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猎聘 2024-11-24 07:41 1.0k 阅读

现在是17:58分,你洗了杯子,上完厕所,擦好护手霜,拿出粉饼和口红补妆,开始打发最后2分钟。


时间来到18:01分,你环顾一圈办公室,发现没有一个人表现出要离开的意思,走廊上也没有锁门和脚步声。


于是你不得不继续百无聊赖和漫长的等待,期盼另一个孤勇者出现。


就在你纠结要不要打开电脑假模假式忙一阵时,前方两个同事突然弹开座位,背包迅速离开。


你迅速抓起包尾随,甚至来得及赶上同一班电梯。


每一天都是相同的故事。


你不禁疑惑,到底是什么工作,刚好够人们每天多加10分钟班?


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扼杀每个人准点堂堂正正走出办公楼的勇气?


又到底是中了什么邪,办公室里总有那么2、3个人下班了赖着不走?


这些下了班依然不离开办公室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在办公室和停车场逃避生活的中年人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你以为留下不走的他们是被迫的,其实却是自愿的,因为不想回家。


倒回20年前,如果发帖讨论为什么有人下了班不离开办公室,加班肯定是标准答案,而“因为不想回家”则比较小众。


在我印象中,我的父母似乎都属于加班很少又乐意回家的类型。爸爸应酬稍多一点,每周有1-2晚不在家吃晚饭,但不会待在办公室里不走。


我想一是因为那个年代,行业和工作环境还没那么卷,工作多到做不完的情形相对少见;二是因为工作之外的生活,还略有些松弛感,充满期待。


通常晚饭后,妈妈洗碗收拾厨房,爸爸带我出门遛弯;再大一些,遛弯变成辅导功课。总之大部分夜晚,三个人是一起过的。


但对现在的人来说,似乎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了。


如果再在网上发问:那些下了班不走的人在想什么?十之八九有人吐槽:


想一个人静静。


这或许是因为,90、95后这一代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各种意义上都更需要自己的空间。


但作为牛马,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回家带娃,还要面对同样因为日复一日因单调生活而憋屈的另一半,想想都头大。


于是,在工作和回家之间的档口——下班时间,反而成了一天中即差强人意却难得的自由意志时间。


公司里,有水,有电,有wifi,有食堂,有少了一半同事的办公室,白天战场般喧嚣的戾气渐渐散去,反衬出夜晚的一丝安宁。清清静静刷个剧,打个游戏,混到8、9点,回家磨蹭一阵就可以洗洗睡了,有些公司还可以顺便混个加班打车费。


但如果一下班就回到家,饭要自己煮,碗要自己洗,娃要亲自带,架要亲自吵,任何以自我为中心想做的事都极可能被打上“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的标签,令人窒息。


近日《哈利波特》重映,我打算约几个好朋友去重温经典的三强争霸赛,其中一个朋友却被老公旁敲侧击暗示“不要忘记你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人”,遂作罢。


其实只是1个晚上,3个小时。


但只因为多背负了一层社会角色,一切变得很微妙,这件事最终以她隐而不宣的报复性消费告终。


然而如果是说自己“最近工作太多得加班”,一切就有了理直气壮的叙事。


加班这个借口,能最大限度上不引起另一半的猜忌和不满,皆大欢喜。


所以下了班不走这种选择,和那些每天开车回家停在车库坐半小时再上楼的行为,如出一撤。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人们需要一整块完全属于“我”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不是小李小王小张,也不是娟娟爸爸、涛涛妈妈,我是绝对的我自己。


这让我想起刚进公司那2年,恨毒了总喜欢给部门揽些长期异地出差任务的领导,因为那时的我,单身、年轻、精力充沛,一到晚上总有约不完的朋友、看不完的话剧,逛不完的商场,不甘心把时间浪费在偏僻出差地的酒店里。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去并不好玩的地方出差。


后来才知道,对我来说苦不堪言的出差,却是中年领导们的快乐老家。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7*24小时放飞自我,不必时刻担心接受上级的敲打,不必背负伴侣和谴责,更不必面对任何来自自我的愧疚。

回到家,你还是“出差这么久辛苦了”的大功臣。


年龄渐长,也终于有点理解那种“虽然出差是在工作,却感觉无比自由”的状态。


不难发现,现在下班了赖着不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大家活得越来越“紧绷”了。


生活的各个节点之间衔接得太密集,所以更需要喘息和逆反的空间。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白天太喧嚣,晚上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真的需要加班。不是为了挣表现,也不是工作效率有问题,而是真的做不完。

一个经典场景是:上午做沟通,下午开会汇报,晚上写材料。


有那么一些工作,白天的事务琐碎而嘈杂,需要大量与人沟通对接,反复磨合,确定方案;完了还要不断跟领导汇报、跟进进度,修改方案,通知各联合部门。最终留给一个人写正式方案的的时间,必然只能是夜深人静的8点档。


郑郑在一家银行的支行营业部工作,刚入职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管理印鉴+筹备会议+写材料。

他说每天9点到下午5点半,耳朵旁边就像有无数轰炸机在呼啸,事务繁多且零碎,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自己有3个分身,一个接电话,一个盖章,一个跑会议。


但下班一想,今天又是“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的一天,而且瞎忙活这么久,晚上还必须加班。


因为白天时时刻刻都被打断的环境,让他静不下心来做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只有晚上,烦人的领导、同事、客户都消停了,他才能开始做正事。


当加班成为一种刚需,根本有苦无处说。


因为单看他的职责分工,盖个章嘛,会议打打杂嘛,偶尔写写材料嘛,实在也算不上工作量饱和,连他自己都觉得“整天不知道在忙些什么”。要是跟领导诉苦工作做不完,要求调整,连可摆的事实依据都拿不出来,八成还会被批评工作效率低,不讲究方式方法。


而很多不得已的加班,就是这样被倒逼产生的。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下班不走是对其他同事的隐形霸凌?

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得不加班的理由,有人为了逃避生活,有人为了完成工作,有人为了在领导面前当劳模,都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这就像路一样,一旦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加班文化。


到点了,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不走,要迅速弹射离开工位,还是很考验人的心理素质的。


哪怕刚开始你很果决,时间久了也会被软化。


所以才有人说,下班走不走本来是个人的事,但一旦放到大环境里,就变成了对其他想准时下班的同事的隐形霸凌,让他人患上“准点下班羞耻症”。


A可能留在工位摸鱼,B留在工位等人,C滞留躲避晚高峰,D留下在食堂吃完饭,只有E想准时下班出去浪。


但最终的结果是,领导眼中的ABCD好像工作量都很饱和的样子,只有E下班就走,倒推出他是不是很闲?


但真相往往也并不好说。


可大多数情况下,为了不做显眼包,E最终都会被逐渐同化为不敢准点下班的一个。磨蹭个10-20分钟再走,是求生欲的表达,更是职场的中庸智慧。


否则,下一次谈话,领导就可能给你委派新任务了。


写在最后


除了一些多劳多得的工作里,加班是一种自愿性、可预期回报、有实际价值的投入,大部分的加班都需要被重新审视。


不管你的出发点是做做样子也好,逃避回家也罢。


首先,一个领导并不会因为你天天加班而高看你一眼,聪明人都懂得看实际成果,你的内卷可能只是感动自己;


其次如果是需要独处空间,一个人的自我空间也不该被限制在这四方上下的格子间里做有限释放。


正视冲突,像《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一样,跟家人商量出一套和谐公平的自我空间规则,更能根本性解决你的不快乐。


一到下班只想赶快离开工位、逃离办公楼,也完全不能说明工作态度不积极,只能说明这个人对生活的期待值很高,说明工作之外还有足够多值得TA愿意主动去倾注注意力的人事物;


如果甚至已经逐渐不在乎上班和下班之间的界限了,除非是热爱工作,否则你可能需要担心的不是工作出问题,而是生活出了问题。


工作之外令人没有期待,才会无所谓下不下班。


总之,下次又习惯性赖在办公室加班的时候,考虑下你身边嗷嗷待哺恨不得把work life balance制作成法条贴你桌面上的同事吧!


作者丨luna


(本文来源猎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R述职不再愁,看我的ppt如何征服全场!
01资料列表《HR行政工作总结》资料包内含90份人资行政工作总结计划PPT模板、115份人事行政各岗位(人事专员、行政专员、人事经理、行政经理、薪酬专员、行政助理、人事主管、行政后勤、绩效专员、企业文化专员、员...
2024-12-17 15:47
打工人必备的“职场黑话”及英文缩写
青海:举办“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专场招聘会
江西:大力推进家政服务走向职业化
《关于完善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印发《苏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细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沈阳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沈阳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沈阳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公司用消费券抵工资?这波操作迷惑且违法!
市场策划岗位职责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猎聘2024-11-24 07:41
1.0k 阅读

现在是17:58分,你洗了杯子,上完厕所,擦好护手霜,拿出粉饼和口红补妆,开始打发最后2分钟。


时间来到18:01分,你环顾一圈办公室,发现没有一个人表现出要离开的意思,走廊上也没有锁门和脚步声。


于是你不得不继续百无聊赖和漫长的等待,期盼另一个孤勇者出现。


就在你纠结要不要打开电脑假模假式忙一阵时,前方两个同事突然弹开座位,背包迅速离开。


你迅速抓起包尾随,甚至来得及赶上同一班电梯。


每一天都是相同的故事。


你不禁疑惑,到底是什么工作,刚好够人们每天多加10分钟班?


到底是什么神秘力量,扼杀每个人准点堂堂正正走出办公楼的勇气?


又到底是中了什么邪,办公室里总有那么2、3个人下班了赖着不走?


这些下了班依然不离开办公室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在办公室和停车场逃避生活的中年人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你以为留下不走的他们是被迫的,其实却是自愿的,因为不想回家。


倒回20年前,如果发帖讨论为什么有人下了班不离开办公室,加班肯定是标准答案,而“因为不想回家”则比较小众。


在我印象中,我的父母似乎都属于加班很少又乐意回家的类型。爸爸应酬稍多一点,每周有1-2晚不在家吃晚饭,但不会待在办公室里不走。


我想一是因为那个年代,行业和工作环境还没那么卷,工作多到做不完的情形相对少见;二是因为工作之外的生活,还略有些松弛感,充满期待。


通常晚饭后,妈妈洗碗收拾厨房,爸爸带我出门遛弯;再大一些,遛弯变成辅导功课。总之大部分夜晚,三个人是一起过的。


但对现在的人来说,似乎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了。


如果再在网上发问:那些下了班不走的人在想什么?十之八九有人吐槽:


想一个人静静。


这或许是因为,90、95后这一代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各种意义上都更需要自己的空间。


但作为牛马,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回家带娃,还要面对同样因为日复一日因单调生活而憋屈的另一半,想想都头大。


于是,在工作和回家之间的档口——下班时间,反而成了一天中即差强人意却难得的自由意志时间。


公司里,有水,有电,有wifi,有食堂,有少了一半同事的办公室,白天战场般喧嚣的戾气渐渐散去,反衬出夜晚的一丝安宁。清清静静刷个剧,打个游戏,混到8、9点,回家磨蹭一阵就可以洗洗睡了,有些公司还可以顺便混个加班打车费。


但如果一下班就回到家,饭要自己煮,碗要自己洗,娃要亲自带,架要亲自吵,任何以自我为中心想做的事都极可能被打上“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的标签,令人窒息。


近日《哈利波特》重映,我打算约几个好朋友去重温经典的三强争霸赛,其中一个朋友却被老公旁敲侧击暗示“不要忘记你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人”,遂作罢。


其实只是1个晚上,3个小时。


但只因为多背负了一层社会角色,一切变得很微妙,这件事最终以她隐而不宣的报复性消费告终。


然而如果是说自己“最近工作太多得加班”,一切就有了理直气壮的叙事。


加班这个借口,能最大限度上不引起另一半的猜忌和不满,皆大欢喜。


所以下了班不走这种选择,和那些每天开车回家停在车库坐半小时再上楼的行为,如出一撤。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人们需要一整块完全属于“我”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不是小李小王小张,也不是娟娟爸爸、涛涛妈妈,我是绝对的我自己。


这让我想起刚进公司那2年,恨毒了总喜欢给部门揽些长期异地出差任务的领导,因为那时的我,单身、年轻、精力充沛,一到晚上总有约不完的朋友、看不完的话剧,逛不完的商场,不甘心把时间浪费在偏僻出差地的酒店里。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去并不好玩的地方出差。


后来才知道,对我来说苦不堪言的出差,却是中年领导们的快乐老家。他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7*24小时放飞自我,不必时刻担心接受上级的敲打,不必背负伴侣和谴责,更不必面对任何来自自我的愧疚。

回到家,你还是“出差这么久辛苦了”的大功臣。


年龄渐长,也终于有点理解那种“虽然出差是在工作,却感觉无比自由”的状态。


不难发现,现在下班了赖着不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大家活得越来越“紧绷”了。


生活的各个节点之间衔接得太密集,所以更需要喘息和逆反的空间。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白天太喧嚣,晚上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真的需要加班。不是为了挣表现,也不是工作效率有问题,而是真的做不完。

一个经典场景是:上午做沟通,下午开会汇报,晚上写材料。


有那么一些工作,白天的事务琐碎而嘈杂,需要大量与人沟通对接,反复磨合,确定方案;完了还要不断跟领导汇报、跟进进度,修改方案,通知各联合部门。最终留给一个人写正式方案的的时间,必然只能是夜深人静的8点档。


郑郑在一家银行的支行营业部工作,刚入职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管理印鉴+筹备会议+写材料。

他说每天9点到下午5点半,耳朵旁边就像有无数轰炸机在呼啸,事务繁多且零碎,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自己有3个分身,一个接电话,一个盖章,一个跑会议。


但下班一想,今天又是“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的一天,而且瞎忙活这么久,晚上还必须加班。


因为白天时时刻刻都被打断的环境,让他静不下心来做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只有晚上,烦人的领导、同事、客户都消停了,他才能开始做正事。


当加班成为一种刚需,根本有苦无处说。


因为单看他的职责分工,盖个章嘛,会议打打杂嘛,偶尔写写材料嘛,实在也算不上工作量饱和,连他自己都觉得“整天不知道在忙些什么”。要是跟领导诉苦工作做不完,要求调整,连可摆的事实依据都拿不出来,八成还会被批评工作效率低,不讲究方式方法。


而很多不得已的加班,就是这样被倒逼产生的。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下班不走是对其他同事的隐形霸凌?

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得不加班的理由,有人为了逃避生活,有人为了完成工作,有人为了在领导面前当劳模,都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这就像路一样,一旦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加班文化。


到点了,整个办公室的人都不走,要迅速弹射离开工位,还是很考验人的心理素质的。


哪怕刚开始你很果决,时间久了也会被软化。


所以才有人说,下班走不走本来是个人的事,但一旦放到大环境里,就变成了对其他想准时下班的同事的隐形霸凌,让他人患上“准点下班羞耻症”。


A可能留在工位摸鱼,B留在工位等人,C滞留躲避晚高峰,D留下在食堂吃完饭,只有E想准时下班出去浪。


但最终的结果是,领导眼中的ABCD好像工作量都很饱和的样子,只有E下班就走,倒推出他是不是很闲?


但真相往往也并不好说。


可大多数情况下,为了不做显眼包,E最终都会被逐渐同化为不敢准点下班的一个。磨蹭个10-20分钟再走,是求生欲的表达,更是职场的中庸智慧。


否则,下一次谈话,领导就可能给你委派新任务了。


写在最后


除了一些多劳多得的工作里,加班是一种自愿性、可预期回报、有实际价值的投入,大部分的加班都需要被重新审视。


不管你的出发点是做做样子也好,逃避回家也罢。


首先,一个领导并不会因为你天天加班而高看你一眼,聪明人都懂得看实际成果,你的内卷可能只是感动自己;


其次如果是需要独处空间,一个人的自我空间也不该被限制在这四方上下的格子间里做有限释放。


正视冲突,像《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一样,跟家人商量出一套和谐公平的自我空间规则,更能根本性解决你的不快乐。


一到下班只想赶快离开工位、逃离办公楼,也完全不能说明工作态度不积极,只能说明这个人对生活的期待值很高,说明工作之外还有足够多值得TA愿意主动去倾注注意力的人事物;


如果甚至已经逐渐不在乎上班和下班之间的界限了,除非是热爱工作,否则你可能需要担心的不是工作出问题,而是生活出了问题。


工作之外令人没有期待,才会无所谓下不下班。


总之,下次又习惯性赖在办公室加班的时候,考虑下你身边嗷嗷待哺恨不得把work life balance制作成法条贴你桌面上的同事吧!


作者丨luna


(本文来源猎聘,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打工人必备的“职场黑话”及英文缩写
青海:举办“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专场招聘会
江西:大力推进家政服务走向职业化
《关于完善失业保险金“畅通领、安全办”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印发《苏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细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沈阳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沈阳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沈阳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公司用消费券抵工资?这波操作迷惑且违法!
市场策划岗位职责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