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丨2024,7大机会

编辑:言值哥哥 2024-09-05 09:07 377 阅读

观点 / 刘润    主笔 / 尤安   责编 / 黄静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2024,7大机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年初刚开头,总会听到一些朋友问这样的问题:
去年,已经“就那样”了。新的一年,我该怎么把握?世界还会往什么方向变?哪里还有我的机会?
去年这个时候,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曾和你一起读过一份报告《看DAO2023》,来自未尽研究。里面聊了很多对新一年技术趋势的展望。
比如,它在2022年底聊半导体:“中国半导体行业在2023年需要与时俱进的新一轮产业政策,聚焦制造薄弱环节。” 聊新能源:“未来 5 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中国将占一半。”
2023年初,“国家队”的大基金接连落子,集中在芯片制造行业布局投资。2023年中,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55%。
于是陆陆续续,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说有意思,有启发。所以今年,我帮你找到了新出不久的《看DAO2024》。
2024年,有没有什么我还不一定知道,但其实今年就有可能落地的变化?我的生活哪里会被影响?甚至,有没有哪个变化,可能成为我的机会?
带着这个问题,我看完了今年的《看DAO2024》。看完后,我感觉里面提到的几个新变化、新趋势乃至新机会,特别有意思,也特别值得你早点知道。
比如,具身智能。空间计算。AI助手。基因编辑。自动驾驶。小模型。AI短剧。
这都是些什么?怎么好几个看着好眼生?
没关系,所有的新机会,在一开始都只有少数人看得到,看得懂,抓得住。
今天,与你分享,争取让你下次再看到它们时,能觉得眼熟,有所了解,不会错过。
从哪里说起呢?先从让很多人激动的一副“眼镜”吧。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空间计算

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副“眼镜”,让很多人兴奋到睡不着觉。
今年1月19日,苹果的Vision Pro在美国正式开售。一副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定到了2.5万元起,可以抵3台iPhone,可上线还是挤爆了服务器,瞬间被抢空。国内黄牛价,更是被炒到了9万元一副。
Vision Pro?什么东西?怎么这么贵,还这么火?先看图。
这副“眼镜”,长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更重要的是,戴上它后,你的世界可能长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意味着什么?和我的2024有什么关系?打游戏更炫酷的关系吗?
可能,还远远不止。
时间回到2023年,Vision Pro刚刚亮相发布时,苹果公司CEO库克曾难掩兴奋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今天标志着计算技术新时代的开端。如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 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
以后,不管你买不买Vision Pro, 玩不玩VRAR游戏,你所处的世界,可能要开始进入空间计算时代了。
什么是空间计算?
它是元宇宙的基础技术之一,是很多人心中的下一个科技风口。
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可能会彻底改变你和互联网的交互方式的技术:
它能让你从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里“反复横跳”的时代,进入到“深度融合”的时代。
什么意思?这么说吧,从前,无论是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你要上网,是不是都得对着一块东西:屏幕。
在屏幕那头的数字世界,你看的小说、发的图片、 刷的直播...大多是2D的。而在屏幕这头的现实世界,你却生活在一个3D的世界。
2D的数字世界。3D的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可能偶尔互有映照,但本质上都不在一个维度,你怎么生活?
反复横跳。
走路,划几下朋友圈,必须抬头看一眼路。吃饭,刷十集短剧,转头发现天都黑了。总得在两个世界里二选一,进进出出,反复横跳。
直到,有了空间计算的技术。反复横跳的时代,有了被颠覆的可能。
以后要上网,你可能只需要戴上“眼镜”,进入一个像这样的空间: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在这个空间里,你能同时看见两个世界。
一边,看得见现实世界的家具环绕着自己,一边,也能看见数字世界的操作界面横贯在半空。
甚至,连屏幕,乃至以前人机交互少不了的鼠标、键盘...都不再是必需品。
以后,在空间计算的加持下,你转个眼睛、做个手势,说句命令,就有可能操控一切。
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在此刻完成了混合,合二为一。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从反复横跳,到深度融合。从需要鼠标和触摸屏,到空手操作的人机交互。从“一个屏幕”背后的二维世界,到“一副眼镜”背后的三维世界。
新时代的背后,是新的机会,和新的竞争。
《看DAO2024》提到,巨头们很少再提元宇宙。取而代之的,是针对空间计算的竞争。
这场竞争,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明年有可能会是“空间计算元年”。
2023年,Meta发布了Quest3。2024年,苹果发布了Vision Pro。
数字世界正在融合物理世界,构成“新现实世界”。
而当这一切变化发生时,电商、社交、娱乐...很多事情也都有了新的机会,值得被重新做一遍。
空间计算的赛道,枪响了。
与此同时,另一个赛道,也已箭在弦上。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具身智能
提问:你还记得去年的今天,什么最火吗?
ChatGPT,肯定算一个。还记得去年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破了最快的用户增长记录,刷了全世界的屏。
朋友圈里都在感叹,这个AI聊天机器人,太厉害了。它居然可以和你这么这么聊天,还可以帮你那么那么写稿,甚至还能写代码、考试...
然而,转眼一年过去。市场的“热词”,悄悄变了。
看多了像ChatGPT这样的AI聊天机器人后,今年很多人开始聊起一个新词:具身智能。
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就曾说,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
什么是具身智能?
直接回答,就是:一个能够感知、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
翻译一下,就是:和ChatGPT一样,同样还是AI机器人,只不过除了有“头脑”,还多了一个“身体”。
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都是AI机器人,你和ChatGPT说你口渴,它可能会在屏幕另一头和你说“喝点水”。
但如果你和具身智能说你口渴,他不但能回你一句“喝点水”,还有可能自己迈开腿去找到热水壶,再动动小手帮你烧好,最后把热水倒到杯子里,再送到你手上。
不但能在线上的数字世界帮你,还能在线下的物理世界帮你。
这也意味着,不但要具备像ChatGPT那样可以陪你“聊聊天”的理解能力,还要同时具备可以帮你“搭把手”的感知、理解、决策、控制等一系列的能力。
太了不起了。什么样的机器人,才能同时实现这么多能力啊?
《看DAO2024》在此处划了一个重点: 人形机器人。
比如,像人一样,有手有脚。
报告提到,二十多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的申请量逐步上升,重心逐步从下肢结构与步态控制,转向手臂结构及其运动控制,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具身”其实可以很接地气,比如,让机器人有手有脚。
又比如,身材最好也和人相近。
比如2023年亮过相的人形机器人,身高就大多处在一米五到一米八之间。外表看着亲切,还能更好地融入人类的日常环境。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人形机器人,也讲究身高和体重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比如,能听懂“人话”,能把“人话”转变成不同的子任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自主与环境交互感知,从而成功执行多种任务。
这么厉害的人形机器人,会不会很贵?《看DAO2024》给出了一个判断:不贵。
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人形机器人的生长。技术、市场与政策一起发力,催生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时代, 比汽车更便宜。
这意味着什么?机会。很多人的新机会。
《看DAO2024》在报告中提到了两件事。
第一,市场拥抱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不知疲倦,没有人口危机,长期来看,单位时间成本更低。今年,亚马逊在自己的物流仓库试用了人形机器人 Digit。Digit 计划于 2024 年量产。
这样的机会,属于谁?能设计出强大的智能体系统的人,掌握机器人训练所需的数据的人......但归根结底,属于那些最早看到,并积极拥抱人形机器人的人。
第二,政府鼓励人形机器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称,供应链企业不断在中国增加产能。
2023年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已经开始引导创业者与投资者抓住机遇。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基金、再到政策法规.....
新的赛道已经开启。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当AI有了“身体”,能帮的忙越来越多时,还会有什么机会?
2023年底,有一位老人,用一封年度公开信,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叫比尔·盖茨。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AI助手

在过去的2023年,比尔·盖茨在一篇博文中预言了这么一个场景:
“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上网的人都将能够拥有由AI驱动的个人助手,远远超越今天的技术水平。这些代理将能够帮助几乎任何活动和生活领域。”
拥有一个AI助手,听起来不错。但是,听起来也很像画饼。有没有什么AI助手,是已经落地成型,真的可能在2024年影响到我的生活的?
比尔盖茨的博文,和《看DAO2024》的报告,都把聚光灯打向了同一个方向:医疗健康。
你知道,每一天,搜索引擎会接到多少个关于健康的提问吗?谷歌。有10亿个,百度,也有上亿个。
每天数以亿计的提问背后,是足以让医院永远人满为患的健康需求。
于是,看不完的诊,排不完的队。医生的笑容越来越疲惫,话也越说越简短,病患更是跑断腿,甚至干脆能忍就忍,不必要坚决不去医院。
怎么办?不是说科技改变效率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健康医疗行业也可以降本增效,变得更规模化,让所有人都受益?
当然有。
你有没有发现,拍片化验、望闻问切...很多医疗保健的操作,本质上其实都是医生在收集和处理数据。
比如,你的心电图,是图像数据,你的验血报告,是文本数据,你的家族病史,是时间序列数据。
巧了。收集和处理数据,恰恰是AI的长项。
《看DAO2024》在报告里提了两个点。
第一,AI大模型,已经应用到了医疗行业。看图。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2023年以来,随着强大的预训练大模型尤其是开源模型相继问世,医疗大模型也在加速迭代。其中,我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你可以在图中看到扁鹊、本草等大模型。
这些大模型,就像是医生版的ChatGPT,不但能和你聊病情,甚至还能根据聊天对象的不同,说出或专业或通俗的话。
那2024年,医生是不是就会被AI取代了呢?
没那么容易。平时AI机器人聊天,偶尔出现个幻觉,给出个不着调的答案,大都还可以接受,但医疗不行。
医疗事关人命,出一点错都不行。
所以,尽管报告里提到,目前有些医疗方面的AI助手,比如谷歌的Med-PaLM 2 ,在医疗考试中的表现已经基本接近“专家”水平,能达到85%的准确率,但依然只能当个“助手”。
《看DAO2024》判断,短期内,生成式AI用于医疗服务,监管阻力最小,确定性最高的应用场景,是扮演医生的“文书助理”。
这个“文书助理”,具体能做什么?还是可以看图。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一句“怎么不好?”,一天要问100遍?交给AI,自动帮医生录音,再转录成电子病历。
问完还得追问“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又要再问100遍?交给AI,自动帮医生搜索出病人过往病史和检查结果。
好不容易看完了,接手的护士一来,还得再说一遍?还是可以交给AI,让AI和护士对齐注意事项,同时叮嘱患者按时服药。
也许,这就是AI助手的真正意义所在:
不取代某个工作,只带走那项工作中最重复、最无聊、最乏味的部分。
为此,科技巨头已经展开全面竞争。
《看DAO2024》提到,亚马逊推出了自动生成病历的 HealthScribe,谷歌也在测试类似的生成式AI工具。此外,在我国,百度的灵医大模型,腾讯的医疗大模型也在围绕病历等场景展开。
医生看病问诊这件事,以后可能要变了。
当然,能被AI颠覆的医疗场景,还不止问诊。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基因编辑

《看DAO2024》提出,2023年年底,全球第一款基因编辑药物在国外获批,基因编辑药物的时代,正式到来。
“吃药治病”这件事,也可能会变得和很多人以为的不一样了。
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
以前,药吃进去,会发生什么?刺激你的代谢物、神经递质、激素...让它们摆正心态好好工作,让你恢复健康。
以后,药吃进去,可能会跳过身体里这些执行层的“螺丝钉”,直接去找到和搞定最高层:基因。
比如,如果一个人贫血,那么这个药一进身体,不进造血部门打招呼搞关系,让它们振作起来,造出更多的血,而是直接冲进董事长办公室翻他电脑,找到负责造血的那段基因,看看是不是基因里的哪段程序代码写错了,导致基因缺陷,命里缺血。
如果是,就敲掉那段错误的代码,修改DNA序列,从最源头拨乱反正,让底下的造血团队恢复士气。
这,就是基因编辑。
听起来,简直是逆天改命。这不是上帝才能做的吗?人类能做到吗?
以前不能。但2012年,有两位科学家发现,靠一种叫CRISPR的技术,可以帮人类装上“基因的剪刀手”,“上帝的手术刀”,精确找到和剪切任何物种的任何基因。
这个发现,让他们获得了2020年的诺贝尔奖,更让几位嗅到机会的科学家,在接下来迅速成立了公司,拉投资,找场景,做应用,满足需求。
比如,应用到治疗疾病,甚至改良农作物上。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太厉害了。但是,这种逆天改命的事,要做到,也非常难。
因为,人类的基因组,包含了30多亿个碱基对。要针对这些DNA测序分析、甚至精准切割,是一道非常复杂和庞大的计算题。
恰好,这种题,AI会。不但会,还擅长。
以前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DNA测序,让AI来做,一天就能搞定。
《看DAO2024》提到,人工智能加速了基因编辑和相关的临床研究。
更多基因编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很多以前被视为疑难杂症的,比如心脏病、老年痴呆,都有了新的治疗可能。
看病,吃药。都是人命关天的事。
同样人命关天的,还有自动驾驶。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也可能被AI改了命。
2024年的第一周,有一则热搜,或许你还记得:
比亚迪第四季度的交付量,一举超过了特斯拉,成为了全球电动车销冠。
太厉害了。对此,特斯拉怎么看?马斯克回复了一句话:
“对于很多人来说,特斯拉看起来是一家汽车公司,但它是一家AI/机器人公司。"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什么意思?不是在竞争车的销量吗?为什么强调自己是AI公司?
答案,还要回到自动驾驶。
什么是自动驾驶?
虽然,自动驾驶关于自动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种分级和定义,但大部分人听到这个概念的第一反应,就是百分百的自动:
让人解放,让车子自己驾驶自己。
可是,你真的敢放手吗?你凭什么敢放手?人命关天,就这么全部交给一台车子吗?

关于这个问题,解题思路可以有两种。

一种,用规则,管好车子。

装摄像头,装雷达,装各种传感器。主打一个耳聪目明。

然后,让车子通过传感器传回的信号来识别,再通过代码里定好的规则做决策,像最精准的机器一样去开车。

另一种,用AI,教好车子。

该装的也要装,也要耳聪目明,但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经验",确保在天气不好,光线欠佳等情况下,车子也能像个"老司机"一样开好。

怎么把机器变成人类”老司机"? 用AI的力量,让它好好学习。

比如,给它一颗像人类一样有“神经网络”的头脑,给他配备足够多的算力,再给它上足够多的课。
《看DAO2024》提到,AI大模型改变了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竞争格局。它正在教会电动汽车像个五星司机一样开车。
比如,马斯克的全自动驾驶技术新版本FSD V12,已经开始用数十亿帧人类驾驶的视频,来教会自己如何驾驶。
不再写几十万行的代码来帮机器做决策,而是囤几十万片的芯片来帮机器学习如何做决策。

不再通过堆足够多的代码,写足够全的规则来确保安全,而是通过让机器“学习”足够多的数据,涌现足够多的“经验”来确保安全。

这,就是特斯拉的那句:我们是AI。我们不一样。
同样在今年说出类似的话的,还有另一个人:傅盛。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小模型
之前有段时间,我的好多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直播链接,说:
快看。傅盛和周鸿祎,居然同台了。
怎么回事?什么事能让他们俩同台?
点开一看,直播的名字叫:《AI大潮下企业如何创新?从技术狂欢到企业落地-私有化大模型是王道》
活动里,傅盛聊了两个词:“焦虑”和“机会”。两个词,都是关于大模型。
首先,什么是大模型?
从2023年ChatGPT这个大模型崛起到今天,大模型的“大”,至少有4层。
第一层的“大”,在参数量:千亿级的参数
而参数的“大”,又带来了能力的“大”。学习、生成...什么都强,天文、地理...什么都懂。
有了它,就像有了一个手握100个博士学位的超级员工。
这么强的员工,能带来多少收益?
投资了openAI的微软,2023年市值翻身,超过苹果重回全球第一。投身图片大模型的Midjourney,员工40多人,估值飙到100亿美金。
大模型,确实是大机会
但是,面对这种可以颠覆时代的大机会,很多人可能会焦虑,不知道怎么跟上,不知道会不会被抛下。
因为,这个大机会,一开始并不是人人都能受益的。大机会的背后,还有大成本
要“培训”出一个有100个博士学位的超级员工,需要投喂大量的数据、投入大量的算力、甚至连电费都动辄上亿美金。
想做大模型的生意,不是巨头连入场券都拿不到。想靠大模型做生意的呢?要雇佣这个超级员工,使用它帮自己提效,成本也不会低。
那怎么办?大模型的机会,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机会吗?不一定。
傅盛举了个例子,说2023年,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一年私有化授权费用是几千万。一位客户找到他说,我们就想做一个客服,但这个AI大模型那么牛,我一年投个几千万划不来。
有没有,更便宜又不损失性能的方案?
有。或许,可以把“大”模型,变“小”。
什么意思?
大模型的背后,是大参数,大机会,大成本。
但是,今天,你的大模型有千亿参数,是一个手握100个博士学位的全科高手,但我是做地产的,我就想雇个懂地产的博士,行不行?
一个专业对口的单科博士,和全科博士比年薪便宜不止一个量级,但kpi完成起来,业绩并不一定差。
同样,一个经过专门训练和调试的百亿参数模型,用起来也不一定比一个千亿参数模型差。
甚至,会更便宜,更安全,更灵活。
AI大模型的浪潮里,不是只有“做大”这一个机会。
2024年,把模型“做小”,用少一点的参数和资源,满足一个更精准的需求,也能创造出所有人都受益的价值。
这,是傅盛说的,他看到的机会:“私有化”大模型。
这,也是《看DAO2024》里提到的“小”模型的机会。
《看DAO2024》写道:2023 年,是大模型之年,而2024 年,将是“小”模型之年。
更多几十亿到上百亿参数的小模型,通过模型 架构、算法、训练和精调的创新,以及结合外部检索,性能可以叫板百亿参数大模型,甚至追平 GPT3.5 (1750 亿参数)。
不过,如果你不在这个行业,不关心降本增效,也没关系。
你,平常刷剧吗?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AI短剧
2023年,短剧爆火。
穿越、重生、逆袭、复仇...每一分钟都能掐准人心,踩中“爽点”。
看短剧上头的人越来越多,靠短剧赚钱的行业也越来越卷。
卷内容,卷制作,也卷成本,卷效率...
怎么办?有人想到了,用AI卷。
没错,2024年,AI已经从文字卷到视频了。
2023年年初,很多人提到AI,想到的还是像ChatGPT那样,用文字聊聊天,搜搜东西,写写文章。
后来,Midjourney和文心一言的爆火,又让人发现,AI不但可以处理文字,还可以创作图片。
而年末,和短剧一起成为蓝海的,还有AI在视频生成方面的应用。
比如,用AI换脸。并且不止用来换掉电视剧里的明星脸,还用在换掉短剧里的亚洲脸。换完直接出海,直接变成一部主角全员“欧洲脸”的,针对海外市场的“新剧”。
比如,用AI写剧本。不就是逆袭吗?不就是重生吗?给几个关键词设定,AI编剧可以批量生成,全年无休。
再比如,用AI帮助剪辑。文字快剪、智能补帧、智能粗剪......甚至,可以变成动态笔刷,在任意图上一抹,就能让它动起来,变成视频。
太厉害了。并且,还能更厉害。
2023年12月,我的朋友圈,被一个女孩刷了屏。
点开一看,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从斯坦福退学创业,开了一家叫Pika的公司,半年内吸引了大半个硅谷,融资5500万美元,估值达到2个亿。
嗯,年轻有为,真了不起。但往下再刷一屏后,我才发现,重点还在后面。
这家公司,居然可以用AI,直接生成视频。
比如,输入一段文字,一个图片...就能自动生成或调整一个视频,并且质感可以比肩电影。
像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Pika 官方展示

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Pika 官方展示

或者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Pika 官方展示
哎,难怪,有人说,AI的进化,是以天算的。按天迭代,一日千里。
《看DAO2024》提出,2024 年将大量出现由生成式 AI 产生的影视剧,冲击影视行业。
2023年,很多技术达到了实时生成图像和视频的效果, 这些对影视、音乐、游戏等内容娱乐行业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
并且,这方面的应用,巨头目前还染指不多。
还有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具身智能。空间计算。AI助手。基因编辑。自动驾驶。小模型。AI短剧。
听起来每个方向,都藏着很多机会。
这样的机会,谁能把握住?不妨再看个图。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如果说,AI时代的竞争,靠的是用“算力”掰手腕,那么像“英伟达H100”这种可用于 AI 加速的 GPU 芯片,就是掰手腕必备的“肌肉”。
而“肌肉”储备能挤进这张图里的每一家公司,比如Meta、微软、谷歌、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都有一个共同的别名:科技巨头。
什么是科技巨头?只是市值超过万亿美元吗?读完《看DAO2024》,你可能会有一些更具体的体感:
你以为它只是有钱,囤下的芯片数量可以超过许多中等国家的举国库存,但其实它还掌控了数据。
不但每天有海量的业务数据从自己的业务中产生,还在全球各地斥巨资建立了数据中心。
比如,微软每年在数据中心投入的钱,动辄就可以超过5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科技大国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你以为资本、芯片和数据就是它的全部优势,但其实这些优势还会衍生出一个新的优势:人才。世界最顶尖的人才。
所以,世界上最多高质量AI论文的来源地,不是世界上排名最高的那几所大学,而是谷歌。
资本,芯片,数据,人才。层层叠加,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科技巨头们的算力神话。
那还怎么打?难道2024年,乃至整个AI时代的机会,都注定只属于科技巨头吗?初创企业还有没有机会?普通人还有没有机会?
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在2023年与凯文·凯利对谈时,我曾经请教过他。他的回答是:还有。
他说,“我认为AI时代的巨头,不会在已经存在的科技巨头中产生。相反,它现在可能还刚刚起步,少有人知。”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那本让他一跃成为“创新之父”的《创新者的窘境》中也曾提出,很多缺资源,也没规模优势的小公司,在面对看似全方位领先的大企业,也都还有胜算。
而这些,恰恰也和《看DAO2024》里的一些看法不谋而合,报告提醒:
颠覆性创新,往往发生在初创公司。
大公司不缺好创意,好资源,但在活力和速度上,却比不上很多小的初创公司。
就好比,全球产出最多高质量AI论文的地方,是谷歌。但最先用这些理论做出好模型的,却是OpenAI。
AI时代,初创企业还有机会,普通人还有机会,我们还有机会。
过去的2023年,被很多人称为“AI元年”。
比尔·盖茨在2023年年末的博客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今年是我第一次将 AI 用于工作,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奇事物。我怀疑很多人都是如此。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巨大的技术转型的开端。”

比尔·盖茨如此,我们很多普通人也如此。很多人,也都是在过去的一年里,第一次用到AI,第一次了解AI,甚至第一次听说AI。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看DAO2024》在展望2024年时,居然一改往年风格,选择把所有的篇幅,全部聚焦在了一个主题上:AI。

我们不敢说,这里面对AI相关机会的预测,一定能实现。

但至少,这些正在发生的,可能改变所有人生活的变化,值得被你早点看到,早点理解,甚至早点为此做些准备。

毕竟,机会来时,不会和你打招呼,只会看你有没有做好准备。

感谢《看DAO2024》给我们带来的这些有价值的技术趋势,让我们看到技术的变化,也看到正在基于这些变化,不断寻找自己的生态位,为机会的到来做准备的人。

祝你,也早点看到,做好准备。

 (本文来源刘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考勤/绩效/工资/社保(680个带公式的Excel模板),一次性拿走 π
讲真,很多职场人用了那么多年的Excel,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表格绘制和公式运用上。可能有小伙伴会说,“Excel很简单啊,不就是输入数字,然后加减乘除嘛,这是计算器都能完成的工作啊。”这么想就错了!Excel里真正...
2024-08-22 14:30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编辑:言值哥哥2024-09-05 09:07
377 阅读

观点 / 刘润    主笔 / 尤安   责编 / 黄静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2024,7大机会》,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年初刚开头,总会听到一些朋友问这样的问题:
去年,已经“就那样”了。新的一年,我该怎么把握?世界还会往什么方向变?哪里还有我的机会?
去年这个时候,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曾和你一起读过一份报告《看DAO2023》,来自未尽研究。里面聊了很多对新一年技术趋势的展望。
比如,它在2022年底聊半导体:“中国半导体行业在2023年需要与时俱进的新一轮产业政策,聚焦制造薄弱环节。” 聊新能源:“未来 5 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中国将占一半。”
2023年初,“国家队”的大基金接连落子,集中在芯片制造行业布局投资。2023年中,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指出,今明两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55%。
于是陆陆续续,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说有意思,有启发。所以今年,我帮你找到了新出不久的《看DAO2024》。
2024年,有没有什么我还不一定知道,但其实今年就有可能落地的变化?我的生活哪里会被影响?甚至,有没有哪个变化,可能成为我的机会?
带着这个问题,我看完了今年的《看DAO2024》。看完后,我感觉里面提到的几个新变化、新趋势乃至新机会,特别有意思,也特别值得你早点知道。
比如,具身智能。空间计算。AI助手。基因编辑。自动驾驶。小模型。AI短剧。
这都是些什么?怎么好几个看着好眼生?
没关系,所有的新机会,在一开始都只有少数人看得到,看得懂,抓得住。
今天,与你分享,争取让你下次再看到它们时,能觉得眼熟,有所了解,不会错过。
从哪里说起呢?先从让很多人激动的一副“眼镜”吧。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空间计算

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副“眼镜”,让很多人兴奋到睡不着觉。
今年1月19日,苹果的Vision Pro在美国正式开售。一副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定到了2.5万元起,可以抵3台iPhone,可上线还是挤爆了服务器,瞬间被抢空。国内黄牛价,更是被炒到了9万元一副。
Vision Pro?什么东西?怎么这么贵,还这么火?先看图。
这副“眼镜”,长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更重要的是,戴上它后,你的世界可能长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意味着什么?和我的2024有什么关系?打游戏更炫酷的关系吗?
可能,还远远不止。
时间回到2023年,Vision Pro刚刚亮相发布时,苹果公司CEO库克曾难掩兴奋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今天标志着计算技术新时代的开端。如同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 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
以后,不管你买不买Vision Pro, 玩不玩VRAR游戏,你所处的世界,可能要开始进入空间计算时代了。
什么是空间计算?
它是元宇宙的基础技术之一,是很多人心中的下一个科技风口。
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可能会彻底改变你和互联网的交互方式的技术:
它能让你从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里“反复横跳”的时代,进入到“深度融合”的时代。
什么意思?这么说吧,从前,无论是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你要上网,是不是都得对着一块东西:屏幕。
在屏幕那头的数字世界,你看的小说、发的图片、 刷的直播...大多是2D的。而在屏幕这头的现实世界,你却生活在一个3D的世界。
2D的数字世界。3D的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可能偶尔互有映照,但本质上都不在一个维度,你怎么生活?
反复横跳。
走路,划几下朋友圈,必须抬头看一眼路。吃饭,刷十集短剧,转头发现天都黑了。总得在两个世界里二选一,进进出出,反复横跳。
直到,有了空间计算的技术。反复横跳的时代,有了被颠覆的可能。
以后要上网,你可能只需要戴上“眼镜”,进入一个像这样的空间: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在这个空间里,你能同时看见两个世界。
一边,看得见现实世界的家具环绕着自己,一边,也能看见数字世界的操作界面横贯在半空。
甚至,连屏幕,乃至以前人机交互少不了的鼠标、键盘...都不再是必需品。
以后,在空间计算的加持下,你转个眼睛、做个手势,说句命令,就有可能操控一切。
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在此刻完成了混合,合二为一。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从反复横跳,到深度融合。从需要鼠标和触摸屏,到空手操作的人机交互。从“一个屏幕”背后的二维世界,到“一副眼镜”背后的三维世界。
新时代的背后,是新的机会,和新的竞争。
《看DAO2024》提到,巨头们很少再提元宇宙。取而代之的,是针对空间计算的竞争。
这场竞争,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明年有可能会是“空间计算元年”。
2023年,Meta发布了Quest3。2024年,苹果发布了Vision Pro。
数字世界正在融合物理世界,构成“新现实世界”。
而当这一切变化发生时,电商、社交、娱乐...很多事情也都有了新的机会,值得被重新做一遍。
空间计算的赛道,枪响了。
与此同时,另一个赛道,也已箭在弦上。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具身智能
提问:你还记得去年的今天,什么最火吗?
ChatGPT,肯定算一个。还记得去年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破了最快的用户增长记录,刷了全世界的屏。
朋友圈里都在感叹,这个AI聊天机器人,太厉害了。它居然可以和你这么这么聊天,还可以帮你那么那么写稿,甚至还能写代码、考试...
然而,转眼一年过去。市场的“热词”,悄悄变了。
看多了像ChatGPT这样的AI聊天机器人后,今年很多人开始聊起一个新词:具身智能。
在ITF World 2023半导体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就曾说,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
什么是具身智能?
直接回答,就是:一个能够感知、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
翻译一下,就是:和ChatGPT一样,同样还是AI机器人,只不过除了有“头脑”,还多了一个“身体”。
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都是AI机器人,你和ChatGPT说你口渴,它可能会在屏幕另一头和你说“喝点水”。
但如果你和具身智能说你口渴,他不但能回你一句“喝点水”,还有可能自己迈开腿去找到热水壶,再动动小手帮你烧好,最后把热水倒到杯子里,再送到你手上。
不但能在线上的数字世界帮你,还能在线下的物理世界帮你。
这也意味着,不但要具备像ChatGPT那样可以陪你“聊聊天”的理解能力,还要同时具备可以帮你“搭把手”的感知、理解、决策、控制等一系列的能力。
太了不起了。什么样的机器人,才能同时实现这么多能力啊?
《看DAO2024》在此处划了一个重点: 人形机器人。
比如,像人一样,有手有脚。
报告提到,二十多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的申请量逐步上升,重心逐步从下肢结构与步态控制,转向手臂结构及其运动控制,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具身”其实可以很接地气,比如,让机器人有手有脚。
又比如,身材最好也和人相近。
比如2023年亮过相的人形机器人,身高就大多处在一米五到一米八之间。外表看着亲切,还能更好地融入人类的日常环境。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人形机器人,也讲究身高和体重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比如,能听懂“人话”,能把“人话”转变成不同的子任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自主与环境交互感知,从而成功执行多种任务。
这么厉害的人形机器人,会不会很贵?《看DAO2024》给出了一个判断:不贵。
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人形机器人的生长。技术、市场与政策一起发力,催生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时代, 比汽车更便宜。
这意味着什么?机会。很多人的新机会。
《看DAO2024》在报告中提到了两件事。
第一,市场拥抱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不知疲倦,没有人口危机,长期来看,单位时间成本更低。今年,亚马逊在自己的物流仓库试用了人形机器人 Digit。Digit 计划于 2024 年量产。
这样的机会,属于谁?能设计出强大的智能体系统的人,掌握机器人训练所需的数据的人......但归根结底,属于那些最早看到,并积极拥抱人形机器人的人。
第二,政府鼓励人形机器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称,供应链企业不断在中国增加产能。
2023年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已经开始引导创业者与投资者抓住机遇。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基金、再到政策法规.....
新的赛道已经开启。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当AI有了“身体”,能帮的忙越来越多时,还会有什么机会?
2023年底,有一位老人,用一封年度公开信,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叫比尔·盖茨。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AI助手

在过去的2023年,比尔·盖茨在一篇博文中预言了这么一个场景:
“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上网的人都将能够拥有由AI驱动的个人助手,远远超越今天的技术水平。这些代理将能够帮助几乎任何活动和生活领域。”
拥有一个AI助手,听起来不错。但是,听起来也很像画饼。有没有什么AI助手,是已经落地成型,真的可能在2024年影响到我的生活的?
比尔盖茨的博文,和《看DAO2024》的报告,都把聚光灯打向了同一个方向:医疗健康。
你知道,每一天,搜索引擎会接到多少个关于健康的提问吗?谷歌。有10亿个,百度,也有上亿个。
每天数以亿计的提问背后,是足以让医院永远人满为患的健康需求。
于是,看不完的诊,排不完的队。医生的笑容越来越疲惫,话也越说越简短,病患更是跑断腿,甚至干脆能忍就忍,不必要坚决不去医院。
怎么办?不是说科技改变效率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健康医疗行业也可以降本增效,变得更规模化,让所有人都受益?
当然有。
你有没有发现,拍片化验、望闻问切...很多医疗保健的操作,本质上其实都是医生在收集和处理数据。
比如,你的心电图,是图像数据,你的验血报告,是文本数据,你的家族病史,是时间序列数据。
巧了。收集和处理数据,恰恰是AI的长项。
《看DAO2024》在报告里提了两个点。
第一,AI大模型,已经应用到了医疗行业。看图。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2023年以来,随着强大的预训练大模型尤其是开源模型相继问世,医疗大模型也在加速迭代。其中,我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你可以在图中看到扁鹊、本草等大模型。
这些大模型,就像是医生版的ChatGPT,不但能和你聊病情,甚至还能根据聊天对象的不同,说出或专业或通俗的话。
那2024年,医生是不是就会被AI取代了呢?
没那么容易。平时AI机器人聊天,偶尔出现个幻觉,给出个不着调的答案,大都还可以接受,但医疗不行。
医疗事关人命,出一点错都不行。
所以,尽管报告里提到,目前有些医疗方面的AI助手,比如谷歌的Med-PaLM 2 ,在医疗考试中的表现已经基本接近“专家”水平,能达到85%的准确率,但依然只能当个“助手”。
《看DAO2024》判断,短期内,生成式AI用于医疗服务,监管阻力最小,确定性最高的应用场景,是扮演医生的“文书助理”。
这个“文书助理”,具体能做什么?还是可以看图。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一句“怎么不好?”,一天要问100遍?交给AI,自动帮医生录音,再转录成电子病历。
问完还得追问“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又要再问100遍?交给AI,自动帮医生搜索出病人过往病史和检查结果。
好不容易看完了,接手的护士一来,还得再说一遍?还是可以交给AI,让AI和护士对齐注意事项,同时叮嘱患者按时服药。
也许,这就是AI助手的真正意义所在:
不取代某个工作,只带走那项工作中最重复、最无聊、最乏味的部分。
为此,科技巨头已经展开全面竞争。
《看DAO2024》提到,亚马逊推出了自动生成病历的 HealthScribe,谷歌也在测试类似的生成式AI工具。此外,在我国,百度的灵医大模型,腾讯的医疗大模型也在围绕病历等场景展开。
医生看病问诊这件事,以后可能要变了。
当然,能被AI颠覆的医疗场景,还不止问诊。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基因编辑

《看DAO2024》提出,2023年年底,全球第一款基因编辑药物在国外获批,基因编辑药物的时代,正式到来。
“吃药治病”这件事,也可能会变得和很多人以为的不一样了。
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
以前,药吃进去,会发生什么?刺激你的代谢物、神经递质、激素...让它们摆正心态好好工作,让你恢复健康。
以后,药吃进去,可能会跳过身体里这些执行层的“螺丝钉”,直接去找到和搞定最高层:基因。
比如,如果一个人贫血,那么这个药一进身体,不进造血部门打招呼搞关系,让它们振作起来,造出更多的血,而是直接冲进董事长办公室翻他电脑,找到负责造血的那段基因,看看是不是基因里的哪段程序代码写错了,导致基因缺陷,命里缺血。
如果是,就敲掉那段错误的代码,修改DNA序列,从最源头拨乱反正,让底下的造血团队恢复士气。
这,就是基因编辑。
听起来,简直是逆天改命。这不是上帝才能做的吗?人类能做到吗?
以前不能。但2012年,有两位科学家发现,靠一种叫CRISPR的技术,可以帮人类装上“基因的剪刀手”,“上帝的手术刀”,精确找到和剪切任何物种的任何基因。
这个发现,让他们获得了2020年的诺贝尔奖,更让几位嗅到机会的科学家,在接下来迅速成立了公司,拉投资,找场景,做应用,满足需求。
比如,应用到治疗疾病,甚至改良农作物上。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太厉害了。但是,这种逆天改命的事,要做到,也非常难。
因为,人类的基因组,包含了30多亿个碱基对。要针对这些DNA测序分析、甚至精准切割,是一道非常复杂和庞大的计算题。
恰好,这种题,AI会。不但会,还擅长。
以前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DNA测序,让AI来做,一天就能搞定。
《看DAO2024》提到,人工智能加速了基因编辑和相关的临床研究。
更多基因编辑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很多以前被视为疑难杂症的,比如心脏病、老年痴呆,都有了新的治疗可能。
看病,吃药。都是人命关天的事。
同样人命关天的,还有自动驾驶。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也可能被AI改了命。
2024年的第一周,有一则热搜,或许你还记得:
比亚迪第四季度的交付量,一举超过了特斯拉,成为了全球电动车销冠。
太厉害了。对此,特斯拉怎么看?马斯克回复了一句话:
“对于很多人来说,特斯拉看起来是一家汽车公司,但它是一家AI/机器人公司。"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什么意思?不是在竞争车的销量吗?为什么强调自己是AI公司?
答案,还要回到自动驾驶。
什么是自动驾驶?
虽然,自动驾驶关于自动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种分级和定义,但大部分人听到这个概念的第一反应,就是百分百的自动:
让人解放,让车子自己驾驶自己。
可是,你真的敢放手吗?你凭什么敢放手?人命关天,就这么全部交给一台车子吗?

关于这个问题,解题思路可以有两种。

一种,用规则,管好车子。

装摄像头,装雷达,装各种传感器。主打一个耳聪目明。

然后,让车子通过传感器传回的信号来识别,再通过代码里定好的规则做决策,像最精准的机器一样去开车。

另一种,用AI,教好车子。

该装的也要装,也要耳聪目明,但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经验",确保在天气不好,光线欠佳等情况下,车子也能像个"老司机"一样开好。

怎么把机器变成人类”老司机"? 用AI的力量,让它好好学习。

比如,给它一颗像人类一样有“神经网络”的头脑,给他配备足够多的算力,再给它上足够多的课。
《看DAO2024》提到,AI大模型改变了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竞争格局。它正在教会电动汽车像个五星司机一样开车。
比如,马斯克的全自动驾驶技术新版本FSD V12,已经开始用数十亿帧人类驾驶的视频,来教会自己如何驾驶。
不再写几十万行的代码来帮机器做决策,而是囤几十万片的芯片来帮机器学习如何做决策。

不再通过堆足够多的代码,写足够全的规则来确保安全,而是通过让机器“学习”足够多的数据,涌现足够多的“经验”来确保安全。

这,就是特斯拉的那句:我们是AI。我们不一样。
同样在今年说出类似的话的,还有另一个人:傅盛。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小模型
之前有段时间,我的好多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直播链接,说:
快看。傅盛和周鸿祎,居然同台了。
怎么回事?什么事能让他们俩同台?
点开一看,直播的名字叫:《AI大潮下企业如何创新?从技术狂欢到企业落地-私有化大模型是王道》
活动里,傅盛聊了两个词:“焦虑”和“机会”。两个词,都是关于大模型。
首先,什么是大模型?
从2023年ChatGPT这个大模型崛起到今天,大模型的“大”,至少有4层。
第一层的“大”,在参数量:千亿级的参数
而参数的“大”,又带来了能力的“大”。学习、生成...什么都强,天文、地理...什么都懂。
有了它,就像有了一个手握100个博士学位的超级员工。
这么强的员工,能带来多少收益?
投资了openAI的微软,2023年市值翻身,超过苹果重回全球第一。投身图片大模型的Midjourney,员工40多人,估值飙到100亿美金。
大模型,确实是大机会
但是,面对这种可以颠覆时代的大机会,很多人可能会焦虑,不知道怎么跟上,不知道会不会被抛下。
因为,这个大机会,一开始并不是人人都能受益的。大机会的背后,还有大成本
要“培训”出一个有100个博士学位的超级员工,需要投喂大量的数据、投入大量的算力、甚至连电费都动辄上亿美金。
想做大模型的生意,不是巨头连入场券都拿不到。想靠大模型做生意的呢?要雇佣这个超级员工,使用它帮自己提效,成本也不会低。
那怎么办?大模型的机会,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机会吗?不一定。
傅盛举了个例子,说2023年,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一年私有化授权费用是几千万。一位客户找到他说,我们就想做一个客服,但这个AI大模型那么牛,我一年投个几千万划不来。
有没有,更便宜又不损失性能的方案?
有。或许,可以把“大”模型,变“小”。
什么意思?
大模型的背后,是大参数,大机会,大成本。
但是,今天,你的大模型有千亿参数,是一个手握100个博士学位的全科高手,但我是做地产的,我就想雇个懂地产的博士,行不行?
一个专业对口的单科博士,和全科博士比年薪便宜不止一个量级,但kpi完成起来,业绩并不一定差。
同样,一个经过专门训练和调试的百亿参数模型,用起来也不一定比一个千亿参数模型差。
甚至,会更便宜,更安全,更灵活。
AI大模型的浪潮里,不是只有“做大”这一个机会。
2024年,把模型“做小”,用少一点的参数和资源,满足一个更精准的需求,也能创造出所有人都受益的价值。
这,是傅盛说的,他看到的机会:“私有化”大模型。
这,也是《看DAO2024》里提到的“小”模型的机会。
《看DAO2024》写道:2023 年,是大模型之年,而2024 年,将是“小”模型之年。
更多几十亿到上百亿参数的小模型,通过模型 架构、算法、训练和精调的创新,以及结合外部检索,性能可以叫板百亿参数大模型,甚至追平 GPT3.5 (1750 亿参数)。
不过,如果你不在这个行业,不关心降本增效,也没关系。
你,平常刷剧吗?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AI短剧
2023年,短剧爆火。
穿越、重生、逆袭、复仇...每一分钟都能掐准人心,踩中“爽点”。
看短剧上头的人越来越多,靠短剧赚钱的行业也越来越卷。
卷内容,卷制作,也卷成本,卷效率...
怎么办?有人想到了,用AI卷。
没错,2024年,AI已经从文字卷到视频了。
2023年年初,很多人提到AI,想到的还是像ChatGPT那样,用文字聊聊天,搜搜东西,写写文章。
后来,Midjourney和文心一言的爆火,又让人发现,AI不但可以处理文字,还可以创作图片。
而年末,和短剧一起成为蓝海的,还有AI在视频生成方面的应用。
比如,用AI换脸。并且不止用来换掉电视剧里的明星脸,还用在换掉短剧里的亚洲脸。换完直接出海,直接变成一部主角全员“欧洲脸”的,针对海外市场的“新剧”。
比如,用AI写剧本。不就是逆袭吗?不就是重生吗?给几个关键词设定,AI编剧可以批量生成,全年无休。
再比如,用AI帮助剪辑。文字快剪、智能补帧、智能粗剪......甚至,可以变成动态笔刷,在任意图上一抹,就能让它动起来,变成视频。
太厉害了。并且,还能更厉害。
2023年12月,我的朋友圈,被一个女孩刷了屏。
点开一看,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从斯坦福退学创业,开了一家叫Pika的公司,半年内吸引了大半个硅谷,融资5500万美元,估值达到2个亿。
嗯,年轻有为,真了不起。但往下再刷一屏后,我才发现,重点还在后面。
这家公司,居然可以用AI,直接生成视频。
比如,输入一段文字,一个图片...就能自动生成或调整一个视频,并且质感可以比肩电影。
像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Pika 官方展示

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Pika 官方展示

或者这样。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Pika 官方展示
哎,难怪,有人说,AI的进化,是以天算的。按天迭代,一日千里。
《看DAO2024》提出,2024 年将大量出现由生成式 AI 产生的影视剧,冲击影视行业。
2023年,很多技术达到了实时生成图像和视频的效果, 这些对影视、音乐、游戏等内容娱乐行业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
并且,这方面的应用,巨头目前还染指不多。
还有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具身智能。空间计算。AI助手。基因编辑。自动驾驶。小模型。AI短剧。
听起来每个方向,都藏着很多机会。
这样的机会,谁能把握住?不妨再看个图。

刘润丨2024,7大机会

如果说,AI时代的竞争,靠的是用“算力”掰手腕,那么像“英伟达H100”这种可用于 AI 加速的 GPU 芯片,就是掰手腕必备的“肌肉”。
而“肌肉”储备能挤进这张图里的每一家公司,比如Meta、微软、谷歌、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都有一个共同的别名:科技巨头。
什么是科技巨头?只是市值超过万亿美元吗?读完《看DAO2024》,你可能会有一些更具体的体感:
你以为它只是有钱,囤下的芯片数量可以超过许多中等国家的举国库存,但其实它还掌控了数据。
不但每天有海量的业务数据从自己的业务中产生,还在全球各地斥巨资建立了数据中心。
比如,微软每年在数据中心投入的钱,动辄就可以超过5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科技大国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你以为资本、芯片和数据就是它的全部优势,但其实这些优势还会衍生出一个新的优势:人才。世界最顶尖的人才。
所以,世界上最多高质量AI论文的来源地,不是世界上排名最高的那几所大学,而是谷歌。
资本,芯片,数据,人才。层层叠加,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科技巨头们的算力神话。
那还怎么打?难道2024年,乃至整个AI时代的机会,都注定只属于科技巨头吗?初创企业还有没有机会?普通人还有没有机会?
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在2023年与凯文·凯利对谈时,我曾经请教过他。他的回答是:还有。
他说,“我认为AI时代的巨头,不会在已经存在的科技巨头中产生。相反,它现在可能还刚刚起步,少有人知。”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那本让他一跃成为“创新之父”的《创新者的窘境》中也曾提出,很多缺资源,也没规模优势的小公司,在面对看似全方位领先的大企业,也都还有胜算。
而这些,恰恰也和《看DAO2024》里的一些看法不谋而合,报告提醒:
颠覆性创新,往往发生在初创公司。
大公司不缺好创意,好资源,但在活力和速度上,却比不上很多小的初创公司。
就好比,全球产出最多高质量AI论文的地方,是谷歌。但最先用这些理论做出好模型的,却是OpenAI。
AI时代,初创企业还有机会,普通人还有机会,我们还有机会。
过去的2023年,被很多人称为“AI元年”。
比尔·盖茨在2023年年末的博客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今年是我第一次将 AI 用于工作,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奇事物。我怀疑很多人都是如此。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巨大的技术转型的开端。”

比尔·盖茨如此,我们很多普通人也如此。很多人,也都是在过去的一年里,第一次用到AI,第一次了解AI,甚至第一次听说AI。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看DAO2024》在展望2024年时,居然一改往年风格,选择把所有的篇幅,全部聚焦在了一个主题上:AI。

我们不敢说,这里面对AI相关机会的预测,一定能实现。

但至少,这些正在发生的,可能改变所有人生活的变化,值得被你早点看到,早点理解,甚至早点为此做些准备。

毕竟,机会来时,不会和你打招呼,只会看你有没有做好准备。

感谢《看DAO2024》给我们带来的这些有价值的技术趋势,让我们看到技术的变化,也看到正在基于这些变化,不断寻找自己的生态位,为机会的到来做准备的人。

祝你,也早点看到,做好准备。

 (本文来源刘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顶部
AI赋能,让您的工作更高效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您可以向我询问有关该内容的任何信息,或者点击以下选项之一:
{{item}}
{{copyMenuTxt}}
三茅网出品,免费使用
复制
全选
总结
解释一下
延展问题
自由提问
联系我们(工作日 09:00-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