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博览群书。 本节我们将解读《哈佛商学院最有效的招聘课》的第五节,在升级面试环节摸清求职者就业经历。
从上一节内容中我们了解到,筛选面试作为选拔人才的第一关,虽然能够分清良莠,但并不能保证达到90%的招聘成功率。企业要想让选拔更准确,从优秀人才中识别合适的人,还需要对候选人的职业经历深入了解,借助有效方法进一步展开深度面试,在这里可以称它为升级面试,也是选拔人才的第二步,在A级招聘法的选拔步骤中,升级面试很关键。它能让你对选择充满自信,因为它能发掘选手的职业生涯,并让你对照计分卡进行考衡。
升级面试具体如何做呢?本节内容就来详细学习在升级面试阶段怎样摸清求职者的就业经历。这里将通过6个重要问题和5个经典策略来了解和翻开候选人的职业生涯。
第一个方法,运用6个关键问题来深度了解候选者的职业生涯。
下面具体来看这6个问题:
问题一,聘你去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能够开门见山地询问选手做某一工作的目标,也能打探出他昔日的计分卡,如果对方说不清,就引导他回答如何衡量工作的成果,并在脑海里快速勾画出他的计分卡:这个人才的使命和关键成果是什么?他哪些能力最重要?最终获得对方基本的职业画像。
问题二,你最骄傲的成就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容易让对方畅谈他职业生涯中的辉煌时刻,你也会听到简历上漂亮言辞背后的真实故事以及更多细节,因为多数候选人会自然而然地讲起当时工作中最重要的、最令他骄傲的事情,而不是重述简历。一般来说,A级选手喜欢谈论岗位要求的成果,B级和C级选手则总爱谈论事情、遇到的人、喜欢工作的哪方面等,很少提到结果的事。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在倾听时重点关注他的讲述,如果跟问题一描述的计分卡吻合,则表示此人言行一致,如果你发现他的成就还符合你现有岗位计分卡的要求,那就可以标记进入候选名单了。相反,如果此人的成就跟招聘岗位的要求毫不相关,就要提高警惕。
问题三,做那份工作的低谷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多数人都不会愿意谈自己工作上的低谷,但为了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在面试提这个问题前先特别强调一句:“人人都会遭遇工作上的低谷。那你在做那份工作的低谷是什么?”
如果对方还是有意回避,就一直逼问,例如问他:
“你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你不喜欢工作的哪些方面?”
“同事们哪里做得比你好?”
直至他明白这个问题无法逃避只能面对,最后说出真相。通过这个问题,你能知道对方的抗压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和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
问题四,你跟谁一起共事?
这个问题显然充分利用了“心理威慑法”,也就是通过威胁要找证明人验证,来迫使应聘者说实话真话。所以提问的关键是措辞和顺序,例如:
先问候选人的老板姓甚名谁,名字如何拼写?并让他说清楚该怎么写,还当面记下来,向对方传递出你定会给他老板打电话的感觉。
然后问他跟老板一起工作感觉如何。如果工作关系好,你会听到对方给予老板高度褒奖几感恩的话,如果是中立那么回答不赞扬亦不贬低,但如果选手爱贬低人,则会说老板的不是。所以这个问题既能看出合作能力,又能测出对方的人际关系。
接着继续问:你觉得老板将说你的最强项是什么,又有哪些不足?注意这里提问用“将说”,表明你会公事公办去向老板求证,所以选手会真正说实话。
问题五,你会给曾加入的团队评几级?
具体的问题可以是:
如果按A、B、C三级来评判的话,你会给曾加入的团队评几级?你为团队带来何种变化?你聘人了吗?你炒人鱿鱼了吗?当你离开时,按A、B、C三级评判,你又会给该团队评几级?
这个问题很适用于招聘经理人,因为它能弄清应聘者会如何组建强大的队伍。当他们加入一个新团队时,是接受团队原本的做法,还是发动变革,让团队做得更好?他们会做出何种改变?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问题能让你甄别对方是否达到岗位需要的管理能力要求。
问题六,你为何终止那份工作?
这个问题能洞察应聘者在每份工作上有没有晋升、被人挖走或是被老板开除。他们是按职业生涯规划跳槽,还是追逐什么东西?他们自己怎么想?老板对其离去又怎么看?
一般来说,A级选手业绩卓越,他们离去时老板黯然不舍。B级和C级选手业绩不佳,常被老板劝退。所以搞清选手是做得成功但主动离开,还是“掉队”而被老板“请”走很重要。了解了终止工作的原因,基本也就能分辨出求职者是A、B、C中的哪个级别了。
运用以上6个问题,能直接却深入了解应聘者的职业生涯,形式就像在讲自己的故事,对考官而言无疑是收集大量的决策信息点的有效过程。
摸清求职者就业经历的第二个方法,是运用5个经典策略翻开候选人的职业生涯。
先说第一个经典策略,是学会打断选手,让话题回到重要信息上。
应聘者很容易占用大量时间讲述与岗位毫不相关的内容,所以,一旦话题脱轨,需要马上拉回来。事实证明,一般面试时每3~4分钟就需要打断一次。但如果鲁莽地提醒对方“我们言归正传吧”,会让选手感到自己言谈不当而羞愧得不敢多说。所以好的打断方式是保持笑容与兴致,听完一段予以总结,然后用不打击人的方式转移话题。
第二个策略,是运用“3P”法则辨别对方所说成就的大小。
这里的3个“P”,指的是跟以前比、跟计划比、跟同事比,例如具体可以这样提问:你的业绩跟前一年相比怎么样?你的业绩跟计划相比怎么样?你的业绩跟同事相比怎么样?通过对方回答的具体数据,可以帮你明确对方做出的成就到底有多大,能力如何,排名如何。
第三个策略:辨清“排斥力”和“吸引力”。
这个方法能鉴别应聘者是不是B级或C级选手。具体的方法是在提问“你为何终止那份工作?”时,认真分辨两种答案:
一种是排斥力,例如因为老板的问题、合不来、权力被剥夺、提拔了他人没提拔自己、没完成公司要求的业绩、因为犯了错误等,导致不得不离职。
第二种是吸引力,例如被自己的客户聘请、从前的老板找我回去担任更重要的工作、以前的同事换了工作并向他的老板推荐了自己等。
很显然,因为吸引力终止工作的人员才是企业值得聘请的人。
第四个策略,是让对方尽量描绘工作细节。
主要方法是通过“移情想象”勾勒出景象来理解选手的话,这个方法可帮你跳过没有价值的回答,追问具体细节。例如当一个选手说自己擅长交流时,面试者可以让他描述交流的细节,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擅长起草公文,却不擅长语言表达。这个认识会让你透过表面,洞悉他真正的能力。
最后一个策略,是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
观察一个人的肢体语言能够帮你发掘真相,如果一个人说的和他的行为反应不一样,那么很有可能在撒谎。例如某人说自己做得很好,但屁股却坐不安稳、目光下垂、嘴巴紧闭,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把握进程,保持好奇,看看他做得究竟怎么“好”。另外是注意交流中突然变化的细节,例如:对方说话的节奏、 音量、语速、停顿等明显出现高低快慢的变化, 脸发红,回答从直接变得拐弯抹角,眼神闪躲,出现不恰当的幽默,嘴里说“很开心”却皱眉等,这些变化的信号都是在提醒你,需要继续深挖更多信息。
这个时候可以把自己当成传记作者一样来采访选手,利用“你能再多谈谈这个吗?”“然后发生了什么,你能给我一个具体的例子吗?”来探究更多信息,填充事实,补充资料,只有信息全备,才能作出正确的人才选择。
对应聘者情况和行为模式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准确预测此人未来的表现。升级面试运用了6个问题和5个策略,旨在深度探究求职者的职业生涯,助力面试者轻松发现对方的强项和弱点,以及选手发挥优点和弥补弱点的能力,从而为企业找到真正优秀的A级员工。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恭喜你,职场晋升之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下一节为你分享的是——如何做出聘谁的最终决定,我们不见不散!