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搜上有一条新闻:
上海浦东世博馆附近的羽毛球馆,黄金时段的场地使用费已经热门到一小时100块了,还一席难求。
在翻看评论区时,就会发现更多社交活动,种类五花八门:掼蛋、气排球、飞盘、骑行、躲猫猫……
很难说这届打工人是I人还是E人。上班的时候是恐惧和别人社交的“社恐”,一被通知团建,急性头痛、鼻塞都找上门了,柔弱不能自理;下班的时候是让别人恐惧社交的“社交恐怖分子”,什么头疼脑热都不能阻止ta出去玩,精力十足充沛。
“喜欢社交,但是打死都不团建“好像是一种通病。
他们只是不喜欢和同事玩?
很多公司把“团建”写进了公司福利里,但是对于打工人来说,听到团建却如灾祸天降,避之不及。
“周末团建啊!!!周末还要跟领导一起出去玩啊!!!谁要周末跟领导一起出去玩啊!!!”@拒绝阅读空气
“团建不就是跟不熟悉的同事尬玩吗?还要表现得自己很合群很开心= =”@我就是爱下班
“虽然团建有团建费兜着,但是我宁愿找个搭子AA。team一起团建的时候领导也在,还要一起待上好几个小时,难免就会聊到工作,也不能吐槽吧?跟领导聊生活,显得工作不够认真……跟领导聊工作,就会被发现工作不够认真……”@狗剩
这是我们后台关于“你喜欢团建吗?”这个话题的热门留言。
不难发现,“团建”被诟病,是因为很多公司的团建是“伪社交,真职场”。
不少团建为了不干扰工作,而把活动安排在周末,让平时难得睡个懒觉的年轻人不得不在休息日拖着疲惫的身躯出门参加活动,甚至可能因为路途遥远,比平时上班起得还早。
好不容易等了一周的休息时间被挤占,打工人苦不堪言。
但是拒绝的话,往往要背负比工作日请假更重的心理负担,诸如不合群、不听话等。
团建的“任务性”也由此更重了,这样的束缚感也让打工人觉得自己被“强迫”社交,从而生出了反感的情绪。
团建除了是一种任务型社交,更是一种眼色型社交。
团队建设嘛,领导的加入当然是这场社交的重头戏。然而一旦有领导参与,整个气氛则会变得敏感:如何落座、如何发言、吃饭时怎样点菜、是否要敬酒……其中暗含的职场秩序在团建中得到另一种形式延续。
酒过三巡,领导兴致一起,没准就是一场“临时年会”,点个大头兵就表演才艺。
一顿饭吃得心惊胆战,话里藏着机锋,看似是寻常的席面,活脱脱整成了沉浸式狼人杀。
在年轻人因为团建叫苦不迭的时候,不同时代的打工人,对于团建表达了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妈就很爱团建。
在听说我要去团建的时候,我妈妈的反应是“能跟同事好好相处,可以和领导打好关系,一起出去玩不是挺好的吗?”
对于老一辈的打工人来说,团建确实是福利。
那时的职场可不像如今一样是扁平化管理,上下级关系从现在的传统国企、事业单位的职场传说中可见一斑。
而老一辈的职场教育是内敛的,要融入集体,别当个刺头,是公认的职场准则。平时多说两句话都怕自己被人口舌“爱出风头”,不愿意在团队内冒尖,更别说向上管理了。而团建是一个增强集体团结度为目标开展的活动,老一辈的打工人们,通过团建实现和集体的互动,也能在上级面前展示自己。
另外就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娱乐的机会少,能这样出去玩一趟是不容易的。
所以,团建为什么如今被打工人厌弃,更合理的理由或许是,很多公司的团建理念太老旧,在如今的职场环境中已经缺乏真正的社交意义。
比起老一辈,不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了不同的期望。在优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表达自我,而不是适应集体。
年轻人在工作中也展示了个性化的一面。上班死气沉沉,下班青春靓丽;上班高冷无情,下班左右逢源。下了班就迫不及待远离一切“班元素”——不想看工作消息,也不想提及工作内容,尽量避免班味“污染”生活环境。
这种思想观念下,传统的团建文化无疑变成了一种上级自嗨的“屈尊降贵,与民同乐”。重视自我需求的年轻人可不吃这套。
团建文化的初心是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不是为了上下级之间彼此为难。要让团建成为真正的福利,企业需要转变理念,尊重员工的自我需求,真正以增强员工幸福感为目标,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愿参与,真正体验到团建的乐趣。
不要让团建成为是老板或者领导对于员工的服从性测试。只有当团建活动从“任务”变成“享受”,从“形式”变成“内容”,才能赢得员工的认同。
(本文来源前程无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