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员工感受到类似干涉的比例较低。

现实中,不乏一些用人单位干涉员工私生活的案例。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员工彩礼不得超过10万元,甚至禁止员工支付彩礼;有的禁止员工购买某品牌汽车,或者要求员工的运动步数达到一定数量,否则就会扣钱;还有的禁止员工谈办公室恋情,或者要求每天在私人朋友圈转发公司广告等。

当被问及具体的经历时,3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着装或外表被不合理要求”,34%的人则提到了“企业对个人生活习惯的干涉”,30%的受访者指出“工作时间外的私人活动被要求参与”。此外,“社交媒体和私人通讯被监控”(19%)、“被询问个人财务状况”(16%)、“婚姻与家庭生活的介入”(15%)等限制也被频繁提及。

薪资福利vs个人自由,7成职场人更看重后者

在面对两种不同的职场环境选择时,超过7成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规章制度较少、给予员工更多自由的公司,尽管福利待遇可能一般”。可见,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工作自由度和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不亚于薪资和福利。

相比之下,只有28%的人选择了“福利待遇好,但规章制度较多、对员工私生活有一定干涉的公司”。其中,80后/75后群体选择此选项的比例最高,达35.6%;而00后/95后与90后/85后的选择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7.8%和25.9%。

在探讨“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干涉员工私生活”的问题上,有高达75%的受访者持反对意见,认为企业无权干涉,尤其是在90后/85后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7.2%。相对地,仅有 23%的人认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有权干涉员工私生活。

然而,当企业制度与个人价值观发生冲突时,职场人会如何应对呢?根据调查,大多数职场人(59%)会选择采取积极的方式与企业沟通协商,以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考虑离职(15%)或者诉诸法律途径(13%),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超半数职场人不满企业“爹味”管理,呼吁尊重员工权利

在对企业“一言堂”或过度干预员工私生活的态度调查中,大多数职场人对此持负面看法。具体来看,57%的受访者认为这种做法会“影响工作积极性”,54%的人则指出这“过于爹味,不尊重员工个人权利”。此外,42%的受访者担心会“导致员工间的不信任和紧张关系”,41%的人则认为这可能会“提高员工的离职率”。这些观点揭示了员工对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满和担忧。

在讨论企业为何会制定涉及私生活的规章制度时,46%的受访者认为其初衷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40%的人则认为这是为了预防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纠纷。同时,38%的人认为是出于维护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32%的人认为这更多地是反映了老板的个人意志。尽管企业的初衷各异,但员工普遍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应充分尊重个人权利和隐私。

那么,企业在制定规章时,应如何平衡企业文化与员工隐私的界限呢?职场人给出了多种思路,包括充分尊重员工权利与个人隐私(74%)、提供员工关怀与福利(59%)、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54%)、倡导灵活的工作安排(49%)、定期评估与调整规章制度(32%)等建议。

(本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R述职不再愁,看我的ppt如何征服全场!
01资料列表《HR行政工作总结》资料包内含90份人资行政工作总结计划PPT模板、115份人事行政各岗位(人事专员、行政专员、人事经理、行政经理、薪酬专员、行政助理、人事主管、行政后勤、绩效专员、企业文化专员、员...
2024-12-17 15:47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近四成职场人曾被企业“插手”私生活且反感企业“爹味”管理

编辑:三茅网2024-12-03 08:12
760 阅读

近日,某品牌创始人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从明年开始,公司员工在结婚时不得索要彩礼或支付彩礼,也不允许员工靠父母买房买车,引发了颇大争议。该事件也触及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用人单位能否干涉员工的私生活领域。围绕上述话题,国内权威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51job发起了一项问卷调查,讨论企业中的实际情况以及职场人的真实态度。

近4成职场人曾被企业“插手”私生活,职场隐私受挑战

此次调研显示,接近4成的受访职场人坦言自己遇到过企业干涉私生活的情况。从企业性质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是“重灾区”,感受到干涉的比例最高,达到40.5%。相比之下,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员工感受到类似干涉的比例较低。

现实中,不乏一些用人单位干涉员工私生活的案例。例如,有的企业规定员工彩礼不得超过10万元,甚至禁止员工支付彩礼;有的禁止员工购买某品牌汽车,或者要求员工的运动步数达到一定数量,否则就会扣钱;还有的禁止员工谈办公室恋情,或者要求每天在私人朋友圈转发公司广告等。

当被问及具体的经历时,3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着装或外表被不合理要求”,34%的人则提到了“企业对个人生活习惯的干涉”,30%的受访者指出“工作时间外的私人活动被要求参与”。此外,“社交媒体和私人通讯被监控”(19%)、“被询问个人财务状况”(16%)、“婚姻与家庭生活的介入”(15%)等限制也被频繁提及。

薪资福利vs个人自由,7成职场人更看重后者

在面对两种不同的职场环境选择时,超过7成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规章制度较少、给予员工更多自由的公司,尽管福利待遇可能一般”。可见,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工作自由度和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不亚于薪资和福利。

相比之下,只有28%的人选择了“福利待遇好,但规章制度较多、对员工私生活有一定干涉的公司”。其中,80后/75后群体选择此选项的比例最高,达35.6%;而00后/95后与90后/85后的选择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7.8%和25.9%。

在探讨“用人单位是否有权干涉员工私生活”的问题上,有高达75%的受访者持反对意见,认为企业无权干涉,尤其是在90后/85后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7.2%。相对地,仅有 23%的人认为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有权干涉员工私生活。

然而,当企业制度与个人价值观发生冲突时,职场人会如何应对呢?根据调查,大多数职场人(59%)会选择采取积极的方式与企业沟通协商,以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考虑离职(15%)或者诉诸法律途径(13%),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超半数职场人不满企业“爹味”管理,呼吁尊重员工权利

在对企业“一言堂”或过度干预员工私生活的态度调查中,大多数职场人对此持负面看法。具体来看,57%的受访者认为这种做法会“影响工作积极性”,54%的人则指出这“过于爹味,不尊重员工个人权利”。此外,42%的受访者担心会“导致员工间的不信任和紧张关系”,41%的人则认为这可能会“提高员工的离职率”。这些观点揭示了员工对企业管理方式的不满和担忧。

在讨论企业为何会制定涉及私生活的规章制度时,46%的受访者认为其初衷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40%的人则认为这是为了预防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纠纷。同时,38%的人认为是出于维护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32%的人认为这更多地是反映了老板的个人意志。尽管企业的初衷各异,但员工普遍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应充分尊重个人权利和隐私。

那么,企业在制定规章时,应如何平衡企业文化与员工隐私的界限呢?职场人给出了多种思路,包括充分尊重员工权利与个人隐私(74%)、提供员工关怀与福利(59%)、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54%)、倡导灵活的工作安排(49%)、定期评估与调整规章制度(32%)等建议。

(本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